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瘤是什麼樣的
橙色斑 出生後即有,斑塊大小不等,呈橙紅或淡紅色,不高出皮膚表面,輕壓即退色,哭鬧時顏色加深。橙色斑多見於前額、上眼瞼及枕部,一般都在出生後數月內自行消退,不必處理。 紅斑痣 又稱葡萄酒色斑。出生後即有,為淡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壓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膚表面,位於真皮層內,由毛細血管網組成。出生後,紅斑痣隨身體的增長按比例增長,但范圍不再擴大。紅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紅斑痣除影響美觀外,一般無其他危害,必要時可採用冷凍治療。 毛細血管瘤 多見於皮膚,以枕部、頭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長於口唇和舌部。毛細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據面部或肢體的大部,小的只有幾毫米,略高於皮膚。毛細血管瘤一般出生後就已存在,6個月內生長迅速,一二歲後逐漸停止生長。它影響美觀,破損後有大出血的危險,家長應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較小,生長速度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長後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長速度較快,又嚴重影響美 觀,就應立即進行治療,可採用葯光療法、新一代光動力等方法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 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肝、腎等處都可發生。外觀呈紫紅色,周圍有迂曲、怒張的小靜脈,捫之柔軟,有彈性,擠壓時縮小,撤壓後即復原。這種血管瘤隨嬰兒年齡增長而增大,有時長得很大、很深,嚴重損害容貌和破壞正常組織。一旦確診,應立即進行治療,可採取超聲微介導、高頻電極術或行手術切除。 蔓狀血管瘤 多見於四肢,表面及周圍有許多樹枝狀擴張的血管,迂迴曲折呈蔓狀,局部皮膚呈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可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對於這種血管瘤,應盡早手術,也可用彈力綳帶等包紮肢體,以緩解肢體出現的酸痛等症狀。 角化性血管瘤,多見於兒童或青年,但也可見於高齡者。有的表現為趾(指)伸側紅色或暗紅色圓形丘疹,表面呈疣狀增殖,粗糙而質硬。強力壓之可褪色,中央可見毛細血管網,這一型多見於女性。另一種為男性患者,多見於中、老年,表現為全陰囊皮膚的紅色或暗紅色圓形斑丘疹,表面為疣過度角化,粗糙而質硬。病變可多發,常並發精索靜脈曲張。
2、血管瘤是什麼樣子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它起源於殘余的胚胎成血管細胞,活躍的內皮樣胚芽向鄰近組織侵入,形成內皮樣條索,經管化後與遺留下的血管相連而形成血管瘤,瘤內血管自成系統,不與周圍血管相連。
3、我知道血管瘤一般是良性的,那惡性血管瘤是什麼樣
根據病變血管類型,血管瘤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
1.毛細血管瘤:出生時或生後早期見皮膚有紅點或小紅斑,逐漸增大、紅色加深並可隆起。
2.海綿狀血管瘤:一般由小靜脈和脂肪組織構成。多數生長在皮下組織內,也可在肌肉,少數在骨或內臟等部位。
3.蔓狀血管瘤:由較粗的遷曲血管構成,大多數為靜脈,也可有動靜脈瘺。除發生在皮下和肌肉,還常侵入骨組織,范圍較大,甚至可超過一個肢體。
血管瘤為良性腫瘤,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4、血管瘤是是什麼
1 定義
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病變,也是整形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它是發生於血管組織的一種腫瘤,系由於血管組織的錯構、畸形或瘤樣增生而形成。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極少數為惡性腫瘤,約佔2-4%左右。血管瘤可發生於身體各部位,如面頸、四肢、胸腹等體表部位及腦、肝等體內部位。
2 分類
2.1 毛細血管型血管瘤
腫瘤是由大量交織、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表現為鮮紅或紫紅色斑塊。與皮膚表面平齊或稍隆起,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以手指壓迫腫瘤時,顏色退去;壓力解除後,顏色恢復。
2.2 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腫瘤由擴大的血管腔和襯有內皮細胞的血竇組成。損害為大小不等之紫紅、暗紅或青紅色結節或斑塊,質軟,血竇大小不一,有如海綿狀結構,竇腔內充滿靜脈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葉狀,壓之體積可縮小。多為單發。組織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組織的血管擴大成不規則的空腔,腔內充滿血液。血管外膜細胞增生。表現為無自覺症狀、生長緩慢的柔軟腫塊。頭低位時,腫瘤因充血而擴大,恢復正常體位後,腫塊即恢復原狀。表淺的腫瘤,表麵皮膚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觸診時腫塊柔軟,邊界不清,無壓痛。擠壓時腫塊縮小,壓力解除後則恢復原來大小。
