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貓貓得了嗜酸性肉芽腫,請問誰有經驗
我家主子就得抄了,去醫院襲診斷,醫生打的消炎針😓結果下巴腫了而且傷口面積變得更大了,還出血了,後來又跟我說既然消炎針不行那我們就吃激素,但是後來查了說是吃激素對貓咪不好,我就不想讓他吃(當時那家醫院的評論也不太好,覺得特別害怕😱,也不敢在他家治了)就去知乎上搜了很多。然後吃的仙人掌,什麼吳太四維他(好像是這個名字我有點記不清了),現在有所好轉,但是因為嗜酸性肉芽腫也有很多種,我的方法可能不適合你家毛孩,還是建議多搜搜知乎和百度貼吧,和豆瓣(ps豆瓣是真的好用,我用的這個方子就是在豆瓣上找到的。)⊙▽⊙ps如果貓咪有所好轉報個平安就好
2、如何治療骨嗜酸性肉芽腫
骨嗜酸性肉芽腫回答者:楊海雲你好考慮是骨嗜酸性肉芽腫惡變建議你手術後化療
3、請幫幫我兒子【嗜酸性肉芽腫】
家長您好!建議您來上海新華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就診,您可以咨詢馬傑主任或金版惠明主權任。謝謝。
(新華醫院趙陽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嗜酸性肉芽腫是良性還是惡性?
嗜酸性肉芽腫(EG)是一種孤立性的組織細胞的非腫瘤性質的異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腫是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的一種表現,以前稱為組織細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腫多發生於5-10歲的兒童,侵犯部位為骨骼和肺。這占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嗜酸性肉芽腫可見於顱骨,下頷骨、脊柱和長管骨。男女發生率比2:1。Letterer-Siwe病是暴發性的全身系統性的郎罕氏細胞增多症,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迅速致命。占所有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的10%。Hand-Schuller-Christian病(HSC)是一種慢性擴散性的郎罕氏細胞增多症形式,多見於老年患者。HSC三聯征是指尿崩症,突眼症和顱骨病損。嗜酸性肉芽腫可以轉變成上述全身系統疾病。
5、骨嗜酸性肉芽腫 是什麼病呀請好心人幫幫我呀?!!
嗜酸性細胞肉芽腫是一種病因不明、往往發生於外傷後的全身性骨病。好發於兒童和20歲左右的青年,男性較女性多見。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發病。顱骨為好發部位,病變多為單發,約佔70 ̄85%。病理在鏡下可見多種細胞成份,包括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嗜酸性細胞、多核細胞、纖維母細胞、漿細胞等。其發展分四個階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黃色腫塊期;(4)纖維化期。起病初時常有低熱、局部腫脹疼痛。本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加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較佳。 [症狀體症] 1.發病初期常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2.外傷後或突然出現頭部疼痛性腫塊,病變可為單發或多發。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現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診斷依據] 1.常見於青少年,可有外傷史,頭部局限性腫塊,輕微疼痛,生長緩慢,常位於頂骨、枕骨及顳骨。2.起病初期可出現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3.查血象白細胞增多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血沈加快。4.頭顱X線片顯示局部顱骨缺損,呈園形或橢園形,邊界整齊清楚,無硬化,身體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類似病變。5.病理活檢確診。 [治療原則] 1.手術切除腫塊,顱骨缺損范圍大者,可同期行顱骨修補術。2.范圍大,多發者,行放射治療。 [療效評價] 1.治癒:腫塊消失,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顱內壓正常。2.好轉:腫塊縮小,症狀緩解或穩定。3.未愈:腫塊增大或未變,顱內壓增高,症狀加重。 [專家提示] 本病為顱骨肉芽腫性病變,表現為顱骨破壞,取代之為軟性腫塊,部分病人發生於外傷後。因其起病初期症狀輕,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現頭部輕微痛性腫塊,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狀者,應及時找有關專科醫師就診。確診需病理活檢。目前尚無一種葯物對本病有特效。治療主要採取手術切除腫塊,術後加用放療,也可單獨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良好。
6、嗜酸性肉芽腫
印象中我在上學前班之前痊癒的。當時是在脊椎里,現在22歲,一切正常。當時是葯物治療康復的。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7、脊椎骨軟骨病嗜酸性肉芽腫一般手術切除需要多少費用?術後化療需要多少費用?
骨嗜酸性肉芽腫屬朗格罕氏組織細胞增生症的一種,如單發手術切除即可,一般不會復發,不過還是要定期復查。小孩只要手術做得好,預後一般不會有後遺症。估計2萬左右。
8、嗜酸性肉芽腫
嗜酸性肉芽腫(EG)是一種孤立性的組織細胞的非腫瘤性質的異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腫是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的一種表現,以前稱為組織細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腫多發生於5-10歲的兒童,侵犯部位為骨骼和肺。這占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黑人本症極少見。
嗜酸性肉芽腫可見於顱骨,下頷骨、脊柱和長管骨。男女發生率比2:1。Letterer-Siwe病是暴發性的全身系統性的郎罕氏細胞增多症,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迅速致命。占所有郎罕氏細胞增多症的10%。Hand-Schuller-Christian病(HSC)是一種慢性擴散性的郎罕氏細胞增多症形式,多見於老年患者。HSC三聯征是指尿崩症,突眼症和顱骨病損。嗜酸性肉芽腫可以轉變成上述全身系統疾病。
嗜酸性肉芽腫的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血沉升高。
嗜酸性肉芽腫病灶的放射線表現無特殊性,不同的部位,表現不同。顱骨的病損表現為內外顱骨板層不規則的鋒利的破壞,形成「斜邊緣」,(Beveled edge),骨盆的缺損邊界多模糊。脊椎缺損多發生於椎體。發生在長骨,則多位於股干,干骺端的髓腔中份。病損可以造成骨內、骨膜的反應。CT掃描及MRI對於明確病變髓腔內的范圍及對皮質骨的破壞程度有價值。影像學診斷需與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轉移瘤和化膿性骨炎鑒別。
大體組織檢查、嗜酸性肉芽腫是軟的、肉芽狀、膠質狀的組織。顏色灰紅、褐色或者褚黃色。
顯微鏡下觀,嗜酸性肉芽腫內大量郎罕氏細胞。這些郎罕氏細胞來源於單核細胞和髓腔內的樹突狀細胞。電鏡下,這些細胞與郎罕氏細胞一樣都含有漿內的顆粒狀小體,Birbeck』s顆粒。鏡下尚可見數量不等的淋巴細胞,多核砼性細胞、嗜酸性細胞和巨細胞。早期的病灶內富含郎罕氏細胞和嗜酸性細胞。晚期病損內細胞數量減少,纖維組織增多。嗜酯性肉芽腫產生的原因多認為是感染性和免疫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