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腕軟組織損傷怎麼辦
【手腕軟組織損傷怎麼辦】
手腕常見的軟組織損傷為腕背部腱鞘囊腫、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腕尺側副韌帶勞損、屈指肌腱炎等,多見於手工勞動者和家庭婦女。長時間的手工勞動造成肌腱之間、肌腱與腱鞘之間相互摩擦和韌帶牽拉過度,產生無菌性炎症。常用防治方法有:
1、急性期要停止手工勞動和減少家務活動,禁用冷水洗手,注意手腕部保暖,調理使用養生.骨活力。
2、按摩手法患者前臂放於旋前位,手背向上,醫者兩手握患者掌部,右手在橈側,左手在尺側,兩拇指平放於腕關節的背側,以拇指端按入腕關節背側間隙內。然後,手腕在拇指按壓下背伸至最大限度,隨即屈曲並左右各旋轉手腕3~5次。
【手腕軟組織損傷怎麼辦】
3、保健體操可採用叉指轉腕運動:兩腳分開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指對叉輕扣,兩腕關節依次屈伸,再做腕關節旋轉運動,各50次左右,各動作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可隨患者症狀的改善而逐漸增加。也可採用兩手握木棒擰轉運動,約100次。亦可在日常生活中採用掌中滾球運動:站、坐位或行走間,一手或兩手握2~3個保健球,利用五指依次屈伸撥動小球。開始練習最好單手掌持兩個小球活動。本運動對腕指的肌群靈活性的鍛煉效果好。
2、前臂軟組織感染能引起耳後淋巴腫大嗎
你好,你說的情況一般不會引起耳後淋巴結腫大
3、左前臂局部軟組織水腫淺靜脈增寬是什麼病
患者的檢查提示軟組織水腫,並且伴有淺靜脈增寬,多考慮是由於淺靜脈炎引起的。
4、右前臂軟組織損傷司法鑒定算什麼傷害
輕微傷吧
5、前臂軟組織挫傷要休息多久才痊癒?
應當檢查肌肉和韌帶或關節囊等重要組織。因為損傷不會是骨頭沒事就沒事,這是個錯誤的概念。還有治療方法要得當。外傷不能熱敷和按摩。
6、發生軟組織損傷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在平時的運動或工作中,由於意外的發生,很可能會造成軟組織損傷
。受傷的軟組織會有腫痛的現象,並使患處的關節出現功能障礙。發生軟組織損傷的處理方法主要有:
1、要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受傷24小時內宜冷敷,冷敷有促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局部血腫和減輕疼痛作用。1-2天後改用熱敷,熱敷可加速傷處周圍淤血的消散吸收作用。
2、損傷嚴重者,如局部腫痛明顯、活動障礙,應考慮是否有骨折、骨裂傷、關節脫位的可能。應進行X線檢查,明確診斷,以免漏診、誤診及延誤治療。
3、關節扭傷應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可能導致日後反復扭傷。
4、同一關節有反復多次扭傷史者,建議平時或運動時患處戴關節護墊或用彈力綳帶包紮,有保護關節的作用。
5、患處敷葯後,要注意觀察局部情況,如發現皮膚潮紅、瘙癢、起疹、起水皰等,應立即停止使用外敷葯,用消炎止癢膏塗抹。
6、為能得到及時正確診治,建議病人盡早到醫院找骨科醫生接受治療。
大家在平時要注意加強防護措施,預防軟組織損傷的出現。
7、十天前小腿軟組織挫傷 三天前去醫院看了看 說有淤血有炎症 給我開了兩天的葯 活血化瘀的 讓我回
不用吃葯,下面的內容你可以參考著看看。
