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下腹見一巨大軟組織腫塊,最大層面大小約10.2*11.7C【惡性腫瘤(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
您好!希望了解,患者目前行為狀態,例如行走能力,自理能力;最近體重變化,飲食情況。很可能屬於惡性間葉組織腫瘤,即肉瘤一類腫瘤,但還需要穿刺病理活檢證實。這類腫瘤的特點是手術後易復發,放化療不敏感,是當今有關治療領域一大難題。近年來,我們收治來自國內外患者大多為手術、放化療失敗患者,通過採用微創的低溫冷凍方法獲得了比較滿意效果。我們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或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但需要您將有關影像學檢查圖片傳上來,看是否適合。僅供參考。
(天津腫瘤醫院郭志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腹部腫塊可能是什麼病?
殊檢查被發現者,稱為腹部腫塊(簡稱腹塊)。常見原因有炎症性、腫瘤性(惡性者並非少見)、先天性以及臟器的位置異常和腫大等症狀及可能的疾病:平卧兩腿伸直抬頭時或有仰卧位轉為坐位的過程中,腫物更加明顯可能是腹壁腫塊脂肪瘤、囊腫、膿腫等 右上腹能觸到腫大有壓痛(膽囊)或因右上腹腹肌緊張或出現境界不清的壓痛性包塊,感染嚴重時可出現黃疸。常在進油膩食物或飽餐後發病;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痛,陣發性加重;常伴有右肩或右背部牽涉痛;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病重時有畏寒、高熱可能是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 劍突下突然發作鑽頂樣絞痛,轉碾不安、大汗淋漓,常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可吐出蛔蟲;病人腹痛劇烈,但查體症狀輕微,腹部柔軟,無肌緊張,劍突下或右上腹有輕度壓痛;絞痛為陣發性,可突然緩解,緩解期病人無明顯痛苦可能是膽道蛔蟲病 常以腹痛為首發症狀,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可與黃疸同時或先後出現;反復發熱,消瘦、瘙癢,膽囊和肝臟腫大,全身出血傾向、糞便隱血陽性 '可能是壺腹周圍癌 疾病呈慢性經過,反復嘔吐,嘔吐物為陳腐食物,常呈噴射狀嘔吐或發生於夜間,能見到胃型膨隆和蠕動,餐後4小時或清晨胃內有震水聲可能是胃瀦留、幽門梗阻 上腹痛(輕重不等,較重時常伴有背痛),消化症狀(胃納差、厭脂肪食、糞便不成形或腹瀉等),黃疸(少見,但嚴重者可被誤認為黃疸性肝炎或胰頭癌等)口渴多飲和消瘦(少見,為繼發糖尿病的表現),常繼發於急性胰腺炎和膽道疾病可能是慢性胰腺炎 中年以上,主要表現是血尿(間歇性無痛性肉眼血尿)、左腎區腫塊(腫瘤較大時,腹部或腰部可觸及腫塊,質堅硬)和疼痛(鈍痛或隱痛,隨病程逐漸加重),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可能是腎癌 主要症狀為腹瀉、腹痛、右下腹部包塊、發熱、嘔吐、體重減輕可能是克隆病(crohn病) 右下腹痛,常伴腹瀉和大便習慣改變,右下腹部可捫及腹塊,中等硬度、不易推動、無壓痛,可有發熱、盜汗、消瘦、貧血、乏力等症狀可能是腸結核 