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除髖關節置換感染填入的骨水泥能保持多長時間
你好,這種情況的話,應該是可以長期使用的,但是每個人情況是不一樣的。
2、人工髖關節置換材料是陶瓷最好嗎
陶瓷的話是做的生物型髖關節置換,價格較貴,恢復時間較長,適合人群中青年,因為需要患者自身骨頭長起來,翻修時容易,生物型的話醫院都是用國外的,質量上是不錯的
你說的鈦合金的話應該是骨水泥型,價格較便宜,恢復時間較短,病人就可恢復基本行走,適合人群中老年,但翻修時復雜麻煩。
你要知道這個手術,做的再好也就是10幾年,之後肯定是要翻修的,翻修時價格更貴更麻煩。不過病人已經63了,做的好的話應該就終身了。骨水泥型的話國內的產品就行,價格也便宜。
所以你要考慮好,二者權衡吧
3、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的X片,我看後的疑問
外面一圈是鋼絲,沒有什麼大的的問題
裡面的股骨柄有兩種,生物型和骨水泥型
生物型一般是外面有HA塗層,而骨水泥型的柄是光的,需要靠骨水泥和股骨粘合起來
如果股骨柄和骨皮質靠的很緊,沒有縫隙的話,那麼應該是生物型柄
如果有明顯的縫隙說明是骨水泥柄
從片子上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另外病例裡面標簽應該也可以看出來
4、膝關節置換後感染,骨水泥膝關節使用年限及注意事項
骨水泥關節不適人工關節,是佔位器,其目的只是暫時性維持膝關節軟組織及骨組織位置,為下次置換植入人工關節做准備。它不存在使用年限的問題,如果感染得到控制,檢查各項炎性指標均回復正常,一段時間後就應該再次手術取出佔位器植入假體。骨水泥佔位器沒什麼特別注意的事項,適當活動,不要老是卧床,根據情況可以適當下地,但活動范圍大了會引起疼痛。再次植入假體當然還是存在感染風險,特別是患者有糖尿病等其他基礎疾病的情況,你說的6周傷口還沒有癒合是不是有其他問題?感染預防措施醫生肯定都很清楚很注意的,醫生最怕的就是置換手術感染,一般都會採取很嚴格和全免的措施預防感染,但感染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國外文獻報道關節置換的感染率大概在2%左右,在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患者身上更高。
5、關於換人造股關節
也不知道你奶奶的年齡是多少,還有不清楚她現在能不能走路,如果年齡比較大,現在又沒有辦法行走,而且之前身體也不錯的話,那麼換一個還是必要的。人工髖關節在骨科治療上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但也沒有一個恆定的標准,所以手術的適應症就是決定換還是不換做好的標准了。
1 年齡,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一般高齡患者比較適用(65-70以上)這是由於高齡患者骨折的癒合率較低,尤其是股骨頸這個部位,本身年輕人損傷就很容易造成缺血性壞死,更何況是一個高齡老人呢,如果置換了,癒合就不再會是問題,而且也避免了長期卧床(長期卧床會伴發許多的並發症,如褥瘡,沉積肺,尿路感染等等)患者年齡比較大,生存期就比較短,所以人工髖的最佳使用期就能滿足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求,而年輕人則不適用,因為年輕人的存活期還有很長時間,而人工髖多不能保持長期穩定的效果。
2 全身情況,一般來說如果身體條件比較差,應該考慮行置換手術,即便是有其他內科疾患,如果能承受手術,仍為適應症。
當然手術也有一定的風險,如早期並發症:術後感染(2%-10%),晚期並發症:人工頭向股骨下陷,或者磨損髖臼等(20-40%)
4 關於人工髖關節的種類有很多,不過還是國外的更有優勢,建議你一定要去一個比較有規模的醫院做,醫生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5 祝她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