2.3 蔓狀血管瘤
主要由擴張的動脈與靜脈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念珠狀或蚯蚓。捫之有博動感與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若將供血的動脈全部壓閉,上述之博動及雜音消失
3 治療
血管瘤極具破壞性,造成容貌或鄰近組織器官毀損,因而除退化期血管瘤外都需積極治療,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手術切除治療;
葯物局部注射治療;
激光治療;
口服葯物治療;
介入栓塞治療;
銅針治療;
光動力治療;
銅蒸汽治療;
放射性同位素帖敷治療;
冷凍治療。
4 預防
4.1 少吃甚至不吃辛辣及味厚的食物。辛辣及味厚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增大血管的負擔,過鹹的食物也是如此,千萬不要為嘴而傷身。
4.2 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斂,生津開胃;甜能補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濕,少量可開胃;辣也能開胃;咸能通下、軟堅。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幾味混合在一起,血管瘤康復期病人應選擇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品。
4.3 富有營養的食品種類繁多,除大米、小麥、小米、大豆等外,雞、羊、牛肉是補氣的食品,體虛的血管瘤病人可食用。鴨子、烏龜、鱉、鯽魚、娼魚是具有補益健脾的食品,海參、海蜇、鮑魚、海帶、荸薺、菱角能軟堅散結,可以消"痞塊",木耳、猴頭蘑、香菇、金針菇等多種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營養價值超過所有的蘑菇,含有7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鈣、銅、鐵、錳等徽量元素,還含有多種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力。
4.4 多吃蔬菜、瓜果、豆類等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黃豆、捲心菜、大白菜均合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西紅柿、胡蘿卜、空心菜、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蒜苔、韭黃、菜花、包心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外,還含有可增高芳基烴羥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質,可抗禦化學致血管瘤物質的作用。
4.5 禁止吸煙飲酒。
5、血管瘤是什麼
血管瘤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發病率約為3~8%。可以出現於人體的各個部位,以皮膚、皮下組織最為多見,其次口腔粘膜、肌肉,也有發生於骨骼、內臟、大腦等器官和組織。血管瘤具有快速生長的特點,特別是在生後的頭一年裡。盡管血管瘤是良性的腫瘤,但它能破壞周圍組織,有些血管瘤呈浸潤性生長,從而造成兒童的美容缺陷,可能引起功能障礙。有的血管瘤具有惡性進程的特點,還可出現如潰爛、出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礙、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並發症。
大多數的血管瘤的診斷並不困難,及早的治療對預後有決定性的意義。
(有更多關於血管瘤的問題可以百度一下,搜索:中國血管瘤論壇或血管瘤論壇,查看更多科普內容,上萬血管瘤患者的交流互助平台!)
血管瘤的類型來自中國血管瘤論壇
關於血管瘤的治療,血管瘤患者或患兒家長需要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積極的配合醫生。生活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給嬰兒洗澡時不要弄破瘤體,避免毛巾來回擦拭,引起瘤體破潰、出血,要隨時保持患處的清爽乾燥。
2:長在身體部位的,盡量選擇棉質、柔軟的衣物,以防止擦破瘤體。
3:按時給幼兒剪指甲,避免幼兒指甲抓破血管瘤,引起瘤體流血感染等情況。
4:嬰幼兒血管瘤的觀察主要是能做到:能詳細記錄血管瘤形狀或類型、發生部位、表面顏色、形態大小、病變累及范圍,是否高出皮膚等,按測量大小用平面圖記錄下來,一般每月進行一次記錄,也可以增加記錄次數。如血管瘤增長速度過快(有時毛細血管瘤每天可增長1~2毫米)應每周復查一次,並將結果與上次檢查作對比,如發現血管瘤病變范圍縮小,表面顏色變淡,皮膚隆起高度變平坦,說明血管瘤病變在穩定期或消退期,可以繼續觀察等待消退。
5:注意飲食,應該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為主,同時應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應該少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