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土葬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

土葬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

發布時間:2020-09-17 09:05:04

1、人死以後 屍體的變化過程

2、人從死到腐爛到白骨露出需要多久 以20度計算

一般說來,屍體夏天腐敗最快。
右下腹開始出現屍綠,死後已超過2 4小時;
屍體呈巨人觀則已死亡3天以上;
死後15天左右全身軟組織腐爛、糜化、崩潰、消化。冬天屍體腐敗較慢,在冰雪中甚至可不腐敗。
成人木乃伊化(干屍)――約3個月。
地上屍體白骨化――數月~1年;
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3~5年;
土中屍體白骨化――3~5年;
骨骼乾燥、脆化――10~15年。

將屍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3、試問為何有的人死後屍體是僵硬的,有的人卻是軟的?

人死後,各組織和器官的機能活動逐漸停止,屍體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稱為死後變化,由這些變化所呈現的現象為屍體現象。
早期屍體現象有以下幾種:
1、屍冷:
人死後,產熱停止而散熱仍繼續,屍體逐漸變冷。屍冷的快慢受屍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較大。身體本身的因素有年齡、身體狀況、死因等原因。一般身強體壯的成人、肥胖者、破傷風等人死前發生強烈的痙攣以及急性傳染病、敗血症及急性熱性死者,屍體溫度下降較慢;而小兒、老人、瘦弱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死者,則屍溫下降較快。屍體的穿著、鋪蓋、棉被等是否單薄也有影響。一般衣著單薄的在死後3—4小時內屍體的溫度就和環境溫度相一致。
屍體和環境的溫差越大,則屍冷的進展越快。體格一般的成人屍溫在室溫的環境中,平均每小時下降0.5攝氏度。如果環境溫度低(2——6攝氏度),則每小時下降1攝氏度,如果環境溫度高達40攝氏度,則不發生屍冷。
2、肌肉鬆弛:
表現為肌肉鬆弛、肢體變軟,瞳孔散大,眼微睜,皮膚失去彈性,各關節極易屈曲等。括約肌鬆弛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尤其是婦女死後極易出現(見圖1)。在受壓迫處的皮膚表面可形成與壓迫物表面形狀相應的壓痕,屍體的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後面柔軟部位和突出部位與硬物接觸後被壓成平邊狀態,可借偏壓的部位來推測屍體的位置有無移動,但也有死亡瞬間忽然發生屍體痙攣,此時不僅看不到肌肉鬆弛,死時手中拿的物品還可能握的很緊。
屍僵是重要的早期屍體現象之一,雖然只有一部分肌肉出現屍僵,即可確認死亡。屍僵有時能提示死者臨死的姿態,也可根據其進展程度推測死亡時間。至於影響屍僵的因素,一般小兒老人體弱者的屍僵發生和消失都較快。嬰兒有時死後10—30分鍾即已發生。成人及肌肉發達者正相反。一般高溫能促進化學過程而能加速屍僵的發生或消失。但燒死者的僵直是高溫引起的蛋白凝固而不是屍僵;低溫時出現與消失都慢,但冰凍屍體的僵硬主要是屍體的凍結(汗啊,我知道是廢話……)
一般情況下,屍僵會在死後1~3小時內開始出現,表現為咬肌、頸肌、顏面部肌肉僵硬,下頜關節固定;經4~6小時,屍僵擴延到全身。12~24小時發展到頂峰,24~48小時開緩解;完全緩解需要3~7天。屍僵緩解的順序與其發生的順序相同。
在死後4~6小時內,人為地將已形成的屍僵破壞,屍僵不久後仍可重新發生,但強度較原來屍僵為弱。這種現象稱為再僵直。若死後超過6~8小時,遭破壞的屍僵將不能發生再僵直。 對於屍僵發生的原因,現在學術上有爭議,較主流的理論是,屍僵是由於死後肌肉中三磷腺苷(ATP)分解所致。這個理論的解釋為,肌肉只有在足量的ATP存在時才能保持其彈性,如除去ATP,則肌肉失水,形成僵硬的肌動球蛋白凝膠,結果使肌肉收縮、僵硬。人體死亡後,由於ATP繼續分解,而不能得以正常補充,於是形成屍僵。
