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直性脊柱炎的表現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脊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多發於15-30歲的青少年男子(男比女多11倍)。建議:早期表現為腰部僵硬、酸痛、沉困,以夜間、清晨疼痛明顯,久坐久站後加重,活動後減輕。有些病人還伴有髖、膝、踝關節腫痛,臀部、腹股溝疼痛,頸背部沉痛、足跟痛、低熱、乏力、虹膜睫狀體炎等。
2、強制性脊椎炎是什麼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與HLA-B27成強關聯。初期症狀,對於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秘,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的時機。
3、強直性脊柱炎中期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強直性脊柱炎疾病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很復雜的疾病,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時的近治療,避免疾病病情加重,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那麼,一起看看介紹吧。 中期強直性脊柱炎症狀病至胸椎表現為背痛,前胸、雙脅疼痛,胸擴受限,呼吸痛,憋氣,易造成駝背畸形。強直性脊柱炎中期的症狀頸椎表現為頸椎、上肢、頭部疼痛,頸部強直,上下左右轉動受 限,不能回頭,不能平視前方,呈龜頸樣畸形。病情逐漸發展至晚期,此時脊柱的各個關節均已強直固定,疼痛已明顯減輕,X線提示脊柱呈竹節樣改變,活動困難,關節僵硬,使患者苦不堪言。 中期強直性脊柱炎症狀以脊柱受損為主,病情的發展有上行型和下行型兩種,且同時伴有骶髂關節炎。 90%的病人由骶髂關節開始,沿腰椎,胸椎,頸椎上行發展,檢查發現骶髂關節有壓痛和叩擊痛 ,「4」字試驗陽性。病至腰椎表現為腰脊背疼,腰部前屈、後挺、雙側運動受限,腰椎正常的生理彎曲度消失或平直,嚴重者可造成腰肌萎縮是強直性脊柱炎中期的症狀表現。 以上就是「」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通過上述內容,現在對中期強直性脊柱炎症狀有了一定了解。
4、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表現,怎麼判斷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脊柱關節綜合症,其症狀主要影響患者的腰、骶等部位,常伴隨腰部僵硬感,腰骶下腰背或者臀部出現疼痛,開始位置抄為一側過段時間可發展成雙側,就做會致使疼痛感加重,這種感覺以早晨起來較為明顯,白天活動後減輕。早期症狀還會有部分患者出現全身疲憊不適、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目前相信與免疫失調及遺傳因子有關,一旦發現需要盡早治療。
5、強直性脊柱炎有幾種常見的症狀表現?
1、全身症狀: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2、局部表現:關節外骨骼壓痛點,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
3、下腰痛和脊柱僵硬: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4、眼部病變:骨骼外病變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
6、強直性脊柱炎臨床表現有哪些
?
7、如何判斷強直性脊柱炎為活動期
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期的判斷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①從症狀方面看,這也是判斷強直性脊柱炎處在活動期的關鍵。活動期的強直性脊柱炎除腰背疼痛加重、晨僵時間延長等主症外,常常出現四肢關節不對稱性腫脹,肌腱附著點的炎症改變,且有低熱、體重下降、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部分患者會有單眼或雙眼的虹膜或葡萄膜炎,亦可有心、肺、腎並發症出現,這些均是疾病活動表現。
②從化驗檢查方面看,這方面可以進一步的判斷強直性脊柱炎在活動期的准確性。處於活動期的患者血沉大多增快,如血沉增快,又能除外結核及其強直性脊柱炎感染性疾病,提示疾病活動,一般急性活動期血沉增快者佔85%左右;半數以上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可能升高,且該指標與疾病活動關系較為密切。
8、強直性脊柱炎,症狀表現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可表現為下腰、骶髂部、臀部、腹股溝等部位的疼痛或不適,以及腰部發僵,早晨或久坐起立時,發僵最為明顯,而活動後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