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點明顯不同,因而對機體的影響也不同區別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對於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組織分化程度:良性腫瘤分化好,異型性小,與原有組織的形態相似;惡性腫瘤分化不好,異型性大,與原有組織的形態差別大
(2)核分裂像:良性腫瘤核分裂像無或稀少,不見病理核分裂像;惡性腫瘤核分裂像多見,並可見病理核分裂像
(3)生長速度:良性腫瘤緩慢,惡性腫瘤較快
(4)生長方式:良性腫瘤多見膨脹性和外生性生長,前者常有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動;惡性腫瘤為浸潤性和外生性生長,前者無包膜形成,與周圍組織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動,後者伴有浸潤性生長
(5)繼發改變:良性腫瘤很少發生壞死和出血,惡性腫瘤常發生壞死出血和潰瘍形成
(6)轉移:良性腫瘤不轉移,惡性腫瘤常有轉移
(7)復發:良性腫瘤手術後很少復發,惡性腫瘤手術等治療後經常復發
(8)對機體影響:良性腫瘤較小,主要引起局部壓迫或阻塞,如發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嚴重後果;惡性腫瘤較大,除壓迫,阻塞外,還可以破壞原發處和轉移處的組織,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甚至造成惡病質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有時並無絕對的界限,某些腫瘤的組織形態介於兩者之間,稱為交界性腫瘤如卵巢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即使是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些良性腫瘤可發生惡性變化,個別惡性腫瘤也可停止生長甚至消退如結腸息肉狀腺瘤可惡變為腺癌,個別的惡性腫瘤如惡性黑色素瘤也可由於機體的免疫力增強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長甚至完全消退又如見於少年兒童的神經母細胞瘤的瘤細胞有時能發育為成熟的神經細胞,有時甚至轉移灶的瘤細胞也能發育成熟,使腫瘤停止生長而自愈但這種情況十分罕見
2、腫瘤的良惡區別
腫瘤是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
臨床上,腫瘤有良性和惡性的區別
所謂癌症,嚴格來說是指由上皮組織細胞演化來的惡性腫瘤
不過現在這個嚴格定義被寬泛化了
除了嚴格定義的「癌」,由間葉組織肌肉,脂肪,骨骼,血管,淋巴演化來的惡性腫瘤叫「肉瘤」
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多為「癌」
所以人們就寬泛的稱惡性腫瘤為癌了~
良性腫瘤具有以下一些常見的特點
生長緩慢,腫塊的周圍有一層完整的纖維性包膜,將腫塊裹住,因此其邊界清楚,與周圍的其他組織不粘連,觸摸起來有滑動感。
由於有外包膜,腫瘤的生長只能如鼓氣球一樣膨脹地增大,瘤細胞不會逸出而發生「轉移」。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這種瘤細胞的形態與正常細胞相似,有時很難區分。
一個人患有良性腫瘤時,一般在開始時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只是在腫瘤生長較大時,擠壓它所在的臟器或相鄰的器官,於是出現壓迫症狀,甚至影響腫瘤所在臟器的正常生理功能。
良性腫瘤由於有完整的包膜,與周圍組織不粘連,因此在手術切除之後,一般都不會復發,預後較好。
惡性腫瘤則生長速度快,可在短時間內體積明顯增大,腫塊的外周沒有包膜,或包膜不全,因此其邊界不清。
癌細胞還可伸向周圍組織,與鄰近正常細胞,緊密粘連,摸起來固定不動,並從周圍正常機體組織吸取營養。
正是惡性腫瘤的這種生長方式,使得手術時很不容易切除干凈,殘留的癌細胞會東山再起,引起復發。
此外,惡性腫瘤易於轉移,轉移方式為直接蔓延、淋巴或血行轉移以及種植三大類。
患惡性腫瘤的病人很可能於早期便出現低燒、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而顯得消瘦等症狀。如果未能在早期得到正確的治療,常會發生不良的後果。
但是,良性腫瘤在特定情況下可轉變為惡性腫瘤
3、怎麼判斷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判斷:
1、臨床表現
