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窩內骨折

髖關節窩內骨折

發布時間:2020-11-23 21:40:53

1、髖關節骨折行內固定術可以鑒定幾級。傷殘

傷者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是工傷九級,建議傷者職工盡快申請工傷認定,然後再病情穩定或者出院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5.9九級
5.9.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2、髖關節骨折傷殘鑒定

這個得根據恢復情況和功能受限程度來評!關節處很大幾率能評上,去的時候裝著點!

3、髖關節骨折是保守治療還是全關節置換?

我個人認為還是早日手術比較好!
手術的優點和缺點:手術的優點就是手術可以大大的減少卧床的時間,盡快恢復活動能力,避免長期卧床帶來的並發症(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褥瘡等等);缺點:手術有一定的風險,比如糖尿病如果不控制好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切口不癒合,切口感染等,麻醉有麻醉的風險,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創傷而且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操作實踐,如發生操作失誤有可能加重損傷等。
保守治療的優缺點:優點:避免了二次損傷(手術帶來的損傷),避免了手術和麻醉可能產生的風險;缺點:需要卧床時間較長,容易繼發並發症,如果骨折處無法癒合(60歲以上老人發生率較高)則仍需手術治療。
以上可能不是特別全面,但是作為一個骨科醫生來說手術的風險絕大部分可以通過手術前的充分准備,手術中的仔細操作來加以避免,畢竟老年人卧床後的機能衰退比中青年人要快的多,盡早起床進行功能鍛煉還是能避免機能的衰退,而且能盡快減輕家人的護理難度,所以我的個人意見是手術治理,以全髖關節置換為首選治療方案,供您參考。

4、髖關節脫位,股骨頭骨折伴髖臼骨折,怎麼手術好

髖臼骨折一直是臨床上治療的難點,因其並發症多,預後不良,加之手術本身較四肢手術難度大,往往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希望各位老師可以提供相關經驗學習。先說點個人淺見,僅供參考!從X線片及CT看,患者診斷明確,左側髖關節後脫位合並髖臼後壁及股骨頭骨折,股骨頭骨折的分型應該屬於PipkinII型。結合患者病情,手術指征具備,首先排除手術禁忌症及治療合並傷,行大重量骨牽引,完善檢查後,應該盡早手術,早日為骨折提供血供,盡量減少後期股骨頭壞死機率。手術入路可採用後外側入路,切開復位股骨頭骨折及髖臼後壁骨折及脫位的髖關節。內固定選擇,髖臼骨折重建骨盆鋼板、股骨頭骨折可以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此手術方案入路的優點是顯露方便、徹底,最主要是可以在一個切口內同時解決這幾個問題。患者因所受暴力較大,髖關節脫位、髖臼骨折、股骨頭骨折,股骨頭軟骨面損傷較重,後期股骨頭壞死及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較高。術後繼續維持患肢骨牽引6~8周,期間間斷行髖關節的磨糙練習,減少後期的並發症。術後可輔助高壓氧、中醫中葯等治療,促進骨折的癒合及減低股骨頭的壞死率。術前一定要和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讓其充分認識這種病情的嚴重性及不良的預後!

5、髖關節雙側骨折內固定術後需要多久可以下床?

股骨頸還是粗隆間骨折,術後可以在床上活動,下地負重活動的話需要6周以後,完全負重活動需要3個月以後看復查結果,現在一般可以半卧位,但是時間不要太長,需要拄拐不負重,家人陪護,康復順利的話一般影響不大,但股骨頸癒合慢,需要4到6個月,不適隨診,不要再摔了,不要負重過早,多熱敷,注意保暖,建議坐便,不要深蹲。

6、髖關節骨折吃什麼最好

對於吃的東西,並無禁忌。隨意就好,癒合的快慢與飲食關系不大。只有合適的葯物才可以促進恢復,如果有靠譜的中醫骨科醫生,可以吃一段時間的接骨葯。飲食上只要是順口和容易消化的就行,不必特意骨頭湯啦、鈣片了什麼的。

與髖關節窩內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