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惡化

軟組織惡化

發布時間:2020-11-02 02:58:42

1、四號住院檢查是左側脛骨開放性骨折9號病情惡化給出病理是小腿擠壓軟組織壞死屬於醫療事故嗎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具體而言:1.醫療事故的主體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2.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3.醫療事故的直接行為人在診療護理中存在主觀過失;4.患者存在人身損害後果;5.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醫療糾紛是指基於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因醫療過錯、違約而導致的醫療損害賠償及醫療合同違約等糾紛。

2、「毒王」蝙蝠攜帶千種病毒,為啥人類不從它身上提取病毒製造疫苗?

蝙蝠是地球上著名的「移動病毒庫」,據科學家統計,整個種群共攜帶來4100多種病毒,並且有500多種冠狀病毒。曾肆虐全球,致萬人死亡的埃博拉;橫掃東南亞的尼帕病毒;引發千人死亡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等等都是蝙蝠的傑作。

那麼人類為什麼不從蝙蝠身上提取完整病毒製造疫苗,徹底消滅病毒,從而有備無患呢?

首先,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全世界總共有19科185屬962種,遍布於各大洲,除了兩極和海洋中個別島嶼以外,無論是沙漠還是雨林,高山還是平原,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人類很難確定哪種蝙蝠是病毒攜帶者,以埃博拉病毒為例,科學家至今都還在安哥拉犬吻蝠和食果蝙蝠猶疑,此前科學家們認為,埃米爾是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食果蝙蝠叮咬,隨後他又將病毒傳給母親,母子二人都在一周內死亡。此後,埃博拉病毒隨著前來參加葬禮的人越傳越遠,疫情范圍越來越大。

然而後來科學家又發現科學家從殘留的已燒焦的樹乾和動物糞便中提取了足夠多的DNA樣本,發現安哥拉犬吻蝠同樣攜帶了埃博拉病毒。

其次,人類很難從蝙蝠身上提取出完整的病毒,科學家至今仍無法從蝙蝠體內分離並獲得完整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組。尤其是蝙蝠身上攜帶的RNA病毒,病毒分為RNA病毒和DNA病毒兩大類,DNA病毒廣泛存在於人、脊椎動物、昆蟲體內以及多種傳代細胞系中,每種病毒只能感染一種動物(個別例外),僅少數致病 ,所以DNA病毒危害較小 ,而RNA病毒危險性就很高了,滋病病毒(為逆轉錄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全部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登革熱病毒,輪狀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等都屬於RNA病毒。

DNA病毒

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通常其核酸是單鏈的(ssRNA single-stranded RNA),也就是只含有一條鏈的RNA分子。也有雙鏈的(dsRNA double-stranded RNA)。

RNA單鏈病毒

RNA沒有DNA穩定,很容易因酶催化作用發生降解,自然也就難以提取,尤其是要從動物的軟組織內進行提取更是難上加難。

最後,因為病毒的高度特異性,即使人類從蝙蝠身上提取出來了完整的病毒,也對人類沒什麼作用。什麼是特異性呢?成組對象相互之間的必然對應選擇關系。例如一把鑰匙只能配一把鎖。你拿這把鑰匙區開其他的鎖就開不了了。

當病毒進入活細胞後便發揮其生物活性。由於病毒缺少完整的酶系統,不具有合成自身成份的原料和能量,也沒有核糖體,因此決定了它的專性寄生性(指寄生物一旦離開宿主生物就不能繼續生存的現象),必須侵入易感的宿主細胞,依靠宿主細胞的酶系統、原料和能量復制病毒的核酸,藉助宿主細胞的核糖體翻譯病毒的蛋白質。病毒這種增殖的方式叫做「復制(Replication)」。

病毒復制的過程分為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及裝配釋放五個步驟,又稱復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尤其是病毒在吸附過程中,病毒附著於敏感細胞的表面,它是感染的起始期。細胞與病毒相互作用最初是偶然碰撞和靜電作用,這是可逆的聯結。隨後的特異性吸附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這一點可確定許多病毒的宿主范圍,不吸附就不能引起感染。這是造成病毒高度特異性最關鍵的步驟。

蝙蝠作為病毒的天然寄主,當傳播到人身上的時候,病毒顆粒對敏感細胞的吸附就已經造成了彼此的變化。

以脊髓灰質炎病毒為例,它的細胞表面受體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非靈長類細胞上沒有發現此受體,而猴腎細胞、Hela細胞和人二倍體纖維母細胞上有它的受體,故脊髓來質炎病毒能感染人體鼻、咽、腸和脊髓前角細胞,引起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

