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耳炎什麼症狀
1.化膿性中耳炎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的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熱、嘔吐等。嚴重的並發症有顱內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他並發症有迷路炎、面神經麻痹等。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本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常以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可引起顱內、顱外的並發症。①全身症狀
輕重不一。可有怕冷、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一旦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②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如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膿後,耳痛頓減。③耳流膿
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可為黏液、黏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④聽力減退及耳鳴
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漸降,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⑤耳聾
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一般為傳導性聾。
2.非化膿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聽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出現聽力下降,可有「自聲增強」現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聾的嚴重程度常有波動。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積液黏稠時,聽力不會因為頭位的變動而改變。兒童多無聽力下降的主訴,表現為對父母的呼喚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電視時要求過大的音量。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可有輕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耳痛。
(3)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
(4)耳鳴
一般不重,可為間歇性,當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少數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還可出現耳內流水,但是持續時間甚短,僅為數小時或1天左右。
(5)耳鏡檢查
急性期鼓膜周邊有放射狀血管紋。鼓膜緊張部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方移位;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藍色,不透明。若分泌物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線,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增多;若鼓室內積液多,則鼓膜外突,鼓膜活動度受限。
2、耳朵的軟骨組織在什麼情況下會響?
1.擤鼻涕時耳朵里會響:我們知道, 咽鼓管分為內外兩部分,外側部分是骨性管道,內側部分是膜性管道,由軟骨、纖維、粘膜及肌肉等軟組織構成。這兩部分的結合部分非常狹小,通常內徑僅有毫米。可見,咽鼓管兩端的形狀很象喇叭口,中間形成一個細腰,叫咽鼓管峽部。通向鼓室腔的喇叭口叫咽鼓管的鼓室開口,通向鼻咽部的叫咽鼓管咽口。咽鼓管的膜的管道部分由鉤形軟骨形成頂壁、後壁和下壁,其軟骨缺口被纖維、肌肉等軟組織所封。咽鼓管的骨性管道持續開通,而膜性管道由於受周圍軟組織的擠壓而塌陷,呈閉塞狀態。只有在打哈欠、咀嚼、打噴嚏或吞咽時,由於肌肉牽施,使咽鼓管膜性部分開放。咽鼓管的這種結構,形成一種從鼓室向鼻咽部「單向後門」,一般地,空氣只能從鼓室流向鼻咽部,不能反向。那麼,鼓室內的空氣會不會因為不斷地從咽鼓管逸出而形成負壓了呢?其實不然,人體還有自動調壓的措施。原來,當鼓室腔內氣壓降低時,會刺激鼓室內壁敏感的吞咽神經末梢,產生興奮,經過復雜的反射機制,使唾液腺分泌增加,並引起吞咽動作。這一吞咽恰好使關閉的咽鼓管膜性部分打開,鼻咽部的空氣就逆流而上,進入鼓室腔,從而暫時平衡了鼓膜內外的氣壓,於是咽鼓管膜性部分再關閉;當鼓室內的空氣又被吸收或排出時,反射再度開始,於是人就會不停地咽口水(一般每隔一分鍾會吞咽一次),咽鼓管咽口再開放。由此可見,吞咽口水與維持人的正常聽覺關系十分密切,其中咽鼓管的這種獨特功能何等奇妙!當我們用手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搐鼻涕時,由於鼻咽腔壓力驟然升高,迫使空氣逆向經咽鼓管進入鼓室腔,鼓室腔的壓力會瞬間升高,使鼓膜向外移動,這一剎那的氣流擊,使你立即感到耳內轟然一響。這時,鼓室腔內會暫時形成正壓。如果你隨後再做幾次吞咽動作,多餘的氣體又會經咽鼓管排出,鼓室內又恢復了正常氣壓。2.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ltis media)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除分泌性中耳炎以外,還有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一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液、非化膿性中耳炎等名稱。分泌性中耳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時與恰當的治療,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遷延轉化而來。本病冬春季多見。小兒及成人均可發病。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3.正常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
3、中耳炎是什麼症壯
你好,中耳炎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
1.化膿性中耳炎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的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熱、嘔吐等。嚴重的並發症有顱內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他並發症有迷路炎、面神經麻痹等。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本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常以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可引起顱內、顱外的並發症。①全身症狀 輕重不一。可有怕冷、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一旦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②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如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膿後,耳痛頓減。③耳流膿 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可為黏液、黏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④聽力減退及耳鳴 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漸降,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⑤耳聾 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一般為傳導性聾。
2.非化膿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1)聽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出現聽力下降,可有「自聲增強」現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聾的嚴重程度常有波動。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積液黏稠時,聽力不會因為頭位的變動而改變。兒童多無聽力下降的主訴,表現為對父母的呼喚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電視時要求過大的音量。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可有輕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耳痛。
(3)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
(4)耳鳴 一般不重,可為間歇性,當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少數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還可出現耳內流水,但是持續時間甚短,僅為數小時或1天左右。
4、耳下軟組織發炎
跟醫生說清楚反復發作了嗎
現在的醫生也真是有點什麼
不過有什麼辦法
還是只能靠他們
你孩子這種情況很奇怪
跟醫生說清楚讓他再仔細檢查下身體吧!!
這樣下去情況也許會變得更糟糕
5、如何診斷中耳炎?
一、是分泌性中耳炎。二、化膿性中耳炎。三、中耳膽脂瘤。這些疾病在臨床上有他的特殊表現:比如說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最常見於兒童或得鼻咽癌腫瘤的患者。會覺得耳朵悶塞、耳朵脹、耳朵裡面像灌了水一樣,聽聲音不清楚、聽聲音沉悶。化膿性中耳炎有急性和慢性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話,那他可能有耳朵疼痛,如果鼓膜已經穿孔耳朵流膿出來,另外聽力也有下降。中耳膽脂瘤患者不感染可能長期以來沒有任何症狀,當他一旦感染,可能疼痛,流著膿,裡面的味道比較臭。還有一種就是先天性,小孩生下來,沒有耳朵流膿也沒有聽力下降,慢慢的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出現面癱、聽力完全喪失。也有很多小時候兒童期得過化膿性中耳炎或者長期分泌中耳炎。家長沒有重視或者是醫療條件所限制,一旦發病的時候,那麼它就已經轉成中耳膽脂瘤了。
6、急!外耳道炎會不會引發別的炎症?
外耳道炎會在外耳道或者耳道口出現炎症,還會出現耳朵疼痛,耳朵發癢、耳朵堵塞、分泌物增多等現象,中耳炎是在中耳腔或者骨膜出現炎症,也會出現耳朵疼痛現象,嚴重的還會對聽版力造成損傷。
治療期間盡量不要去公共浴池或者公共游泳館權,以免導致水中的細菌進入耳朵內加重感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