此外還有屍體痙攣,一般不經過肌肉鬆弛階段而一直持續到正常屍僵的出現,集中發生在精神高度緊張或腦損傷時,如溺死者緊握水草,自殺者手中緊握致傷物。
屍體表面不斷蒸發水分,尤其是在覆蓋層薄而濕潤或創面的部位,每因水分快速蒸發而變得乾燥。通常在死後數小時可見唇口發暗,皺縮、稍變硬。(見圖3)如果眼睛是睜開的,露出的球結膜表面逐漸變成渾濁、皺縮,呈黃灰色三角形斑,此斑可作為死亡的確證。角膜因失去水分而渾濁,並隨時間的延長而加重。一般死後6—12小時為輕度渾濁,15—20小時混濁加重,但仍可透視瞳孔,經48小時則強度渾濁,已不能透視瞳孔。眼睛閉上或在水中的屍體也可發生角膜渾濁。
乾燥的發生和進展也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溫度高、乾燥、風大或通風良好的環境能加速屍體局部的乾燥,反之則乾燥發生的慢。
人死後血液循環停止,血管內的血液由於重力作用向屍體的低下部位移動,墜積於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並使其擴張,透過皮膚顯出紫色斑,稱為屍斑。
屍班最早在人死後30分鍾出現,一般在死亡1---2小時開始出現。屍斑的形成、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
屍斑形成的最初階段,稱為墜積期。此期在死後5---6小時內達到明顯可見。可持續6---12小時。墜積期屍斑被按壓屍斑退色或消失,出去按壓則屍斑又重現。在此前階段如果變動屍體位置。屍斑也隨之改變,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現。
屍斑發展的第二階段為擴散期。從死亡後發展到擴散期約需8小時,延續至26---32小時。此期被血紅蛋白染紅的血漿浸透到周圍組織,此時按壓屍斑已經不能完全消失,只是稍許退色,停止按壓後屍斑恢復原色也慢。變動屍體位置,部分屍斑可能移位,部分屍斑則保留在原來形成的部位。
屍斑發展的第三階段為浸潤到組織中的時間較久,此期用手指壓迫屍斑不再改變顏色,也不再消失,變動屍體位置則屍斑不再轉移。
某些中毒屍斑顏色特異,一氧化碳中毒時呈鮮紅色,氧化物中毒呈櫻桃紅色,亞硝酸鹽、氯酸鉀中毒呈灰褐色,凍死時呈紅色。
屍斑的分布:一般出現在屍體底下部位並按屍體姿態各異。仰卧時見於背、腰、臀、枕部、頸部、四肢,有時見於側面甚至上身傾斜處(如鎖骨區),俯卧時可見於顏面、胸膛、四肢的腹側面,屍體懸直或直立時,見於下肢、兩手及前臂。
影響屍斑出現的因素:內在與死因有關,急性失血、貧血、衰竭或惡體質者出現較慢,猝死和窒息死的屍體因血液呈流動性,屍斑出現的快而強,其色暗紫。外界因素中屍體低下部位壓迫處由於毛細血管內的血液被壓到別處故無屍斑形成,呈蒼白色容易與形成的屍斑對比
晚期屍體變化:
1、屍臭
很遺憾,生前再美麗的人死後也會發出一種難聞的臭味。屍臭是屍體腐敗過程中的一種表現。主要是由於死後,呼吸道、大腸里的細菌大量繁殖產生腐敗臭氣(硫化氫、甲烷、氨等),這些氣體通過口、鼻及肛門排出體外所致。屍臭通常從死後第2---3晝夜開始產生。有時,甚至在人將死未死之時就會產生少量這種臭氣,會引來那些嗅覺靈敏的鳥類。所以,在太平間停放屍體時,需將死者的口鼻以及肛門等孔道用衛生棉堵住,有防止屍臭外溢的作用
、屍綠和膨脹
腐敗一般開始於大腸,主要是腸內細菌引起,通常死亡1天後出現腹部膨脹。死亡1---2天後在右下腹的皮膚上出現綠色斑塊,稱屍綠(見圖6)。並有可能繼而出現腐敗水泡和腐敗血管網。然後擴延至全身,在死亡3---7天後腐敗氣體進入皮下組織,顏面腫脹呈黑色,眼球突出,口唇變厚、舌尖挺出,腹部膨隆,呈所謂巨人觀,由於腹腔內的腐敗氣體的壓力作用,使口鼻腔流出血性泡沫液體,排出大小便,陰囊與陰莖膨大成球狀,子宮內胎兒娩出,即死後分娩。
、白骨化
在腐敗過程中,屍體所有軟組織分解消失露出白骨。在空氣中白骨化所需的時間隨季節不同,成人屍體在夏季需半個月至1個月以上。在土中白骨化經過時間長,季節變化少,在成人需7---10年,小兒屍體4---5年,幼兒屍體2---3年,新生兒屍體大約1年。

