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腦部皮下軟組織" 法醫鑒定
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疾病概述
頸、肩、腰痛是很常見的病症,被認為是世界三大疑難病症之一,多數與軟組織損傷有關。人體的所有組織結構如果從軟硬的角度來分類,可概括地分為硬組織和軟組織。硬組織結構主要是骨性組織,而軟組織結構范圍就比較廣,如肌肉、韌帶、腱鞘、滑囊、關節囊、筋膜等,都是我們常說的軟組織。因為人體的一切肢體活動(包括靜態和動態)都要有相應的軟組織參與,所以軟組織每時每刻都要承受各種力的作用,急性爆發力或積累性作用力超過了人體的承受范圍,就會造成軟組織損傷,根據發病原因和過程的不同,主要分為急性軟組織損傷和慢性軟組織損傷兩類。
【軟組織損傷】的病因病理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急性軟組織損傷多因挑擔、抬杠、搬挪重物等用力過猛、閃轉扭傷等原因,而扭傷軟組織,引起肌肉、筋膜、韌帶損傷,甚至撕裂。常見部位多為四肢關節及腰部周圍軟組織。肌肉損傷多在其起止點,或肌筋膜受牽拉部位。其病理變化為肌肉、筋膜、韌帶、關節突及滑膜的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改變,如充血、水腫、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等。韌帶可能撕裂或斷裂,刺激、壓迫神經末梢,引起疼痛。根據損傷的病理發展過程,急性軟組織損傷大致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 常見於急性腰背筋膜及骶棘肌損傷,急性棘上或棘間韌帶損傷,急性腰椎關節滑膜嵌頓。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急性軟組織損傷疾患通過治療,大多可以治癒,有一部分未經正規治療則轉化成慢性。但多數慢性軟組織損傷起病即表現為慢性。如會計、車工、打字員等長期處於某種姿勢,肌肉持續收縮,即便停止工作,肌肉仍不能恢復舒張狀態,有的數小時,有的甚至成年累月。醫學上稱為「靜態殘余張力」。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力的載荷速度很慢,受力點主要是肌腱和骨連接面,主要是骨膜部位。積累性損傷同樣會使肌肉纖維、微細血管、韌帶輕度撕裂和出血,人體在進行修復過程中會發生結疤和粘連,出現骨質增生、韌帶增生肥厚、椎管狹窄等,其病理變化復雜,以綜合形式表現症狀。慢性軟組織損傷是長時期逐漸形成的,短期內不易觀察到,待症狀明顯時,已經出現了器質性改變 。因慢性軟組織損傷發病廣泛,治療困難,以至於聯合國衛生組織把它列為目前世界上三大類疑難病(癌症、心腦血管病、慢性軟組織損傷)之一。
(一)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原因:1.積累性損傷:指人體受到的一種較輕微的持續性的反復的牽拉、擠壓而造成的損傷,這種損傷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超過人體的自我恢復代償能力,就成為一種積累性損傷疾病。2.隱蔽性損傷:這種損傷大部分不為患者所察覺,比如在一些娛樂性活動中或偶然的較輕微的跌、打、碰、撞,所造成的損傷,當時有疼痛感受,但並沒在意,過了一段時間後發覺疼痛,患者往往忽略損傷史,而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3.疲勞性損傷:指人體的四肢、軀干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所造成的損傷。如長時間激烈的體育活動,四肢、軀干超負荷工作所造成的損傷、勉強搬抬重物所造成的損傷等等,皆屬於疲勞性損傷。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特點: 1. 作用強度小:這種強度常常被人們視為微不足道或正常范圍,例如看書時保持頸部位置肌肉用的張力很微小。2. 長時期存在: 這種微小的作用長期存在下來,人們認為運動或暴力能造成損傷,而這么微小的力量不會造成損傷,因此發病常常因為職業、愛好、生活習慣等引起,缺乏正確的保健意識和保健措施。例如電腦操作員、長時間織毛衣的人等會覺得頸部不適,他們往往等到症狀明顯時才感覺發病了,也會因沒有正確對待及沒有有效的治療而長期存在。3.潛伏性強: 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病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是種靜力潛伏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如久坐在椅子上,當站立時下肢感覺酸麻。
