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歲,男性,胃癌中晚期,現做了增強CT肝臟無轉移,直腸內不規則形軟組織密,中度強化,轉移可能大嗎
極有可能是直腸轉移癌了。
2、平掃示回盲部區腸管充盈欠佳,可見軟組織樣密度影,ct值約為25hu這種情況嚴重嗎
腸管CT平掃見軟組織密度,不能確診是什麼,最好是根據臨床表現綜合考慮,必要時做腸鏡及活檢。
3、直腸壁不規則增厚,局部見軟組織影形成,呈輕度強化,周圍脂肪間隙尚清,醫生看CT拍片說是直腸腫瘤,請
建議再行腸鏡下活檢,進一步明確診斷。
4、左腹部腸管外側可疑斑片狀軟組織密度影,指的是上腹部還是下腹部,該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是左下腹部可能性大。考慮是惡性腫瘤啊或者是淋巴結
5、中腹部腸腔內可疑軟組織影是啥意思
您好,根據您對病情報告的陳述,提示說明中腹部腸腔內有不正常的軟組織臟器影,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
6、結腸癌患者的痛苦 如何治療 有何症狀
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佔65%發病多在40歲以後,男女之比為2~3:
(一)早期症狀: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症狀,而後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後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
(二)中毒症狀:由於腫瘤潰爛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導致病人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著。
(三)腸梗阻表現: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症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並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四)腹部包塊:為瘤體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有的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晚期時腫瘤侵潤較甚,腫塊可固定。
(五)晚期表現: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徵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
結腸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數年齡為45歲,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結腸癌的臨床表現隨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類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結腸癌患者在臨床上可毫無症狀,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和病灶的不斷增大,可以產生一系列結腸癌的常見症狀,諸如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和粘液、腹痛、腹瀉或便秘、腸梗阻以及全身乏力、體重減輕和貧血等症狀。整個結腸以橫結腸中部為界,分為右半結腸和左半結腸兩個部分,此兩部癌腫的臨床表現確各有其特點,茲分述如下:
(一)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腔粗大,腸內糞便為液狀,這段腸管的癌腫多為潰瘍型或突向腸腔的菜花狀癌,很少環狀狹窄,故不常發生梗阻。但是這些癌腫常潰破出血,繼發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臨床上可有腹痛不適、大使改變、腹塊、貧血、消瘦或惡液質表現。中國醫學健康網
1.腹痛不適 約75%的病人有腹部不適或隱痛,初為間歇性,後轉為持續性,常位於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作。如腫瘤位於肝曲處而糞便又較干結時,也可出現絞痛,應注意與慢性膽囊炎相鑒別。約50%的病人有食慾不振、飽脹噯氣、惡心嘔吐等現象。
2.大便改變 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與癌腫潰瘍形成有關。待腫瘤體積增大,影響糞便通過,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出血量小,隨著結腸的蠕動與糞便充分混合,肉眼觀察不易看出,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
