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受傷中葯外冶法

軟組織受傷中葯外冶法

發布時間:2020-10-12 01:19:59

1、我腰疼大概一年了,拍片說沒事,可能去腰肌勞損,看中醫可能是腰肌勞損或軟組織損傷,請問怎麼治療

腰肌勞損,是腰部氣血運行不通所致。
傳統醫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它或是自身長期sy損耗大量的腎氣,或是腰部受寒,或是自身長期久蹲久坐,壓迫腰肌及腰間盤,導致腰部氣血運行過慢,久之,腰肌缺少氣血滋養,就會逐漸變得僵硬,緊綳,勞損酸痛。
要恢復它,需要強健體質,養足氣血,增強身體能量和陽氣,加快周身及腰部氣血運行,暢通腰部淤堵之處,通過體內發熱出汗,可以將腰部淤堵垃圾及寒濕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久之,腰部氣血運行通暢,充足的氣血得以滋養腰肌,變得柔韌,強健,有力。
如何做呢?可以百度搜看此文《腰肌勞損怎麼鍛煉,她這么練習52天,痛感消失,精力增強!》,文中講述了一個傳統鍛煉的恢復方法,希望幫助到你。

2、腳骨折兩個多月了為何腳走路還會痛!

骨傷軟組織損傷用接骨的中葯外敷治療,恢復得快接骨的葯是根據祖傳秘方配製的,由藏紅花等多種名貴中葯組成,加工成散劑,以中葯外敷法治療為主,口服葯治療為輔。主要以外敷法治療,1副葯使用三天三夜,早期使用可以預防骨不癒合,關節僵硬,關節囊萎縮,肌肉萎縮,神經肌肉粘連,缺血性股骨頭壞死,腕舟骨、月骨、距骨缺血性壞死等骨傷後遺症的發生。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一般骨傷、軟組織損傷使用接骨葯後10–30天骨傷、軟組織損傷就基本痊癒了。願古老的中醫中葯造福更多的骨傷、軟組織損傷患者。治療:各種骨折,骨裂縫,骨不癒合,疼痛,腫脹,石膏固定後關節僵硬引起的伸屈困難,手術後關節伸屈困難,腰扭傷,腰肌勞損,踝關節扭傷,頸部扭挫傷,髖關節扭傷,腕關節扭挫傷,坐骨神經痛,胸部挫傷,手指戳傷,韌帶撕裂,肌肉拉傷,肌腱損傷,半月板損傷,骨膜損傷等骨傷及軟組織損傷疾病。

3、腳踝韌帶扭傷有什麼中葯偏方呢?

腳扭傷問題可大可小,如果扭傷輕微,外擦一些活血化淤葯,在家休息10天半個月可基本康復了,但如果扭傷嚴重,患處出現腫、痛、彎曲受限等不適症狀,治療就不這么簡單了。關節有扭傷、跌傷、拉傷,裡面的軟組織(軟骨、韌帶)多少都會受到損傷,軟組織損傷局部就會出現腫、酸痛、彎曲活動受限等現象,軟組織再生能力弱,自身修復慢,如果得不到及早正確的治療,一般是很難自愈的,隨著時間的延長和平時的過多活動,尤其是強行鍛煉彎曲關節,更容易造成軟組織的損傷。軟組織損傷後需要的是積極的治療,能讓這些損傷的組織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修復才是最佳的治療,那些簡單的熱敷、冰敷、消腫止痛對於軟組織的損傷沒有什麼大的幫助,長時間下去只會耽誤早期治療。要修復受損的軟組織,只有在扭傷第一時間採用傳統中醫治療,專業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中醫才能為你配製出好的葯物,早期軟組織損傷1個月內及時用中葯治療一般在40天左右就可以基本康復,扭傷時間長的(半年以上的),扭傷次數多的,治療則比較困難。要想軟組織的損傷能快速徹底得到痊癒,必須在損傷第一時間內選擇中醫,只有中醫治療軟組織損傷才是唯一希望。
在沒有治療痊癒前,多休息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胡氏骨科(居士)祝你早日康復!

4、請問什麼中葯治療骨折和韌帶撕裂比較好?

