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踝骨折過後老是崴腳,怎麼辦?
你好
你右腳踝曾經骨折過,但是現在很容易崴腳,你可以考慮到在你骨折的同時,周圍的韌帶、軟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韌帶、軟骨屬於軟組織范圍,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韌帶受到拉傷後就會松馳,韌帶第一次扭傷拉傷,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很容易造成二次扭傷,二次扭傷再不進行治療,就會出現三次扭傷,三次以上扭傷醫學上稱為習慣性扭傷,習慣性扭傷是很難治癒的。單靠靜養或是擦一些紅花油、雲南白葯、消腫止痛精,這對軟組織損傷沒有起到多大修復作有用。
對於軟組織損傷治療,目前在整個世界上在西醫方面,對軟組織損傷修復仍然沒什麼好的方法,一般都是讓病人回家靜養恢復或者是鍛煉恢復,這樣根本達不到修復目地,要想徹底修復軟組織損傷,唯有中國的中醫才有希望,建議你及早選用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到好的葯物,早期軟組織損傷1~3個月內及時用中葯治療一般在30天左右就可以基本康復,超出3個月至半年左右的傷屬於難治范圍,治療大概在40~50天才能康復,如果軟組織損傷超出一年才找中醫治療,治癒率一般只有60%~70%左右。
軟組織損傷未治癒前飲食忌吃:公雞、鯉魚、酸筍、牛肉、姜等,這是經驗所得,信不信由你。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葯物忌用。不宜強行活動患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2、我父親出了交通事故,對方汽車全責,右腳踝骨折,軟組織大面積受傷,然後肋骨骨折兩根,請問一下,這種情
右腳踝骨折致關節活動功能喪失可以評到10級傷殘,肋骨骨折兩根不構成傷殘。
南昌聖眷律師提醒您:司法鑒定是什麼?做司法鑒定應注意什麼?
⒈何為鑒定:鑒定是指有資質的司法機構,接受有關單位或個人的委託,通過專業技術人員﹙法醫﹚依據法定的標准對受害者損傷情況的客觀評定。它是將醫學上診斷轉化為法律上證據的必經程序,是「車禍」賠償的前提和基礎
⒉委託主體:交警隊、法院、律師所等主體可以開具介紹信委託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對受害者的損傷進行評定,個人﹙傷者或家屬﹚也可以進行委託。
⒊所需材料:受害者本人的身份證;事故認定書;疾病診斷證明書;出院記錄﹙或小結﹚及影像資料﹙就是片子﹚。
⒋鑒定內容:鑒定一般包括⑴傷殘等級﹙分為十個級別,一級最高,十級最低﹚;⑵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⑶後續治療費;⑷護理依賴程度﹙針對生活無法自理者﹚;⑸殘疾輔助器具費﹙針對肢體缺失者﹚等內容;
⒌鑒定時間:法律上沒有時間要求,但通常要求自受傷之日滿三個月。部分傷者質疑,等三個月創傷基本恢復了?這一問題確實存在。對此,我們安排專人,對受害者住院期間、出院時的狀況進行拍照,記錄信息,鑒定時一並提交給法醫,確保鑒定結論的適當性。
⒍選對機構:當前鑒定標准幅度較大,部分鑒定機構與主要賠付方的存在業務關系,同一損傷的評定結果可能出現巨大的差異,我們在代理中常遇到九級傷殘被評成了十級,本可定為120天的誤工期被評為了60、70天。如何選擇?有兩個方法:一是多問幾家鑒定機構;二是聘請專業的律師代理。
3、我的腳踝處曾經發生過骨裂還軟組織發生過損傷,現在我每天早晨都會有後腳不能著地的現象會不會影響以後行
和你初中的受傷關系應該不大,你2008年受傷有沒有正規診斷治療?當時骨頭有沒有問題?
建議去醫院查查,現在你的腳是有問題的,查清楚原因以後才知道會不會影響以後。
可能和你2008年受傷有關系。。。。
4、腳踝骨裂好後又復發怎麼辦
?
