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損傷急診處理原則

脊柱損傷急診處理原則

發布時間:2020-04-26 15:39:08

1、簡述急救三原則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

急救的三先三後原則
參與救護的人員不要被混亂的場面所干擾,應盡快使傷員平靜下來,沉著、鎮靜地觀察其病情,在短時間內做出初步判斷,並堅持先搶後救、先重後輕、先急後緩的原則:
對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異常或呼吸停止、脈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傷病員,要先救命後治傷。
對多處受傷的病員要先維持呼吸道通暢,在止血的同時糾正休克,然後處理骨折,最後處理傷口。
小聲呻吟的可能是重傷員
檢查順序是:
1.神志。如果傷員對問話、拍打、推動等刺激無反應,可能已意識不清或喪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鍾呼吸16~20次,垂危時呼吸變快、變淺、不規則。瀕死前呼吸變慢、不規則,甚至呼吸停止。
3.心跳。將耳朵貼近傷員的左胸壁可聽到心跳,用手指可以觸摸到心跳。當嚴重創傷、大出血時,心跳無法聽清甚至停止。此時應該立即對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
4.瞳孔。正常時兩眼瞳孔等大等圓,遇光則迅速縮小。有顱腦損傷或病情危重的傷員,兩瞳孔不等大等圓,對光反射無反應或反應遲鈍。呼吸、心跳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雙側瞳孔固定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可以作為緊急時判斷死亡的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喊叫和呻吟聲大的傷員不一定表示病情危重,而不呻吟或小聲呻吟的傷員病情卻可能很嚴重,一定要首先檢查。
【常用的急救方法】
足踝扭傷急救法

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兒童抽風急救法

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急性腰扭傷急救法

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病人仰卧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1~2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脊柱骨損傷急救法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使患者平卧地上, 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干在 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滾上門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韭菜治誤吞金屬異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斷,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將誤吞的金屬等異物裹住,然後順利排出。
咯血急救法

①讓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時防止受涼。
③服用止咳祛痰葯,但忌用氨茶鹼。
④選服一些止血葯,如:八號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維生素K。
⑤盡快送醫院救治。
貓咬傷急救法

被貓咬傷後,應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扎緊,並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傷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蝕局部。
煤氣中毒急救法

覺察到自己煤氣中毒時,應盡快打開門窗,迅速離開現場。如已全身無力,要趕緊趴在地上,爬至門邊或窗前,打開門窗呼救。發現他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規則或停止,需馬上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並送往醫院搶救。

2、脊髓損傷怎樣治療比較好?

脊椎損傷的治療大致分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一個急診處理,第二個方面是葯物治療,第三個方面是手術治療,第四個方面是後期百的康復治療。像急診這個節點治療,就是說這個要做到什麼?在這個出事故的現度場,或者是假如說這個病人是一個車禍傷,在車禍傷的現場之後,就現場時要進行緊急處理,像一個脊柱的病人要戴頸托來保護頸椎,軸向翻身,平板或者是粘連帶來保持脊柱在一個平面內活動。問這是在急診處理。第二,葯物治療主要是有早期的答激素治療。激素治療我們常規是在,如果是在損傷八小時之內進行了激素治療,進行大劑量的甲強龍沖擊,第一次沖擊,第一個小時之內是每公斤體重30毫克,就是這個大劑量沖擊,其餘的23小時就是每公斤體重每小時5.4毫克進行維持治療版,24小時。最新的推薦是這樣,是3小時之內進行甲強龍沖擊,就是說要維持24小時,權如果在3小時到8小時之內進行甲強龍沖擊的話,要維持到48個小時。如果就是損傷超過8小時,就不建議用一個激素沖擊,沒有效果。

3、簡述急救三原則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

急救的三先三後原則
參與救護的人員不要被混亂的場面所干擾,應盡快使傷員平靜下來,沉著、鎮靜地觀察其病情,在短時間內做出初步判斷,並堅持先搶後救、先重後輕、先急後緩的原則:
對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異常或呼吸停止、脈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傷病員,要先救命後治傷。
對多處受傷的病員要先維持呼吸道通暢,在止血的同時糾正休克,然後處理骨折,最後處理傷口。
小聲呻吟的可能是重傷員
檢查順序是:
1.神志。如果傷員對問話、拍打、推動等刺激無反應,可能已意識不清或喪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鍾呼吸16~20次,垂危時呼吸變快、變淺、不規則。瀕死前呼吸變慢、不規則,甚至呼吸停止。
3.心跳。將耳朵貼近傷員的左胸壁可聽到心跳,用手指可以觸摸到心跳。當嚴重創傷、大出血時,心跳無法聽清甚至停止。此時應該立即對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
4.瞳孔。正常時兩眼瞳孔等大等圓,遇光則迅速縮小。有顱腦損傷或病情危重的傷員,兩瞳孔不等大等圓,對光反射無反應或反應遲鈍。呼吸、心跳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雙側瞳孔固定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可以作為緊急時判斷死亡的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喊叫和呻吟聲大的傷員不一定表示病情危重,而不呻吟或小聲呻吟的傷員病情卻可能很嚴重,一定要首先檢查。
【常用的急救方法】
足踝扭傷急救法