本問題全部手打,如果您感覺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採納我的回答,謝謝您的獎勵~~么么噠~~
我們所說的軟組織包括皮膚和皮下、肌肉和肌腱組織、韌帶、血管和神經。下面就如何治療這些組織損傷粗略地說一下。
先說血管和神經的損傷。血管損傷分明出血和暗出血兩種,明出血的損傷,所能做的是想辦法止血,減少血液流出,保護生命,盡快送醫院治療。軀乾的大出血很少能挽救,應盡量減少搬動。填塞出血處,盡快送醫院。肢體的出血,可以壓迫止血,壓迫的位置要注意,動脈出血要選盡量靠近出血處並且靠近心臟方向的單骨(手指、上臂、大腿骨等)。雙骨(前臂、小腿骨等)的地方不適合止血,也止不住。靜脈出血要選傷口的遠心側壓迫止血(很多人都壓在近心側,搞得出血更多)。總之明出血都要送醫院治療。暗出血分三種。一種是空腔臟器的出血,出血量大,危險性高,隨時危及生命,要盡量減少搬動,盡快送醫院。第二種是實體的大出血,短時間內可以看到組織逐漸隆起,這是主要的動靜脈損傷,也要壓迫止血,然後送醫院。方法與明出血相似。第三種是小動脈或小靜脈出血,表現是局部腫脹,疼痛。皮下暗青色。數日後會出現皮下廣泛的暗紅色瘀斑,最後變黃消失。這種損傷可以自我救治。方法是四個字:制動冷敷。制動就是不活動,盡可能地固定住關節,目的是減少疼痛和繼續出血。冷敷(或冰敷)可以降低局部組織的溫度,促血管收縮,減少該處供血(有助於減少出血)。冷敷還可以減輕組織的水腫。
神經的損傷,分為擠壓、撕扯、橫斷等,急性擠壓(神經纖維微細結構不斷)恢復的最快,結果比較好。橫斷的神經,經過縫合,可以有部分恢復。撕扯的纖維斷面不在一個平面,修齊縫合會有缺損,效果最差。
韌帶的損傷,根據損傷程度和部位,處理不合適,會留有一定的殘疾。比如膝關節的所有韌帶,損傷後,行走時膝關節不穩定,會出現跛行,關節積液,腫痛等後遺症狀。腕關節的韌帶損傷,會形成下尺橈關節鬆弛,經常半脫位。會出現手腕腫痛,不能支撐和旋轉。踝關節的韌帶損傷,也會形成踝關節鬆弛,行走就會出現關節腫痛等等。對於這種大關節的韌帶損傷,最好的方法是制動固定和手術縫合。制動,可以使沒有損傷的韌帶部分不再損傷,固定六到八個星期,可以使損傷的韌帶完全瘢痕性癒合。手術縫合是對完全斷裂的韌帶而言的,新鮮的對位縫合可以使瘢痕最小,癒合後的強度接近沒受傷時的水平(可惜皮膚要留疤)。縫合後的韌帶損傷同樣要固定六到八周。
最後說一下肌肉和肌腱損傷的治療。肌腱的損傷就是斷裂或斷離。這種情況會使原來能做的動作做不出來(功能障礙)。這需要手術縫合,固定等治療。與韌帶斷離的處理一樣。肌肉的損傷包括急性(擠壓、撕裂和斷離等)和慢性(疲勞性損傷)。
急性損傷:(見血的)撕裂和斷離的損傷需要手術縫合,固定等治療。而擠壓、(不見血的)撕裂等損傷可以制動和冷敷。原理和前述出血的治療一樣。
慢性損傷:(不見血的)疲勞性損傷是一種肌肉組織被長時間牽拉或長時間收縮形成的。肌肉纖維被長時間牽拉處於疲勞狀態,一旦體位變換,有了收縮指令,靠近神經終板處的肌纖維與遠離終板的纖維形成不同步收縮,就會形成肌纖維痙攣,所謂扭傷。比如弓背坐久了,突然起身,就會扭傷腰部。半低頭久了,突然轉頭會扭傷一側頸部。白天跑動多了,夜間睡眠小腿會抽筋等等。遇到這種損傷,同樣要制動(頸、腰扭傷,要平卧床。岔氣了要穿束胸衣等)同時還要冷敷。
總之,損傷後能做自我治療就是冷敷和制動。
第一冷敷。冷敷要敷多久?答案是一直冷敷,直至疼痛、腫脹消失。
經常有醫生告訴傷者,冷敷24小時後做熱敷。受傷的回家照辦,兩天後復診,腫的像發面團,更嚴重的滿布血性水皰,慘不忍睹。不能不說這樣的醫生不及格。因為教科書里寫的明明白白,組織受損受後,一周到十天是水腫的高峰。讓其24小時後熱敷豈不是助紂為虐?