5、腳踝骨折傷愈後又扭傷
你好
你的踝關節骨折扭傷,如果在X光片下確診骨頭已經長好癒合,那麼現在出現的腫痛現象可以考慮到你的軟骨、韌帶、肌腱有損傷,軟骨、韌帶、肌腱都屬於軟組織,軟組織損傷後一般都會有酸痛、腫痛,腫脹、無力等不適現象,軟組織生長很弱,單靠靜養休息是很難痊癒的,如果選用西醫的方法治療,一般都是開刀切除、縫合、上石膏等,然後再用一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葯物,之後就叫病人回家靜養加強鍛煉,這樣的治療方法十分緩慢。
對於軟組織損傷,單純用一些活血化瘀葯是不行的,網上大量關節扭傷的病人因上石膏或強行鍛煉得不到正常活動的都可以說明這點,他們都用過活血化瘀消炎的葯,也按西醫的治療進行長期的靜養,但是關節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恢復,有些甚至會出現關節反復的扭傷,損傷慢慢加重,軟組織因再生弱,所以損傷後自身是很難修復好的,它比骨折難治。而你的問題在自從骨折後很可能從來就沒有治療修復韌帶,要知道關節骨折在多數情況下韌帶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拉傷, 而這些拉傷不影響到大韌帶而是小韌帶,在X光片下也看不到小韌帶的損傷,醫生就認為你韌帶沒有問題,所以你從骨折到現在都沒有治療過韌帶損傷,韌帶有拉傷關節就會松馳,就會容易出現二次扭傷,二次扭傷仍然不及時修復韌帶,就會很容易出現三次扭傷,三次以上扭傷在醫學上稱為習慣性扭傷,習慣性扭傷是很難治療痊癒的。
不管是什麼組織損傷,治療的道理都是讓損傷的組織快速生長就可以癒合,治療的重點不是消炎止痛活血靜養,而是讓其快速生長。
所以建議選用中國傳統中醫治療,通過用葯物來幫助損傷的軟組織生長,這樣就可以很快康復,尤其是早期治療,像你這樣的早期損傷,如能得到專業治療骨外傷的中醫治療,一般在25天左右可以痊癒。
治療前和治療期間忌吃鯉魚、公雞、酸筍、牛肉和姜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6、腳踝扭傷,軟組織受損,多發性骨折,石膏打了一個月,現在拆了,現在腳就是上下左右扭動時酸痛。醫生說做
應該兩個綜合起來,注意休息結合一定量的訓練,注意不要勞累
7、左腿小腿輕微骨折,骨傷軟組織損傷多久好
運動健身損傷常見於年輕人群,他們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但又常因缺乏一定的運動鍛煉衛生知識,出現運動損傷後不知所措,從而造成身心痛苦,嚴重者會導致終生殘疾。
其主要表現為:
一、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造成的肌肉損傷。主要由於從事某項運動前不作任何熱身准備活動或准備活動量不足,一到鍛煉場所就快速奔跑、跳躍、興奮異常,也有的運動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和運動量過大而造成。此時應根據自我感覺疼痛程度或受傷部位的輕重,立即減少運動量或停止運動,並在痛點部位冷敷(冰塊或冷毛巾)約20分鍾,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腫脹,切莫熱敷及揉搓。
二、扭傷由於在打籃球或踢足球等激烈對抗的運動中,腰、膝、髖、踝等關節部位突然用力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外周的肌肉韌帶及肌腱。不同部位的扭傷,治療處理時也應區別對待。如:急性腰扭傷,可將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下枕頭,先冷敷20分鍾後再熱敷20-30分鍾左右。數日後,自感症狀減輕,可作一般性減量活動或倒著走練習,恢復腰肌與腰部力量。如:膝、踝關節扭傷,可將扭傷部位墊高,可先用冷敷20分鍾後再熱敷半小時左右的方法,消腫不疼後再適量活動。
三、膝和脛骨疼痛膝關節下方、脛骨上前端有一個骨突,稱脛骨結節。剛成年者脛骨結節的骨骺呈舌狀,尚未融合。此時,如進行劇烈或持續跑躍(如蛙跳、多級跳、跳台階等)猛力收縮時,牽拉力不斷作用於舌狀骨骺,易引起損傷而造成供血障礙,使骺變性、碎裂、移位、影響骺的發育,脛骨結節部位就會痛痛腫大。這時,務必停止蛙跳等各種跳躍練習,降低運動量、強度,約2周後,疼痛就會自然消失,再配合按摩,理療及外敷消炎止痛葯和口服跌打損傷丸等,即可獲得痊癒。
四、骨折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沒有傷口、皮肉不破損,稱閉合性骨折;另一類是骨的尖端穿透皮肉,稱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能用手回納、揉搓或按摩,否則易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患折處作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急送醫院治療。骨折在上肢者,可曲直關節固定在軀幹上;如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肢體上並急送醫院診治。
根據上述種種的運動損傷,務望運動參與者要加強對運動保健知識的了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因運動而造成的各種傷害事故發生。
1.何為關節脫位,怎樣進行現場處理?