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兒童抽風急救法

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急性腰扭傷急救法

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病人仰卧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1~2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脊柱骨損傷急救法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使患者平卧地上, 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干在 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滾上門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韭菜治誤吞金屬異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斷,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將誤吞的金屬等異物裹住,然後順利排出。
咯血急救法

①讓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時防止受涼。
③服用止咳祛痰葯,但忌用氨茶鹼。
④選服一些止血葯,如:八號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維生素K。
⑤盡快送醫院救治。
貓咬傷急救法

被貓咬傷後,應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扎緊,並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傷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蝕局部。
煤氣中毒急救法

覺察到自己煤氣中毒時,應盡快打開門窗,迅速離開現場。如已全身無力,要趕緊趴在地上,爬至門邊或窗前,打開門窗呼救。發現他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規則或停止,需馬上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並送往醫院搶救。

4、脊柱損傷的急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平卧到硬地,不要輕易搬動,撥打急救電話1201、褥瘡 體位又不能隨意翻動,皮膚及皮下組織很容易受壓,床單潮濕,營養不良,皮膚彈性差,對壓力損傷的耐受性差,均可導致褥瘡的發生。2、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與結石 尿失禁或排尿不凈或尿瀦留等,對症處理措施是插導尿管,插導尿管容易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的尿液返流入膀胱或引流不暢,膀胱中積存殘余尿均能引起泌尿系感染和結石。3、大便失禁或便秘 與脊髓損傷後胃腸的神經機能受到損傷、長時間卧床、活動少有關,大便失禁可污染床鋪,若不及時更換,易導致褥瘡或局部感染。4、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患者傷後因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於呼吸,因此肺及氣管內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發生肺炎。特別是頸椎骨折患者,肋間肌與腹肌均麻痹,只剩下膈肌作用,因此,肺的膨脹不全,更容易發生肺炎。護理1、心理護理 患者思想上承受較大的痛苦,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抑鬱、悲觀消極等不良心理反應,我們及時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並以熱情和藹、關心、同情心傾聽等工作態度、嫻熟的護理技術,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案、可獲得的治療效果。可有意識的組織交流同類患者治療較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的信心。細心觀察患者是否有反常情緒,加強防範措施,防止患者出現自傷、自殺。2、合適的卧位與正確的翻身法 患者早期給予正確地翻身法,避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至少需要2人,頸椎骨折至少需要3人。在受傷4周以後進入截癱晚期,骨折局部已趨穩定,只需1名護士幫助側卧患者即可翻身。平卧時兩腿可平行放置,屈髖、屈膝。上面的腿下墊枕,兩足用皮墊或砂袋頂住,保持踝關節於功能位,下面的腿足踝部要墊棉圈或海綿墊。下肢痙攣的患者採取這樣的睡卧姿勢時,兩腿應分開。側卧位時上面的腿屈髖、屈膝,腿下墊枕,下面的腿伸髖、伸膝,兩腳都頂著砂袋,背部須用枕抵住。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的患者多行顱骨牽引,因此翻身時要保護好頭部,顱骨牽引器不要滑脫,保持頭部與軀干成一條直線。平卧或側卧位都要使頭略偏向後伸,保持頸椎與軀干成一水平一條直線。3、預防褥瘡的發生 定時更換體位,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保持床單平整、清潔、乾燥、松軟、無皺褶,對長期卧床或坐輪椅的患者將骨突受壓部墊氣圈、棉團,以減輕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保持皮膚清潔乾燥。4、泌尿系感染的預防與護理 患者受傷早期,一般是傷後2周內,要給患者插留置導尿管,保持尿管持續開放,使膀胱內不積存尿液,減少受損傷的機會,經過2周~3周後將導尿管定時開放有助於建立反射性膀胱排尿;在插導尿管時,要選擇合適型號的尿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鼓勵或幫助患者大量飲水,預防泌尿系結石。5、消化功能紊亂的處理 脊髓損傷後,軀體神經功能發生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在傷後或術後可出現腸麻痹,表現為嘔吐、胃擴張、數日不排便、腹脹、膈肌活動受限、呼吸困難等;應給予禁食、胃腸減壓、肛管排氣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受傷後患者常可因使用激素或體內應激反應而並發應激性潰瘍,出現嘔血、黑便等。我們嚴密觀察病情,給予及時地治療與護理。6、肺炎的預防和護理 患者受傷初期如疼痛時可給適當的止痛劑以減輕疼痛,鼓勵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方法是囑患者深呼吸,在呼氣的2/3時用力咳嗽,反復進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圍進入氣道咳出;多翻身更換體位,每次翻身時,叩打胸背部,有助於排痰,也可利用吹水瓶方法增進肺泡功能。 頸椎骨折高位截癱患者的排痰問題更是重要,這類患者很容易發生肺炎並發症,甚至由於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發生窒息,早期做氣管切開,是減少肺炎並發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氣管切開以後能否把痰很好地引流出來,與護理工作質量很有關系。在護理氣管切開患者必須強調無菌操作,可做霧化吸入幫助排痰。將葯液從氣管切開插管內滴入時應順著管壁慢慢滴入,以免引起嗆咳。7、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指導雙下肢主動和被動活動定時加壓促進血液循環,勤翻身,服用抗凝葯物如阿司匹 林,經常抬高雙下肢以利於靜脈迴流,輔以手法按摩,盡可能地早期離床活動。8、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與關節僵硬 生命體征穩定後即開始幫助進行功能鍛煉,使癱瘓的肌肉、關節,軟組織不萎縮,關節不僵硬,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畸形。對於沒有癱瘓的肌肉,尤其是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要認真積極地鍛煉,為將來扶拐下地打基礎、做准備。要細致耐心地向患者講清楚鍛煉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合作。