3.腹塊 就診時半數以上病人可發現腹塊。這種腫塊可能就是癌腫本身,也可能是腸外浸潤和粘連所形成的團塊。前者形態較規則,輪廓清楚;後者形態不甚規則。腫塊一般質地較硬,一旦繼發感染時移動受限,且有壓痛。
4.貧血和惡液質 約30%的病人因癌腫潰破持續出血而出現貧血,並有體重減輕、四肢無力,甚至全身惡液質現象。
(二)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細,腸內糞便由於水分被吸收變得干硬。左半結腸癌多數為浸潤型,常引起環狀狹窄,故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慢性腸梗阻。腫塊體積較小,既少潰破出血,又無毒素吸收,故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現象,也不易捫及腫塊。
1.腹部絞痛 是癌腫伴發腸梗阻的主要表現梗阻可突發,出現腹部絞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慢性梗阻時則表現為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部分性腸梗阻有時持續數月才轉變成完全性腸梗阻。
2.排便困難 半數病人有此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便秘情況愈見嚴重。如癌腫位置較低,還可有排便不暢和里急後重的感覺。
3.糞便帶血或粘液 由於左半結腸中的糞便漸趨成形,血液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約25%患者的糞便中肉眼觀察可見鮮血和粘液。
結腸癌轉移
1.結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是肝臟,約50%的患者會發生術前或術後肝臟轉移。資料又顯示:約有30%的患者在手術前已有B超或CT無法檢測的陰匿性肝轉移。結直腸癌肝轉移灶切除術是安全的,而且是目前有可能提高已經轉移患者長期生存率的治療方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適合手術切除,且其中70%術後復發。
2.結腸癌的淋巴轉移,淋巴轉移一般依下列順序由近而遠擴散,但也有不依順序的跨越轉移。
(1)結腸淋巴結 位腸壁脂肪垂內。
(2)結腸旁淋巴結 位鄰近結腸壁的系膜內。
(3)系膜血管淋巴結 位結腸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間淋巴結組。
(4)系膜根部淋巴結 位結腸系膜根部。<BR><BR>癌腫侵入腸壁肌層後淋巴轉移的機率增多,如漿膜下淋巴管受侵,則淋巴轉移機會更大。
3.血行轉移 一般癌細胞或癌栓子沿門靜脈系統先達肝臟,後到肺、腦、骨等其它組織臟器。血行轉移一般是癌腫侵犯至毛細血管小靜脈內,但也有由於體檢時按壓瘤塊、手術時擠壓瘤體所致,甚至梗阻時的強烈蠕動皆可促使癌細胞進入血行。
4.侵潤與種植 癌腫可直接侵潤周圍組織與臟器。癌細胞脫落在腸腔內,可種植到別處粘膜上,脫落在腹腔內,可種植在腹膜上,轉移灶呈結節狀或粟粒狀,白色或灰白色,質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現腹水等。
結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4~6位。近來其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其根治性切除後5年生存率為50%左右。術後復發和轉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認的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是以手術為主、並輔以化療,免疫治療、中葯以及其它支持治療的綜合治療。
一、手術治療
結腸癌的治療首先強調手術切除,並注重聯合術前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降低手術後復發率,提高生存率。手術治療的原則是:(1)盡量根治;(2)盡量保護盆腔植物神經,保存患者的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質量。
1.術前准備 除常規的術前准備外,結腸手術必須要做好腸道准備包括①清潔腸道:手術前二天進少渣或無渣飲食;術前1~2天服緩瀉劑,若有便秘或不全腸梗阻者酌情提前幾天用葯;清潔灌腸,根據有無排便困難可於術前一日或數日進行。②腸道消毒:殺滅腸道內致病菌,尤其是常見的厭氧菌如脆弱擬桿菌等,以及革蘭氏陰性需氧桿菌。其葯物前者主要是應用甲硝唑(滅滴靈),後者可用磺胺類葯物,新黴素、紅黴素、卡那黴素等。腸道准備充分,可減少術中污染,減少感染有利癒合。
目前國內外一些醫院有採取全腸道灌洗方法作腸道准備,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製的灌洗液(含一定濃度的電解質及腸道消毒劑,保持一定的滲壓),用量4~8升,蹲坐於排便裝置上。可同時達腸道清潔和消毒的目的。
2.手術方法
