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損傷中常見的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有哪些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中最常見的有擦傷、切傷、刺傷和撕裂傷等。
1.擦傷
概念:機體表面與粗糙的物體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膚表層損傷。
徵象:A.傷口淺,面積大,邊緣不整。B.表皮脫落,點狀出血,組織液滲出。C.無感染時,傷口易乾燥結痂而癒合。D.傷口感染後易化膿,有較稠的滲出液。
處理:A.創口淺、面積小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清洗後直接外塗2%的碘酊. 無須包紮讓其暴露在空氣中即可。B.創口內有異物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創口,創口用雙氧水、創口周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後消炎粉、無菌敷料處理。C.創口較深,污染嚴重的擦傷:除消毒、包紮等處理外,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T.A.T) 。D.關節部位的擦傷:經消毒後,上消炎軟膏或抗菌素軟膏,並用無菌敷料覆蓋,一般不用暴露療法。
注意事項:面部/關節部位不宜使用龍膽紫。大面積傷口不宜使用碘酊。酒精、紅汞與碘酊不宜同時使用。感染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葯
2. 裂傷
概念:指身體受鈍性暴力打擊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
運動中頭部裂傷最多,約占整個裂傷的61%,其中額部和面部居多。如籃球運動中,眉弓被對方肘部碰撞即可引起眉際裂傷。
3.刺傷
概念:尖銳細物刺穿皮膚及皮下組織器官的損傷。
特點:傷口細小,但較深,可能傷及深部組織或器官,或者將異物帶入傷口深處,容易引起感染。例如田徑運動中鞋釘與標槍的刺傷。
4.切傷
概念:指銳器切入皮膚及皮下組織所致的損傷。
處理:注意檢查傷口,觀察污染情況,判斷有否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的損傷。
較淺、小、干凈傷口,可用碘酊或其它消毒,然後用創可貼或消毒紗布覆蓋。
較大、深、不潔傷口,應現場加壓包紮後送醫院進行清創、止血、縫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
2、左腳腳心軟組織傷了,大概多長時間能好
通常軟組織損傷,在充分休息的前提下需2-3周的恢復時間,如休息不充分,則癒合時間會延長,甚至形成慢性損傷,經久不愈。世界上並沒有什麼能使損傷迅速恢復的靈丹妙葯,軟組織損傷後,最主要的治療就是充分休息,所謂養傷,就是這個道理,其關鍵在一個「養」字上。在此基礎上,可配合局部理療,促進血循環,幫助恢復。市面上有許多治療跌打損傷的成葯,都自稱療傷效果好,但本人觀察的結果是最多隻是緩解一些外傷後的症狀,並不能縮短損傷的癒合時間,常言道:時間能改變一切,對於外傷更是如此。自然病程是很難被人為縮短的,這是自然規律,不應隨便破壞。希望你能明白上述道理,安心養傷,預祝早日康復!
3、體育鍛煉中常見的開放性軟組織損傷包括?