成年人,出現原因不明的大便改變(次數、形狀),特別是出現粘液便、粘液血便等,在右下腹可捫及腹塊表面呈結節狀,質硬有壓痛,便秘腹脹甚至出現低位腸梗阻症狀可能是大腸癌(結腸癌) 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多見於中年婦女),壓迫症狀(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便秘,輸尿管或腎盂積水,下肢水腫)可能是子宮肌瘤中老年婦女,陰道出血(不規則出血、點滴狀或大量出血),白帶增多(水樣、白色或黃色、或米湯樣、或混有血液,伴有惡臭),疼痛(下腰及腰骶部、可有下肢、恥骨上及坐骨神經痛),鄰近器官受累(排尿困難、尿痛、尿頻、尿血、尿閉、膀胱陰道瘺、腎盂積水、尿毒症等,里急後重、便血、排便困難、便秘或腸梗阻等,或發生直腸陰道瘺),惡病質(貧血、低熱、消瘦、虛弱等)可能是子宮頸癌 50歲以上(男性居多),表現為無痛肉眼血尿(間歇性出現,多為全程血尿、終末加重,出血量多少不等,嚴重時有血塊,出血可自行停止),膀胱刺激症(尿急、尿頻、尿痛,是晚期症狀),排尿困難及尿瀦留,晚期有貧血、浮腫、腹部腫塊等可能是膀胱腫瘤 腹痛(輕度至中度腹痛,隱痛、鈍痛或絞痛,常局限於下腹部或左下腹,有腹痛-便意、便後緩解)、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糞質呈糊狀及稀水狀,混有粘液、膿血),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青壯年多見)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 成年人,出現原因不明的大便改變(次數、形狀),特別是出現粘液便、粘液血便等,在左下腹可捫及腹塊表面呈結節狀,質硬有壓痛,便秘腹脹甚至出現低位腸梗阻症狀可能是乙狀結腸癌、直腸癌 中青年女性,有結核病史,發熱伴有腹痛、腹瀉、腹脹、消瘦,腹壁柔韌、伴或不伴腹水、腹塊(常位於臍周或其他部位,大小不一、邊緣不整、表面不平、結節狀,有壓痛)可能是結核性腹膜炎 2歲以下嬰幼兒,陣發性腹痛(陣發性,發作時哭鬧不安、面色蒼白、出汗,間歇期間較安靜)嘔吐、粘液血便(果醬色)和腹部包塊(臍右上方包塊形如臘腸)可能是腸套疊臍周突然發作劇烈的腹部絞痛,呈持續性伴陣發性加劇,嘔吐頻繁、腹脹明顯,腹部可捫及有壓痛的包塊,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3、我父親最近感到右下腹疼,到醫院做了腹部CT發現腸道內有一軟組織包塊,要做腸鏡,不能吃油,消化慢,現
假如有腹瀉,便秘,便血,粘液便,惡性度高。取病檢先看看。
4、肝臟大小,形態正常,肝門區見軟組織腫塊,大小約5.1*4.8cm,邊界尚清,內密度欠均勻,增強後周邊可見明顯
你好,不知你年齡?有無症狀(從CT上看腫瘤很大了,應該有佔位效應了,所以你應有症狀)?還有,你的各項驗血數據怎樣?
單獨從增強CT上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建議你有思想准備,及早做進一步檢查,包括肝功能,AFP,ECA,血常規等化驗,最終明確診斷。(這種病交易診斷,診斷困難時可行肝動脈造影檢查)。
肝門見軟組織腫塊,這個診斷存疑,但可以排除囊腫,似是良性腫瘤,但肝左葉這個3.4*3.0的就不大好了,
總之,要抓緊明確診斷,祝你好運。
5、我親愛的媽媽腹脹,腳部有少量水腫,吃不下飯。患盆腔癌,請問有辦法使她吃得下飯,緩解腹脹的問題嗎?