良性腫瘤是指無浸潤和轉移能力的腫瘤。腫瘤常具有包膜或邊界清楚,呈膨脹性生長,生長緩慢,腫瘤細胞分化成熟,對機體危害較小。良性腫瘤是指機體內某些組織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呈膨脹性生長,似吹氣球樣逐漸膨大,生長比較緩慢。由於瘤體不斷增大,可擠壓周圍組織,但並不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內,瘤體多呈球形、結節狀。周圍常形成包膜,因此與正常組織分界明顯,用手觸摸,推之可移動,手術時容易切除干凈,摘除不轉移,很少有復發。
惡性腫瘤通常又被泛稱為癌症,其特點是瘤細胞的形態與發生處的正常組織細胞形態相差甚遠,生長方式為 "浸潤性生長"(即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瘤體表面有許多"蟹足樣"瘤組織散在於周圍正常組織中),腫瘤對周圍正常組織除有推移積壓作用外,還直接浸潤和破壞周圍的正常組織,即使手術切除了腫瘤,仍有復發的可能性,並且可以從一處跑到另一處(醫生稱為轉移)。其對人類的危害較良性腫瘤大得多,目前已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
2、組織學及病理切片
良性腫瘤的特點是瘤細胞與起源組織的正常細胞面貌相似,在發生的臟器或組織緩慢生長,屬於高分化,低毒性成熟性細胞。
惡性腫瘤(malignant tumor)從組織學屬於低分化,高毒性的原始細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由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稱為癌,如肺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腫癌,胃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類由間葉組織發生惡變的稱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等。人們對癌聽得較多,而對肉瘤聽得較少,這與癌症病人遠比肉瘤病人為多有關。臨床上癌與肉瘤之比大約為9:1。
但最終一定要有組織培養來確定,這樣會更准確。一般都是根除手術加病理切片來確診,這樣既減少轉移的可能,又可以明確治療原則及方案。
4、腫瘤良性惡性怎麼分辨
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怎樣區分?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無論從宏觀到微觀,從外表到內部結構,從他們的臨床表現到對人體的危害,都有明顯的不同。醫生們根據專業知識、臨床經驗、某些特殊的檢查方法,一般都能正確地區分腫瘤的良、惡性。當然也有少數腫瘤介於良惡性之間者,便難以區分了。
良性腫瘤,一般說生長緩慢,可以在身上存在幾年或幾十年。呈膨脹性地生長,有較清楚的界限。居於皮下軟組織中的良性腫瘤,用手往往可以稍稍推動。常用外科治療,手術較容易切除,切除後一般不會復發或轉移,良性腫瘤的細胞形態和正常組織的細胞形態比較接近,細胞分化好(細胞成熟),大多數良性腫瘤有一層纖維薄膜包裹,通常沒有浸潤性(不規則地向外侵犯)擴張,對人體危害較小。但如果一些良性腫瘤生長在人的重要部位,如腦的良性腫瘤,如不及時治療,也能威脅人的生命。再如婦女的子宮肌瘤,雖屬良性,當生長部位靠近子宮內膜,可能引起陰道出血,如經久不治,可以引起嚴重貧血。還有,食管內良性的平滑肌瘤當長到一定大小時也會引起飲食吞咽困難。少數良性腫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逐漸變成惡性,所以,良性腫瘤也要適時治療。
惡性腫瘤又稱癌症,俗稱毒瘤,大多生長較快,腫瘤界限不太清楚。惡性腫瘤位於表淺部位者,往往不易推動,浸潤性生長,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轉移性癌瘤。如果治療不徹底易於復發或轉移。惡性腫瘤細胞的形態與正常細胞的形態很不相同,細胞分化不完全,多不成熟。惡性腫瘤外面通常沒有薄膜包裹,不但體積長大,惡性細胞還向周圍浸潤擴散。長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表面破潰,或糜爛出血,或滲出異味液體,或引起疼痛。惡性細胞還可能沿著淋巴管或血管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內,產生轉移性癌瘤。如繼續發展,危及人的健康與生命。對惡性腫瘤來說,我們提倡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因為目前國內外醫師對早期或較早期癌症,大部分可以治癒,治療時花費少、痛苦輕、時間短、療效好。
在細胞的細胞核裡面,含有由脫氧核糖核酸(DNA)等連接成的染色體,而脫氧核糖核酸鏈上的小片段稱為基因。惡性腫瘤細胞裡面的基因與正常細胞裡面的基因也有不同,惡性者呈現出某些基因(癌基因)的擴增,某些基因(抗癌基因)的丟失。
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531/26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