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血腫臨床表現

軟組織血腫臨床表現

發布時間:2020-09-10 17:33:13

1、軟組織腫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腫塊:患者常以無痛性腫塊就診,可持續數月或一年以上。腫塊大、小不等惡性腫瘤生長較快,體積較大。惡性腫瘤的直徑多大於5cm。生長較速並位於深層組織的腫瘤邊界多不清晰。2、疼痛:高分級肉瘤因生長較快,常伴有鈍痛。如果腫瘤累及鄰近神經則疼痛為首要症狀。肉瘤出現疼痛常預後不佳。Shiu於1989年強調,保肢成功的病例僅27%出現疼痛,而施行截肢手術組疼痛則高達50%。3、硬度腫瘤中纖維,平滑肌成分較多者則質地較硬,而血管,淋巴管及脂肪成分較多者則質地較軟。4、部位:纖維源性腫瘤多發於皮下組織;脂肪源性腫瘤多發生臀部、下肢及腹膜後;間皮瘤多發生於胸、腹腔;平滑肌源性腫瘤多發生於腹腔及軀幹部。滑膜肉瘤則易發生於關節附近及筋膜等處。5、活動度:良性及低度惡性腫瘤,生長部位常表淺,活動度較大。生長部位較深或周圍組織浸潤的腫瘤,其活動度較小。腹膜後腫瘤因解剖關系多為固定型。6、溫度:軟組織肉瘤的血供豐富,新陳代謝旺盛,局部溫度可高於周圍正常組織。良性腫瘤局部溫度正常。7、區域淋巴結:軟組織肉瘤可沿淋巴道轉移。滑膜肉瘤、橫紋肌肉瘤常有區域淋巴結腫大,有時融合成團。軟組織腫瘤的臨床表現比較明顯,建議您出現以上症狀是要及時要醫院進行治療,否則就會變成軟組織惡性腫瘤。

2、軟組織損傷和症狀表現有哪些

軟組織損傷早期症狀?軟組織損傷症狀有什麼表現?

1.閉合性損傷

損傷部位無開放性創口,軟組織損傷的症狀有軟組織腫脹,皮下瘀血,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礙,如開口困難。

2.開放性損傷

有明顯的開放性創口,創緣可因致傷原因不同而各異,如入口小而傷道深的刺傷;邊緣整齊的切割傷;創面大而不整齊的撕裂傷等。軟組織損傷的表現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同時伴有面部神經、血管及涎腺導管的損傷。

詳細

 軟組織損傷後,機體為維持自身環境穩定,可迅速產生局部和全身性的一系列防禦性反應。當創傷反應超過機體自身調節能力時,便可出現相應症狀。

局部表現

1.疼痛:軟組織損傷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感,2~3天後可逐漸緩解。若疼痛加重或出現持續性疼痛,表示有感染可能。伴有內臟損傷時,疼痛常定位不明確,故在確診前慎用止痛葯。

2.腫脹:因出血及創傷性炎症性滲出所致,常伴有局部瘀斑或血腫。腫脹嚴重時,可致使局部組織或遠端肢體出現壓迫性血供障礙,表現為皮溫降低、顏色蒼白等。

3.功能障礙:因解剖結構破壞、疼痛及炎性反應所致,但因創傷程度及部位不同,功能障礙的程度也會不一樣。

4.傷口或創面:是軟組織開放性創傷特有的徵象,一般可分為清潔傷口、污染傷口和感染性傷口3類。

全身表現

1.發熱:創傷出血或組織壞死分解產物吸收,可導致體溫升高,一般在38℃左右。若合並感染時,可出現高熱。

2.生命體征的變化:創傷後釋放炎症介質、出血、疼痛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均可引起脈搏和心率增快、血壓稍高或下降、呼吸深快等表現。

3.其他:因失血、失液,患者可有口渴、尿少、疲倦及失眠等症狀

3、軟組織腫瘤症狀

軟組織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大部分患者為惡性腫瘤,即軟組織肉瘤類。其種類繁雜,臨床常見類型包括:滑膜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脂肪肉瘤,其它類型較少見。患者體表可見無痛性包塊,部分患者可無臨床症狀,如包塊生長迅速,伴或不伴有出血等表現,需警惕軟組織肉瘤發生的可能。如腫瘤靠近血管和神經,可能有相應的血管和神經症狀。

4、軟組織損傷症狀

★親,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韌帶肌肉拉傷在軟組織損傷當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一旦拉傷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視而造成恢復不理想等情況掌握韌帶拉傷的一般救冶方法還是很實用的意見建議:1、傷後立即休息有條件的話進行X線等檢查排除骨折2、避免受傷關節負重活動傷後24-48小時內可以進行冰敷減少疼痛和出血48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消腫3、可以適當的應用一些局部外用薬物如紅花油等減輕疼痛不建議口服或注射薬物除非是比較嚴重的損傷4、一般的韌帶拉傷需要3周左右的恢復休息時間短期內不當的活動會增加日後的不適感5、經觀察一段時間腫痛無好轉要立即去正規殹垸進行就診不要猶豫。我個人的意見是可以用,日本繽漮總體的話有效率高達九成之多?真是好評如潮。非常糾結一點,定價偏高。