(1)右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盲腸、升結腸及結腸肝曲部的癌腫。切除范圍:回腸末端15~20公分、盲腸、升結腸及橫結腸的右半,連同所屬系膜及淋巴結。肝曲的癌腫尚需切除橫結腸大部及胃網膜右動脈組的淋巴結。切除後作回、結腸端端吻合或端側吻合(縫閉結腸斷端)。
右半結腸癌切除術保留結腸中動脈 右半結腸癌切除術切除結腸中動脈
右半結腸癌切除術
(2)左半結腸切除術 適用於降結腸、結腸脾曲部癌腫。切除范圍:橫結腸左半、降結腸、部分或全部乙狀結腸,連同所屬系膜及淋巴結。切除後結腸與結腸或結腸與直腸端端吻合。
左半結腸癌切除術
(3)橫結腸切除術 適用於橫結腸癌腫。切除范圍:橫結腸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後作升、降結腸端端吻合。若吻合張力過大,可加做右半結腸切除,作回、結腸吻合。
(4)乙狀結腸癌腫的根治切除 根據癌腫的具體部位,除切除乙狀結腸外,或做降結腸切除或部分直腸切除。作結腸結腸或結腸直腸吻合。
乙狀結腸癌切除術
(5)伴有腸梗阻病人的手術原則 術前作腸道准備後如腸內容物明顯減少,病人情況允許,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術中要採取保護措施,盡量減少污染。如腸道充盈,病人情況差,可先作腫瘤近側的結腸造口術,待病人情況好轉後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術。
(6)不能作根治術的手術原則 腫瘤局部侵潤廣泛,或與周圍組織、臟器固定不能切除時,若腸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可用腫瘤遠側與近側的短路手術,也可作結腸造口術。如果有遠處臟器轉移而局部腫瘤尚允許切除時,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狀。
3.術中注意事項
(1)開腹後探查腫瘤時宜輕,勿擠壓。
(2)切除時首先阻斷腫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擠壓血行轉移。並由系膜根向腸管游離。
(3)在擬切斷腸管處用布帶阻斷腸管,減少癌細胞腸管內種植轉移。有人主張在阻斷腸管內注入抗癌葯物,常用5-氟脲嘧啶30毫克/每公斤體重,加生理鹽水50毫升稀釋,保留30分鍾後分離腸管。
(4)與周圍組織粘連時能切除時盡量一並切除。
(5)關腹前要充分的沖洗腹腔,減少癌細胞種植與腹腔感染。
二、化療
結腸癌約半數患者在術後出現轉移和復發,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療。化療在結腸癌綜合治療中是除外科治療後又一重要治療措施。
1.全身靜脈聯合化療方案 結腸癌化療方案主要以5-FU為基礎,四氫葉酸(LV)作為調節劑可增強效應劑5-FU的療效。
(1)5-FU/LV 方案 5-FU/LV聯合用葯其療效已被多數研究所證實,是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的標准療法。
LV:2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5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華蟾素口服液(中成葯,減輕化療反應、保護肝腎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食慾、升高白細胞等):10-20ml/次 一日三次。
(2)FOLFOX4方案 是治療晚期結腸癌最為安全有效的化療方案,同時是Ⅲ期結腸癌術後輔助化療的最好選擇。
奧沙利鉑:150mg/m2,第一天;
LV:2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500mg/ m2,第一天至第五天;
華蟾素口服液:10-20ml/次 一日三次。
全身靜脈化療可用於術前、術中和術後:(1)術前化療又稱新輔助化療,其目的是防止遠處轉移,縮小瘤體,利於切除。但是由於時間短,不同腫瘤患者的化療敏感性不同,因此手術後仍需給予輔助化療。(2)術後化療,主要採用以5-FU/LV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連用5天,1個月後重復,至少6個周期),這已成為Ⅲ期結腸癌術後標准療法。
2.口服化療 結腸癌口服化療葯主要指氟嘧啶類前體葯物,吸收後通過1次或多次代謝轉變成5-氟尿嘧啶,發揮抗癌作用。口服化療在臨床應用中療效高、不良反應少,給葯方便,可門診治療,宜於老年腫瘤患者和家庭化療,成為結腸癌輔助治療的一個新趨勢。近年來結腸癌治療過程中引入了低劑量長時間維持化療的腫瘤休眠療法,口服化療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三、放療
雖然手術切除是結直腸癌治療的主要手段,然而單純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較高,大多數局部復發發生在盆腔內,因此腫瘤侵入直腸周圍軟組織是手術無法徹底切除的。因此盆腔放療是清除這些癌細胞沉積的唯一可供選用的有效方法。然而結腸癌病人對術前及術後放療均無顯效。放射治療僅適用於結腸癌病人的術中放療。
(一)結腸癌的放療方案