對於骨頭和韌帶損傷,能採用中醫治療效果最快最好的,因為西醫的治療一般就是開刀固定、石膏固定,之後就是在家靜養休息了,而對於韌帶撕裂,也只是採用手術用針線來縫合而已,要知道縫合不等於癒合,用針線來縫合在一起的韌帶,實際上根本沒有互相生長相連在一起,沒有生長相連在一起的地韌帶,是不能稱為痊癒的。要真正修復受損的骨頭和韌帶,目前只有專業懂得治療骨外傷的中醫才有希望,因為只有中葯才能幫助損傷的骨頭和韌帶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修復,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骨折,用中葯接骨大概只需25到30天左右可基本痊癒,70歲以上老人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則需要40到45天左右可基本痊癒。早期韌帶損傷則需要30天左右可基本痊癒。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5、軟組織受傷該怎麼辦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

日常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傷,如扭傷、運動損傷多數屬於軟組織損傷,當我們因患傷痛而到醫院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講這是軟組織損傷。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呢?它是骨科最多見的疾病。軟組織的范圍,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鍵、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和神經、血管等。上述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強力撞擊、扭轉、牽拉、壓迫,或者因為體質薄弱,勞累過度等各種原因導致損傷,都稱為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常見表現】

在軟組織損傷發生後,主要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多數早期症狀為疼痛劇烈,局部迅速腫脹,在2-3天內瘀聚凝結,功能障礙。中期受傷3-4天後,瘀血漸化,腫脹開始消退,瘀斑轉為青紫,皮膚溫熱,疼痛漸減。 後期重症傷筋2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余症狀,經3-5周消失,功能可恢復。

所以軟組織損傷不可在疼痛緩解後過早運動和負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結束。

【軟組織損傷處理的4個「3」步驟】

第一步:緊急處理,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

發生損傷後的3分鍾是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段時間需要對損傷進行評估,選擇正確的處理手段,減小損失程度,防止損傷進一步的惡化。

處理方法—「stop」處理,首先讓傷者停止活動,保持靜止狀態(stop);然後詢問傷者一些問題,關於現在的疼痛感覺、身體狀況、受傷部位是否是重復受傷等(talk);繼而觀察傷者的受傷部位是否腫脹、流血、有無骨折發生等(observe);最後讓傷員保持當時的姿勢,不要亂動,等待救治(prevent)。

第二步:緊急治療,適用於發生損傷後的3天內

第一步過後,就需要對傷者進行緊急的治療,一般採用「rice」的治療方法。

首先,讓傷者原地休息,並讓其放鬆肌肉放鬆心態,緩解傷者的緊張情緒(rest);然後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通常用袋裝碎冰效果最好,大冰塊、冷凍的食物也可以,直接用冷水淋浴也比不做任何處理更好,但是要用濕毛巾裹住冰塊,以免直接接觸皮膚發生凍傷,冷敷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採用1個小時冰敷2次,每次3-5分鍾,在24-48小時內,每2個小時冰敷10分鍾(ice);繼而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緊急情況也可以使用衣服繩子,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止血和消腫,第二是對受傷部位起到了支撐作用(compression);最後盡可能抬高受傷部位,使之超過心臟的高度(elevation)。

第三步:損傷康復,適用於損傷後的3周

去除瘢痕組織,肌肉和韌帶等其他軟組織的損傷都是瘢痕組織進行修復的,但是未癒合的瘢痕組織是軟組織反復受傷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去除瘢痕組織,一般採用兩個治療手段,第一個是增加損傷部位的血液供給量,採用超生療法和熱療法;第二個是對深層次組織進行按摩,順著肌纖維走向,集中力量直接按摩痛點,手指盡量往深處按摩。

主動恢復,對運動員進行適量的運動去加速恢復過程,目的是恢復損傷後失去的運動素質,要注重對關節活動幅度、受傷部位的力量、平衡和本體感覺的訓練,但是注意以上練習均發生在受傷部位無痛的狀態下,練習強度循序漸進。

第四步:損傷強化,適用於損傷後的3個月

如果能堅持不懈的完成以上康復任務,那麼大部分損傷的軟組織已經完全癒合了,所以進一步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後的任務是找出導致損傷發生的潛在原因並進行強化訓練,遠離致病因子,養成正確的動作模式,加強動力鏈的鞏固。