第二制動。就是受傷的部位盡量不能活動。有效的辦法是用材料或器械固定。固定多久?答案是因人而異,三到九周。年齡小,時間可以短一些,年齡大,時間就要長一些。原因是年齡小,體內生長激素旺盛,組織代謝快,恢復的快。年齡大,腺體萎縮,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少,組織代謝慢,癒合就慢。
就一般而言,皮膚的癒合時間是一到三周,肌肉的恢復是三到九周,骨的恢復是三到九個月。個別人或特殊的部位還會更長。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零五。是老輩不錯的總結。生長是要有過程的,許多心急的人,不想要這個過程,也可以,機體組織的回答是——不長。目前也沒有什麼靈丹妙葯能縮短這個過程。這也是很多急躁的人多少都要有點癒合後殘疾的原因。
可能有人會說,前面不是說年齡小的人,激素分泌旺盛,恢復快。為什麼不可以吃生長激素來促進癒合呢?答案是——不可以。這裡面有幾個問題要說明。一,年齡小的人,養傷是和長個同時進行的,激素分泌量是自身調節的。如果人為的增加,濃度要大,自身就會產生負調節,抑制腺體分泌。等到人為地給葯停止(吃不起或無葯),腺體分泌量不如以前,在生長有效的時間里影響身體的生長和發育。二,年齡大的人也不能使用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刺激的是所有組織,不僅受傷的地方在長,其他的地方也在長。老人骨骼生長線都閉合幾十年了,無處生長,就會出現巨頭、巨手和巨腳(在正常情況下你沒注意過老年人的臉都比年輕時大?)。還不僅如此,萎縮的腺體原本分泌量就少,人為增加後會不再分泌,傷愈後,新的損傷癒合更慢。激素還有其它一系列副作用。因此,弊大於利,不合算。
還有人說中葯可以促進癒合。呵呵,實話實說,這只是一個傳說。就目前而言,沒有任何一種葯方的中葯能明顯縮短損傷癒合過程。損傷的癒合是一個個體的過程。因人、因傷而異。換而言之,就算有這樣的中葯,裡面起作用的必然和生長激素是一樣的成分(如果不一樣,怎能有相同作用),前面說過了生長激素的副作用,你還敢冒險使用?
還有人說推拿、按摩、理療都能促進損傷癒合。呵呵,這又是一個傳說。推拿、按摩僅是手法的不同,對組織都是擠壓的刺激,受傷的組織原本就有水腫(水腫是必然,程度可輕可重),經過擠壓,水腫程度會加重,范圍會擴大。推拿按摩之初,會產生疼痛,經過幾十分鍾的按摩過後,推拿按摩的部分會疼痛減輕(以水分擠向周圍健康組織為代價)受傷的人會有輕松感。推拿按摩過後一小時左右,疼痛又會出現,並且比推拿按摩以前更疼痛,同時疼痛范圍比推拿按摩以前擴大。就像窪地積了一汪水(損傷、疼痛),用掃帚掃開(推拿按摩)散去。停止掃動(推拿按摩結束),掃出去的水(疼痛)又回到窪地,水汪周圍原本乾燥的地面都濕了(疼痛范圍擴大)。這是我關於推拿按摩效果的窪地積水理論。
理療有沒有效呢?答案是腫脹疼痛期是反效果。所謂理療,不論是紅外線、短波、微波等等,就是烘烤加溫。我們知道溫度升高,機體組織代謝也要增快,在循環不好的時候,新的進不來,舊的出不去,這種增快的代謝只會加重組織的損傷。因此會增加水腫和疼痛。
受傷難道不吃葯?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不用吃葯。
我說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幾乎所有人都承認一個現象——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漢語里還有個片語是治病養傷(說的是病要治,傷要養)。這兩句話里都有一個動詞「養」。這個道理我想你也明白了。養大孩子,喂的是飯。養好傷呢?自然是吃飯而不是吃葯了。
8、軟組織損傷的症狀
軟組織損傷以腫脹、疼痛為主要表現。急性期,局部滲血、水腫,疼痛劇烈。晚期可能出現肌肉、肌腱的粘連、缺血性攣縮,關節周圍炎,甚至引起關節僵直。
軟組織損傷一般可以使用華氏古方貼處理,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平時注意護理,不要受涼,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