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骶前軟組織是什麼部位

骶前軟組織是什麼部位

發布時間:2020-09-03 08:57:08

1、腰骶關節在哪個部位?

骶髂關節扭傷後突感傷側骶髂部劇烈疼痛,動轉不靈,面色蒼白甚而休克,同側下肢不敢負重,軀干向前及病側傾斜,約20%~60%的患者合並同側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後部(股後側皮神經)坐骨神經分布區和大腿根部前內側,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1.骶髂關節附近的韌帶、肌肉或其他軟組織受第4、5腰神經、骶神經支配,當骶髂關節扭傷時可引起這些神經的反射性神經疼。2.坐骨神經或股後側皮神經束緊貼骶髂關節和梨狀肌的前側,當骶髂關節周圍的韌帶因扭傷出血,腫脹或梨狀肌痙攣時可直接刺激神經束引起放射痛。3.骶髂關節扭傷時合並腰骶關節扭傷也可刺激神經根引起坐骨神經痛。當檢查時可發現:立體姿勢,站立時軀干向健側傾斜,以健肢負重,患腰足尖著地,手扶患髖以減少活動及疼痛。坐位姿勢、坐位時以健則坐骨結節負重,雙手支登以減輕負重。上床姿勢,患者先坐於床旁,然後以雙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側骶髂關節疼痛。骨盆分離試驗陽性,內收肌緊張。骶髂旋轉試驗陽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後上棘較對側升高或降低。壓痛在髂後上棘。

2、骶髂關節在人體哪個不部位,請詳細說明

骶髂關節扭傷後突感傷側骶髂部劇烈疼痛,動轉不靈,面色蒼白甚而休克,同側下肢不敢負重,軀干向前及病側傾斜,約20%~60%的患者合並同側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後部(股後側皮神經)坐骨神經分布區和大腿根部前內側,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
1.骶髂關節附近的韌帶、肌肉或其他軟組織受第4、5腰神經、骶神經支配,當骶髂關節扭傷時可引起這些神經的反射性神經疼。
2.坐骨神經或股後側皮神經束緊貼骶髂關節和梨狀肌的前側,當骶髂關節周圍的韌帶因扭傷出血,腫脹或梨狀肌痙攣時可直接刺激神經束引起放射痛。
3.骶髂關節扭傷時合並腰骶關節扭傷也可刺激神經根引起坐骨神經痛。
當檢查時可發現:立體姿勢,站立時軀干向健側傾斜,以健肢負重,患腰足尖著地,手扶患髖以減少活動及疼痛。坐位姿勢、坐位時以健則坐骨結節負重,雙手支登以減輕負重。上床姿勢,患者先坐於床旁,然後以雙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側骶髂關節疼痛。骨盆分離試驗陽性,內收肌緊張。骶髂旋轉試驗陽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後上棘較對側升高或降低。壓痛在髂後上棘。

3、軟組織是指什麼?

軟組織 (一)皮膚 較厚,移動性小,有較豐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淺筋膜 緻密而厚,含有較多脂肪,有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項區上部淺筋膜特別堅韌,腰區的淺筋膜含脂肪較多。 (三)皮神經 來自脊神經後支。 1.項區來自頸神經後支,其中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經和第3枕神經。枕大神經: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 第3抗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皮膚。 2.胸背區和腰區來自胸、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兩側淺出,上部分支幾乎呈水平位向外側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區和腰區皮膚。第12胸神經後支的分 支可至臀區。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組成臂上度神經,行經腰區,穿胸腰筋膜淺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區上部。該神經在髂嵴上方淺出處比較集中,此部位在豎脊肌外側緣內、外側2cm范圍內。當腰部急劇扭轉時,上述部位神經易被拉傷,是導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3.骶尾區來自骶、尾神經後支的分支,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淺出,分布至骶尾區皮膚。其中第1~3骶神經後支的分支組成臀中皮神經。 (四)淺血管 項區的淺動脈主要來自枕動脈、頸淺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等的分支。胸背區來自肋間後動脈、肩胛背動脈和胸背動脈等的分支。腰區來自腰動脈分支。骶尾部來自臀上、下動脈 等的分支。各動脈均有伴行靜脈。

4、骶骨前與直腸間軟組織密度腫塊

您好,您的盆腔佔位性病變位於骶骨前方,呈邊緣清晰的軟組織密度,並且邊界比較清晰,這種表現往往提示病變為良性佔位,由於已經出現腸管及膀胱的受壓,所以現在首選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病變的邊緣清晰,也提示手術容易將其完整的切除。術後咱們可以根據病理結果來決定是否需要後續治療。