1.根治性放療:通過放療徹底殺滅腫瘤細胞僅適用於少數早期病人及細胞類型特殊敏感的病人。
2.對症性放療:以減輕症狀為目的。適用於止痛、止血、減少分泌物、縮小腫瘤、控制腫瘤等姑息性治療。
3.放療、手術綜合治療,有計劃的綜合應用手術與放療兩種治療手段。
(二)結腸癌放療的方式
1.術前放療:術前放療具有下列優點,①癌細胞的活性減弱,使手術時播散或殘留的癌細胞不易存活。②對巨大而固定,估計切除有困難的癌腫,術前放療可使瘤體縮小,從而提高切除率。③放射生物學的研究表明,在血供或供氧減少時,術前癌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較術後高。
術前放療應嚴格掌握劑量,以中等劑量(3500~4500cGY)為宜,既不增加手術並發症,又能提高手術療效。
2.術後放療:術後放療具有下列優點:①根據手術發現,在切除原發腫瘤後,對可能殘留腫瘤的部位進行標記、定位,從而使照射部位可能更精確,照射具有選擇性,效果更佳。②原發腫瘤切除後,腫瘤負荷顯著減少,有利於提高殘留癌對放射線的效應。
3.術中放療:術中對疑有殘留癌處和不能徹底切除處,用β線進行一次大劑量照射。
(三)結腸癌的放療禁忌症
1.嚴重消瘦、貧血者。
2.經治療不能緩解的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
3.嚴重感染或膿毒血症者。
4.局部已不能忍受再次放療者。
5.白細胞數低於3×109/L,血小板低於80×109/L,血紅蛋白低於80g/L,一般暫停放療。
(四)放療的並發症
1.術前放療患者的會陰部切口癒合稍延緩。
2.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3.單純性肛門炎(1%~2%),局部會陰疤痕,癒合不良或硬化伴疼痛(2%),小腸不完全梗阻(1%)。
4.小便失禁(0.5%~1%),小膀胱症和血尿(1.5%)等。
5.全血細胞減少。
(五)放療的輔助治療
1.對惡心嘔吐者,酌予胃復安等葯物治療,頑固性嘔吐者給樞復寧治療。
2.對白細胞數下降者,給提高白細胞葯物。如維生素B4、利血生、升白胺等。
3.華蟾素口服液10-20ml/次 一日三次,此為中成葯,具有減輕放療反應、保護肝腎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食慾、升高白細胞等作用。
4.對皮膚反應者,一度反應時會陰部用滑石粉塗撲,二度反應時用龍膽紫液外塗或膚輕松軟膏外塗。
四、中醫葯治療
中葯能調節機體免疫力,使術後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得到恢復、增強,與化療有協同增效與減毒作用,特別對化療引起的消化道反應、造血機能抑制等有保護作用,故不僅在國內,在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也日益受到重視。對結腸癌術後患者,中醫一般採用益氣健脾、清熱解毒治法,根據辨證結果,還可結合通絡散結法,具體用葯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病期、不同體質、不同證型等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
(一)中成葯
1.華蟾素注射液:華蟾素20ml+5%葡萄糖500ml 靜脈注射 一日一次,可單獨或與放化療聯合使用。
2.華蟾素口服液:10~20ml/次,一日三次,口服,與放化療聯合應用,具有減輕放化療副作用、維護肝腎功能、骨髓保護等作用。對於不能耐受放化療的晚期患者,也可單獨應用。
(二)辨證施治。
1. 濕熱蘊結型;白頭翁湯加減。
白頭翁30g秦皮15g黃連3g黃柏9g紅藤15g敗醬草15g苦參15g馬齒莧15g白槿花12g藤梨根30g
2. 瘀毒內阻型:膈下逐瘀湯加減。
桃仁9g紅花9g赤芍9g當歸9g川芎6g五靈脂9g香附9g元胡15g莪術15g甲珠9g土茯苓30g
3.脾虛氣滯型: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木香6g砂仁3g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2g陳皮6g八月札12g枳殼9g烏葯9g綠萼梅9g沉香曲9g
4.脾腎陽虛型:理中湯加減。
黨參15g炒白術12g炮姜炭3g肉豆蔻9g補骨脂12g五味子6g吳茱萸3g附子6g肉桂3g
五、免疫治療
可以提高病人抗腫瘤的能力,近年來發展很快,諸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轉移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等,已逐漸廣泛應用,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化療的進行。
結腸癌予後較好,根治術後至少活5年以上可達50%以上,若為早期病人可達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
結腸癌手術以後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和復查並且作好康復措施,具體治療後的存活時間還是同個人的身體體質,以及康復環境以及手術後的放化療有關系.
