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中西醫治療軟組織疼痛

中西醫治療軟組織疼痛

發布時間:2020-10-12 00:11:32

1、跪求樓主把 中西醫結合治軟組織損傷 發到我郵箱。謝謝,412745762

已發送至412745762@qq.com,請查收

2、中西醫結合是怎麼回事

將傳統的中醫中葯知識和方 法與西 醫 西葯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闡明機理進而獲得新的醫學認識的一種途徑。中西醫結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長期實行的方針。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學的交叉領域,也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項工作方針。中西醫結合發軔於臨床實踐,以後逐漸演進為有明確發展目標和獨特方法論的學術體系。
發展階段 中西醫結合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①20 世紀50年代的臨床實驗性描述階段。主要以西醫診斷,中醫治療或聯合用葯。按西醫指標觀察療效。②60~70年代開始的臨床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階段。在臨床上主要採用辨證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並開展實驗研究,已經出現一批如針刺麻醉、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 折和治療急 腹 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後的機理探討和理論創新階段。初步運用動物模型和實驗研究觀察手段,把證和經絡的研究推到一個更為深入的層次。
方式 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和途徑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①在疾病的診治中進行結合。包括在診斷上的病證結合,在治療時的綜合協調,在理論上的相互為用。病證結合就是運用西醫診斷方法確定病名,同時進行中醫辨證,作出分型和分期。這樣就從兩種不同的醫學角度審視疾病,既重視病因和局部病理改變,又通盤考慮疾病過程中的整體反應及動態變化,並以此指導治療。綜合協調是指在治療的不同環節按中西醫各自的理論優選各自的療法,不是簡單的中葯加西葯,而是有機配合、互相補充,這樣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療效。理論上相互為用是根據不同需要,或側重以中醫理論指導治療,或側重以西醫理論指導治療,或按中西醫結合後形成的新理論指導治療。
②通過對中西醫診斷方法的研究進行結合。主要是用西醫學和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四診,或創造新的診法。開展最多的是經絡診法和脈診、舌診。經絡診法是把中醫學關於經絡檢查所見和西醫診斷聯系起來,通過相關性研究,創立耳穴診病法和經絡檢查法。通過各種脈象儀、舌象儀,把醫生診脈時的指下感覺用圖像、曲線、數字等客觀指標表示出來,把各種舌診所見舌苔、舌質的變化通過病理形態學、細胞學、生物化學、血液流變學及光學等方法客觀地反映出來;另外對脈象及舌象進行中醫相關對照和從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血液動力學等多方面進行原因和機理探討。這項研究有利於中醫四診實現儀器化、客觀化和規范化。
③通過對中醫治法治則的研究進行結合。主要集中於對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通理攻下、補氣養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則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療效的基礎上,摸清用葯規律,篩選方葯,進而對適用該治則的有關方葯進行葯理作用、成分、配伍機制的實驗研究,再將所取得的認識放到臨床實踐中驗證。
④通過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進行結合。中醫學基礎理論內容十分豐富,有些與西醫學理論完全不同,以往曾開展對陰陽學說、臟象學說 、氣血學說及有關「 證 」的研究等,主要是從西醫角度去探索。其方法是先以臨床為據確立研究對象的特徵,然後通過建立中醫理論的動物模型或動物疾病模型以尋找中西醫理論上的結合點。
⑤通過對方劑葯物的研究進行結合。包括用西醫理論和方法,對傳統方劑的作用加以說明。其特點是醫葯結合,臨床與實驗結合,單味葯物研究與復方研究相結合。
⑥通過對針灸及經絡研究進行結合 。 大致有 5 個方面:一是把針灸應用於西醫臨 床各科 , 所治疾病已達 300 余種;二是傳統針刺技術與西醫理論和方法結合,創立頭皮針、耳針療法和電針、激光針療法、穴位注射方法等;三是用生理學、生理化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方法研究針灸對人體各系統的作用機制,為針灸提供現代科學依據;四是通過對針刺麻醉的臨床應用和對針刺鎮痛原理研究進行結合;五是在肯定經絡現象、總結循經感傳規律的基礎上,融匯中西醫理論,以現代實驗方法與科學抽象方法相結合,探索經絡機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研究經絡及針灸作用原理的一門新學科——實驗針灸學,已經在中西醫結合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成就 50年代以後,中西醫結合工作,不僅在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等方面廣泛開展,而且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研究成果。在臨床中,用中西醫結合診治常見病、多發病、難治病已較普遍。大量事實說明,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某些疾病有明顯的療效。例如,治療心腦血管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月經不調、病毒性肺炎、肛腸病、骨折、中小面積燒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療效顯著。在治療某些急腹症時,已經改變傳統的治療原則,成為一種有中國特點的新療法,不僅提高了治癒率,而且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術治療,減少了合並症及副作用。治療內科急症,如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心肌梗塞、休克、急性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也有較好的療效。治療骨折,形成一種新的復位固定方法,可以縮短骨折固定和功能恢復的時間 ,保 持較 好的關節功能。中西醫結合還注重運用非創傷性療法治療疾病,把西醫的某些診治手段與中醫的氣功、針灸、按摩相結合,以其無損傷、簡便易行、療效確實而受到廣泛的重視。例如氣功治療高血壓病,針灸治療神經功能性疾病和冠心病,正骨手法治療軟組織損傷等,通過臨床觀察,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已創立或正在醞釀一些新的學科領域,如中醫病理學、實驗針灸學和針刺麻醉學等。對中西醫結合的認識,除自身的實踐外,還依賴於科技水平的進步。80年代以後,中西醫結合突破了統一論,把中西醫結合作為一種創新,在中西醫各自向前發展的前提下,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獲得新的發展。

3、求書:《中西醫結合治軟組織損傷》作者 馮天有

用QQ郵箱發你郵箱里了,一個txt版本的206.18K,一個pdf版本的6.07M
今天16:46左右

4、軟組織炎怎麼治療

軟組織有炎症,看是感染性炎症,還是非感染性炎症了。感染性炎症,就是由各類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這可到醫院作血象檢驗和細菌培養。有了結果後,可根據所確定的感染菌或病毒,而採用相應抗菌譜的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葯進行治療;非感染性炎症,就是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形成的軟組織炎症。這類炎症多是由於日常長期不良姿勢,使軟組織長久處於緊張狀態而形成的炎症;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感受外界風、寒、濕等邪氣並稽留於軟組織而形成的炎症。前者如腰肌勞損、頸肌勞損等;後者如各種風濕病等。非感染性軟組織炎症,多用非甾體抗炎葯(激素類)來治療。但副作用不良反應多。現在主張:加強身體鍛煉,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抗病能力基礎上,應用針灸、按摩配以中葯標本兼治。症狀嚴重時或急性期還可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快,還可抵抗西葯一些副作用與不良反應。輕時或緩解期以中醫中葯療法為主。
無論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軟組織炎症,都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均會有更好的效果。但建議得在專業中西醫結合醫師指導下聯合應用。

與中西醫治療軟組織疼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