關節脫位是指關節面間失去正常的連接關系。依關節面錯位的大小又可分為關節全脫位和半脫位,在發生關節脫位的同時,由於暴力的作用,常常伴有關節囊、周圍韌帶及軟組織損傷,甚至可能傷及神經、血管等。關節脫位後,局部會有疼痛、腫脹、壓痛等症狀,關節完全不能活動;出現肢體的軸線發生改變,肢體長度改變等畸形;在X光下可以確診脫位的具體情況及有無骨折發生。
在損傷現場,沒有關節脫位整復經驗的人不可隨意進行整復,以免加重損傷。應在脫位已經形成的姿勢下,用夾板和綳帶臨時固定傷肢,然後送醫院或找有經驗的大夫處理。
肩關節脫位的臨時固定方法是:用兩條長的毛巾或布帶,一條兜住傷肢前臂並掛在頸部,另一條將傷肢固定於胸壁,在健側腋下作結。
肘關節脫位時,如果沒有合適的夾板,也可用粗一些的鐵絲彎成長形的環,再在環上用綳帶或毛巾纏繞做成鐵絲夾板,然後將鐵絲夾板彎成合適的角度,將傷肢用綳帶固定在夾板上,再用布帶將前臂掛起。如無鐵絲夾板,也可用寬的布帶將傷肢懸掛在胸前。
2.在運動中發生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是體育運動中最常見的一種關節韌帶損傷。多發生在賽跑、籃球、足球、跳高、跳遠、滑冰、滑雪、跳傘、摔跤等運動項目。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運動前沒有做好准備活動,踝關節的肌肉韌帶沒有活動開,關節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較差,不能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在跑跳時用力過猛,腳落地的姿勢不當,踝關節超過了活動的范圍。跑跳時腳落在坑窪、磚頭、石塊上,不能使整個腳掌平著落地。
踝關節扭傷的症狀:多在腳著地時突然發生,常聽到「咯叭」的響聲,關節的內側及外側即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腳立刻不能著地走路。因踝關節內收及內翻的機會多,所以多是外側韌帶受損傷。受傷後幾分鍾局部便腫脹起來。距腓前韌帶是組成關節囊的一部分,撕脫和斷裂時,往往合並關節積血,踝關節也腫得很大。傷後幾天出現青紫色的淤血斑,痛疼逐漸減輕。若踝關節疼痛劇烈且腳部向前、向後、向兩側錯位時,說明踝關節有出血現象。
踝關節扭傷治法:立即停止運動,適當抬高患肢,12小時內要冷敷,防止繼續出血。12小時後要熱敷,促進炎症消退。扭傷嚴重的,要內服跌打丸、強地松片,外用樟腦酒和松節油塗搽。針灸懸鍾、三陰交、太白、至陰等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如在壓痛點注射氟美松更有較好的療效。扭傷兩天後,應鼓勵患者及早活動下肢,練習緩慢走路,並進行按摩、針灸、理療等措施,及早恢復腳部的功能,防止局部粘連和肌肉萎縮。若懷疑有腓骨骨折時,要請醫生用X光確診。
在預防踝關節扭傷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運動前要清除運動場地的磚瓦石塊,填平坑窪。要做好准備活動,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進行劇烈的活動。
(2)跑步、跳高、滑冰、打球等要講究正確的姿勢,不要用力過猛,防止腳掌內外翻,要使整個腳掌平著落地。
(3)平時注意踝關節周圍肌肉的鍛煉,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如經常練習負重提踵、提踵蹲跳、上下坡跑步,踮著腳尖走路等。
3.什麼是休克,現場急救應如何處置?
