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雖然發病都要腰背部疼痛,但是其病情是不同的。
強直性脊柱炎與腰椎間盤突出的不同點在於強直性脊柱炎發病年齡是14~45歲,而腰椎間盤突出一般在20歲以上。強直性脊柱炎有全身症狀,在急性期有發熱、疲乏、關節腫脹,多處疼痛伴隨關節僵硬,無放射性疼痛症狀;
而腰椎間盤突出是腰部局部疼痛,有神經放射症狀,並且這種疼痛與腰椎活動度有關系等。
合肥市黃山路446號
2、脊柱轉移癌
可引起一組癥候群,包括疼痛、活動性或自主性功能障礙、感覺障礙,這些主要取決於腫瘤生長速度、骨質受累和破壞程度、神經受壓程度和系統性疾病的程度。腫瘤生長迅速可導致症狀快速進展。溶解性腫瘤由於骨質破壞,可導致病理性骨折或畸形。轉移瘤也可導致神經根受累和脊髓受壓,相應引起神經根病和脊髓病。另外,還會表現出系統性疾病的體征,包括消瘦、食慾減退或器官衰竭。對於體積大的骶骨轉移瘤病例,體格檢查中可發現明顯的椎旁甚至直腸團塊。1.疼痛疼痛是有症狀的患者中最常見的主訴,83-95%的患者均可發生,較其它神經症狀早發數周或數月。它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病變平面的胸背或腰背痛,一般較輕微,呈間歇性,常不引起注意,給予對症治療,逐漸變為持續性劇痛。10%的癌症患者首發症狀即為相關性疼痛。患者有三種典型的疼痛類型,包括局部疼痛、機械性疼痛和神經根性疼痛。患者經受的疼痛可能是其中一種類型,也可能是多種類型的聯合影響。區分個別患者疼痛的類型是診斷評估過程的關鍵部分。局部疼痛是由於腫瘤生長引起骨膜拉伸和炎症而引起,被描述為深部咬噬性或酸痛性疼痛,常發生在夜間,活動後緩解,應用抗炎葯或皮質激素類葯物可迅速緩解。對此型疼痛患者進行棘突叩診或觸診可引起叩、壓痛。不同於局部疼痛,機械性背痛應用抗炎葯和止痛葯通常無效,隨姿勢和活動而變化。此種類型的疼痛歸咎於將要形成或已經形成的不穩。腫瘤引起的畸形或受累椎體壓縮常導致脊柱不穩,增加了脊柱支撐和穩定結構的張力,這些結構包括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囊。這種張力引起脊柱運動或軸向負荷的特徵性疼痛,這種疼痛可在俯卧位或仰卧位誘發,但是側卧位時通常可緩解。佩戴支具或行手術固定可以穩定脊柱,較好的緩解機械性疼痛。當腫瘤壓迫脊柱神經根出口處的神經根時,或者由於 壓縮性骨折閉塞了神經根管,侵犯神經根時,可發生神經根性疼痛,類似於椎間盤突出相關的根性疼痛,常被描述為劇烈、穿透樣刺痛。位於頸椎者,如壓迫上部頸神經根,可引起枕區疼痛。壓迫頸4神經根可引起頸系帶樣疼痛。壓迫下部頸神經可引起臂痛和指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加重。髓外-硬膜內轉移瘤可引起刺激或侵犯神經根,引起鈍性或神經根性痛。與典型的神經根痛不同,此種疼痛被描述為劇烈的燒灼感。2.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另一個最常見症狀是運動功能障礙。60-85%的轉移性脊髓硬膜外壓迫症(MESCC)患者存在一組或多組肌群肌無力。這種肌無力可能和脊髓病、神經根病有關,可以由腫瘤直接壓迫神經結構,或病理性骨折導致骨折塊突入椎管或神經根管所致。MESCC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功能障礙表現,例如腸、膀胱或性功能異常,除非醫生直接問診,否則這些表現常不被發現。這類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膀胱功能障礙(通常為尿瀦留),這與運動功能障礙程度明顯相關。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如不治療,可發展為完全癱瘓。感覺障礙包括麻痹、感覺過敏,感覺異常通常與運動功能障礙和與皮區相應的疼痛同步發生,脊髓病患者可能存在胸腹部帶狀分布的感覺異常。胸髓MESCC患者可能描述一種胸部不適感,類似於襯衫或胸衣過緊的感覺,本質上與胸髓橫慣性脊髓炎患者描述的感覺不適類似。當脊髓壓迫診斷明確時,患者神經功能與其預後密切相關。大多數患者在神經功能障礙發生前即可有疼痛的症狀,但由於背痛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診斷延誤常發生在最初主訴為新發背痛或頸痛的患者中。因此,臨床醫師應對背痛,且有腫瘤傾向的患者保持高度警覺。另外, 胸椎與 頸椎、腰椎相比,非腫瘤引起的疼痛不常見,因此這個區域出現疼痛應考慮到腫瘤。
3、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脊柱側彎嗎?
