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會形成胎兒臀位?
進入孕晚期之後,胎兒的胎位也變成孕媽媽重點關注的一件事情了,尤其是想要順產的媽媽,畢竟胎位不正的話,想要順產就太困難了。
胎兒正常的胎位是頭位,也就是他的頭是向下的,屁股在上面,這樣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後胎兒才好入盆,等待分娩。
但並不是每個胎兒都那麼乖,都已頭位的姿勢呈現,有些胎兒會出現橫位,也就是胎兒的頭在肚子的左邊或者右邊,屁股就在相反的另一邊,這種情況的話想要順產是很難的。
還有些胎兒會出現臀位,也就是和頭位剛剛相反過來的,頭在上屁股在下的一個姿勢。這種情況下胎兒是沒辦法入盆的 ,出生的時候也很容易造成難產。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臀位呢 ?沒有一件事是無緣無故的,胎兒出現臀位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一般來說在懷孕28周以後,胎兒就會慢慢調整自己的姿勢,把頭慢慢降下來,由於胎兒不斷長大, 子宮的空間會變得越來越小,胎位也就不怎麼會變化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後就把頭下降到骨盆腔內,正常來說胎位就已經固定了,不會再發生變化。
但如果是這種情況:
1.孕媽媽的腹壁過於松馳
每個人的皮膚彈性是不一樣的,正常來說,初產婦的皮膚彈性要比經產婦要好,年輕的產婦要比年老的產婦要好。如果孕媽媽腹壁比較有彈性,在胎兒需要時能夠得到舒張,不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收起來。但如果孕媽媽的腹壁比較鬆弛,沒有任何彈性了 ,包裹不了子宮,胎兒就會在子宮內亂跑亂動,出現了異常的胎位,比如說很位或者臀位。
2.胎兒過小
小胎兒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生長的,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定的重量。但如果有些小寶寶營養不良或者吸收不好,導致胎兒過小,這樣子宮內的空間就會變得相對過大,就很容易出現還會變化的情況,從而出現臀位。
3.羊水過多
羊水量也是跟隨著胎兒生長發育而改變的,在胎兒五六個月的時羊水量一般是500--700ml,當胎兒慢慢長大 ,八九個月的時候羊水量是比較多的,一般會有1500ml左右,然後再慢慢變少,等胎兒出生的時候 羊水量一般是1000毫升左右。但如果羊水過多,胎兒能夠活動的空間就會變大 ,也就能肆意地做出各種動作,輕松的改變胎位了。
一般來說,臀位的孕媽媽是不建議順產的,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難產。但是最後的分娩方式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只不過如果是臀位最好不要盲目堅持順產,聽醫生的。
2、宮內見一胎兒反射,臀位,胎頭雙頂徑6.4cm,腦中線居中;脊柱連續完整,股骨徑長約4.4cm;胎心
胎兒正常是個男孩,建設銀行。
3、胎兒臀位怎麼辦?
在妊娠8個月前,由於胎兒小,羊水量相對較多,胎位容易變動。在8個月以後,胎兒增大,胎位也就逐漸固定下來。正常的胎位,因胎兒頭重,胎頭朝下,臀部朝上,胎背朝前,胸部向後。胎兒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因而醫學上稱為枕位。
臀位時,胎兒臀朝下,頭向上,坐在子宮里。這是一種發生率最高的異常胎位。根據胎兒兩下肢所取的姿勢,臀位可分為三種:①單臀位,胎兒雙腿在腹部屈曲,雙膝伸直,僅臀部為胎先露。②混合臀位,此時胎兒股部及膝部均呈屈曲,胎兒取枕位時同樣姿勢,僅頭與臀顛倒,臀與雙足為胎先露。③足位及膝位,此時,一足或雙足、一膝或雙膝為先露,膝先露往往在產程中轉變為足先露。
臀位有哪些危險呢?臀位對於母體來說,一般沒有嚴重威脅,但對胎兒危害較大。危險主要有以下兩點:①臍帶脫垂。臀位娩出時,臀和足先露,不能像胎頭那樣均勻地塞緊子宮口,在宮頸口可留有空隙。破水後,臍帶容易從空隙脫出。此時可出現臍帶受壓、氧氣供給就中斷,使胎兒缺氧死亡。②胎頭嵌頓。臀部娩出後,胎頭應在8分鍾內娩出,否則易出現缺氧。但因胎頭直徑大,易被卡住。
在妊娠5個月後的產前檢查時,醫生可判斷胎兒的位置。如果發現是臀位,通過糾正,多可改變。
糾正臀位有以下辦法:①在硬板床上,孕婦大腿和床面垂直,膝及前臂支撐身體,將胸貼近床面。如無心臟病或高血壓,每天起床和臨睡前各做一次,每次10分鍾,連續7天,可有一定效果。但在做前要小便,並松開褲帶。②用艾條灸至陰穴,至陰穴在足小趾趾甲角外側一分處。每天灸一次,每次10~20分鍾,連續7天。
如果在妊娠32周以後才發現為臀位,可由醫生做外倒轉術。這種手術可使2/3的臀位得到糾正,但個別的可發生臍帶繞頸、胎盤剝離等意外情況,因此醫生使用起來比較慎重。
臀位是否都要做剖宮產呢?這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例如足位時,因臍帶脫垂的機會較多,所以以剖宮產為好;單純臀位時,如骨盆寬大,胎兒中等大小,產程進展順利,以陰道分娩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