屍體在特殊的條件下可不經過一般的分解過程而長期保存其原形。這是特殊的屍體變化,如木乃伊與屍蠟等。

4、屍體腐爛要多久

一般說來,屍體夏天腐敗最快。
右下腹開始出現屍綠,死後已超過2 4小時;
屍體呈巨人觀則已死亡3天以上;
死後15天左右全身軟組織腐爛、糜化、崩潰、消化。冬天屍體腐敗較慢,在冰雪中甚至可不腐敗。
成人木乃伊化(干屍)――約3個月。
地上屍體白骨化――數月~1年;
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3~5年;
土中屍體白骨化――3~5年;
骨骼乾燥、脆化――10~15年。

將屍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5、怎樣判斷死者已死亡1-2小時?

死亡時間的推測

死亡時間.即死後經過時間的推斷.而現在仍然運用綜合屍體現象.超生反應.胃內容物.昆蟲繁殖.植物生長以及環境氣候等因素分析推斷死亡時間.一般說來.死後兩天之內的.誤差可以為1小時左右.死後三.四天的.誤差可以為數小時-1天左右.形成干屍等時.誤差可以為1個月左右.到了屍體白骨化後.誤差可以為1~2年.古屍的話.誤差可以更長..

而傳統上用三種方法來推斷死亡時間:屍僵.屍斑及屍溫.
屍體現象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環境的溫度.屍體的體格.運動程度.是否飲酒.是否用麻醉劑等方面的影響.均會產生不相同的反應.
屍僵一般於死後1-3小時開始出現,最初出現在顏面部和眼肌,隨後擴散到軀乾的上下肢.12小時後,屍僵達到全身.屍僵持續6小時左右開始緩解.屍體恢復變軟.

屍斑的出現也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死後血液循環停止.最快半小時後.血液因自身重力墜積於屍體的底部血管.該處皮膚現出紫紅色的斑痕.這就是屍斑.屍斑最晚在死後4-10小時內出現.它的顏色持續時間很長.如果一個人死後仰面躺在床上時,屍斑應在他的背部,如發現屍斑在身體的前部,說明屍體被移動過.

還有一方面是通過屍體的溫度來判斷死亡時間.死後體內停止產熱,屍體的溫度大約每小時會下降1度.肌肉組織和環境的溫度對屍體溫度影響很大.胖人的屍溫比疫人的屍溫降低的慢,溫暖室內的屍溫比寒冷室外的屍溫冷得慢.

