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透明細胞肉瘤 ,,怎麼 治療?效果好一點?
主要是切除,如果需要再切那就得再切。
再就是化療,這個病又叫軟組織惡性黑色素瘤,高度惡性的。
2、黑色素瘤的治療
(1)外科治療
①擴大切除:早期黑色素瘤在活檢確診後應盡快做原發灶擴大切除手術。擴大切除的安全切緣是根據病理報告中腫瘤浸潤深度來決定的:①病灶厚度≤1.0mm時,安全切緣為1cm;②厚度在1.01~2mm時,安全切緣為1~2cm;③厚度>2mm時,安全切緣為2cm;④當厚度>4mm時,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安全切緣為2cm。
②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對於厚度1mm的患者可考慮進行SLNB。但鑒於我國皮膚黑色素瘤的潰瘍比例發生率高達60%以上,且伴有潰瘍發生的皮膚黑色素瘤預後較差,故當活檢技術或病理檢測技術受限從而無法獲得可靠的浸潤深度時,合並潰瘍的患者均推薦SLNB。
③淋巴結清掃:不建議行預防性淋巴結清掃。前哨淋巴結陽性或經影像學和臨床檢查判斷有區域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轉移的Ⅲ期患者)在擴大切除的基礎上應行區域淋巴結清掃。
④肢體移行轉移的處理:肢體移行轉移表現為一側肢體原發灶和區域淋巴結之間皮膚、皮下和軟組織的廣泛轉移,手術難以切除干凈。該種類型國際上以隔離熱灌注化療(ILP)和隔離熱輸注化療(ILI)為主,ILI是一種無氧合、低流量輸注化療葯物的局部治療手段,通過介入動靜脈插管來建立化療通路輸注美法侖。
⑤Ⅳ期患者如果表現為孤立的轉移灶,也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2)皮膚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
術後患者的預後根據危險因素不同而不同。根據病灶浸潤深度、有無潰瘍、淋巴結轉移情況等危險因素,一般將術後患者分為四類:①ⅠA期(低危);②ⅠB~ⅡA期(中危);③ⅡB~ⅢA期(高危);④ⅢB~Ⅳ期(極高危)。低危患者有可能長期存活,5年生存率95%左右。中危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80%左右,高危和極高危患者的5年生存率10%至50%不等。不同危險度的患者應選擇不同的輔助治療。
①低危患者:目前無推薦的輔助治療方案,更傾向於預防新的原發灶的出現,以觀察為主。
②中高危患者:大劑量干擾素輔助治療可延長無復發生存期,但對總生存的影響尚需繼續探究。臨床必須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及治療意願進行抉擇。
③極高危患者:尚無標准治療方案,但仍以高劑量干擾素α-2b治療為主,同中高危患者治療。
對於粘膜黑色素瘤,建議輔助化療,具體參考「粘膜黑色素瘤」詞條。
(3)輔助放療
一般認為黑色素瘤對放療不敏感,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放療仍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黑色素瘤的輔助放療主要用於淋巴結清掃和某些頭頸部黑色素瘤(尤其是鼻腔)的術後補充治療,可進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4)不能手術切除的Ⅲ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全身治療
不能手術切除的Ⅲ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一般建議內科治療為主的全身治療或者推薦參加臨床試驗。初診的患者首先建議進行基因檢測,根據基因突變的結果和病情進展快慢選擇治療方案,包括PD-1單抗、CTLA-4單抗、BRAF V600抑制劑、CKIT抑制劑、MEK抑制劑、大劑量IL-2和化療等。具體治療方案需臨床醫生根據患者情況合理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