6、一般治療軟組織肉瘤的中葯有那些方子

問題分析: 採用中葯的目的就是控制病情,減輕目前這個痛苦,延長生存時間。軟組織肉瘤患者術後可以使用放化療輔助中醫葯,也可以術後全程採用中醫葯的方式治療。
意見建議:建議患者盡量聽取醫生的意見,化療對人體的傷害是有的,但是治療效果還是比較明顯。輔助中醫葯治療的話,會起到很好的減毒增效的作用。

7、車禍撞到頭部和頸椎10天了,頸椎還是不能動,醫生說是頸椎軟組織挫傷,該怎麼辦?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及手術治療兩類。目前對於頸椎病的治療,大多數的醫學專家主張非手術治療,只有少數病例需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綜合療法,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二至三種方法,同時施行。現分別介紹如下: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這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症狀。 ▲頸椎牽引療法 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並且應用較廣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類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 ▲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普長因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葯熏洗方來熱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葯等,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頸椎病在手法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論治,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將臨床常見的 型及經驗處方介紹如下。 (一)中醫辨證類:寒濕阻絡型 (本型常見於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頭痛或後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治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 方葯:川桂枝、羌活、威靈仙、秦艽、川芎、當歸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靈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濕止痛;川芎、天麻療頭痛。桂枝、川芎、歸尾、赤芍、炮甲珠溫經活血,通絡;葛根解痙,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調和諸葯。 (二)中醫辨證類:氣血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 方葯: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方中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養血;天麻、川芎、雞血藤安神健腦,活血通絡,砂仁理氣和胃導滯。 (三)中醫辨證類:氣陰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眩暈反復發作,甚者一日數十次,即使卧床亦視物旋轉,伴惡心,嘔吐,身軟乏力,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煩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夢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干,或舌面光剝無苔,舌下靜脈脹大。脈沉細而數,或弦數。治以益氣養陰、安神醒腦,調和氣血。 方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參、炙甘草、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白芍、丹參、地龍、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參、白芍、枸杞子益氣滋陰;天麻、杭菊花、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夜交藤醒腦益智,養心安神;川芎、丹參、地龍活血通絡止痛。 (四)中醫辨證類:脾腎陽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後遺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癱(硬癱或軟癱),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飲食正常或納差。舌淡紅,苔薄白或微膩,脈沉細弦,或沉細弱。治以補腎健脾,溫經和陽,強筋健骨。 方葯:熟地、棗皮、炮乾薑、龜板膠、鹿角膠、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補腎養血;鹿角膠、龜板膠填精益髓,強筋健骨;棗皮補肝腎,收澀止遺;川桂枝、肉桂溫經和陽;炮乾薑、淮山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溫陽益氣;白芥子祛痰散結;炮甲珠軟堅散結,通經活絡。 一、頸椎病的預防 (一)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二)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三)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四)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五)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六)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七)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八)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九)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十)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二、頸椎病患者的床 各種床鋪各有其優缺點,而且與個人居住地、氣候、生活習慣、經濟狀況有關。但單從頸椎病的預防角度說,應該選擇有利於病情穩定,有利於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為佳。因此,選擇一個放在床板上有彈性的席夢思床墊為好。它可以隨著脊柱的生理曲線變化起調節作用。 三、頸椎病患者的枕頭 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這個「正常」位置是指維持頭頸段本身的生理曲線。這種重量曲線既保證了頸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因此一個理想的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可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其次,對枕蕊內容物選擇也很重要,常用的有: ①蕎麥皮: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通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但主要用於夏天。其他如鴨毛等也不錯,但價格較高。 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以生理位為佳,一般講,枕頭高以8~15cm為宜,或按公式計算: (肩寬-頭寬)÷2。 頸椎枕亦可起預防或治療作用。 頸椎病食療菜譜【桑枝煲雞】 配方: 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000克),食鹽少許。 製法: 1、將雞洗凈,切塊; 2、與老桑枝同放鍋內; 3、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功效: 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用法: 飲湯食雞肉。 頸椎病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

8、請問軟組織肉瘤吃何種中葯有效?