閉合性的軟組織損傷是指皮膚沒有破損,一般採取活血止疼的方法治療就行。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有皮膚的破損,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清創處理。對於你說的情況,如果有軟組織損傷,就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你要注意休息,清淡飲食,多喝水。
4、運動損傷處理辦法及如何預防
①肌肉韌帶拉傷:
內因:訓練水平不夠、柔韌、力量、協調性差,生理結構不佳
外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氣溫、濕度、上課內容不好,教練專業水平不夠
預防:選教練、場地及適當的課程,在正常天氣情況下鍛煉、准備活動充分、循序漸進。
處理:24小時內為急性期:方法:停止運動、冷敷、包紮、抬高受傷部位。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
②關節扭傷:
內因:技術掌握不好、協調性差,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小、生理結構不佳、疲勞產生體力差
外因:准備活動不夠、場地滑、器材使用不當、教練、內容不好(動作速度快、轉、跳多)
預防:准備活動充分、了解設備使用、循序漸進,讓教練或自己速度放慢。
處理:24小時前為急性期:方法:停止運動、冷敷、包紮、抬高受傷部位。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
③運動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痙攣(准備活動不夠,肺透氣低,運動與呼吸不協調)
原因3:胃腸痙攣(運動前吃得過飽、飯後過早運動,空腹或喝水太多)
預防:運動前健康檢查,合理安排運動飲食,吃飯前後1小時運動,不空腹、喝水太多運動
處理:減慢運動速度、加深呼吸、調整運動呼吸節奏、手按疼痛部位,實在不行停止運動
口服減痙攣葯物(阿托品、十滴水)。
④腳底筋膜炎和神經刺痛:
原因:腳底頻繁壓力過多產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適合、鞋子問題、腳的生理結構不好,
原因:鈣的沉澱在腳跟骨上、腳底筋膜炎和神經刺痛:
預防:准備活動要充分(包括腳部的准備活動)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澡。
⑤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經常提腳跟造成的。
預防:運動前後的准備活動和放鬆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損傷和減輕疼痛。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洗,伸展助減痛等。
5、閉合性和開放性軟組織創傷該如何處理?
我是在我的書上找到的這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軟組織閉合性創傷的護理
1.觀察局部症狀和體征的發展,注意有無深部組織器官損傷。
2.局部制動 抬高患肢15°~30°以減輕腫脹和疼痛,傷處先進行復位,再選用夾板,綳帶等固定方法制動以緩解疼痛利於修復。
3.配合局部治療小范圍軟組織創傷後早期局部冷敷以減少滲血和腫脹,24小時後可熱敷和理療,促進吸收和炎症消退。
4.病情穩定後,配合應用理療~按摩和功能鍛煉促進功能盡快恢復。
軟組織開放性損傷
1。術前准備(省略啦~以為這個護士醫生會做的)
2.術後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嚴密觀察傷情變化,警惕活動性出血等情況,觀察傷口情況,如出現感染徵象時應配合治療進行早期處理,注意傷肢末端血液循環情況,如發現肢端蒼白或者發紺,皮膚溫度降低,脈搏動減弱時應及時報告醫生。
2)加強支持療法,根據傷情盡早選用適合的抗生素,達到預防用葯的目的,受傷後或清創後應及時用破傷風抗病毒。
3)預防感染,根據傷情盡早選用適合的抗生素,達到預防用葯的目的,受傷後或者清創後應及時用破傷風抗病毒素。
4)心裡護理,安慰病人穩定其情緒。
5)待病情好轉後鼓勵病人多做康復訓練。
6、開放性創傷如何處理?
開放性創傷如何治療?醫生表示,開放性創傷分很多情況,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不一樣。1.急診室經常遇到的開放刨傷行頭皮裂傷,手部各種外傷,以及身體其他各個部位的皮膚裂傷,足底釘子扎傷等等。經初檢護士檢查後,凡屬小面積的單純皮膚及軟組織裂傷,可由急診室手術值班醫生或治療室護士進行處理。其手術操作內容是清創縫合,先用2%奴夫卡因局麻,然後用20%肥皂水刷洗傷口周圍健康皮膚,用清水沖洗干凈,再進行手術。小面積軟組織損傷合並有肌腔、神經血管損傷者,根據病情,可請院內有關專業組醫生會診,然後把傷口用消毒敷料覆蓋,送住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2.開放性創傷合並有開放性骨折者,應選用消毒棉墊把開放的傷口包紮,骨折部位用副木、夾板加以固定,送往放射科拍x線片。如遇有嚴重的開放性骨折、肢體離斷、血管損傷情況,初檢護土應立即通知醫生,並將局部加以覆蓋及固定.送患者到搶救室進行抗休克治療。如扎有止血帶者,應在止血帶處有標記,註明扎的時間。如無標記及時間,應問明時間補記。3.對顱腦損傷患者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變化,及早給予甘露醇等高滲葯物進行脫水治療,預防腦水腫。另外還要給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病情許可,醫生應陪送患者到專科醫院治療,病情不允許轉送者,可請專科醫生來院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