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崴了能吃鈣片嗎
鈣片用於鈣缺乏和骨質疏鬆的治療。腳崴了是軟組織損傷。不搭界。
2、關於補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09/50/article220925086.shtml
3、狗狗軟組織損傷應該吃點什麼?
不需要吃任何葯片
買雲南白葯噴劑 一日三到五次就可以
每次對准傷處直接噴射 三天就沒問題了
噴完堅持十分鍾不要讓他甜食
十分鍾以後就無所謂了,葯已進入皮膚深處了
4、是不是扭傷要多吃鈣片才能恢復
你好,不用吃鈣片,肌肉拉傷和軟組織挫傷: 一旦出現疼痛反應,應立即停止運動,意見建議:建議可在痛點上敷冰塊或冷毛巾,並用彈力綳帶等對損傷處進行加壓包紮,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按摩及熱敷.冷敷處理24至48小時後,可應用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治療.肌肉拉傷主要是由於運動過於劇烈造成的,是需要靜養減少運動量意見建議:然後服用強筋松鬆弛受損的肌肉在服用消炎痛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是可以恢復好的,不要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對疼痛的部位冷敷是比較好。
5、摔傷軟組織受傷可以吃芹菜和大蔥嗎?
可以,軟組織受傷可以說是所有傷病當中最輕的傷了,輕到可以忽略不計!至於這個傷呢,沒有任何需要太注意的地方,飲食更不用擔心,放心吃吧!啥事沒有!
6、膝蓋軟組織損傷需要補鈣嗎
?
7、軟組織損傷的飲食,食療,軟組織損傷吃什麼好
軟組織損傷調理不錯的有養生.骨活力外敷。軟組織損傷後期,傷處基本恢復,但患者仍有氣血不足的症狀,故可選擇適宜的,以補益中氣、調理身體。
1.牛肉荔枝羹
組成:牛肉50g,新鮮的荔枝50g。
製法:牛肉煮熟後切成塊,鮮荔枝去核,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200ml,急火煮開2分鍾,後改用文火慢慢熬成羹,分次服用。
功效:牛肉味甘性平,有補脾益氣、強筋壯骨的功效。荔枝生津和胃,有益氣補血功效。總之,該羹具有益氣健脾、強筋壯骨的作用。
2.大棗白芷粥
組成:大棗10枚,白芷10g,粳米200g。
製法:將大棗和白芷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500ml,並把粳米倒入鍋中,急火煮開5分鍾,改用文火煮30分鍾,趁熱分次服用。
主治:軟組織損傷後期體質較弱的患者。
功效:補益中氣,調理身體。
3.黃酒泡薏苡仁
組成:薏苡仁100g,黃酒500ml。
製法:將薏苡仁洗凈並晾乾,研成細末後放入黃酒中,封固保存,每天搖勻1次。封固5天後便可飲用,每次10~15ml,每日2次。
功效:祛風濕,強筋骨,健脾胃。
8、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可以補鈣
你好!
這位朋友,
對於老年人,只要不患有高鈣症,都可以適當的補鈣的。
平時也可以常用豬骨頭煲湯飲用,同樣是起到補鈣的功效噢!
9、怎樣才能補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約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里。人體是否缺鈣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歲左右時,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煉因素決定;二是鈣流失情況,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如嗜煙酒、咖啡、茶、可樂、鹽攝入量過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針對國人補鈣的實際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警示消費者要科學補鈣,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二、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的「沉積好、吸收快」,使人誤認為人體對鈣的吸收是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鈣進入人體首先要進入血液,再形成含鈣細胞,之後再通過復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另有廣告宣稱自己的產品「顆粒比一般產品小若干倍」,實際上顆料大小隻是物理變化,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人體對鈣的吸收率;目前人體對補鈣產品中鈣的吸收率僅在30%左右,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95%」的吸收率。
三、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四、檢測鈣的含量,應去正規醫院。商店葯店裡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只能測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鈣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不準確。而且這類儀器是放射源,其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鈣產品,其品質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制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六、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鈣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應從改善飲食結構和服用鈣品兩方面加強鈣的攝入量。
在攝入含鈣食品時,老年人應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飲食合理適中,促進身體吸收;在服用補鈣產品時需注意,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較弱,單純服用鈣制劑無法從發病機制上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必須服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才能防止鈣質流失,提高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促進骨代謝和骨形成。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面防治骨質疏鬆症,內分泌失調、維生素D活力下降、運動量減少、鹽攝入量過高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
八、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服用鈣品時應特別小心。兒童腸胃功能較弱,不要選擇鹼性強的鈣品,如碳酸鈣、活性鈣等;不應在服用鈣品時同時飲用汽水、碳酸飲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兒童過量服用鈣品,會抑制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對缺鋅兒童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九、服用添加維生素D的鈣品時,謹防積蘊中毒。許多消費者認為,補鈣只能選擇與維生素D合一產品,這是一種誤解,由於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部分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發維生素D大量攝入而積蘊中毒現象,中毒症狀為高鈣血症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和軟組織鈣化,表現為食慾減退、反應遲鈍、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補鈣不當,會因鈣沉積而引發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攝取鈣或服用鈣制劑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不能盲目補鈣,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狀腺激素、四環素、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葯物的患者,補鈣時要先向醫生咨詢清楚,因為補鈣劑與這類葯物可能會相互作用,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09/50/article2209250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