休克是機體由於有效循環血量明顯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危重病症。對休克要積極預防,遇到休克要正確及時地進行處理。運動中損傷引起的休克有:
(1)失血性休克:多見於內臟器官破裂,嚴重的骨折等,由於失血過多,導致血量減少,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
(2)創傷性休克:可由於腹部、頭部受到暴力撞擊、脊髓損傷、嚴重的骨折等。因為劇烈的疼痛,使機體血管緊張度調節機能改變,大量毛細血管擴張,造成血液在毛細血管內淤積,引起血液循環血量不足,導致休克。
(3)心源性休克:在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導致負擔量超過心臟承受能力時,引起急性心功能衰竭而發生。
休克發生的早期症狀有:
開始表現為興奮不安、脈搏稍快、血壓正常或稍高;進一步發展則出現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面色蒼白、四肢發冷、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收縮壓<80mmHg,脈壓差<20mmHg),嚴重時可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當有人發生休克時,要讓患者安靜平卧、注意保暖,但不要過熱,昏迷時,要注意讓頭側偏,並將舌牽出口外,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心跳、呼吸停止時,要進行胸外擠壓、人工呼吸等以及針刺或點掐人中、百會、內關、合谷等穴。
對有骨折者要在現場進行臨時固定,有出血時要採取加壓包紮、上止血帶等方法進行止血,懷疑有內臟破裂者應迅速送醫院處理。傷員疼痛劇烈時可給予止痛葯或鎮靜劑,以減輕疼痛。
4.何為脛腓骨膜炎?應怎樣處理和預防?
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是體育運動中常見的傷病。初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其發病率較高。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跑跳的時間過長,小腿肌肉在脛腓骨的附著點受到過分的牽拉和扯拽,刺激骨膜引起的非細菌性的炎症。初參加運動的人,下肢的肌肉還不發達,缺乏彈性,跑跳時不能協調地收縮和放鬆,腳落地時,也不會利用緩沖力量,致使骨膜反復受到牽扯和拉拽。另外,在天氣較冷時,沒有做好准備活動,腿部的肌肉、肌腱比較僵硬,以及在硬地上跑跳時間過長,都容易引起這種損傷。
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多在劇烈跑跳後十幾天發生。有時也發生在堅硬的場地上練習腳尖跑、變速跑、跨步跑、後蹬跑、上下坡跑以及跳遠、三級跳遠等場合。其具體表現特徵是:
(1)疼痛:小腿下部、腳腕上部疼痛最劇烈。多數人在跑跳後疼,也有的人一跑就疼,尤其在腳尖用力向後蹬地時疼痛最明顯。
(2)壓痛:用手輕壓脛骨的內面和腓骨的外面,即感到劇烈的疼痛。尤其是在無肌肉覆蓋的地方壓,疼痛更明顯。
(3)骨膜下水腫:骨膜受到牽拉,有不同程度的水腫、炎症和出血,用手輕輕撫摸時,感到表面粗糙不平,有小硬結,用X光照像,可見骨膜有病理變化。
發生了脛骨疲勞性骨膜炎怎麼辦呢?
首先要停止大運動量的訓練,避免劇烈的跑跳,並用綳帶將小腿下部包紮起來,休息幾天就會好轉。
其次,要用熱水袋或熱水毛巾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滲出物的吸收。
第三,中葯黃桅子研成細面,用雞蛋清調和後攤在布上,裹在患處,每天換一次。也可用強地松龍配普魯卡因局部封閉,每三天一次。
第四,病情嚴重的要完全休息,徹底治癒後再運動。
怎樣預防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呢?
(1)對初參加鍛煉的人,尤其是練習跑跳時,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突然加大運動量,更要防止過度疲勞。
(2)腳尖著地跑要和腳掌著地跑交替進行,後蹬跑和上下坡跑要練習一會休息一會,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彈性,使其有個適應過程。
(3)劇烈跑跳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使肌肉和肌腱充分活動開。腳著地時注意利用緩沖力,更不要在堅硬的場地上長時間跑跳。
5.什麼是髕骨勞損,應如何預防?