下面是常用來推斷死亡時間的公式:
常溫(98.6oF)-屍體直腸溫度〕/1.5=近似死後經過時間 (方法不是百分之百的精確,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只能推斷大致的死亡時間)

而最新一種方法名為[眼球化學法].由美國的內科醫師約翰.科發現的,他視察到人死後紅細胞會破裂,其中鉀元素會慢慢進入眼房水裡,從而可預測死亡時間.因為這種方法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所以測得的死亡時間要比前三種方法精確.
------------------------
現場推斷死亡時間,主要是根據屍體現象綜合推斷.
1.早期屍體現象

(1)屍體新鮮,角膜透明,未見屍斑與屍僵--1小時以內

(2)屍斑淺.用指壓迫.屍斑消褪.屍僵僅出現於頜.項關節--2-3小時

(3)屍僵延及上肢,人工破壞後可再度出現.變更屍體體位.原屍斑消褪.新的低下部位出現屍斑.角膜有時可見白色斑點--4-5小時

(4)屍斑用指壓迫無法消褪,變更體位,原屍斑不能消失,新的低下部位出現屍斑不明顯.屍僵強.角膜呈片狀混濁--7-8小時

(5)屍斑已進入擴散固定期.屍僵已發展到全身--10-12小時

(6)右下腹壁出現屍綠,屍僵開始緩解--24小時

(7)下肢屍僵也緩解,角膜完全混濁--48小時

(8)巨人觀--2-4天

2.屍溫

(1)死後10小時以內,每小時下降1℃

(2)死後10小時以上,每小時下降0.5℃

3.晚期屍體現象

(1)成人木乃伊化(干屍)-約3個月

(2)地上屍體白骨化--數月-1年

(3)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3-5年

(4)土中屍體白骨化-3-5年

(5)骨骼乾燥.脆化-10-15年

6、如何判斷屍體死亡時間

1.看屍體的僵硬程度,一般情況下,屍體在死後30分鍾—2小時內就會硬化,9小時—12小時完全僵硬,30小時後軟化,70小時後恢復原樣。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溫乾燥情況下則會延緩,高溫多濕條件下會加快。

2.看屍斑的變化

(1)指壓:屍斑是血液由於重力學的原理積存於屍體下面而出現的特有斑痕,
死後6一12個小時指壓時會有一定的褪色,超過了12小時,就基本上不會褪色了。

(2)移位:如果屍體被挪動過屍斑會發生移位,但死後8—9小時再改變屍體的體位,屍斑只會發生部分的移動,舊的屍斑還會存在,同時還會出現新的屍斑。經過了1 0個小時以上,屍斑就不會動了。

(3)注意:要考慮死者的年齡、體格、死因以及屍體放置的環境因素,不同的因素會產生極大的不同。

3.看屍體內的消化物,食物經胃部消化大約2小時會全部到達小腸。

4.看屍體腐爛程度

傳統上用三種方法來推斷死亡時間:屍僵、屍斑及屍溫。偵探小說家經常利用這種推斷把故事情節描述得栩栩如生,你可不要完全相信。因為屍體現象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環境的溫度、屍體的體格、運動程度、是否飲酒、是否用麻醉劑等方面的影響。

7、屍體腐爛要多長時間

一般說來,屍體夏天腐敗最快。
右下腹開始出現屍綠,死後已超過2 4小時;
屍體呈巨人觀則已死亡3天以上;
死後15天左右全身軟組織腐爛、糜化、崩潰、消化。冬天屍體腐敗較慢,在冰雪中甚至可不腐敗。
成人木乃伊化(干屍)――約3個月。
地上屍體白骨化――數月~1年;
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3~5年;
土中屍體白骨化――3~5年;
骨骼乾燥、脆化――10~15年。