脊髓灰質炎病毒

此次之所以會感染人,就是因為它的一個刺突蛋白S-蛋白能和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以及肺組織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病毒進入細胞在細胞內復制增殖就可以對人進行感染。

最重要的一點是,許多的病毒是會變異的,RNA病毒就十分容易產生變異,RNA病毒有自我復制和逆轉錄(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兩種復制方式,RNA病毒多在胞漿內復制核酸及合成蛋白。感染後6個小時,一個細胞可產生多達10000個病毒顆粒。病毒RNA的復制過程中,其錯誤修復機制的酶的活性很低,幾乎是沒有的,所以其變異很快。

再者,在感染人之後,機體的免疫力對它有一個選擇壓力,所以也可能會發生變異。變異之後,如果病毒毒力增強,致病性也隨之增強。如果病毒毒力減弱,那麼致病性也隨之減弱。而疫苗是要根據病毒的固定基因或蛋白進行開發製作的,所以RNA病毒的疫苗較難開發。

這也是為什麼RNA病毒更加容易導致疾病,對宿主更加致命,更容易突變,因此種類更多,更難研製有效疫苗,難以預防。不過RNA病毒的抵抗力普遍比DNA病毒弱,治癒也更容易。但也有例外,例如雙鏈RNA病毒的抵抗力就很強,逆轉錄病毒的治癒就極其困難。

逆轉錄病毒

所以人類從蝙蝠中提取病毒基因組製造疫苗是無效的,它們的細胞表面受體都不一樣。

病毒依附在蝙蝠身上,在平常情況下很難傳播到人的身上,中間肯定存在中間宿主。因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和蝙蝠是重疊的,當該地區的生物接觸過蝙蝠,以及蝙蝠的糞便時,很有可能染病。這就是我們說的中間宿主,它們代替蝙蝠將病毒傳播到人類之中,而人類濫吃捕殺野生動物就給了病毒發育成長蔓延的環境,比如2003年的非典中間宿主就是果子狸。

丁仲禮院士的那段話放在這里依然有效:...生態急劇惡化毀滅的只是物種,是人類自己,這不是人類拯救地球的問題,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問題,跟拯救地球是沒有關系的,地球用不著你拯救。

3、跑步以後跖骨間關節痛怎麼辦?

跑步時間長,再加上沒有很好地熱身,我們的膝蓋可能會受到傷害,如果感到酸痛怎麼辦呢?

第一:膝蓋痛,不要一直躺著靜養

如果有人認為躺著不動、靜養休息是對膝關節最好的保護,那就錯了。其實這樣反而會讓肌肉會變得更不發達,容易退化,對骨骼和關節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加劇膝關節疼痛。所以,有膝關節疼痛的人,首先不能怕動,只要沒有不適感,就要堅持規律的復健運動。

第二:針對膝關節疼痛在外側(左膝為例),推薦的復健動作

坐姿勢,雙腿自然伸直,左膝屈曲並放置左小腿於右膝上,右手握住左踝,左手輕搭在左膝上。右手緊握左踝,並施加向外轉動小腿的力量,左手輕壓左膝,在保持左下肢盡可能放鬆的情況下,右手向下推左踝,推左踝至遠端回到初始姿勢。整個過程中左膝全程盡可能保持放鬆狀態。

第三:針對膝關節疼痛在內側(左膝為例),推薦的復健動作

坐姿勢,雙腿自然伸直,膝關節屈曲呈90度,左右至於膝關節上方,右手置於踝關節上方,右手固定踝關節,並向外轉動小腿,左手向同側按拉膝關節,使膝關節倒向內側,在保持左手按拉膝關節,右手向外轉動小腿力量的同時,以右手為主要用力點,向下放平右下肢至伸直。

第四:強腿肌,是膝關節很好的保護

膝關節的骨質很重要,而支撐骨骼的肌肉同樣重要。腿部肌肉強壯,可以給關節很好的支撐,減輕膝關節的壓力。仰卧直抬腿就很好的鍛煉肌肉的方法。

卧在床上,雙腿自然伸直,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抬起30度左右,堅持大約5~10分鍾,堅持到顫抖3分鍾。休息2分鍾後再次重復。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堅持不了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降低強度。除此之外,鍛煉閉目單腳站立10分鍾以上,可以加強對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關節各個肌肉協調性。

與軟組織惡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