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指腸分部及主要構造
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odenum介於胃與空腸之間,成人長度為20~25cm,管徑 4~5cm,緊貼腹後壁,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小腸段.胰管與膽總管均開口於十二指腸。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膽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腸的形狀呈「C」形,包統胰頭,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一)上部
十二指腸上部長約5cm,起自胃的幽門,走向右後方。至膽囊頸的後下方,急轉成為降部,轉折處為十二指腸上曲。十二指腸上部近幽門約2.5cm一段腸管,壁較薄,粘膜面較光滑,沒有或甚少環狀襞,此段稱十二制腸球odenal bulb,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好發部位,但是十二指腸潰瘍,在臨床統計學上,不會轉變為癌症。
(二)降部
十二指腸降部是十二指腸的第2部,長約7—5cm,由十二指腸上曲沿右腎內側緣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彎向左側,轉折處為十二指腸下曲。降部左側緊貼胰頭,此部的粘膜有許多壞狀襞,其後內側壁有膽總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膜呈略凸向腸腔的縱行隆起,稱十二指腸縱襞。縱襞的下端為圓形隆起,稱十二指腸大乳頭,是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膽總管和胰管在此處,組成肝胰壺腹。十二指腸大乳頭附近有一壺瓣,可以關閉膽總管或胰管,引起相應疾病。大乳頭稍上方,有時可見十二指腸小乳頭,這是副胰管的開口之處。
(三)水平部
十二指腸水平部又稱下部,長約10cm,自十二指腸下曲起始,向左橫行至第3腰椎左側續於升部。腸系膜上動脈與腸系膜上靜脈緊貼此部前面下行。腸系膜上動脈夾持的部分的胰腺組織,稱鉤突。此處若病變,早期中期症狀不明顯,晚期可表現為阻塞性黃疸,危及生命。腸系膜上動脈可以壓迫水平部,引起腸梗阻。
(四)升部
十二指腸升部長約2—3cm,自第3腰椎左側向上,到達第2腰椎左側急轉向前下方,形成
十二指腸空腸曲,移行為空腸。十二指腸空腸曲由十二指腸懸肌連於膈右腳。此肌上部連於膈腳的部分為橫紋肌,下部附著於十二指腸空腸曲的部分為平滑肌,並有結締組織介入。十二指腸懸肌(又稱Treitz 韌帶)是一個重要標志,手術時用以確定空腸的起點。
2、十二指腸在哪個位置圖
十二指腸介於胃與空腸之間,由於相當於十二個橫指並列的長度而得名,全長約25cm。十二指腸是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且最為固定的部分。十二指腸除始、末兩端被腹膜包裹,較為活動之外,其餘大部分均為腹膜外位器官,被腹膜覆蓋而固定於腹後壁。
十二指腸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膽汁,所以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十二指腸整體上早「C」形,包繞胰頭,可分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2)十二指腸附壁軟組織擴展資料:
避免十二指腸潰瘍的做法
潰瘍病的發病、症狀的輕重、潰瘍病的癒合均與一日三餐有密切關系,對於每個人來說,為避免潰瘍上身,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定時進餐,避免過飢過飽,每餐進食量要有一個基本定量。吃得太飽會使胃竇部過度擴張,使胃酸增多;吃得過少,食物不能充分中和胃酸,也會引起胃酸過多。
(2)細嚼慢咽。因為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幫助消化,減少胃的負擔,而吃得快、吃得多、暴飲暴食會破壞胃酸分泌的節律性。喝酒對胃黏膜有直接的損害作用。
(3)注意保暖。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服。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也會誘發潰瘍的發作。
3、十二指腸降段管壁局部軟組織影怎麼回事
您好,建議進一步完善下胃鏡,必要時取病理明確活檢。
4、ct報告顯示十二指腸降部和胰頭軟組織類圓形病變是什麼意思
你好,意思是說在十二指腸降部和胰頭有一個病變組織是圓形的,但是是什麼性質不能確定。
5、十二指腸胃部位見軟組織密度影會是腫瘤嗎?
你好,患者的病變考慮是腫瘤,但是不能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應該做增強CT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