藏紅花
一、 藏紅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藏紅花又叫番紅花或西紅花,原產地在希臘、小亞細亞、波斯等地,《草本綱目》記載:「藏紅花即番紅花,譯名泊夫蘭或撒法郎,產於天方國。」「天方國」即指波斯等國家。番紅花是經印度傳入西藏,由西藏再傳入我國內地。所以,人們把由西藏運往內地的番紅花,誤認為西藏所產,稱做「藏紅花」。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18cm,花期10月。是馳名中外的「藏葯」。其葯效奇特,尤其以活血養血而聞名天下。據《本草綱目》記載,藏紅花能「活血、主心氣憂郁,又治驚悸」。藏紅花具有疏經活絡、通經化淤、散淤開結、消腫止痛、涼血解毒、憂思郁結,長期堅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功效。現代葯理研究證明它對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方面療效確切,藏紅花含有多種甙的成分,多種甙可明顯增加大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藏紅花的花蕊中含有的藏紅花酸(Crocitin)、藏紅花(safranal)、藏紅花素(Crocin)和藏紅花苦素(Protocrocin)等都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特別對於血癌細胞、乳頭癌、扁平細胞瘤和軟組織肉瘤等都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其抗癌機制是抑制癌細胞的DNA和RNA合成,抑制細胞蛋白激酶的活性和原癌基因的表達,抑制苯並芘和12-O-14醯基磷酮-13乙酸鹽(TPA)等致癌物質的毒性,從分子水平抑制腫瘤的形成。其癌細胞的半致死量為0.8~2muM,毒性遠遠小於維甲酸,因此,藏紅花素等抗癌活性物質將成為21世紀最理想的抗癌葯物之一。
藏紅花獨特的神奇功效,被中外醫學界廣泛應用以預防和治療腦血栓,脈管炎、心肌梗塞、血虧體虛、月經不調、產後淤血、周身疼痛、跌打損傷、神經衰弱、驚悸癲狂等疾病。
[選方]
①治各種痞結:藏紅花每服一朵,沖湯下。忌食油葷、鹽,宜食淡粥。(《綱目拾遺》)
②治傷寒發狂,驚怖恍惚:撒法即二分,水一盞,浸一宿服之。(《醫林集要》)
③治吐血:藏紅花一朵,無灰酒一盞。將花入酒內,隔湯燉出汁服之。(《綱目拾遺》)
功能主治〕
調經、活血、祛瘀、止痛、用於清肝熱、血瘀血滯、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內外出血、肺炎、身體衰弱、培元健身,是肝病良葯。
〔性 味〕
甘、微苦、性涼。
〔用法用量〕
配伍或單用,單用泡酒。白酒500ml,藏紅花4g,浸泡一周常飲。
〔貯 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二、 藏紅花(SpringCrocus)
藏紅花
藏紅花
(《綱目拾遺》)
【異名】撒法即(《醫林集要》)。
【來源】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
【植物形態】番紅花(《品匯精要》),又名:洎夫蘭(《飲膳正要》),撒馥蘭(《品匯精要》)。
多年生草本。地下鱗莖呈球狀,外被褐色膜質鱗葉。葉9~15片,白鱗莖生出,無柄,葉片窄長線形,長15~20厘米,寬2~3厘米,葉緣反卷,具細毛,基部由4~5片廣闊鱗片包圍。花頂生,直徑2.5~3厘米;花被6片,倒卵圓形,淡紫色,花筒長4~6厘米,細管狀;雄蕊3枚,花葯大,基部箭形;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細長,黃色,頂端三深裂,伸出花筒外部,下垂,深紅色,柱頭頂端略膨大,有一開口呈漏斗狀。蒴果,長形,具三鈍棱,長約3厘米,寬約1.5厘米,當果實成熟時始伸達地上。種子多數,圓球形,種皮革質。花期11月上旬至中旬。
分布南歐各國及伊朗等地。我國有少量栽培。
【採集】9~10月選晴天早晨採收花朵,摘下柱頭,烘乾,即為干紅花。若再加工,使油潤光亮,則為濕紅花。以干紅花品質較佳。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
【葯材】①濕紅花
柱頭紅棕色,有油潤光澤,細長線形,長約3厘米,基部較窄,向頂端逐漸變寬,內方有一短裂縫,頂端邊緣為不整齊的齒狀。柱頭常單獨存在擻惺比

與軟組織受傷中葯外冶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