髕骨,俗稱膝蓋骨,位於膝關節的前面。它的上緣寬大,叫髕底,下緣尖銳,叫髕尖。整個形態就像一顆不規則的圓球,包在股四頭肌健里,鑲嵌在股骨與脛骨接頭處之間。
髖骨的功能是保護膝關節,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有助於伸直膝關節。由於髕骨前面的軟組織非常少,位置表淺,所以當膝關節局部負擔量過重時,很容易受到損傷。日積月累,便會形成髕骨勞損。外力直接撞擊髕骨後沒有及時的治療,也可發展為髕骨勞損。
髕骨勞損的症狀是在上下樓梯、跑跳用力和半蹲位起跳時疼痛明顯,而且還常常伴隨有膝關節發軟無力,重者在步行及靜止時也覺疼痛。因此,要注意預防髕骨勞損的發生。首先,要避免「單打一」的鍛煉方法,多選幾種運動形式,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盡可能減少膝關節的局部負擔量。
其次,根據條件採用斜坡跑、台階跳、負重蹲起等方法,加強足部、踝關節、小腿的力量練習,採用靜蹲、負重抬腿、爬山等方法,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練習。
6.何為半月板損傷,應怎樣預防?
半月板是膝關節股骨與脛骨之間的一個輔助結構,是一對半月形的軟骨,邊緣較厚,中間很薄,填充在兩側的脛骨髁上。內側半月板較大,脛側緣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故活動范圍小;外側半月板不與外側副韌帶相連,故活動范圍大。在膝關節伸屈時,半月板在關節間活動,具有穩定關節的作用,並減少關節面的磨擦。
半月板損傷比較常見,發病與身體活動的姿勢有關。大部分發生在小腿處於內收或外展位而膝關節驟然伸直時的一剎那。例如在足部固定的情況下,當一側肢體負重,膝關節處於略屈位,而上身做向前向中線或遠離中線的旋轉活動,使股骨髁急驟內旋或外旋,則可引起內側或外側半月板撕裂。這種情況在足球、籃球或體操運動中尤易發生。
半月板撕裂後,感到關節內有一種撕裂感和疼痛。如撕裂的半月板破口卡住(交鎖),當時即不能伸屈,疼痛也更劇烈,並有關節腫脹的感覺,表示關節內有出血現象。
為了預防半月板損傷,運動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將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充分活動開。要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練習。股四頭肌力量加強了,落在膝關節的負擔量相應就會減少。另外不要在疲勞狀態下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免因反應遲鈍、活動協調性差而引起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撕裂輕者,疼痛很快就會消失,可按一般運傷處理。如果出現「交鎖」,應立即施行手術解除交鎖。如果受傷後疼痛較劇,關節內有出血現象,即應以壓力綳帶包紮膝關節,防止繼續出血,立即送醫院治療。如果在受傷兩周後關節不痛,但檢查時仍有交鎖音響,則需手術切除半月板。切除後在殘余的軟骨底能再生一個新的半月軟骨,同樣可以起到半月板的作用。無論是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只要是在撕裂痊癒後,仍可以參加體育鍛煉。
7.運動中的手腕損傷有哪些?
在體育運動中,腕部的急性損傷相當多見,其中以手腕背伸支撐致傷最為多見,這與人摔倒時手撐地這個條件反射性動作有關。這一支撐動作容易引起的損傷有:
(1)橈骨遠端伸展型骨折(科雷氏骨折):是發生於橈骨遠端2~3厘米以內的骨折,此處為松質骨,血供豐富,但骨質強度小,易碎。少年兒童此處正是橈骨遠端骨骺所在處,容易發生骨骺分離。骨折後,在橈骨遠端及腕部有明顯腫脹、壓痛及畸形,拍攝X光片可以確診。
(2)腕舟狀骨骨折:以足球、籃球、排球、體操中多發,因為腕背伸撐地而引起損傷。損傷後症狀往往不重,很像腕關節扭傷,在腕關節外側僅有輕度疼痛和腫脹、壓痛,腕背伸疼,沿第一掌骨縱軸方向擠壓時疼痛明顯。懷疑有舟骨骨折時,要石膏固定二周後再拍攝X線片以確診。確診為舟骨骨折後,一般需石膏固定3~6個月。在固定過程中要注意不能隨意拆下固定石膏,以免影響骨折癒合。
(3)月狀骨脫位和月狀骨周圍脫位:損傷後多有典型的腕背伸、掌側隆起畸形,還可出現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拇指、食指及中指感覺遲鈍現象。
(4)腕急性創傷性滑膜炎:關節滑膜因受到擠壓牽扯而損傷,引起腫脹出血,關節積血、積液、局部出現壓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
對上述損傷應先處理骨折。對創傷性滑膜炎應加壓包紮,夾板或石膏固定2~3周;傷後3~5天可以進行理療、按摩、外敷中葯等處理。
8.什麼是「網球肘」,發生後應怎麼處理?
