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中的聲衰減

軟組織中的聲衰減

發布時間:2020-09-09 19:49:30

1、聲音衰減的其他問題

4、什麼是超聲場?
答:超聲在彈性介質中傳播時,在介質中聲波存在或通過的區域,或者聲波從其來源向外擴散時的幾何學描繪稱為超聲場。超聲場可分為兩部分,近場和遠場。其中近超聲源處的超聲束呈狹窄的圓柱形,直徑略小於探頭壓電晶片的直徑,在換能器與焦點之間的范圍稱為近場。在距超聲源的遠區,超聲束擴散變寬,焦點以遠和無干涉效應的聲場稱為遠場。
5、什麼是聲反射與折射?
答:聲波在一個介質中進行,到達與另一個介質的界面上,引起部分或全部聲能的返回過程,或者改變進行方向而再在原介質中進行的現象稱為聲反射。聲折射是因介質中聲速的空間變化而引起聲傳播方向的改變,在聲束穿過生阻抗失配的界面時,因二個介質的彈性和密度不同導致聲速不同而發生折轉而引起
7、什麼是多普勒效應?
答:多普勒效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效應,它是1842年由奧地利學者Christian Johann Doppler(1803-1853)首先發現的,物理學上稱為多普勒效應。多普勒效應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感覺到的,如火車鳴笛,從遠而近,人耳朵感到笛聲是尖的,火車經過之後由近而遠背離而去,則笛聲由尖變粗,這是因為火車笛聲具有某個頻率,當朝向人來或背離人去時,火車與人之間發生相對運動,這樣,人所接受到的聲音頻率與汽笛聲的振動頻率不同,即發生了頻率的變化,稱為頻移現象。這種頻移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造成的。多普勒效應發生的基本條件是聲源和接受器發生相對運動。
8、什麼是超聲解析度?
答:是指超聲儀器能夠分辨兩個非常靠近而有一點間距的點目標的能力,通常用可分辨的兩目標的最小距離來表示。軸向解析度又稱縱向、距離或深度解析度,指沿超聲束軸方向上不同深度超聲儀可區分的兩個點目標的最小距離。橫向解析度又稱側向、方位或水平解析度,指在與聲束軸相交且垂直於聲束掃描平面的相同深度直線方向上,可區分兩個點目標的最小距離。
9、超聲傳播在什麼情況下產生散射和繞射?
答:超聲在傳播過程中聲束方向會發生改變,這除於介質分界面上的聲阻抗差別有關外,還與遇到的障礙物大小有關:障礙物的直徑大於入射超聲波長的1/2,在障礙物表面產生反射,在其邊緣產生少量繞射,若障礙物直徑小於超聲波長的1/2,超聲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稱為繞射,在障礙物表面產生少量反射。
介質的特性阻抗呈不連續性,或這介質中有障礙物時,可使入射聲波在其上產生散射。例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軟組織中的微細結構,肺部小氣泡等可產生散射。
10、什麼是超聲換能器(探頭)?
答:換能器是將一種物理能量變為另一種物理能量的器件。超聲診斷儀的探頭里安裝著具有壓電效應性質的晶體片,能將電能轉變為聲能,又能將聲能轉變為電能。完成物理能量的轉變,所以,又將超聲探頭稱為超聲換能器。醫用超聲診斷儀探頭有多種形式,但其基本結構一致。還可根據需要製成使用功能不同,超聲頻率不一的各種各樣的探頭。

2、軟組織急性損傷早,中,晚期處理原則及方法是什麼?

急性期,48小時內冰敷,制動。48小時後可熱敷,適當按摩、活動

3、超聲波在空氣中的衰減系數和散射系數是多少?怎麼計算

在不同的空間類會有所不同,解題時題目中會給出。
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因波束發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聲能在傳播中減少的現象。軟組織的聲衰減隨組織厚度而增加,其衰減量等於衰減系數與通路長度的乘積。
衰減系數又稱衰減常數。是傳播系數的實數部分。它包括兩部分:經典吸收和分子吸收。經典吸收是由於空氣的粘滯性、熱傳導效應以及空氣分子轉動等所產生的聲能耗散,其大小與聲波頻率的平方成正比例,並且與空氣溫度和氣壓有關,這種吸收一般可以不考慮。

4、超聲波在空氣血液軟組織肌肉四種介質中聲速最慢的是哪一種

超聲波的聲速只和介質的彈性大小有關系。介質彈性越大,聲速就越大,彈性越小聲速就慢。
對於固液氣來說,一般氣體介質聲速最慢,固體介質聲速最快。
所以,超聲波在空氣聲速最慢。

5、頸部軟組織受傷導致聲嘶能恢復嗎?

這個屬於局部肌肉組織的異常損害,建議注意飲食的清淡,另外使用中成葯健脾營養肌肉,再就是進行熱敷改善的,必要時可以前往醫院治療。

6、請問聲衰減系數是什麼概念?能不能用它計算聲波隨傳播距離增加而發生的衰減?

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因波束發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聲能在傳播中減少的現象。軟組織的聲衰減隨組織厚度而增加,其衰減量等於衰減系數與通路長度的乘積。=Io*exp(-2ax)

Io為x=0處的聲強
a為衰減系數
x為傳播距離

7、運動損傷中常見的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有哪些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中最常見的有擦傷、切傷、刺傷和撕裂傷等。
1.擦傷
概念:機體表面與粗糙的物體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膚表層損傷。
徵象:A.傷口淺,面積大,邊緣不整。B.表皮脫落,點狀出血,組織液滲出。C.無感染時,傷口易乾燥結痂而癒合。D.傷口感染後易化膿,有較稠的滲出液。
處理:A.創口淺、面積小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清洗後直接外塗2%的碘酊. 無須包紮讓其暴露在空氣中即可。B.創口內有異物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創口,創口用雙氧水、創口周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後消炎粉、無菌敷料處理。C.創口較深,污染嚴重的擦傷:除消毒、包紮等處理外,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T.A.T) 。D.關節部位的擦傷:經消毒後,上消炎軟膏或抗菌素軟膏,並用無菌敷料覆蓋,一般不用暴露療法。
注意事項:面部/關節部位不宜使用龍膽紫。大面積傷口不宜使用碘酊。酒精、紅汞與碘酊不宜同時使用。感染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葯
2. 裂傷
概念:指身體受鈍性暴力打擊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
運動中頭部裂傷最多,約占整個裂傷的61%,其中額部和面部居多。如籃球運動中,眉弓被對方肘部碰撞即可引起眉際裂傷。
3.刺傷
概念:尖銳細物刺穿皮膚及皮下組織器官的損傷。
特點:傷口細小,但較深,可能傷及深部組織或器官,或者將異物帶入傷口深處,容易引起感染。例如田徑運動中鞋釘與標槍的刺傷。
4.切傷
概念:指銳器切入皮膚及皮下組織所致的損傷。
處理:注意檢查傷口,觀察污染情況,判斷有否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的損傷。
較淺、小、干凈傷口,可用碘酊或其它消毒,然後用創可貼或消毒紗布覆蓋。
較大、深、不潔傷口,應現場加壓包紮後送醫院進行清創、止血、縫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

8、聲音衰減的介紹

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因波束發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聲能在傳播中減少的現象。軟組織的聲衰減隨組織厚度而增加,其衰減量等於衰減系數與通路長度的乘積。

與軟組織中的聲衰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