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上的穴位哪個和脊柱有關系 能緩解疼痛的
首先你的提問就是有問題,脊柱是一個很大的范圍,你要有針對性的提問,比如腰痛,那你就按摩
腰痛點(奇穴)。立即止疼:後溪穴,養老穴(這兩個穴位針灸效果更好)。慢性疼痛按摩第二掌指關節橈側段,(合谷穴)在這一節關節的中點。這里是脊柱的人體反射區。不斷推按整節掌骨橈側端對緩解脊柱的疼痛有非常好的效果,我個人建議你還是找一個好的理療師來推拿。
2、人體的脊柱兩側有哪些穴位各有什麼功效
3、背部拔罐拔幾個是正確的,都拔什麼穴位?謝謝哈~!
一般的話,我們都是在脊柱兩側從上到下依次排列 但對於一些脊柱有損傷的來說(像那個脊柱有突出啊或者是其他的跟脊柱有關的地方或部位)一定要酌情考慮拔罐的時間和力度。像有一些家庭婦女她們的疼痛部位最常見的(在背部)部位 像肩胛骨由脊椎內側到肩胛骨外側(呈八字狀)那一地帶可以酌情考慮加大拔罐力度(一定要以感到輕微疼痛時為宜)和增長時間。其次膀胱位置和脊柱尾椎位置 腰如果動過手術的話 拔罐時最好避開刀口!拔完罐後如果皮膚過一下段時間呈現紫色說明那的血液流通比較緩慢,如果呈現紫色 青色 皮膚發暗 發烏說明那不僅血液不大流通也有可能有濕氣,所以最好看一下中醫哦。
4、背部穴位 心肝脾肺腎所對應穴位,脊柱第幾節對哪個穴位?
肺俞 位於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俞穴位於第5胸椎棘突、旁開1.5寸。
肝俞 位於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穴位於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5、針灸時針灸脊柱下的穴位,比如命門,針刺會不會扎到脊髓造成危險!!!
命門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直刺0.5至1寸之內就安全。
6、脊柱兩邊是什麼穴位/經絡?按到那裡特別痛
脊柱兩邊的兩條經絡叫 膀胱經 關於痛 是要從脊柱的 頸椎 胸椎 腰椎看的 比如說 你腰椎部位一按就痛了 那裡的腎樞 表明你腎臟有問題 至於出痧 也許是上火 也許是風寒濕毒 不一定的
7、脊柱有哪些穴位?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中頭部和背部正中線是督脈
8、背部穴位 心肝脾肺腎所對應穴位,脊柱第幾節對哪個穴位?
你指的是背部膀胱經上的幾個腧穴吧~~~ 肺腧
【取穴方法】 人體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氣腫,肺結核;
2. 外科系統疾病:頸淋巴結核,胸膜炎;
3. 其它:感冒,心內膜炎,腎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背痛等。 厥陰腧
【取穴方法】 該位於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
3. 其它:胃炎,齒神經痛等。 心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 1. 循環系統疾病: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心房纖顫,心動過速;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失眠,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精神分裂症,癲癇,癔病
3. 其它:胃出血,食道狹窄,背部軟組織損傷等。 膈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慢性出血性疾病、貧血、呃逆、神經性嘔吐、蕁麻疹、皮膚病等。 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 肝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肝炎,膽囊炎,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黃疸;
2. 五官科系統疾病:眼瞼下垂,結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視網膜炎;
3.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偏頭痛,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統疾病:淋巴結結核,胃出血,腸出血,膽石症;
5. 其它:月經不調等。 膽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膽經疾病,如膽囊炎、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肝炎等。 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 脾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倦怠感、口渴、食慾不振、糖尿病等。 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胃腧 【取穴方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倦怠感、口渴、食慾不振、糖尿病等。 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嘔吐、惡心等。該穴道還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療由於胃腸功能引起的身體消瘦等消化系統病徵,胸脅痛,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
三焦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1. 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
2.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尿瀦留,遺精;
3. 其它:腹水,神經衰弱,腰肌勞損等。
腎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 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細節請參閱本站「穴道指壓療法」相關網頁。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大腸腧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病症】腰痛、腹瀉、便秘、髖關節疼痛等。此穴與小腸俞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腹脹,泄瀉,便秘,腰痛。 小腸腧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的骶部,當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一骶後孔齊平。 【主治病症】下腹部腫脹、下腹部疼痛、腳部腫脹、夜尿症等。此外此穴和大腸俞穴配合可以明顯改善男性早泄狀況,遺精,遺尿,尿血,白帶,小腹脹痛,泄瀉,痢疾,疝氣,腰腿疼。 膀胱腧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的骶部,當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後孔齊平。 【主治病症】夜尿症、膀胱腎臟疾病等。小便不利,遺尿,泄瀉,便秘,腰脊強痛。
9、強直性脊柱炎拔火罐拔什麼穴位
主要是背部的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