5、急救知識

一、足踝扭傷急救法
1、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二、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三、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四、兒童抽風急救法
1、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五、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6、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七、急性腰扭傷急救法
1、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病人仰卧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1~2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八、脊柱骨損傷急救法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使患者平卧地上,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干在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滾上門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九、韭菜治誤吞金屬異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斷,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將誤吞的金屬等異物裹住,然後順利排出。
十、咯血急救法
①讓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時防止受涼。
 ③服用止咳祛痰葯,但忌用氨茶鹼。
 ④選服一些止血葯,如:八號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維生素K。
 ⑤盡快送醫院救治。

6、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遇到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創傷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然後,就會有醫院的急救人員乘著救護車前來展開現場急救,然後將病人或傷員送往醫院。但是,你是否知道「院前急救」的概念呢?院前急救的英文是First aid,中文意思就是第一救援者,也有人翻譯為第一發現者。

當今的急救醫學把急救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院前急救」階段、「急診處置」階段和「ICU觀察」階段。當然,有些輕微的病人或傷員在急診室處置之後即可離院了。

所謂「院前急救」階段就是指從第一救援者到達現場並採取一些必要措施開始直至救護車到達現場進行急救處置然後將病員送達醫院急診室之間的這個階段。在此期間,第一發現/救援者首先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員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撥打急救中心電話,呼叫救護車並守侯在病員身邊,等待救護車的到來;救護車到達後,急救醫生將會採取許多措施來延緩病員的病情,延長病員的生命,使其在到達醫院時具備更好的治療條件。比如在現場利用攜帶型心臟起博器、救護車車載供氧系統、氣管切開術等等手段實施心肺復甦;對於外傷施行消毒、包紮;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對可能發生骨折的部位實施臨時固定等等。

院前急救對於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創傷的病員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病員的生命能否延續。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很有可能成為第一發現/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概念和一些基本處置原則。

一般情況下,非專業急救人員不要搬動病員的身體。如果病員因外界因素導致呼吸困難或者傷口出血,我們可以幫助排除阻礙病員呼吸的障礙,採取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病員止血。然後,守侯在病員身邊等待急救人員到來。

非專業人員輕易搬動病員很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院前急救應採取的處置步驟是:心肺復甦、止血包紮、軀干及肢體固定,然後才是搬運至救護車上。尤其是對於脊柱損傷以及骨折的傷員,在沒有固定的情況下進行搬運,極易導致傷員的二次損傷,嚴重者可能導致傷員高位截癱或者體內大出血。