【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受傷時患者常感受傷部位有響聲或組織突然「撕裂」感。局部疼痛、活動障礙。可分為三個階段: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煉時仍感疼痛,酸軟無力。有些嚴重病例,由於粘連或瘢痕收縮,出現傷部僵硬 、活動受限等情況。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起病緩慢,在現代文明社會,慢性軟組織傷病越來越多,許多人感覺奇怪,自己沒有受傷,頸、肩、腰、腿卻很痛,其實,積累性損傷同樣會使肌肉纖維、微細血管、韌帶輕度撕裂和出血,人體在進行修復過程中會發生結疤和粘連。造成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常見症狀:
1.患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 患部活動受限。4.患部有壓痛點。 5.患部外形無異常。
【軟組織損傷】的診斷和鑒別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根據受傷史及上述臨床表現可作出明確診斷。
1. 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有牽扯或撕裂樣疼痛。
2、局部腫脹。
3、活動明顯受限。
4、出現疼痛和肌緊張、壓痛點明確。
5、X線檢查無骨折及小關節脫位。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勞損多為慢性發病,並無明確的急性外傷史;有的患者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外傷史;有的患者姿勢不良或曾長期彎腰工作。症狀時輕時重,一般休息後好轉,勞累後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須經常變換體位。有些患者在患處有程度不同的壓痛,有的患者壓痛范圍廣泛或無固定壓痛點。X線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2、頭部CT平掃,局部皮下軟組織腫脹,其內見數個斑點狀高密度影,怎麼辦
頭皮下血腫,你是不是有頭部外傷史?
大腦內部是沒有問題的
3、頭部外傷,CT顯示軟組織腫脹,怎麼辦?
看樣子顱內應該是沒什麼事。
該打官司打官司,該放訛放訛。
如果是自己碰的,那就該幹嘛幹嘛,沒必要理會。
4、腦袋碰了一下,CT說左側頂部皮下軟組織腫脹,嚴重嗎?
CT發給我,看下。
如果只是軟組織腫脹,不嚴重。
5、後腦頂骨處,頭皮下軟組織腫脹
您好,您有過外傷史,對於您的頭皮下軟組織腫脹最好是做理療,用些中葯。
6、額皮下軟組織腫脹
不要擔心.
頭皮下軟組織腫脹,是皮下軟組織撞擊後血管滲出所致。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吸收。顱腦外傷主要是腦組織正常問題就不大。醫生叫觀察一段時間是因為,部分病例24小時內腦內會出現遲發血腫,如果患者出現頭痛、嘔吐甚至昏迷,要立即復查CT。
如果腹痛或老是哭鬧,要進行腹部檢查,最簡單的B超就行了。如果呼吸急促、氣喘要進行胸部檢查,透視或拍X光片。
7、軟組織腫脹怎麼辦
軟組織挫傷多因扭傷、挫傷、跌撲傷或撞擊傷,造成肌體局部皮下軟組織受傷。.軟組織挫傷的治療通常可以鎮痛、理療、制動等方法治療。在受傷24 小時內,局部可用冷敷,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縮,組織水腫消退,起到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患者往往在敷葯後就能即時消腫止痛,敷葯時的綳帶固定,不僅能保持關節於受傷韌帶鬆弛的位置,暫時限制肢體活動,還有利於損傷韌帶的修復,大大縮短了治療時間。長期以來每日有許多患者接受此法治療,受到了很好的療效。今古通痛消貼對於軟組織挫傷的療效不錯。
骨折恢復期間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應多吃些能轉化為有機質骨膠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牛奶、豆類食品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恢復期間建議配合使用今古通痛消貼,消腫止痛,舒筋活絡,活血化瘀。
8、車禍後十天,頭部CT顯示皮下軟組織腫脹,除了腿發軟,沒有其他不適,請問這要緊嗎?可不可以出院
你好這種情況是通過外傷造成的皮下有些水腫,通過時間的恢復慢慢會自己吸收的,沒有什麼大礙,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