「網球肘」是體育運動中最常見的一種肘關節損傷,多發生在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擊劍、投擲、體操等項目中。由於它在網球運動中發病率最高,所以大家習慣叫它「網球肘」。
我們在打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時侯,常常用反拍、下旋的方式回擊猛球。如果用力過猛,球的沖擊力作用於我們手臂的伸手肌群,便引起這些地方的損傷;擊劍、投擲、體操時,如果准備活動做得不充分,也容易使這些肌肉發生扭傷;在某些體育運動或者勞動時,如果長時間用力旋轉前臂,反復地使該肌肉群收縮和拉拽,肌健纖維從肱骨外上髁撕斷拉傷也是造成本病的原因之一。
「網球肘」的主要症狀是肘關節側劇烈疼痛,並向前臂和上臂放射。這種疼痛多在旋轉前臂時加劇。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擰毛巾時就感到異常疼痛,甚至鑰匙開鎖也開不開。如果拿著東西向上舉,往往不能用力,失手將拿著的東西摔落。「網球肘」發生後,繼續從事這項運動就會加重,若停止這項運動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減輕。
怎樣知道自己發生了「網球肘」,除了以上的特殊疼痛外,在檢查方面也有它的特點:先讓前臂稍微彎曲,半握拳,腕關節盡量彎曲,然後使前臂向前旋轉,肘關節伸直,肘關節外側便發生劇烈疼痛,這證明是患了「網球肘」。
發生「網球肘」,首先要立即停止手臂用力的某些運動,如打網球、乒乓球等,休息三四個星期。然後用強地松龍注射液一西西,加普魯卡因兩西西,在肘關節壓痛點的深部注射。熱敷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有利於損傷恢復。每天用熱水毛巾或熱水袋熱敷2~3次,每次半小時。局部按摩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讓患者坐在桌子前,手術者用兩手拇指推拿按摩前臂的肌肉,從肘關節開始,一直按摩到腕關節,按摩後做前臂的旋轉和肘關節的屈伸活動。
為了預防「網球肘」,首先對進行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擊劍、投擲等的訓練要得當,避免局部負擔過重,反拍、下旋迴擊猛球時要掌握要領,採取正確的方法;其次,運動前對肘關節要充分活動開;運動後要做好局部按摩,熱水洗浴,改良局部的血液循環;第三,平時加強肘關節的鍛煉,增強前臂肌肉的力量和肘關節的穩定性,以預防「網球肘」的發生。
9.怎樣處理運動中的手指挫傷?
手指挫傷常發生在籃球接球、排球傳球、攔網手形不正確時,手指挫傷可引起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或伸指屈指肌腱損傷。
指間關節側副韌帶輕度損傷時,在手指伸直位做挫傷關節遠端的側扳時,出現疼痛,但沒有松動或「開口」感。處理時,可用約1厘米寬的膠布將傷指與其旁邊的未受傷手指固定在一起即可。
如關節側副韌帶斷裂時,則應到醫院手術縫合。
手指挫傷後如出現關節不能伸直或有畸形,應懷疑有肌腱斷裂或關節脫位及撕脫骨折。如有肌腱斷裂或撕脫骨折,宜盡早處理,根據情況採用保守治療或手術縫合;關節脫位應找有經驗者進行整復。
10.什麼是肩袖損傷,應怎樣處理?
肩袖損傷在排球、體操、游泳運動員中多發,對於體育健身參加者來說,若肩部的運動負荷過高或動作過猛,也易發生。在肩袖損傷的同時,往往伴有肱二頭肌長頭肌健損傷。其發生主要是由於肩袖(由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組成),在肩關節做背伸、轉肩、外展及超正常范圍的劇烈活動時,受到反復牽拉和與肩峰、肩喙韌帶發生反復磨擦而引起的損傷。常見損傷動作有單杠、吊環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抓舉時的突然背伸等動作。
肩袖損傷的主要症狀有:肩外側疼痛,並可以向頸部、上臂部放射;肩外展、或做肩從外旋迅速內旋的鞭打動作時,如網球的頭頂扣殺,會使疼痛加重;肩在外展到60°~120°之間時,疼痛明顯,而小於或超過這一范圍時疼痛減輕,肩做外旋外展抗阻時,肩部亦出現明顯疼痛;肩袖損傷時間較長時,還會有三角肌萎縮。
對於急性肩袖損傷,在急性期要求將上臂置於外展30°位置休息,減少肩部活動量,進行適當的肩部柔韌性練習,局部進行理療、針灸、按摩、中葯外敷或痛點封閉均有較好效果;另外要注意加強肩部肌肉力量,改進技術動作。長期保守療法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8、不小心摔倒了踝關節很痛,怎麼區分踝關節扭傷還是骨折了?