7、簡述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一、急救的意義、原則和注意事項
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對意外或突然發生的傷病事故,進行緊急的臨時性處理。其目的是保護傷病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痛苦、預防並發症,並為傷病員的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因此,無論何種急性損傷,做好現場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關節脫位、嚴重軟組織損傷或合並其他器官損傷時,傷員常因出血、疼痛而發生休克。在現場急救時,要注意預防休克,若發生休克,必須優先搶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力求迅速、准確、有效,做到快救、快送醫院處理。
救護人員的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婉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慌失措或顧此失彼,即使出現危急情況也應鎮靜地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 工作;急救技術要力求熟練敏捷。經急救處理後,應陪伴傷員到醫院,並向醫生介紹發病情況和急救經過。

二、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
(一)急救包紮法
包紮有固定夾板或敷料,限制傷肢活動,避免加重傷情;保護創口,預防或減少感染;支持傷肢,使之保持舒適的位置,減輕疼痛和壓迫止血,防止或減輕腫脹等多種作用。包紮時,動作要柔和、熟練、包紮的松緊度應適中,過緊會妨礙血液循環,過松則起不到包紮的作用;綳帶包紮要從傷部遠端開始,包紮結束時,綳帶末端要用膠布粘合固定或將綳帶末端留下了段,縱形剪開縛結固定,但縛結不要在傷口處。
1.綳帶包紮法 要根據包紮部位的形態特點,採用不同的包紮方法。
(1)環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均勻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額部等,也是其他包紮法的開始或結束時使用的包紮法。包紮時,先張開綳卷帶,把帶頭斜放在傷肢上並用拇指壓住,將卷帶繞肢體一圈後,再將帶頭的一個小角反折,然後繼續繞圈包紮,每圈都蓋住第一圈,包紮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包紮時先作2~3圈環形包紮,然後將綳帶向上斜形纏繞,每圈都蓋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包紮時,先做2~3圈環形包紮後,用左拇指壓住綳帶上緣,將綳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綳帶,每圈反折一次,後一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處不要在創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包紮肘、膝、踝等關節處。方法有二:一是先在關節處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斜形環繞,一圈在關節上方纏繞,一圈在關節下方纏繞,兩圈在關節凹面相交,反復進行,逐漸離開關節,每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最後在關節上方或下方作環形包紮結束。二是先在關節下方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來回作「8」字形纏繞,使相交處逐漸靠攏關節,最後作環形包紮結束
2.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應用方便,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包紮,這里只介紹手、足和頭部包紮法。
(1)手部包紮法:三角巾平鋪,手指對向頂角,將手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先將三角巾頂角向下反折,再將三角巾兩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圍繞一圈,在腕背打結。
(2)足部包紮法:與手部包紮法基本相同。
(3)頭部包紮法:三角巾底邊置於前額,頂角在後,將底邊從前額繞至頭後,壓住頂角並打結。若底邊較長,可在枕後交叉後再繞至前額打結。最後把頂角拉緊並向上翻轉固定。
3.前臂懸掛法 分大、小懸臂帶兩種
(1)大懸臂帶:常用於除鎖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其他上肢損傷。將三負巾的頂角置於傷肢的肘後,一底角拉向健側肩上,傷肢屈肘90度角,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再將三角巾的另一底角向上翻折並包住前臂,兩底角在頸後打結。最後拉直頂角並向前折回,用膠布粘貼固定。
(2)小懸臂帶:常用於肱骨或鎖骨骨折。先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寬頻,也可用寬綳帶或軟布帶代替。將寬頻的中間置於前臂的下1/3處,屈肘90度角,寬頻的兩端在頸後打結。
(二)止血法
據研究,健康成人平均每kg體重約有血液75ml,總血量可達4000~5000ml。若急性大出血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0%,即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口渴等急性盆血的症狀;若出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時,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外出血的傷員,尤其是大動脈的出血,必須立即止血;對疑有內臟或顱內出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這里主要介紹外出血的幾種止血方法。
1.綳帶加壓包紮法 用數層無菌敷料復蓋創口,再用綳帶加壓包紮,以壓住出血的血管而達到止血效果,同時抬高傷肢。它適用於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的止血。
2.指壓法 在動脈行走中最容易被壓住的部位稱為壓迫點。指壓法的要領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在相應的壓迫點上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把該動脈管壓迫在鄰近的骨面上,以阻斷血液的來源而達到止血的效果。這是動脈出血時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所加壓力必須持續到可以結扎血管或用止血鉗夾住血管為止。常用的壓迫止血法有:
(1)顳淺動脈壓迫止血法:一手扶傷員的頭並將其固定,用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寬處摸到搏動後,將該動脈壓迫在顳骨上(圖7—11)。它適用於同側前額部或顳部出血的止血。
(2)額外動脈壓迫止血法:在下頜角前約1.5cm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將該動脈壓迫在下頜骨上(圖7-12)。它適用於同側面部出血的止血。
(3)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在鎖骨上窩內1/3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把該血管壓迫在第一肋骨上(圖7-13)。它適用於肩部及上臂出血的止血。
(4)肱動脈壓迫止血法:將傷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頭肌內緣中點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或示、中、環三指將該動脈壓迫在肱骨上(圖7-14)。它適用於前臂及手部出血的止血。
(5)指動脈壓迫止血法:手指出血時,用健側手的拇、食兩指壓迫患 指兩側指根部(圖7-15),並抬高患 肢。
(6)股動脈壓迫止血法;傷員仰卧,患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摸到搏動後,用雙手拇指重疊(或掌根)把該動脈壓迫在恥骨上(圖7-16)。它適用於大腿和小腿出血的止血。
(7)脛前、脛後動脈壓迫止血法:在踝關節背側,於脛骨遠端摸到搏動後,把該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在內踝後方,將脛後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圖7-17)。它適用於足部出血的止血。

