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有幾個彎曲
脊柱
亦稱脊樑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位於背部正中,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和1塊尾脊骨(由4塊尾椎合成)。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在正常情況下,脊柱有4個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鶻椎後凸。長期姿勢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結核、類濕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異常彎曲,如駝背。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2、脊柱側彎鍛煉器材哪種好
您好,脊柱側彎通過鍛煉的方法獲得糾正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側彎的比較嚴重,影響身體功能和美觀的話,可以考慮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糾正治療。
3、脊柱側彎手術多少錢
側彎手術的費用主要依據需要固定的椎體節段,以及所選耗材來看,費用分為住院和耗材部分,一般住院費用在3-5萬不等,根據輕重程度來看,耗材在8-15萬不等,可以用醫保或農合進行報銷。
4、我想知道,,脊柱側彎這種病,是不是很嚴重啊?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一點的脊柱側彎,你不要太擔心,如果你想矯正的話,那就堅持每天鍛煉就是,一定會有效果的,相信你自己
5、脊柱側彎很嚴重,嚴重影響了個人形象,穿衣服都看得出彎曲的程度,這讓我很自卑,找很多醫院看過,都讓我
我先科普一下。下面一段話轉自網路中關於脊柱側彎的治療建議。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如果後面確定你是需要手術治療的,我這里有一個建議,就是找上海排名比較靠前的骨科醫院。
像上海長征醫院就是可以參考的選擇。還有我一個朋友之前脊柱側彎是在長征醫院由劉鐵龍教授手術治療過的,現在恢復的不錯,同樣建議你去資訊一下劉教授的意見。
6、你好,我想問幾個關於脊柱側彎手術後的問題 謝謝
我也做過手術,而且情況跟你差不多。
至於皮膚麻痹最多一年就會好,可能是麻葯還沒散盡。
才做完手術四周,還是盡量多戴支具吧,我是打的石膏,大概打了三四個月吧。
生活多少會影響一些,不過影響不大,我現在做過手術兩年多了,除了不能做仰卧起坐,其他活動都能正常參加。
我和你一樣,一個盆骨高一個底,到現在還是這樣,我估計咱們要是不再做一次手術,重新矯正,恐怕恢復起來,困難!醫生當初一直安慰我說是正常現象,過段時間就好了,我現在十分懷疑。今後呢,你可以像我一樣在腳短的鞋子里多墊些鞋墊吧。
對了,你是做到腰椎還是骶骨?我是做到骶骨,如果你是做到腰椎,時間長了,通過自我的生理調節可能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