踝關節是人體的一部分,離地面最近的承重關節。在運動中也很容易受傷。常見的扭傷和骨折會帶來強烈的疼痛感,但有時我們不能判斷是否是扭傷或骨折後踝關節受傷。
如何判斷踝關節是扭傷還是骨折?
腳踝受傷後,可能會有腫脹和疼痛,而且疼痛非常強烈。踝關節損傷後,建議第一次到醫院鑒別扭傷或骨折,最簡單的方法是拍X光片,一般骨折X光可以看出,如果X射線檢查後沒有骨折,一般來說,你可以回去休息和休息,使損傷可以慢慢恢復。
但如果腫脹在幾天後甚至沒有消退,甚至趨於加重,我們需要做進一步的B超或磁共振檢查,因為有時一些小骨折,第一次X射線找不到,非常秘密,B超和核磁共振檢查後能看得非常清楚,能准確判斷踝關節間隙,關節是扭傷還是骨折?
踝關節骨折和扭傷有什麼區別?
踝關節骨折和扭傷實際上是外力造成的,局部損傷的嚴重程度不同。通常當只是扭傷時,踝關節受到的外力可能比骨頭稍微小一些。但如果是骨折,可能是劇烈的、旋轉的扭轉,這是比較間接的力量,或者是直接受到暴力,導致骨折。另外,扭傷雖然沒有傷到骨頭,但同樣需要制動,會有助於修復軟組織,千萬不能認為不傷到骨頭,只有受傷的肌腱才會輕視它,這會耽誤踝關節損傷的恢復時間。
9、腳裸骨折,外加軟組織受傷,是屬於什麼傷?
腳踝扭傷的治療及恢復方法!!!!踢球難免扭傷腳踝,但如何恢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扭傷後不及時治療,將大大增加腳踝的恢復時間,為自己帶來不便。本人在腳踝扭傷處理及恢復方法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綳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綳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鍾後(約3-5分鍾),可先取下綳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五、在踝關節復健治療方面: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康復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
第三階段: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
第四階段:從腫脹完全消失至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至恢復75??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復100%的肌力為止。
復健治療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裡,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鍾。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綳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拿拐杖: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水療: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38-40度,不痛的范圍內活動4-6分鍾。立刻改浸在攝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鍾。再回到熱水中活動(如1所述)。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
最後一次須浸在熱水中。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5分鍾,後綁上彈性綳帶。以上1-6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天做2-3次後,約1-2周可完全消腫。
原則有三:
(1)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浸泡在溫水中。
(2)浸在溫水中時最好一邊活動腳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圍之內活動。
(3)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
活動腳:不痛的范圍內,要盡量作各方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當作在練習ABCD等字母的活動。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等張運動: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於是一種肌力訓練。
等速性肌力運動:利用特殊的『等速運動』訓練機,來加強腳板向上、向下、朝內、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踵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後可以短跑沖刺。
繞圈跑:(轉彎45度)以2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45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繞圈跑:(轉彎90度)以1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90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特殊技巧的訓練。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學到一些扭傷的處理技巧,下面我就簡要概括幾點扭傷處理及恢復要點:
(1)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
(2)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採用中葯敷葯的方式治療並抬高受傷腿。
(3)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於心臟)。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後馬上可以敷上中葯,這樣更利於葯效的吸收,有助於散淤。
(4)視消腫情況,兩三周後可以輔以拐杖觸地行走,如果腳沒有明顯浮腫感覺,說明腳的末梢神經已經恢復了,此時可以採用上文提到的冷熱水療法幫助恢復,個人感覺這個方法效果不錯!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單獨行走。 經過幾次傷害後,決心為大家貢獻此篇文章,希望對喜歡運動的人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http://www.coogo.net/bbs/dispbbs.asp?boardid=55&id=27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