結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真正搞清楚,結腸癌能不能遺傳,醫生們的意見也不一致。
國外曾調查過某一家族,75年共有血緣親屬650人以上,其中96人為惡性腫瘤患者,多數是患結腸癌,並伴有其它器官的腺癌。還有人統計發現,結腸癌患者的同胞,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增加5倍;結腸癌的家族性因素比其它消化道癌多見。所以,有許多醫生認為遺傳因素與結腸癌有關。
食療
(1)菱粥
帶殼菱角20個,蜂蜜1匙,糯米適量。①將菱角洗凈搗碎,放瓦罐內加水先煮成半 糊狀。②再放入適量糯米煮粥,粥熟時加蜂蜜調味服食。經常服食,具有益胃潤腸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
郁李仁8克,雞蛋1隻,藕汁適量。將郁李仁與藕汁調勻,裝入雞蛋內, 濕紙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劑,具有活血止血,涼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選用。
(3)瞿麥根湯
鮮瞿麥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凈,加水適量煎成湯。每日1劑,具 有清熱利濕作用。
(4)茯苓蛋殼散
茯苓30克,雞蛋殼9克。將茯苓和雞蛋殼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 劑,用開水送下,此葯膳具有蔬肝理氣,腹痛、腹脹明顯者可選用,另外還可選用萊菔粥。
(5)桑椹豬肉湯
桑椹50克,大棗10枚,豬瘦肉適量。桑椹加大棗,豬肉和鹽適量一起熬湯 至熟。經常服食,具有補中益氣,下腹墜脹者可用此方。
(6)荷蒂湯
鮮荷蒂5個,如無鮮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許。先將荷蒂洗凈,剪碎、加適 量水,煎者1小時後取湯,加冰糖後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魚腥草蓮子湯
魚腥草10克,蓮子肉30克,以上葯用水煎湯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里急後重者宜用。
(8)木瓜燉大腸
木瓜10克,肥豬大腸30cm。將木瓜裝入洗凈的大腸內,兩頭扎緊,燉至熟 爛,即成。飲湯食腸,此膳具有清熱和胃、行氣止痛。
(9)水蛭海藻散
水蛭15克,海藻30克。將水蛭和海藻干研細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 用黃酒沖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湯
菱角10個,薏苡米12克,鮮紫蘇12克。將紫蘇撕成片,再與菱角、薏苡仁用 水煎湯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11)肉桂芝麻煲豬大腸
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豬大腸約30厘米。豬大腸洗凈後將肉桂和 芝麻裝入大腸內,兩頭扎緊,加清水適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調味後即成。飲湯吃腸,此膳外提中氣,下腹墜 脹,大便頻者可選用。
(12)大黃槐花蜜飲
原料:生大黃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綠茶2克。
製法:先將生大黃揀雜,洗凈,晾乾或曬干,切成片,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5分鍾,去渣,留汁,待用。鍋中加槐花、茶葉,加清水適量,煮沸,倒入生大黃煎汁,離火,稍涼,趁溫熱時,調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以及癌術後便血等症。
(13)馬齒莧槐花粥
原料:鮮馬齒莧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紅糖20克。
製法:先將鮮馬齒莧揀雜,洗凈,入沸水鍋中焯軟,撈出,碼齊,切成碎末,備用。將槐花揀雜,洗凈,晾乾或曬干,研成極細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兌入槐花細末,並加入馬齒莧碎末及紅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涼味苦,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療方適用於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症。
中醫辨證治療
熱毒壅盛型
臨床表現
腹部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里常常有膿血和粘液,胃納不佳,苔黃膩,脈弦細。
食療葯膳
1、山楂田七粥:山楂20克,田七5克(研粉),粳米60克,蜂蜜1匙,加清水適量,煮粥服用,每日2次。
2、海參木耳豬腸湯:水發海參60克,木耳15克(水發),豬大腸1段約50厘米(洗凈切小段),同加水煮爛,調味食用。
3、香連燉豬大腸:木香10克,川連6克,豬大腸1段約30厘米(洗凈),田七末5克,將木香、黃連研末和田七末一起裝入豬大腸,兩頭扎緊,加水燉腸至爛,去葯飲湯食豬大腸。
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
腹脹痛,腹部腫塊堅硬,便下紫黑或膿血,或里急後重,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黃,脈細澀。
食療葯膳
1、豬血鯽魚粥:生豬血200克,鯽魚100克,大米100克。將鯽魚除鱗,去腸雜及鰓,切成小塊,和豬血,大米煮粥食用。每日1-2次。
2、菱角苡仁三七豬瘦肉湯:菱角15枚,薏苡仁20克,三七米5克,豬瘦肉60克(剁碎),加水煎煮至熟爛,調入食鹽適量服用。
肝胃陰虛型
臨床表現
腹部痛隱隱,可觸及腫塊,大便干結如粒狀或形小而扁,口苦口乾,納呆或有嘔吐,舌質紅,脈細數。
食疔葯膳
1、木耳金針烏雞飲:木耳15克(水發),金針菜30克,烏雞1隻(約500克)去毛及內臟。先將烏雞燉1小時,再放入木耳,金針草燉至各物熟爛,和鹽調味食用佐膳。
2、仙人粥:生何首烏60克,粳米100克,紅棗6枚(去核),紅糖適量。將何首烏煎取濃汁,去渣,葯汁與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將成時,放入紅糖調味,再煮片刻便可食用。
