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況下外傷造成的關節彈響多久能好?不是很嚴重,有點軟組織挫傷。這跟活血化瘀有什麼關系么?
軟組織的挫傷會造成局部的毛細血管的破損,造成淤血的形成,淤血是可以通過正常的血液循環吸收的。但是如果量較多,就需要進行局部的放血治療,以及相應的物理療法。所以活血化瘀很重要。這個詞是中醫傳統醫學的理念,中醫講舊血不去,新血不生。所以要去除淤血才會有新的血液的產生通過,也就是恢復血液循環。至於你的症狀,自我康復的話,在1-2個星期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但可能會有點障礙,也就是不靈活。如果配合治療,會快一些。具體情況要看到病人本人才可以判斷,希望能給與幫助,希望病人健康,謝謝
2、手腕摔傷8月余,早起感覺傷處骨頭僵硬,活動的時候有響聲。今天去拍磁共振醫生說軟組織有損傷問我疼不疼
你想要問什麼呢?如果只是軟組織損傷,問題不大。注意休息,及時做康復理療,以後會恢復健康的。骨質損傷可以做x線排查看看。
3、肋骨軟組織挫傷會不會影響心臟
沒有骨析不會引起心臟損傷,但有胸腔的振盪後,可能會有心慌等不舒服
4、鍛煉身體時關節有聲響可能是軟組織有損傷,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或者補救治療呢
運動時身體關節有聲響是正常的,如果您確診是軟組織損傷的話可採取以下
處理原則: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已經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組織攣縮形成的瘢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均低於正常組織水平,組織粘連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平。處理原則是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粘連。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治療可採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葯方法。
5、肩胛骨軟組織板結摸著咯噠咯噠響,是什麼原因呢?與頸椎曲直有關系嗎?
有關系的,多數是有鈣化組織就容易出現響聲。
6、一扭脖子就咔咔響,這是為什麼?
因為韌帶和關節發生了摩擦。
人體關節間,有一種用來潤滑關節用的液體,也就是滑液,如果有氣體跑到滑液里就會形成氣泡。當我們扭脖子時,頸椎的關節跟著一起活動,小氣泡趁機從滑液里跑出來,就會發出響聲。
長時間低頭工作,頸部的肌肉就會一直保持緊張的狀態,頸部的肌腱韌帶會有一點點錯位。而扭動脖子時,錯位的肌腱韌帶快速回到原來位置的過程中,和關節發生了摩擦,也會出現彈響聲。
頸椎小關節面磨損。如果你的頸椎小關節本身就有輕度的關節磨損,扭動脖子會引起關節摩擦,從而產生響聲。頸椎軟組織或韌帶相互摩擦。當你覺得頸肩部酸痛不適時,你的頸部肌肉或軟組織很有可能存在勞損的情況,軟組織之間的滑動不再那麼順暢,所以脖子運動時,也會因為相互摩擦發出彈響。
既然沒有大問題,就可以隨意扭脖子了嗎?不!有」三高「的人(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症)和有脊髓型頸椎病的人,千萬不能隨意扭脖子,可能會出現以下致命的危險。
影響大腦供血,甚至造成腦損傷。頸部貫通了腦部的神經和血管,而「三高」的人,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或鈣化,萬一正好發生在頸部血管,出現了動脈堵塞、血管狹窄,本身就會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
這時候再一扭脖子,把血管壓得更細更窄,更會加重大腦供血不足的狀況,出現頭暈、頭痛和記憶力減退等症狀,甚至造成腦損傷。
脊髓型頸椎病,可能致癱。如果已經存在頸椎病,導致椎管里的脊髓受壓,早期時可能症狀並不明顯,但在頸部過度活動,比方說自己用力扭脖子或者接受大力按摩並扭動頸部時,可能導致脊髓壓迫加重,出現肢體無力、麻木、走路不穩等症狀,最嚴重的可能還會當場癱瘓呢!
所以,一般來說,如果僅有彈響,而無明顯的疼痛、無力、麻木,那麼這不屬於病理性彈響,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而如果是上述提到的幾種高危人群,就要特別注意不能隨意扭動脖子,更不建議因此而盲目進行推拿按摩治療!
7、我一抬胳膊我肩周關節響聲特別大,疑似是關節彈響 軟組織損傷筋膜炎什麼的,一年了 請問各位大神這個病
?
8、肩關節咯噔響是怎麼回事
考慮是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人體上臂前側的肌肉是肱二頭肌,這個肌肉有長短兩個頭,其中長頭從肩關節內穿出後,自肱骨近端的一個溝中走形,當然這個溝是很淺的,如果溝底變淺或者肌腱發炎,就可能出現在活動肩關節的時候,肌腱從溝內滑至溝外,然後再滑回溝內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會出現聲響和疼痛!建議首先充分的上肢休息,局部可以理療或者熱敷,效果不好的話可以局部注射封閉葯物!
中葯:可以辨證選用活血化淤的中葯;也可以選用活血化淤、舒筋活絡、消腫散結的中葯直接熱熨、熱敷。立-正-藏-葯-貼,它對風濕、類風濕、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關節炎、骨質增生等各種風濕骨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穴位按摩:指壓集中於肩膀前後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貞等。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會伴有肩膀虛冷,因此進行指壓按摩之前,從頸部到肩膀,先用熱毛巾蒸一遍以加強效果,平時也要注意預防肩部虛冷。當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點,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推拿按摩。
刮痧:刮痧板有多種,傳統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時,易發生斷裂,在醫療機構中多不使用。我們一般採用玉制板,易於消毒。可反復使用。刮痧時,應在施術部位多多塗抹刮痧油,減少刮時對皮膚的損傷,並能加強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的作用,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種,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裡的罐頭瓶也可以用於拔罐。醫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過玻璃觀察罐內皮膚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時的出血情況,所以使用得最多。家裡一般適合使用橡膠罐,因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覺得哪裡痛就拔哪裡,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沒有用火,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效果就要差一些。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交替使用。
功能鍛煉:所謂「醫三分練七分」,功能鍛煉對肩周炎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患者應當在家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以預防肩關節粘連、肩部軟組織攣縮。這里推薦3個簡單的運動:1、彎腰轉肩:患者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作由里向外、或者由外向里的劃圈運動,以臂的甩動來帶動肩關節活動。2、後伸下蹲:患者背向站於桌前,雙手後扶於桌邊,反復做下蹲運動,以加強肩關節的後伸活動;3、爬牆摸高:患者面向站於牆前,雙手上抬,扶於牆上,努力向上摸高,要每天比前一天摸得高。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肩周炎病情嚴重的話,最好在醫師指導下,接受專業治療,再結合自我治療,鞏固療效。
9、腦袋左右晃,脖子有響聲,而且手用力揉脖子後軟組織也有響聲,但是不疼不癢的。這是什麼毛病,求大夫講講
這種脖子有響聲的情況要做一下頸椎x光片檢查,看看是否存在頸椎病導致的,可以針灸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