5、什麼是軟組織

(一)皮膚 較厚,移動性小,有較豐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淺筋膜 緻密而厚,含有較多脂肪,有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項區上部淺筋膜特別堅韌,腰區的淺筋膜含脂肪較多。 (三)皮神經 來自脊神經後支。 1.項區來自頸神經後支,其中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經和第3枕神經。枕大神經: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 第3枕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皮膚。 2.胸背區和腰區來自胸、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兩側淺出,上部分支幾乎呈水平位向外側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區和腰區皮膚。第12胸神經後支的分 支可至臀區。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組成臂上度神經,行經腰區,穿胸腰筋膜淺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區上部。該神經在髂嵴上方淺出處比較集中,此部位在豎脊肌外側緣內、外側2cm范圍內。當腰部急劇扭轉時,上述部位神經易被拉傷,是導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3.骶尾區來自骶、尾神經後支的分支,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淺出,分布至骶尾區皮膚。其中第1~3骶神經後支的分支組成臀中皮神經。 (四)淺血管 項區的淺動脈主要來自枕動脈、頸淺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等的分支。胸背區來自肋間後動脈、肩胛背動脈和胸背動脈等的分支。腰區來自腰動脈分支。骶尾部來自臀上、下動脈 等的分支。各動脈均有伴行靜脈。

6、骶骨前面和後面兩個大包塊【懷疑是骨與軟組織腫瘤】

從現有的影像學資料來看,患者為骨盆的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當然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並行病理活檢證實。遼寧省各個醫院對於骨盆腫瘤的治療經驗可能不多,如有可能,我建議你來北京治療
點擊這里查看我的門診時間

(北大人民醫院唐順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腰骶部是在哪個位置?

腰骶部是指臀部上緣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包括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和尾骨,是脊柱正中,皮帶下部位。

腰骶部疼痛多指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疼痛。

腰骶部表現有下列特點:

1、腰骶部的位置

腰骶部正常位於活動度較大的腰椎與甚少活動的骨盆交接處,同時又位於腰椎生理前凸與腰椎生理後凸的交接處,杠桿作用特別大,容易受到損傷。

2、腰骶部關節

腰骶部關節特別多,達20餘個,且關節又經常處於運動狀態,不論行走、站立或坐位時均在負重,維持關節穩定的因素如關節囊、韌帶稍有損傷,關節面稍有不對稱或不適合情況時,即可發生疼痛。

3、腰骶尾部的軟組織

腰骶尾部的軟組織結構亦較復雜,肌肉過度收縮時,常使豎脊肌或臀大肌的起始部發生撕裂,該部可以出血、腫脹、肌肉痙攣。

4、腰骶部神經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7)骶前軟組織是什麼部位擴展資料:

預防腰骶部疼痛方法

第一,保證正確的坐姿,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將後背坐直,並保持頸部的挺直。

第二,應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的鍛煉,這是身體健康必需的。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第三,避免空調冷風直吹頸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枕頭的高矮軟硬要適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8、什麼叫軟組織?

(一)皮膚 較厚,移動性小,有較豐富的毛囊和度脂腺。 (二)淺筋膜 緻密而厚,含有較多脂肪,有許多結締組織纖維束與深筋膜相連。項區上部淺筋膜特別堅韌,腰區的淺筋膜含脂肪較多。 (三)皮神經 來自脊神經後支。 1.項區來自頸神經後支,其中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經和第3枕神經。枕大神經:是第2頸神經後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點上項線下方淺出,伴枕動脈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膚。 第3枕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皮膚。 2.胸背區和腰區來自胸、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兩側淺出,上部分支幾乎呈水平位向外側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區和腰區皮膚。第12胸神經後支的分 支可至臀區。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組成臂上度神經,行經腰區,穿胸腰筋膜淺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區上部。該神經在髂嵴上方淺出處比較集中,此部位在豎脊肌外側緣內、外側2cm范圍內。當腰部急劇扭轉時,上述部位神經易被拉傷,是導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3.骶尾區來自骶、尾神經後支的分支,自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淺出,分布至骶尾區皮膚。其中第1~3骶神經後支的分支組成臀中皮神經。 (四)淺血管 項區的淺動脈主要來自枕動脈、頸淺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等的分支。胸背區來自肋間後動脈、肩胛背動脈和胸背動脈等的分支。腰區來自腰動脈分支。骶尾部來自臀上、下動脈 等的分支。各動脈均有伴行靜脈。

與骶前軟組織是什麼部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