5、硬膜外血腫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腫常見於青壯年男性顱骨線形骨折的病人,以額顳部和頂顳部最多。硬膜外血腫的臨床表現可因出血速度、血腫部位及年齡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從臨床特徵看,仍有一定規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現以幕上急性硬腦膜外血腫為例,概述如下: 由於原發性腦損傷程度不一,這類病人的意識變化,有三種不同情況:
⑴原發性腦損傷較輕,傷後無原發昏迷,至顱內血腫形成後,始出現進行性顱內壓增高及意識障礙,這類病人容易漏診。
⑵原發性腦損傷略重,傷後曾一度昏迷,隨後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識好轉,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狀態,這類病人即具有「中間清醒期」的典型病例,容易診斷,但這類病人在臨床中不足1/3。
⑶原發性腦損傷嚴重,傷後持續昏迷,且有進行性加深表現,顱內血腫的徵象常被原發性腦挫裂傷或腦干損傷所掩蓋,較易誤診。 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腫的早期診斷,應判定在顳葉鉤回疝徵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後,故臨床觀察非常重要。著力部位除頭皮挫傷外,常見頭皮局部腫脹,出血經骨折線到骨膜下,或經破裂的骨膜至帽狀筋膜下形成帽狀筋膜下血腫時,應考慮到顱內血腫的存在;當病人頭痛嘔吐加劇、躁動不安、血壓升高、脈壓差加大及/或出現新的體征時,即應高度懷疑顱內血腫,及時給予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顱骨平片、A型超聲波、腦血管造影或CT掃描等。
CT表現:硬腦膜外血腫絕大多數(85%)都有典型的CT特點:在顱骨內板下方有雙凸形或 硬膜外血腫梭形邊緣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有的血腫內可見小的圓形或不規則形的低密度區,認為是外傷時間太短仍有新鮮出血(較凝血塊的密度低),並與血塊退縮時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少數血腫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個別血腫可通過分離的骨折縫隙滲到顱外軟組織下;骨窗位常可顯示骨折。此外,血腫可見佔位效應,中線結構移位,病變側腦室受壓,變形和移位。靜脈源形硬膜外血腫因靜脈壓力低,血腫形成晚,CT掃描時血腫可能溶解,表現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區。少數病人受傷時無症狀,以後發生慢性硬膜外血腫,這時作增強後掃描可顯示血腫內緣的包膜增強,有助於等密度硬膜外血腫的診斷。
MRI表現:血腫發生的部位多位於直接接受暴力的位置,多有局部骨折,頭皮血腫,一般血腫較局限,不超越顱縫的界限。硬膜外血腫的形態改變和CT相仿。血腫呈雙凸形或梭形,邊界銳利,位於顱骨內板和腦表面之間。血腫的信號強度改變,與血腫的期齡有關。急性期,在T1加權像,血腫信號與腦實質相仿。在T2加權像血腫呈現為低信號。在亞急性和慢性期,在T1和T2加權像均呈高信號。此外,由於血腫佔位效應,患側腦皮質受壓扭曲,即腦回移位征。與顱骨內極距離增大,腦表面(皮質)血管內移等提示腦外佔位病變徵象,得出較明確診斷。 需要和以下疾病鑒別
1.硬膜下血腫:
硬膜下血腫與硬膜外血腫的病因類似,多是外傷致顱骨骨折後板障或者腦膜血管破裂引起,部位是腦膜與顱骨的間隙之間,但不同的是CT表現為范圍較寬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可以跨顱縫。
2.大腦半球佔位病變:
如腦內血腫、腦腫瘤、腦膿腫及肉芽腫等佔位病變,均易與慢性硬膜外血腫發生混淆。區別主要在於無頭部外傷史及較為明顯的局限性神經功能缺損體征。確診亦需藉助於CT、MRI或腦血管造影。
蛛網膜下腔血腫:蛛網膜下腔血腫也是顱內佔位的常見原因,可以顱壓增高、意識障礙等表現。蛛網膜下腔血腫可分為外傷性的和自發性兩類:外傷性的可合並硬膜外出血;自發性的常以劇烈、爆炸樣頭痛起病,其病因多為顱內血管畸形或動脈瘤破裂所致。

6、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

<

7、軟組織皮下血腫一般多少天可以消除?

,所述的情況為局部軟組織挫傷,導致皮下血腫的形成,皮膚青紫,腫痛明顯。指導意見:如果血腫的體積不大,一般情況下受傷2~3周後局部即可逐漸吸收
手打不易,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請盡量多休息
正常飲食 適當運動 戒掉不良生活習慣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8、軟組織損傷症狀。怒色

◆呵呵,還是我來說幾點把。軟組織損傷,損傷後24小時內,應該用熱水冷敷的,不過看樣子你應該不用了。24小時之後了,就應該用熱水敷,利於血腫的消散的。用外用葯吧,也安全,養生.骨活力主要是利於消散血腫的,還有緩解疼痛的。不過也應該注意防止感染,沒有破裂出血的還好,如果傷口深的話就最好注意咯,不過也應該休息,防止損傷組織再一次被牽拉引起疼痛和損傷,一周左右就可以適當鍛煉了,防止組織瘢痕形成。方4桃仁冬瓜米粥組成:桃仁10克,冬瓜20克,粳米100克。用法:桃仁搗爛如泥,用水研汁去渣,與冬瓜、粳米一同置鍋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功郊:行氣消腫止痛。主冶:軟組織損傷早期,腫痛明顯者。。日本檳康能起到不錯的校果,事半功倍,受到廣泛肯定,尤為重要的是,要不少鈔票。

與軟組織血腫臨床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