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頜骨骨髓炎是什麼病?怎麼治?
頜骨骨髓炎是頜骨骨髓、骨松質、骨皮質及骨膜的彌散性炎症,並常與周圍軟組織尖並存。因為頜面部血運豐富,口腔內細菌較多,牙齒等感染的機會也多,頜骨受這些因素影響,易發生骨髓炎。又因為疾病解剖上的特點,其骨髓炎的種類還較多,在全身骨髓炎中所佔比例也比較大,約佔17-34%。各種細菌可通過牙源感染、頜骨開放性創傷接觸性感染,淋巴腺淋巴管的感染以及血源性感染侵犯骨組織,引起急性發作,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多個牙齒的松動及叩觸痛甚或有齦袋溢膿,並有較重的全身中毒症狀,發熱,白細胞增加等,兩周過後會轉入慢性期,或病變一開始就是慢性過程,無明顯的全身症狀,局部腫脹變硬,或有瘺管溢膿,死骨形成,或表現為骨膜增厚。下頜骨骨髓炎的治療
2、頜骨發炎病因是什麼
下頜骨發炎化膿性骨髓炎是下頜骨的化膿性感染,常與頜面部軟組織炎症同時存在。男性發病率高,是女性的5倍。下頜骨發炎化膿性骨髓炎最常見的病源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時可見肺炎雙球菌和大腸桿菌,臨床上經常是混合菌種感染。物理因素(放射線)、外傷和化學因素(磷、汞) ,亦可促成下頜骨化膿性骨髓炎發生。下頜骨化膿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徑有三種:(一)牙源性感染臨床上最多見,為牙源性炎症如根尖周圍炎、智齒冠周炎等感染擴散所致。(二)外傷性下頜骨感染較少見,如下頜骨開放性骨折,顏面部炎器傷所致的下頜骨化膿性感染,又稱為外傷性下頜骨化膿性骨髓炎。(三)血源性感染少見,多見於兒童,可繼發於麻疹、猩紅熱等傳染病後和其他器官或組織有化膿性感染病灶,經血行至下頜骨。臨床上最多見的是牙源感染的下頜骨化膿性骨髓炎。現重點討論牙源性下頜骨化膿性骨髓炎。[下頜骨發炎病理]:致病菌進入下頜骨,引起髓腔充血和炎性滲出,並形成膿腫。如果膿液及時穿破皮質骨 ,流出體外,而不向周圍骨組織擴散,炎症會逐漸局限,稱為局限性化膿性骨髓炎。反之,炎症向周圍骨質擴散,則形成彌散性化膿性骨髓炎。由於炎症在骨內擴散,引起髓腔的壓力增大、血管的栓塞、炎症滲出,並使骨膜掀起 ,導致骨的營養障礙,發生骨的壞死。 骨壞死後,被破骨細胞吞噬,肉芽組織新生,死骨與活骨分離。死骨呈污穢或土白色,邊緣不規則,蟲蛀狀。若死骨排出,肉芽組織增生機化,成骨細胞活躍,新骨生成 ,炎症進入靜止期。下頜骨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可因機體抵抗力減弱而反復多次發作。[下頜骨發炎臨床表現]:多發生於青年或成年人,多見於下頜骨發病,上頜骨即使發生也多為局限性者,因為上頜骨多孔疏鬆,周圍無強大肌群,炎症易自行引流,且血運豐富,而下頜骨則相反。[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3、什麼是 軟組織炎
你好,軟組織炎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邪侵襲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軟組織損傷的主要分類:扭傷類,挫傷類,碾壓傷類;有急性筋傷,慢性筋傷類;有開放性損傷類,閉合性損傷類等.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葯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活血舒筋膏膏葯治療. "膏葯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葯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癒目地。
4、下頜骨發炎怎麼辦?
我想先請問一下:您說的關節疼痛和關節響是同時存在嗎?一般說來,如果是僅僅有張嘴受限,咬東西痛,應該考慮可能是「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也就是說關節盤卡在顳骨和下頜骨之間,導致關節運動受限並出現疼痛。這時需要立即戴「咬合墊」治療。如果是僅僅有張、閉嘴時關節響,而沒有疼痛,則可能是「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它表現為關節盤和下頜骨運動失調,導致彼此相互撞擊而出現響聲。這時如果注意能夠避免過大開口、堅持進軟食,慢慢也能夠有所恢復,必要時也可以戴「咬合墊」治療。同時有關節彈響、關節疼痛和張口受限的,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建議您到毓磺頂醫院口腔科找成洲主任再檢查檢查。
5、顎骨發炎怎麼治
病情分析:
你好朋友,這個一般和外傷多有關系,如果是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積極選擇敏感抗生素輸液控制
指導意見:
可以用青黴素,甲硝唑治療,同時注意保暖,避免勞累,高蛋白飲食增加抵抗力,局部有傷口的情況下,當地醫生清創處理
6、骨軟組織發炎用什麼葯
軟組織發炎要看有沒有感染,有感染要上左氧氟沙星。沒有感染可以用扶他林
7、軟組織發炎了怎麼辦
問題分析:你好,在有頸部的軟組織發炎時候。需要積極抗感染治療為宜。可以使用頭孢菌素類輸液治療為宜。是可以治癒的。配合做血常規檢查等。
意見建議:建議注意衛生,積極治療,避免服用辛辣食物為宜
8、軟組織炎怎麼治療
軟組織有炎症,看是感染性炎症,還是非感染性炎症了。感染性炎症,就是由各類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這可到醫院作血象檢驗和細菌培養。有了結果後,可根據所確定的感染菌或病毒,而採用相應抗菌譜的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葯進行治療;非感染性炎症,就是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形成的軟組織炎症。這類炎症多是由於日常長期不良姿勢,使軟組織長久處於緊張狀態而形成的炎症;或身體抵抗力下降感受外界風、寒、濕等邪氣並稽留於軟組織而形成的炎症。前者如腰肌勞損、頸肌勞損等;後者如各種風濕病等。非感染性軟組織炎症,多用非甾體抗炎葯(激素類)來治療。但副作用不良反應多。現在主張:加強身體鍛煉,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抗病能力基礎上,應用針灸、按摩配以中葯標本兼治。症狀嚴重時或急性期還可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快,還可抵抗西葯一些副作用與不良反應。輕時或緩解期以中醫中葯療法為主。
無論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軟組織炎症,都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均會有更好的效果。但建議得在專業中西醫結合醫師指導下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