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管肌纖維母細胞瘤
血管肌纖維母細胞瘤屬良性腫瘤預後好。,完整切除後絕大多數病人無復發。可視為治癒!
2、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是什麼病?是癌嗎
我不是醫生,我的家人也患過肌纖維母細胞瘤,最後病理診斷是良性的。在臨床上,肌纖維母細胞瘤很容易被誤診為惡性腫瘤,所以這個不用特別擔心。但是之前您說的那個鼻腔的就不太懂了。
3、肌纖維母細胞瘤.屬於惡性還是良性腫瘤
部分肌纖維母細胞瘤為惡性,尤其是位於腸系膜及腹膜後者。關於肌纖維母細
胞瘤的良惡性一直存在爭論。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最常見於肺,其他如腹腔、腹膜後、盆腔、軀乾等部位也可發生。發病年齡從2 個月至74 歲。發生於腹腔內者常見於20 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可浸潤鄰近臟器,易被誤診為惡性腫瘤。若腫瘤發生於腹膜後間隙,因其具有較大的生長間隙,故發現時往往瘤體已較大,產生較嚴重的壓迫症狀Meis 等3 認為,部分肌纖維母細胞瘤為惡性,尤其是位於腸系膜及腹膜後者。關於肌纖維母細胞瘤的良惡性一直存在爭論。在Coffin 報道的84 例臨床患
者中,隨訪53 例,其中44 例無瘤生存,4 例生存伴有腫瘤存在,5 例死亡,均死於病變局部復發及手術治療並發症。本例患者術中見腫塊包膜完整,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病理學顯示,主要由增生的纖維母細胞及肌纖維母細胞組成,缺乏核異型性及不典型分裂相。此外,瘤組織中可見大量的炎症細胞散在分布,多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從以上幾方面考慮,認為是良性病變。但據文獻報道,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特別是發生於腹膜後者具有復發傾向,應隨訪
觀察。
4、炎症肌纖維母細胞瘤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又名炎性假瘤,是指由分化的肌纖維母細胞性梭形細胞組成,常伴大量炎細胞和/或淋巴細胞的一種間葉性腫瘤。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多發生於手術、創傷或炎症以後;臨床特點:可發生於身體各個部位,發病年齡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顯微鏡下主要表現三種組織學類型:①粘液樣筋膜炎樣型,②富於細胞型,③少細胞纖維型;免疫組化標記常表達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動蛋白、特異性肌動蛋白。
5、肌纖維母細胞肉瘤
肌纖維母細胞肉瘤是一種罕見的梭形細胞肉瘤,可以發生在兒童或者成人,常見於頭頸部,軀干以及四肢等部位,多以無痛性包塊為初發症狀,目前可以通過腫瘤的形態學特徵以及肌源性標記物來診斷.
6、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 是一種少見而獨特的間葉性腫瘤, 表現低度惡性或交界性腫瘤特點, 近年WHO 提出此命名, 已逐漸得到廣泛認同。IMT 多發生於肺, 也見於頭頸、軀干、內臟及四肢軟組織。由於臨床及影像學表現侵襲性佔位性病變, 組織形態變化多樣, 加之認識模糊和檢查方法不當, 極易誤診。建議:
1、找權威機構病理會診,明確診斷;
2、如考慮IMT 診斷, 對於本患者來說,根治手術也無法徹底切除腫瘤,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根治性手術。不能切除的病變或復發性肺病變可選擇皮質激素治療。採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和非皮質類固醇抗炎葯物治療和化療, 部分患者症狀消退。
3、可以嘗試採用放療,而放療時也必須考慮到放射野將來可能的繼發的其他惡性腫瘤。孩子太小,做化療不太合適,對於Ki67偏強的患者,愈後較差,可以出現遠隔轉移和多年後復發的病例;
4、還有一點就是需要家長注意,那就是治療的副損傷,如大劑量激素和其他葯物,孩子還小,這些葯物也許現在有效,但將來可能會出現智力下降,股骨頭壞死,喪失生育能力等一系列問題。
(白楚傑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腫瘤醫院白楚傑 http://chujie.haodf.com/
7、層肌纖維母細胞瘤樣增生會癌變嗎
不會
8、肌纖維母細胞腫瘤
這是腫瘤的一些蛋白標志物的表達情況,負號表示沒有表達,加號表示有。主要是用來區分腫瘤的類型的。良惡性還要看核分裂情況、腫瘤大小等綜合判斷。最後一項Ki67陽性表示細胞增殖活躍,但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小於10%表示活躍度不是很高。你這個僅個別顯陽性,推測有一定惡性,低度惡性吧,應定期檢查密切關注發展情況。平地保持樂觀開朗心情愉快,多休息,不熬夜,少生氣,飲食營養全面,也可中葯調理增加免疫力。
9、炎症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切除後會長得越大越快?
你說的沒錯,如果術後不立即看中醫,復發是遲早的事情,因為手術畢竟屬於治標不治本的,且手術損傷了元氣,這等於間接的為復發創造了條件
10、肌纖維母細胞瘤.屬於惡性還是良性腫瘤
部分肌纖維母細胞瘤為惡性,尤其是位於腸系膜及腹膜後者。關於肌纖維母細
胞瘤的良惡性一直存在爭論。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最常見於肺,其他如腹腔、腹膜後、盆腔、軀乾等部位也可發生。發病年齡從2
個月至74
歲。發生於腹腔內者常見於20
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可浸潤鄰近臟器,易被誤診為惡性腫瘤。若腫瘤發生於腹膜後間隙,因其具有較大的生長間隙,故發現時往往瘤體已較大,產生較嚴重的壓迫症狀Meis
等3
認為,部分肌纖維母細胞瘤為惡性,尤其是位於腸系膜及腹膜後者。關於肌纖維母細胞瘤的良惡性一直存在爭論。在Coffin
報道的84
例臨床患
者中,隨訪53
例,其中44
例無瘤生存,4
例生存伴有腫瘤存在,5
例死亡,均死於病變局部復發及手術治療並發症。本例患者術中見腫塊包膜完整,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病理學顯示,主要由增生的纖維母細胞及肌纖維母細胞組成,缺乏核異型性及不典型分裂相。此外,瘤組織中可見大量的炎症細胞散在分布,多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從以上幾方面考慮,認為是良性病變。但據文獻報道,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特別是發生於腹膜後者具有復發傾向,應隨訪
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