Dr趙成:
您好,根據您給的PET-CT檢查和你母親的病例,作為醫生的我,雖然對癌症無能為力,但是可以盡我所能,為你解釋清楚你母親的疾病進展,順便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你母親最開始,應該是子宮腫瘤。子宮由內而外分為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最初,只是累及子宮的粘膜層,屬於癌症早期,但是遺憾的是沒有及時發現並治療。隨後,癌症細胞侵犯肌層,屬於癌症中期(包括:a和b),但也沒有及時遏制。最後,腫瘤侵犯漿膜層,發展為晚期。
其次,腫瘤晚期,又分為很多個階段。腫瘤細胞侵犯漿膜層時,如果沒有由內而外的穿透,那麼,做局部腫瘤切除並放化療,結局也還不錯;但是,如果穿透漿膜層後,癌細胞會從子宮表面脫落下來,大量的癌細胞就會像播種一樣,撒在盆腔里,發生種植性轉移,使得子宮周圍的所有器官全都感染癌細胞。所以,你母親盆腔出現大面積腫瘤病灶,累及卵巢、胰腺、腹膜、脾臟以及直腸。
最後,由於腫瘤細胞喜歡侵犯血管,當侵犯血管時,會導致血管破裂,使得大量癌細胞進入血液。同時,腫瘤腫塊內也具有豐富的血管,而腫瘤本身十分脆。因此,腫瘤內的血管也很容易在蠕動時發生破裂,加重癌細胞轉移。盆腔腫瘤最容易轉移到肝臟和鎖骨上淋巴結。因此,你母親的肝臟出現多發性癌灶,鎖骨上淋巴結也發生腫大。
接下來,為你解釋一下你母親患有盆腔腫瘤導致吃不下飯~
首先,癌症細胞,會在體內大量分泌腫瘤壞死因子。這些分泌的物質,可以使得內臟器官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原本呆在血管內的水和電解質,透過血管壁,跑到組織中來。這樣,不僅血管擴張增粗,血流變慢,而器官組織本身也會因為水分過多而發生水腫。
在水腫的器官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胃腸道。由於胃腸道內大量淤積血液,並且組織發生水腫,胃腸道細胞缺血缺氧,活性下降。因此,分泌的消化液也會減少,蠕動也會減慢,即使食物消化完全,胃腸道粘膜吸收能力也大大減退,無法及時吸收營養。
這樣,大量的食物積壓在胃腸道不能及時消化吸收,使得胃腸道一直處於充盈狀態(飽腹感),自然沒有胃口繼續吃飯。
其次,你母親的癌症轉移到肝臟,相當程度的破壞了肝臟細胞,使得肝臟功能下降,比如:肝功能、血白蛋白、凝血因子和膽汁分泌。血白蛋白和凝血因子降低,會導致血管內水分進一步流入組織,導致組織水腫加劇;而膽汁屬於消化液的組成之一,膽汁分泌減少,會使得胃腸道消化功能進一步減退。
綜上所述,您應該明白你母親為什麼會出現食慾不振甚至是不願吃飯的原因了。
最後,給你講一下,怎麼改善你母親的情況,如何緩解腹脹以及如何吃下飯去~
首先,嚴格按照你們所在醫院主治醫師的處方服葯或者輸液。不出意外,你的輸液清單裡面,就有血漿白蛋白、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或者甘露醇)。
其次,可以適當的進行放腹水,減輕腹部壓力,對於緩解腹脹改善食慾有幫助,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放腹水,慢慢來。放的過快、過多,會導致血壓急速下降,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再者,您母親現在已經屬於癌症的終末期,預期壽命較為不樂觀,到了晚期無法進食,這是癌症患者的常態,不要覺得大驚小怪。
癌症的晚期以及終末期,幾乎都是採取腸外營養。也就是說,放棄對病人的飲食,不再讓患者吃飯。不吃飯,大便也會減少甚至沒有,這樣也方便家屬護理。
腸外營養,就是將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通過輸液注射到患者血液中。腸外營養,包括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如: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電解質和水分,甚至抗生素等等。
患者,不吃不喝,完全依靠腸外營養輸液,可以存活很多年,所以,不要擔心你母親,因為無法進食而挨餓甚至消瘦。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請及時採納~
6、哪些病會引起腹後壁軟組織水腫?
軟組織水腫一般是因為炎症,挫傷等等的吧。炎症可能會導致炎性物質積聚在一起皮下,導致軟組織水腫。
7、結腸癌術後一年後腹部皮下軟組織有一腫塊結節是復發嗎
關鍵是患者是不是術後放化療的
請盡快看中醫吧,唯一的也是最佳的治療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