3、雙參豬髓湯:黨參30克(切細、紗布包),海參約200克(浸泡好的劑量),海帶50克,豬脊骨連髓帶肉500克(斬細),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再煮3小時,和鹽調味,去黨參渣葯包,飲湯食肉佐膳。
結腸癌的飲食原則及要求
一、 飲食治療
結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貯存食物的殘渣,形成糞便,結腸粘膜的腺體能分泌濃稠的粘液,這種粘液呈鹼性,可中和糞便的發酵產物。當結腸患有癌腫時,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壞,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況都受到了影響,如腹瀉、排便困難、全身消瘦等症狀。如果飲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會加重結腸癌的進展,使全身衰竭。結腸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飲食。
研究證明,高脂肪膳食會促進腸道腫瘤的發生,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雖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發生的作用。膽固醇本身並不致癌,但與膽石酸同時反應,有促癌作用,說明膽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結腸癌的病人,不要吃過多脂肪,脂肪總量占總熱能30%以下,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也就是說,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調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懼怕冠心病,控制動物脂肪很嚴格,經常以植物油為主,甚至不吃動物油,這樣會造成體內過氧化物過多。因為植物油中碳鏈不穩定、易氧化,如果適當的吃些動物脂肪,就會使碳鏈穩定,不易氧化,並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學飲食,講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議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為1:1:1。
膳食中應注意多吃些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蘿卜等綠葉蔬菜,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可刺激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從糞便當中帶走致癌及有毒物質。如果結腸癌向腸腔凸起,腸腔變窄時,就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因為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成腸梗阻。此時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濃藕粉湯,大米湯、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腦等,這些食品能夠減少對腸道的刺激,較順利的通過腸腔、防止腸梗阻的發生。
結腸癌術後的病人,應同其他胃腸道手術的病人一樣,要遵醫囑給予飲食,飲食要以稀軟開始到體內逐步適應後再增加其它飲食。應注意不要吃過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類、瘦肉、魚、蛋、乳、各類蔬菜及豆製品,每一種的量不要過多。這樣才能補充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手術後初期不能正常進食時,應以靜脈補液為主。手術後注意加強護理和飲食營養,促進病人身體恢復。
腸癌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變,有時便秘,有時腹瀉,便中帶血,有些病人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所以對早期腸癌病人應重視調理大便,在飲食中攝入含粗纖維較多的食品,如土豆、紅薯、香蕉、嫩葉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細致,避免食物過分粗糙對腫瘤部位的刺激。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實上容量,既可以預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並能保證每日的規律排便。
晚期腸癌病人由於腫瘤惡性生長侵入腸道內造成腸道狹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並減少對食物的容納。這時應注意給予病人營養豐富,少粗纖維的食物,如蛋類、瘦肉、豆製品和細糧,嫩葉蔬菜等等;並囑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鴨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腸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對肛門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二、 一日食譜舉例(術後恢復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發糕(玉米面50克),拌圓白菜(圓白菜50克)。
加餐:蘋果1個(蘋果200克)。
午餐:包子(雞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麵粉100克),湯(西紅柿50克,黃瓜50克,澱粉10克)。
加餐:沖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餅干2片(麵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饅頭(麵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鮮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克,鹽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