提起腰椎間盤突出,大家都不陌生,在現在的白領人群中,已經佔有很高的發病率了,那這是有些患者常問的。 適當的鍛煉可以有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脊柱側彎畸形:主彎在下腰部,前屈時更為明顯。側彎的方向取決於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關系:如突出位於神經根的前方,軀干一般向患側彎。 腰椎間盤突出還會導致脊柱活動受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呈保護性緊張,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由於腰肌緊張,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後伸活動受限制,前屈或後伸時可出現向一側下肢的放射痛。側彎受限往往只有一側,據此可與腰椎結核或腫瘤鑒別。 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根據臨床症狀或體征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在診斷有困難時,可考慮作脊髓碘油造影、CT掃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及突出部位。
4、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脊柱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註:脊柱不等於脊椎,脊柱是由許多脊椎組成的.
5、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脊柱側彎嗎
腰椎間盤突出對脊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會導致脊柱屈曲、伸展、側彎及旋轉等均不同程度的受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脊柱側彎的發生率較高,約占椎間盤突出患者的80%以上。 側彎凸向健側也可凸向患側。側彎是使神經根鬆弛,減輕疼痛的保護性反應;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與神經根的關系。一般地說:突出物在神經根的前內側(腋部),脊柱為了使突出物躲開神經根,則凸向健側;如果突出物位於神經根的前外側(即神經根肩上),則脊柱必凸向患側。但臨床上也不盡然,如突出物在神經根的前外方,脊柱早期是凸向患側,使神經根遠離突出物,減少壓迫;同時凸側間隙增寬,便於突出物部分吸回間盤內。晚期突出物巳固定粘連無吸回可能,脊柱即凸向健側,使神經根鬆弛,減少對神經根的擠壓。 有人認為:側彎的有無,其方向及程度與黃韌帶肥厚程度突出大小有關,突出越大,黃韌帶越厚,神經根所受壓力及張力越大,疼痛越嚴重。突出物位於神經根正前方時,神經根有時滑至突出物之前外方或前內方;因兩者相對位置常有變化,側彎方向即不恆定,有時凸向健側,有時凸向患側,也有時不顯側凸。如突出物完全在馬尾部中央,也可以不發生側彎。
6、將青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開脊椎骨,剝離出脊髓一側鄰近的兩對脊神經根(一對脊神經根包含一
根據實驗過程與結果可知,分別電剌激每對脊神經根的背根與腹根均可引起蛙同側後肢發生運動反應肢能收縮,說明反射弧完整.①在第一對脊神經根的背根中央處剪斷,電剌激背根向中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電剌激背根外周段,蛙後肢不發生反應.由後肢反射弧:感受器→後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後肢效應器,出發分析我們所破壞的是縮腿反射弧在後肢的傳入神經,背根的功能傳入功能.②在第二對脊神經根的腹根中央處剪斷,電剌激腹根向中段,蛙後肢不發生反應;電剌激腹根外周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再從後肢反射弧:後肢感受器→後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後肢效應器,我們分析所破壞的是縮腿反射弧在後肢的傳出神經.
故答案為:
(1)傳入功能. 電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進入脊髓中樞並通過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入功能.電刺激背根外周段不發生反應,表明背根無傳出功能.
(2)傳出功能. 因為電刺激腹根向中段不發生反應,而電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沿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