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常見壓痛點

軟組織常見壓痛點

發布時間:2020-10-13 23:48:03

1、運動損傷中常見的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有哪些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中最常見的有擦傷、切傷、刺傷和撕裂傷等。
1.擦傷
概念:機體表面與粗糙的物體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膚表層損傷。
徵象:A.傷口淺,面積大,邊緣不整。B.表皮脫落,點狀出血,組織液滲出。C.無感染時,傷口易乾燥結痂而癒合。D.傷口感染後易化膿,有較稠的滲出液。
處理:A.創口淺、面積小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清洗後直接外塗2%的碘酊. 無須包紮讓其暴露在空氣中即可。B.創口內有異物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創口,創口用雙氧水、創口周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後消炎粉、無菌敷料處理。C.創口較深,污染嚴重的擦傷:除消毒、包紮等處理外,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T.A.T) 。D.關節部位的擦傷:經消毒後,上消炎軟膏或抗菌素軟膏,並用無菌敷料覆蓋,一般不用暴露療法。
注意事項:面部/關節部位不宜使用龍膽紫。大面積傷口不宜使用碘酊。酒精、紅汞與碘酊不宜同時使用。感染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葯
2. 裂傷
概念:指身體受鈍性暴力打擊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
運動中頭部裂傷最多,約占整個裂傷的61%,其中額部和面部居多。如籃球運動中,眉弓被對方肘部碰撞即可引起眉際裂傷。
3.刺傷
概念:尖銳細物刺穿皮膚及皮下組織器官的損傷。
特點:傷口細小,但較深,可能傷及深部組織或器官,或者將異物帶入傷口深處,容易引起感染。例如田徑運動中鞋釘與標槍的刺傷。
4.切傷
概念:指銳器切入皮膚及皮下組織所致的損傷。
處理:注意檢查傷口,觀察污染情況,判斷有否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的損傷。
較淺、小、干凈傷口,可用碘酊或其它消毒,然後用創可貼或消毒紗布覆蓋。
較大、深、不潔傷口,應現場加壓包紮後送醫院進行清創、止血、縫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

2、軟組織損傷的表現和症狀。

?

3、運動損傷中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可分為哪些

一、按損傷的組織分類:皮膚、抄肌肉、肌腱、滑囊、軟骨、滑膜等襲等。
二、按損傷的病程分類: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
三、按皮膚和粘膜的完整與否:開放性知損傷和閉合性損傷。
提示:前面樓上那位老道兄說的是開放性損傷的細節。

4、什麼是軟組織

(一)皮膚 較厚,移動性小,有較豐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淺筋膜 緻密而厚,含有較多脂肪,有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項區上部淺筋膜特別堅韌,腰區的淺筋膜含脂肪較多。 (三)皮神經 來自脊神經後支。 1.項區來自頸神經後支,其中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經和第3枕神經。枕大神經: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 第3枕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皮膚。 2.胸背區和腰區來自胸、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兩側淺出,上部分支幾乎呈水平位向外側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區和腰區皮膚。第12胸神經後支的分 支可至臀區。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組成臂上度神經,行經腰區,穿胸腰筋膜淺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區上部。該神經在髂嵴上方淺出處比較集中,此部位在豎脊肌外側緣內、外側2cm范圍內。當腰部急劇扭轉時,上述部位神經易被拉傷,是導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3.骶尾區來自骶、尾神經後支的分支,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淺出,分布至骶尾區皮膚。其中第1~3骶神經後支的分支組成臀中皮神經。 (四)淺血管 項區的淺動脈主要來自枕動脈、頸淺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等的分支。胸背區來自肋間後動脈、肩胛背動脈和胸背動脈等的分支。腰區來自腰動脈分支。骶尾部來自臀上、下動脈 等的分支。各動脈均有伴行靜脈。

5、軟組織損傷的症狀

軟組織損傷以腫脹、疼痛為主要表現。急性期,局部滲血、水腫,疼痛劇烈。晚期可能出現肌肉、肌腱的粘連、缺血性攣縮,關節周圍炎,甚至引起關節僵直。
軟組織損傷一般可以使用華氏古方貼處理,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平時注意護理,不要受涼,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6、宣蟄人軟組織外科學壓痛點強刺激手法跟中醫的壓痛點(阿是穴)是否是一樣的。

宣蟄人的銀質針很有特色,在痛點周圍採用密集型針刺法,至於你說的
宣蟄人軟組織外科學壓痛點強刺激手法跟中醫的壓痛點(阿是穴)是否是一樣
,我覺得應該是差不多。

7、軟組織是指什麼?

軟組織 (一)皮膚 較厚,移動性小,有較豐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淺筋膜 緻密而厚,含有較多脂肪,有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項區上部淺筋膜特別堅韌,腰區的淺筋膜含脂肪較多。 (三)皮神經 來自脊神經後支。 1.項區來自頸神經後支,其中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經和第3枕神經。枕大神經: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 第3抗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皮膚。 2.胸背區和腰區來自胸、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兩側淺出,上部分支幾乎呈水平位向外側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區和腰區皮膚。第12胸神經後支的分 支可至臀區。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組成臂上度神經,行經腰區,穿胸腰筋膜淺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區上部。該神經在髂嵴上方淺出處比較集中,此部位在豎脊肌外側緣內、外側2cm范圍內。當腰部急劇扭轉時,上述部位神經易被拉傷,是導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3.骶尾區來自骶、尾神經後支的分支,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淺出,分布至骶尾區皮膚。其中第1~3骶神經後支的分支組成臀中皮神經。 (四)淺血管 項區的淺動脈主要來自枕動脈、頸淺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等的分支。胸背區來自肋間後動脈、肩胛背動脈和胸背動脈等的分支。腰區來自腰動脈分支。骶尾部來自臀上、下動脈 等的分支。各動脈均有伴行靜脈。

與軟組織常見壓痛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