8、脊髓損傷怎樣治療?

脊椎損傷的治療大致分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一個急診百處理,第二個方面是葯物治療,第三個方面是手術治療,第四個方面是後期的康復治療。像急診這個度節點治療,就是說這個要做到什麼?在這個出事故的現場,或者是假如說這個病人是一個車禍傷,在車禍傷的現場之後,就現場時要進行緊急處理,像一個脊柱知的病人要戴頸托來保護頸椎,軸向翻身,平板或者是粘連帶來保持脊柱在一個平面內活動。這是在急診處理。第二,葯物治療主要是有早期的激素道治療。激素治療我們常規是在,如果是在損傷八小時之內進行了激素治療,進行大劑量的甲強龍沖擊,第一次沖擊,第一個小時之內是每公斤體重30毫克,就是這個大劑量沖擊回,其餘的23小時就是每公斤體重每小時5.4毫克進行維持治療,24小時。最新的推薦是這樣,是3小時之內進行甲強龍沖擊,就是說要維持24小時,如果在3小時到8小時之內進行甲強龍沖擊的話,要維持到48個小時。如果就是損傷超過8小時,就不建議用一個激素沖擊,沒有效答果。

9、外傷的急救步驟?

院前急救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遇到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創傷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然後,就會有醫院的急救人員乘著救護車前來展開現場急救,然後將病人或傷員送往醫院。但是,你是否知道「院前急救」的概念呢?院前急救的英文是First aid,中文意思就是第一救援者,也有人翻譯為第一發現者。

當今的急救醫學把急救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院前急救」階段、「急診處置」階段和「ICU觀察」階段。當然,有些輕微的病人或傷員在急診室處置之後即可離院了。

所謂「院前急救」階段就是指從第一救援者到達現場並採取一些必要措施開始直至救護車到達現場進行急救處置然後將病員送達醫院急診室之間的這個階段。在此期間,第一發現/救援者首先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員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撥打急救中心電話,呼叫救護車並守侯在病員身邊,等待救護車的到來;救護車到達後,急救醫生將會採取許多措施來延緩病員的病情,延長病員的生命,使其在到達醫院時具備更好的治療條件。比如在現場利用攜帶型心臟起博器、救護車車載供氧系統、氣管切開術等等手段實施心肺復甦;對於外傷施行消毒、包紮;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對可能發生骨折的部位實施臨時固定等等。

院前急救對於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創傷的病員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病員的生命能否延續。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很有可能成為第一發現/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概念和一些基本處置原則。

一般情況下,非專業急救人員不要搬動病員的身體。如果病員因外界因素導致呼吸困難或者傷口出血,我們可以幫助排除阻礙病員呼吸的障礙,採取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病員止血。然後,守侯在病員身邊等待急救人員到來。

非專業人員輕易搬動病員很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院前急救應採取的處置步驟是:心肺復甦、止血包紮、軀干及肢體固定,然後才是搬運至救護車上。尤其是對於脊柱損傷以及骨折的傷員,在沒有固定的情況下進行搬運,極易導致傷員的二次損傷,嚴重者可能導致傷員高位截癱或者體內大出血。

與脊柱損傷急診處理原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