將屍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8、屍體腐爛需要多少時間

-屍體變化屍表現象 死亡時間

屍溫每小時下降1度 10小時之內

屍溫每小時下降0.5度 10小時以上

角膜輕度混濁 8---12小時

瞳孔不能透見 48小時左右

屍斑開始出現 1---2小時

屍斑指壓退色 6---8小時之內

屍斑可以轉移 15小時之內

屍斑發展高峰 15小時左右

屍僵開始出現 2---3小時

屍僵發展高峰 12---15小時

屍僵開始緩慢 24---36小時

屍僵消失 3---4日

下腹部腐敗變色 24---48小時

腐敗靜脈網及水泡 2---4日

蛆出現 24小時左右

蛆侵蝕皮膚 4日以上

蛆食盡內臟 1個月左右

成人白骨化(土中) 7---10年

成人木乃伊 3個月以上

全身屍蠟化(水中) 1年左右

表7---1屍體腐敗現象在不同季節開始出現的時間

屍體腐敗現象 夏季 秋季 冬季

腹部膨脹 4---5小時 8---10小時 2—3天

腐敗綠斑 約12小時 約24小時 3---5天

腐敗血管網 1---2天 2---3天 5---7天

腐敗水泡 1---2天 3---5天 一般不出現

腐敗巨人觀 2---3天 3---7天 15---30天
人的屍體有三種,新鮮屍體,腐爛屍體,石化屍體,一般夏天是三天之五天,冬天會在一個月之內,根據溫度的不同。
夏天的時候加冰會好一點,
就這些了,我以前看書看的,好惡心阿,

9、人下葬後多久會腐爛?

如果死後立即下葬,棺材密封性好,屍體腐敗速度只有平常的八分之一,屍體完全腐爛最長可能要40天。屍體腐敗的速度受環境溫度、死亡原因及個人體質影響極大。人體中,因回盲部容易積滯糞便,故死後該處發生腐敗較早,產生硫化氫較多,所以屍綠首先出現於右下腹部。

(9)土葬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擴展資料:

屍綠通常於第一晝夜末開始出現,然後逐漸擴大,向全腹部蔓延,進而擴延至全身。一般說來,屍體在夏天腐敗最快,當右下腹開始出現屍綠,死後已超過2 4小時;死後15天左右全身軟組織腐爛、糜化、崩潰、消化。冬天屍體腐敗較慢,在冰雪中甚至可不腐敗。

當存在有利於細菌的發育和繁殖的因素時,屍體腐敗就快;否則減慢或停止。在溫度2 5~35攝氏度、濕度適當和空氣流通時,腐敗快。

參考資料:

網路-屍體腐敗

10、人死後幾天屍體腐爛?

一般情況下,屍體在死後30分鍾—2小時內就會硬化,9小時—12小時完全僵硬,30小時後軟化,70小時後恢復原樣。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溫乾燥情況下則會延緩,高溫多濕條件下會加快。
面部及四肢發涼、屍斑、屍僵開始出現,其死後經過時間為1~2小時。屍斑呈片狀分布,屍僵大部分出現,其死亡時間經過3~4小時。屍斑融合成大片,屍僵全身出現,角膜微濁,嘴唇開始皺縮,用縮瞳劑、散瞳劑滴眼,瞳孔仍有反應,其死後經過時間為5~6小時。

屍僵高度發展,指壓屍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濁,眼結合膜開始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12小時。屍斑能全部壓退,羊皮紙樣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濁,鞏膜黑斑出現,口腔粘膜及眼結合膜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24小時。

上述幾種屍體現象出現的時間,是以春秋季節為基礎的,夏季則加快,冬季則變慢。

腐敗性腹部膨脹,在春秋季節於死後8~10小時,夏季於死後4~5小時,冬季於死後48~72小時開始出現。腐敗綠斑,在春秋季節約於死後24小時,夏季約於死後12小時,冬天死後72~120小時開始出現。

腐敗血管網,在春秋季節於死後48~72小時,夏季於死後1~2天,冬季約於死後7天開始出現。頭發易於脫落和腐敗水泡現象,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5天,夏季於死後1~2天出現,冬季一般不出現腐敗水泡。
腐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7天,夏季於死後2~3天,冬季於死後15~30天開始出現。在盛夏季節,屍體軟組織液化消失僅存屍骨,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有蠅破壞的情況下,時間更會縮短。如果所檢屍體在水中,則還有些屍體現象供推測死亡時手腳皮膚泡軟膨脹,呈白色皺縮狀的現象,若出現於手掌、腳掌處,則死亡時間在4 小時左右;若出現於手背、腳背處,則死亡時間於48小時左右。

手腳皮膚脫落呈手套狀的現象,若是出現於夏天的屍體上,其死亡時間為一周左右;冬天為一月左右;春秋天則為2周左右。腐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7~10天,夏季於4~5天,冬季於1.5~2月出現。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屍體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受到各種條件制約的

與土葬屍體軟組織完全消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