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膝蓋上麵皮下軟組織結節伴鈣化

膝蓋上麵皮下軟組織結節伴鈣化

發布時間:2020-11-03 17:51:56

1、右側髕骨內側上後方見類圓形軟組織結節,大小約1.6x0.9cm,局部鈣化,邊界欠清,雙膝諸骨見明

您好,根據你的報告,如果髕骨內側無疼痛、無局部腫脹,無特殊不適可隨訪右側髕骨內側上後方結節,目前考慮良性可能性大。如果伴隨症狀明顯可行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明確病情。

2、鈣化結節是什麼

醫生回復:就是結節內有鈣鹽沉積,其他並不代表什麼意思。手術後通常不會再長。

3、右腕處軟組織內回聲結節伴鈣化是什麼意思?要怎麼治療?

從你這檢查結果看,纖維瘤的可能性大一些,並且內部有鈣化存在,這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葯物治療沒有什麼作用,切除以後可以做病理檢查,就可以明確具體的診斷。

4、小結節, 軟組織密度,鈣化灶是什麼意思?

一月份低燒住院無果,二月確診為肺結核,到現在服葯半年,仍間斷低燒,最高37.5度。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今天到醫院做了一個CT,報告內容如下:雙肺紋理分布正常,左肺下葉外側基低段見2個小結節狀模糊影,肺野內未見其他異常密影,肺門無增大,雙側氣管通暢。心臟大小正常。前縱隔血管前見團片狀軟組織密度,密度均勻,CT值約41HU,內見點狀鈣化灶,腫塊邊緣清楚,大小約為22mm*10mm.胸廓形態正常,胸壁無異常改變,未見胸腔積液。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因為現在還是間斷低燒,我想問一下大夫,我的結核病究竟好了沒有?是不是腫瘤?還要繼續服葯嗎? 滿意答案 網友回答 來自好大夫在線 - 中國最大的醫療網站2013-05-09 治療肺結核一般為9個月,您還沒有完成療程。雖然肺內病灶基本吸收,但是縱膈內仍存在淋巴結核,還需要治療,可能也是低熱的主要根源。建議做強化CT。河北省胸科醫院-結核內科-高官聚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5、左側頂部皮下軟組織小結節高密度影,請結合臨床是什麼意思?

請說明具體疾病或上傳DR/CT圖片,以便給你參考意見。

6、皮下結節是怎麼回事??

皮下結節為一種較硬,圓形或橢圓形的,無痛性小結。直徑為O.2一l 0厘米太小.常位於受摩擦較多部分,如肘部伸側、跟腱、頭皮、坐骨結節或關節周圍。少見部位有耳和鼻樑。皮下結節很少引起症狀,偶爾可破裂或並發感染。典型的皮下結節生長緩慢,可持續存在或在病性緩解時消失。皮下結節的出現與高滴度血清類風濕因子、嚴重的關節破壞及類風濕活動性病變密切相關。

注射胰島素後為什麼會有皮下結節
確切的說是脂肪墊,下面是病理: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島素時常常會發生一些副作用,因此,有效預防、合理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疼痛胰島素引起的疼痛是很輕微的。而腹部注射吸快、疼痛輕,故常為糖尿病患者首選。如果在某次注射時疼痛明顯,常常是針頭碰到了皮下神經。另外,進針過慢、針頭變鈍帶鉤,精神緊張都可能加重疼痛。為了減輕疼痛可在腹部注射,回其神經末梢分布稀疏對痛覺感應差,注射時將皮膚捏緊快速進針。
皮下瘀血常是由於注射時損傷毛細血管引起。瘀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後可自行吸收,不用專門處理。
皮膚感染嚴重感染少,但注射部位起紅點是常見的。與皮膚不潔,注射時無菌操作不嚴有關。
脂肪墊由於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可刺激皮下脂肪細胞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墊或結節,在該部位注射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可將腹部分為4個象限,每個象限再分為60個注射點輪換注射。
胰島素抗葯性2型肥胖糖尿病常見,且多見於胰島素用量偏大者。在無樣本酮症酸中毒的情況下,每日用量大於200前一段時間、持續48小時者可以確診為胰島素抗葯性。此時可將動物胰島素改為人工胰島素,中長效或預混胰島素改為短效或速效胰島素,每天注射2.3次改為4.5次,同時加用胰島素增效劑或雙胍類葯物。
屈光不正胰島素治療後血糖迅速下降,引起眼晶體內水分外溢使屈光度下降,視物模糊,2-4周後自愈。
體重增加註射胰島素後常引起腹部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見。用人工胰島素加服二甲雙胍,可減輕肥胖。
胰島素外溢當胰島素注射完畢拔針時,針眼會有少量的胰島素溢出,導致胰島素用量不準,諾和筆注射時比較常見。正確方法是,捏起皮贅,45度角度進針,若用量較大推動注射筆時,可分次注射,量小可一次注入,注入後,侍一分鍾後分再兩次拔針,就不會有胰島素外溢 。
胰島素抗體長期使用動物胰島素可使體內產生胰島素抗體 ,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和降糖作用。改用人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可減少抗體形成。
胰島素水腫 糖尿病未控制前,體內有失水、失鈉、細胞外液減少,一量接受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4-6日內,體內水鈉瀦留, 出現顏面和四肢水腫,治療初期胰島素用量較大時,也可出現不同部位水腫。隨著胰島素的使用,症狀可自動消失。
胰島素過敏
局部反應注射部位紅腫、瘙癢、水泡、硬 結,常在注射後2-12小時發生,持續2小時後逐漸消失。處理方式治療注入要深一些;經常變換部位;應用抗過敏葯;改用人胰島素。
全身反應臨床較少見,主要見於使用動物胰島素的患者。表現為面部和口腔粘膜水腫、呼吸困難、哮喘,重者要發生休克,多生在停止胰島素數月後再恢復使用的患者。處理方式將動物胰島素換成人胰島素。

與膝蓋上麵皮下軟組織結節伴鈣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