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袖易造成哪些損傷?
岡上肌在肩袖中,是肩部四周力量集中的交叉點。因而極易受損。
尤其是在肩部外展活動頻繁時,由於岡上肌肌腱穿過肩峰下和肱骨頭上的狹小間隙,所以很容易受到擠壓、摩擦而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或肌腱斷裂。其餘的岡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也可同時受到損傷,只不過以岡上肌肌腱的症狀比較突出而已。這些肌腱的損傷及無菌性炎症或岡上肌腱的斷裂即為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後患者常感肩外側疼痛較甚,外展時疼痛加劇,肩部主動外展受限,肱骨大結節部有明顯按壓痛。肩袖的肌肉癱瘓時肩關節必顯示關節脫位狀態。肩袖鈣化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及相應的活動受限。
肩袖損傷一般採用手法治療,但對那些肌腱完全斷裂者採用手術治療。
2、如何診斷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的症狀同肩袖撞擊征的症狀相似,額外增加的主訴為肩部無力。不同肩袖肌腱撕裂導致的無力症狀不同。例如,岡上肌腱撕裂(最常見的類型)表現為臂部前舉及超頂運動時無力。很多病人在肩袖撕裂時並不知道他們失去了多少力量。
經過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對肩關節有經驗的骨科醫生來說,撕裂很容易診斷。進一步必要的檢查可以明確肩袖撕裂的性質。
評估症狀後,醫生會進行某些肌肉檢查以明確是否有肩袖肌腱撕裂,並排除其他情況。醫生可能把手臂擺於特定位置來復制描述的症狀以明確診斷。有很多試驗能夠區分疼痛和無力的特定部位以明確診斷。進一步檢查評估包括:
● 診斷性注射封閉能夠幫助醫生區別
肩袖撞擊綜合征
和肩袖全層撕裂。將局麻葯注射到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以消除疼痛。如果疼痛阻滯後力量沒有恢復,就要高度懷疑肩袖撕裂。
● X射線能夠反映關節炎徵象、骨折以及肩峰上的骨刺。因為X射線僅顯示骨性結構而非軟組織,在肩袖損傷的早期常常無陽性發現
● MRI(磁共振成像)可以看到X射線看不到的肌肉及其它軟組織
● 肩關節造影是另一種有助於診斷肩袖撕裂的方法。把一種造影劑注射到肩關節然後拍X線片,如果肩袖肌腱存在撕裂,造影劑將穿過肩袖撕裂處而在X線片上顯示出來● 超聲波檢查亦可用於診斷肩袖撕裂,但是結果難以評估,並且對操作人員和診斷的醫生的技巧依賴性非常高
3、肩袖損傷要注意什麼?大概什麼時候能好?
肩袖(rotator cuff)是由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的肌腱在肱骨頭前、上、後方形成的袖套樣肌樣結構。Clark等認為,肩袖肌群在近肱骨大結節止點處融合為一。喙肱韌帶在岡上肌、岡下肌之間的深淺兩面使肩袖的聯結得到加強。
治療方法的選擇取決於肩袖損傷的類型及損傷時間。肩袖挫傷、部分性斷裂或完全性斷裂的急性期一般採用非手術療法。
1.肩袖挫傷的治療 包括休息、三角巾懸吊、制動2~3周,同時局部施以物理療法,以消除腫脹及止痛。對疼痛劇烈者可採用1%利多卡因加皮質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關節腔內注射。疼痛緩解之後即開始做肩關節功能康復訓練。
2.肩袖斷裂急性期 仰卧位,上肢零位(zero position)牽引,即在上肢處於外展及前上舉各155°位做皮膚牽引,持續時間3周。牽引的同時做床旁物理治療,2周後,每天間斷解除牽引2~3次,做肩、肘部功能練習,防止關節僵硬。也可在卧床牽引1周後改用零位肩人字石膏或零位支具固定,以便於下地活動。零位牽引有助於肩袖肌腱在低張力下得到修復和癒合,在去除牽引之後也有利於利用肢體重力促進盂肱關節功能的康復。
3.手術治療適應證 肩袖大型撕裂,非手術治療無效的肩袖撕裂,以及合並存在肩峰下撞擊因素的病例。大型的肩袖撕裂一般不能自行癒合,影響自行癒合的因素是:
(1)斷端分離、缺損。
(2)殘端缺血。
(3)關節液漏。
(4)存在肩峰下撞擊因素。
經4~6周的非手術治療,肩袖急性炎症及水腫消退,未能癒合的肌腱殘端形成了較堅硬的瘢痕組織,有利於進行肌腱修復和止點重建。
肩袖修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Mclaughlin法,即在肩袖原止點部位大結節近側制一骨槽,於患臂外展位將肩袖近側斷端植入該骨槽內(圖3)。
此方法適應證廣泛,適用於大型、廣泛型的肩袖撕裂。為防止術後肩峰下間隙的粘連和撞擊,在肩袖修復的同時應切斷喙肩韌帶,並做肩峰前外側部分切除成形術。對存在肩峰下撞擊征的患者,肩峰成形術是其適應證(圖4)。
對於岡上肌腱和岡下肌腱廣泛撕裂造成的肩袖缺損,也可把肩胛下肌上2/3自小結節附著部位游離,形成肩胛下肌肌瓣向上轉移,覆蓋固定於岡上肌腱和岡下肌腱的聯合缺損部位(圖5)。此外,Debeyre的岡上肌推移修復法對岡上肌腱巨大缺損也是一種手術治療方法。即在岡上窩游離岡上肌,保留肩胛上神經岡上肌支及伴行血管束,將整塊岡上肌向外側推移,覆蓋肌腱缺損部位,並使岡上肌重新固定在岡上窩內(圖6)。對大型肩袖缺損還可以利用合成織物移植進行修復。肩袖修復患者經過術後物理療法和康復訓練,肩關節功能可以達到大部分恢復,疼痛能得到緩解,日常生活活動能夠得到滿足。
4、ct可以查出肩袖受傷嗎?
可以的,拍個X光片就行了。不過你最好去醫院檢查,醫生會告訴你的
5、右肩袖損傷,理療能好嗎
這才三個月,還早,起碼一年才好。
手臂抬不起來應加強功能鍛煉,以助早恢復。
紅外線理療都可以。
6、運動損傷中的肩袖肌群拉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夠刻意的大力去扭動這樣的一個部位,更不要再使用這一隻手去拿任何的重物,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二次拉傷。所以說在運動過程之中,如果這一個部位拉傷之後首先你就要保持鎮定,讓這樣的一個部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一個保護。
其實這樣的一種疼痛在運動員之中是經常可能會出現的,因為有時候你大量的去旋轉你肩膀的話就會導致肩膀,它這一部分的肌肉處在一種長期被不斷拉伸的過程之中,如果說運動的時候力氣過大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導致這一個部位出現損傷的狀況。
所以說在你發現它出現損傷著一個狀況的時候首先不要慌張,更不要強行的去使用這一個手臂,應該緩緩的將手臂放置沉醉為舒適的一個狀態,然後尋找專業的醫生幫你做一些康復式的訓練。其實自己在對待這樣一個狀況出現的時候,要表現的比較的鎮定,更不要自己再試圖去大力的拉伸這樣的一個部位。
因為在肌肉處於拉傷狀況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代表著你的肩膀處在一種比較脆弱的狀況了。在這一種肩膀處在比較脆弱狀況中的時候,要注意日常生活之中對於他的保養,盡量不要讓這樣的一個部位受涼,然後定期的尋找專業的醫生為你做康復訓練,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他得到較好的照顧了。
7、初診軟組織挫傷後確診為肩袖損傷可以申請工傷鑒定嗎
申請書 具申請人XXX,本廠XX車間XX班職工,於2011年X月X日,在工作中被機器壓傷大拇指.,沒傷到骨頭.壓掉了一塊肉.,指甲也已經是半報廢狀態,現在已經20天了,但是還是不能碰.廠里依然要我上班,手指頭 還是紅腫.指甲估計會整塊掉落.,因此,請求廠領導批准本人工傷休假,同時,向工傷認定委員會申請工傷認定。特此申請,敬請批准。 此致 xx廠人力資源部或者行政部 申請人: 年 月 日
8、什麼叫肩袖病
肩袖是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組成的一組具有相似功能的肌群,4塊肌肉的肌腱部分在肱骨頭解剖頸處形成袖套狀結構,圍繞肩關節的上、後、前方,並與肩關節囊交織融合。
肩袖對於肩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作用,但肩袖也是一種非常容易受到損傷和撕裂的組織。
