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中的R、I、C、E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中的rlce分別代表損傷的程度。
2、軟組織損傷能憑得上傷殘等級嗎
軟組織損傷不構成傷殘等級。
軟組織損傷,不存在器官缺損,沒有醫療依賴,不構成傷殘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50px2;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4)急性外傷導致椎間盤髓核突出,並伴神經刺激征者;
5)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6)指端植皮術後(增生性瘢痕25px2以上);
7)手背植皮面積>1250px2,並有明顯瘢痕;
8)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9)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10)足背植皮面積>l02;
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
13)四肢大關節肌腱及韌帶撕裂傷術後遺留輕度功能障礙;
14)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Ⅱ度及Ⅱ度以上者;
15)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跟矯正視力≥0.8;
16)雙眼矯正視力≤0.8;
17)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8)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19)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後矯正者;
20)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人工晶狀體跟,矯正視力正常者;
21)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I度~Ⅱ度(或輕度、中度),矯正視力正常者;
22)晶狀體部分脫位;
23)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4)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5)外傷性瞳孔放大;
26)角鞏膜穿通傷治癒者;
27)雙耳聽力損失≥26dB,或一耳≥56dB;
28)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並足站立;
29鉻鼻病(無症狀者);
30)嗅覺喪失;
31)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2)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I度;
33)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4)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5)鼻中隔穿孔;
36)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7)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後,胸膜粘連增厚;
38)腹腔臟器挫裂傷保守治療後;
39)乳腺修補術後;
40)放射性損傷導致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41)慢性輕度磷中毒;
42)氟及其他無機化合物中毒慢性輕度中毒;
43)井下工人滑囊炎;
44)減壓性骨壞死I期;
45)一度牙酸蝕病;
46)職業性皮膚病久治不愈。
3、急性運動損傷後如何處理?
很多運動損傷的處理方面都說要了RICE原則:
及REST+ICY+COMPRESSION+ELEVATE;具體說說,就是處理運動損傷,我們馬上讓損傷運動員立即停下來,用低位冷敷受傷部位,減少局部血壓循環,對於有流血的情況,加壓保證止血,並太高患肢。
4、簡述閉合性損傷的處理原則
一、早期:指傷後24到48小時內,此期病理變化的主要特點是組織撕裂或斷裂後,出現血腫和水腫,發生反應性炎症,臨床表現為損傷局部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處理原則: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及減輕炎症。
二、中期:指傷後24—48小時以後,臨床上,急性炎症已逐漸消退,但仍然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已經形成,組織正在修復。形成凝塊,周圍健康組織長入。
處理原則: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加速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及壞死組織的清除,促進再生修復,防止粘連形成。
三、後期:損傷組織已基本修復,但可能有瘢痕和粘連形成。臨床上,腫脹和壓痛已經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煉時仍感到微痛、酸脹和無力,個別嚴重者出現傷部僵硬或運動功能受限。
處理原則:恢復和增強肌肉、關節的功能,軟化和分離瘢痕及粘連,促進功能的恢復。
5、運動損傷的RICE原則
RICE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不同意思。
1、R:Rest,休息。
很簡單,就是說,受傷後就要停止運動,多休息。
2、I:Ice,冰敷。
先用布包好冰塊,然後敷在受傷的位置上,通過減緩冷卻流向受傷部位的血液,來減緩炎症,同時緩解患處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冰敷的時間不能太長,冰敷幾分鍾後,就要停止,等體溫恢復到正常後,再進行第二次冰敷,如此反復。
3、C:Compression,加壓包紮。
這個應該比較常見,通過加壓包紮,壓迫血管止血,能有效減少患部出血。正常包紮可以保持幾天。
4、E:Elivation,抬高患肢。
將受傷的部位抬高,能有效消除腫脹。
(5)軟組織損傷後rice原則擴展資料:
預防急性運動損傷
李寶軍博士指出,在日常鍛煉中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如參加對抗性強的競技類項目應當在比賽開始前充分熱身,如果條件允許,應當佩戴關節護具,減少運動中對關節的沖擊。運動前後應當充分的拉伸放鬆關節,這樣才可以讓關節適應過大范圍活動的需要。
在臨床中我們經常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他們往往忽視了這些細節,導致一些急性損傷變為慢性損傷,或者繼發出如關節損傷韌帶拉傷像肩關節囊撕裂導致的脫位,十字韌帶的拉傷等等比較棘手的病症。
6、簡述人體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措施
本題出自於運動人體學題庫:
對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是適當制動,止血,防腫,鎮痛,減輕炎症。
其急救方法包括幾項內容:第一,固定。骨折、脫臼、拉傷應進行加壓保護,目的是減輕痛苦、促進傷口癒合和防止再傷。受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充分休息促進傷口癒合,未經許可不能再運動,防止再傷。第二,冷療。將冰袋放在傷處,每次時間15~20分鍾,傷後24-48小時,每隔1-2小時可重復進行一次。目的是減輕炎症、出血和滲出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第三,加壓包紮。目的是使組織間隙壓升高,減少出血和腫脹,24小時可拆除加壓包紮。第四,抬高傷肢,在損傷後24-48小時內,傷肢高於心臟水平,目的是加速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迴流,減輕局部腫脹和淤血。
7、軟組織損傷需要的康復時間?如何護理好得更快更徹底?
軟組織挫傷的恢復過程 1.無傷口且未傷及神經、大血管、肌腱、關節囊的軟組織挫傷,疼痛一般經過對症處理,3~7天逐漸好轉消失,部分病人需要2周左右恢復,少數病人經過2周治療後,疼痛仍未減輕,或出現麻木,肢體無力,腫脹明顯,關節活動明顯障礙等情況,應注意有無合並神經、大血管、肌腱、關節囊損傷的可能,並進一步檢查。 2.局部腫脹情況視受傷部位稍有遲緩,一般緻密結蒂組織水腫消退較快。同樣為2周左右基本消失。 3.如有全身多處明顯挫傷的患者,應注意小便情況,警惕「肌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可能。 針對你現在情況 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雖然還在,但已經已經基本不明顯了,所以受傷後損壞的軟組織還沒有被吸收,滲出液也沒有被吸收,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平。 處理原則是仍需要1-2周靜置,2周後逐漸活動肌肉,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可能的疤痕什麼的。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治療可採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葯方法。 外用葯酒,主要用於運動系統的損傷治療。使用時,先將葯酒塗擦患處,然後在患處及其周圍反復按、揉、撫摩,並配合捏壓、彈撥、捋順、旋轉等輔助手法,以提高療效。 塗擦時以溫擦為宜,這樣有利於葯酒滲透到皮下組織,發揮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時間每次約15—20分鍾,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為一療程。 註:傷筋動骨一百天不是一句空穴來風的話,軟組織損傷看起來不如骨折嚴重,實際上恢復過程差不了太多。完全恢復要2各月左右才能再做劇烈運動,以避免以後沒有恢復而在此損傷形成,陳舊性損傷。
8、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處理,遵循RICE處理原則,其中R表示( ),I表示( ),C表示( ),E表?
R休息
I冰敷
C加壓包紮
E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