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有一小塊碎骨可以不取出嗎?
這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碎骨片在髖關節內,影響關節,行走摩擦有疼痛是需要取出的,如果不在髖關節之內,可以不用取出。
2、髖部疼痛是怎麼回事?
去醫院排一個髖部的X片,看看是不是股骨頭壞死.
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檢查,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症:
(1)髖關節疼痛向腹股溝區或臀後側、外側或膝內側放射。
(2)髖關節僵硬、無力、活動受限,抬腿不靈活,早期出現的症狀是盤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難。
(3)跛行:即走起路來患肢不敢用力負重,象踮腳樣走路。
(4)骨折、脫位或髖關節扭傷癒合後,又逐漸或突然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或酸痛,並出現上述反應。
(5)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出現髖關節疼痛,多為隱痛、鈍痛,常位於腹股溝,活動時明顯,休息後減輕。
(6)寒濕:天氣寒冷時,髖關節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7)炎症:感冒發燒時,血沉加快,白血球升高,患側髖關節則疼痛加重。
出現了上述情況者,就有可能患有股骨頭壞死症,需到醫院確診。
股骨頭壞死早期和晚期疼痛的表現有哪些?
股骨頭壞死最先出現的自覺症狀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周圍、大腿內側、前側或膝部。早期疼痛開始為隱痛、鈍痛、間歇痛,活動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緩解或減輕。但也有呈持續性疼痛的,不管是勞累還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漸加重。此時在X線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形態異常改變,但是髖關節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病人患側髖關節外展、旋轉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
到了晚期,股骨頭塌陷、碎裂、變形,有的可造成髖關節半脫位,此時的疼痛與髖關節活動、負重有直接關系。活動時關節內因骨性磨擦而疼痛,靜止時頭臼之間不發生磨擦,疼痛也就不明顯了。所以說,行走、活動疼痛加重,動則即痛,靜則痛止或減輕。
總之,早期是以疼痛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伴有疼痛。
股骨頭壞死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①患者朋友,當你感到髖關節疼痛時,不要亂用葯,先觀察幾天,然後到醫院咨詢。
②自我感到疼痛加重時,可深壓疼痛部位做一下「4」字征試驗,若是陽性,證明為有病變。
③自我做一下髖關節功能試驗,如髖關節外展、骨收、屈曲等,有無股內肌痙攣、疼痛。
④早期可作ECT或者做磁共振檢查,一般早期缺血都能診斷出來。
⑤中期和晚期做放射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出來。
3、髖關節疼痛有哪些原因?
髖關節是我們身體當中重要的關節,髖關節痛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更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疾病之一,引起疼痛的原因一般主要是有髖臼撞擊綜合征、髖臼的盂唇損傷、髖關節的滑膜軟骨瘤病等三個原因,另外,還有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也可以引起髖關節的疼痛。
4、髖關節疼痛是哪種疾病在作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體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會逐漸的流失,所以會出現很多因骨質疏鬆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一些關節性疾病。而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髖關節疼痛,那麼髖關節疼痛可能是由哪些疾病在作祟呢?

首先是髖關節骨關節炎。一般來說髖關節骨關節炎是由於髖關節的軟骨出現問題,才會導致這種嚴重的發生,而一般能導致這種問題的大多都是髖關節軟骨受到了損傷,或者是由於一些疾病或者葯物導致的病變。這種關節炎就會帶來髖關節的疼痛,對於日常的生活作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還有一種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都會感覺到髖關節處有比較明顯的僵硬感或者是疼痛感,特別是早晨醒來之後會有很大的負擔,這對於我們的作息來說也是一個人不舒服的病症。
而對於我們長期勞累或者說長期久坐的人來說,一種很可能的原因就是腰間盤突出,因為特別是我們這些上班族的話,由於不可避免的需要長久的作戰電腦的前面,所以患腰間盤突出的概率會比較高,而腰間盤突出也容易導致髖關節疼痛。

還有很多種疾病都有可能導致髖關節的疼痛,所以大家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多鍛煉,如果說你感覺到身體關節疼痛的話,就不要選擇那些太過劇烈的運動,盡量去選擇一些比較緩和的運動。
5、我的髖關節附近疼痛是怎麼回事
請盡快排查是否為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疼痛的特點: 1.在髖部,痛在腰骶部和膝關節 2.持續性、間接性,放射性疼痛;在靜態、動態時可出現疼痛。 3.痛無定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大腿內、外、前、後側或腰膝部; 4.股骨頭在修復期,有時也會出現髖關節不適或疼痛。 本病疼痛常向大腿的前側膝關節區和大腿內側放散,有的病人也會出現腰骶部疼痛,這些症狀會往往掩蓋髖關節症狀,所以臨床常誤診為膝關節炎、腰間盤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