肩袖損傷是引起肩痛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臨床常見的肩關節疾病。該疾病在由於肩痛為主訴而就診的60歲以上老年人中非常常見,患病率高達70%,遠遠高於所謂的「肩周炎」。過去,由於對這類疾病認識上的局限性和誤區,大多數病人被誤診為「肩周炎」,造成治療失誤和病人痛苦。
肩袖損傷是怎樣形成的呢?肩袖損傷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傷兩種。急性損傷常見於猛提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等,如公共汽車上手扶拉桿站立的乘客,突然遇急剎車時失去身體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傷。
慢性勞損傷常見於曾經摔傷,上肢撐地或用力提拉重物後引起。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曾經拉傷過肩關節,或過度使用上肢後引起;在長期從事網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舉過頭頂的運動人群中也較多見,所以在日常生活和體育鍛煉時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肩袖損傷主要表現以肩關節疼痛和無力為主;肩外展上舉、外旋或內旋時疼痛或無力;損傷嚴重的患肩因為肩關節上舉無力,需要對側手幫助才能完成上抬動作,有時候可能會有程度較輕的肩關節活動受限合並存在。功能鍛煉無助於肩袖撕裂的止痛。(河北醫大二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張華)
(8)肩袖軟組織傷擴展資料:
病因
1.創傷
是年輕人肩袖損傷的主要原因,當跌倒時手外展著地或手持重物,肩關節突然外展上舉或扭傷而引起。
2.血供不足
引起肩袖組織退行性變。當肱骨內旋或外旋中立位時,肩袖的這個危險區最易受到肱骨頭的壓迫、擠壓血管而使該區相對缺血,使肌腱發生退行性變。臨床上肩袖完全斷裂大多發生在這一區域。
3.肩部慢性撞擊損傷
中老年患者其肩袖組織因長期遭受肩峰下撞擊、磨損而發生退變。本病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復運動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當上肢前伸時,肱骨頭向前撞擊肩峰與喙肩韌帶,引起岡上肌肌腱損傷。慢性刺激可以引起肩峰下滑囊炎、無菌性炎症和肌腱侵襲。急性的暴力損傷可以導致旋轉帶斷裂。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醫生提醒:中老年人謹防肩袖損
網路-肩袖損傷
9、肩袖的周圍軟組織損傷是啥症狀
&
10、肩袖損傷?必須手術治療?
這種情況是由於肩關節的反復脫位引起的肩周肌肉、韌帶、軟組織損傷而出現疼痛,幾位專家的說法不一的原因是個人觀念的不同,周圍軟組織其實就是「肩袖」,肩袖在普通X片上看不出來,CT或核磁可以診斷,我覺得現在手術尚早,可以先進行功能鍛煉、口服葯物、理療後再看情況決定,功能鍛煉有以下幾種方法,1、正面手爬牆法,面對牆壁,換肢抬高水平,用患側手食指和中指在牆上像走路一樣逐步向高走,使換肢逐步抬高;2、側面手爬牆法,患側對牆,方法同1;3、左右鍾擺樣運動,彎腰使上半身基本與地面水平,使換肢自然下垂,然後左右擺動換肢;4、前後鍾擺樣運動,方法同3,只不過換肢是前後擺動。注意,做以上鍛煉時,換肢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前後擺動的力量是來自換肢本身,不要用力甩,幅度不要太大,以剛感覺到疼痛為宜,隨著鍛煉逐步加大幅度,循序漸進,在鍛煉時如果感到疼痛,可以吃一點如你說的西樂葆等葯物,以增加患者鍛煉的信心,同時可以配合理療如烤電,按摩等,經過鍛煉後,再看效果,再決定是否手術,因為手術是雙刃劍,術後也會引起肌肉的粘連等情況,相反可能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