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你身體流血時,如何判斷哪種血管出血
呵呵 血管出血呢 大致呢分清楚動靜脈出血就可以了
最常見的呢 靜脈出血,出血速內度慢,靜脈淺容表容易受到傷害,這就是人體構造的奇妙之處
動脈出血呢出血的速度大 量大 甚至還噴射出來幾十厘米甚至一米遠,這種最危重,自己的處理呢那裡出血按壓那裡,就是所說的按壓止血 用手 按壓 用紗布按壓什麼的都可以 還有就是及時就醫撥打120,
2、如圖表示的是如圖三種外出血的種類示意圖,在生活中,外出血可以分三種情況(即動脈血管出血,靜脈血管出
靜脈出血,顏色暗紅,血流緩慢,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止血,專可以用紗布綳帶包屬扎或指壓法止血.
動脈出血,顏色鮮紅,血流較快,常呈噴射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帶或綳帶壓迫.
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血液慢慢滲出,可以自然止血,不需要做特殊的處理,只要局部清潔即可,也可以用創可貼包紮傷口.
(1)圖A中傷者的血液從破裂的血管內噴射而出,血液速度快,應是動脈血管破裂,應在近心端止血.
(2)圖C中傷者的血液從傷口慢慢滲出,是毛細血管破裂,不需要特殊處理,一般貼上創可貼就能自行止血.
故答案為:(1)動脈;b;(2)毛細血管;創可貼.
3、血管出血
你好! 你妹妹受傷多少時間了?受傷後局部有無冷敷或熱敷?受傷後左肩或左手是否制動?
看你狀況不像是血管爆裂,否則那樣的話是迅速局部皮膚出現腫脹瘀滯,同時伴有頭暈、惡心、出冷汗等出血休克症狀。
4、對於大血管損傷大出血患者該怎樣進行心腦復甦
胸部穿透性傷和鈍性傷均可致心臟大血管損傷,無論平時和戰時都不少見。絕大多數病人在到達醫院前死亡,隨著急救醫療系統和交通運輸的發展,能得以送達醫院者的比例也在增加,若能及時進行搶救,生存率仍很高。因此,認真探討其病因病理,熟練掌握診斷和急救方法,對提高診斷率和治癒率,十分重要。
一、穿透性心臟損傷
心臟穿透傷約佔住院胸部傷總數的2.8%~12%,可為槍彈傷、彈片傷或刀、剪等銳器刺傷,此外尚有介入性診斷和治療技術操作所引起的醫源性損傷。心臟各部位均可受傷,但損傷率與各心腔在前胸壁暴露范圍有關,據Glinz 綜合657例分析:右心室47%,左心室34%,右心房14%,左心房5%。損傷程度可為單純心包傷(甚少、約8%),心壁表淺裂傷、穿入或貫通一個心腔、穿過間隔傷及兩個心腔、以及較為罕見的心內結構、傳導束和冠狀動脈損傷。
心臟穿透傷的病理和臨床表現,一方面取決於受傷機制,即穿透物的性質、大小和速度。例如,火器傷所致者80%以上現場死亡,而刀刺傷約半數仍可到達醫院。另一方面,主要取決於損傷的部位、傷口的大小以及心包裂口的情況。心包裂口足夠大時,心臟的出血可通暢流出體外或流入胸腔、縱隔或腹腔,心包內積血(血心包)量不多,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失血性休克,甚至迅速死亡。心包裂口小、或被周圍組織(如心包外脂肪、肺等)或血塊所堵塞,心臟出血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使心臟舒張受限,腔靜脈回心血流受阻和心排出量減少。槍彈傷引起的心包裂口較大,主要表現為失血性休克,而刀刺傷的心包裂口容易被堵塞,80%~90%發生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有利於減少心臟出血,病人生存機會反而較有出血但無心包填塞者為多,然而,如不及時解除,則很快導致循環衰竭。當心臟傷口很小時可自行閉合而停止出血。左心室壁傷口容易自行封閉,心包填塞的發生率較右心室為低(42.9%對92.7%)。偶有傷後數天或數周發生遲發性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心房壁較薄,傷口不易自然止血,可能比心室損傷更為嚴重。
仔細了解致傷物和傷道,對心臟穿透傷的診斷很有幫助。「心臟損傷危險區」上界自鎖骨,下界至肋弓,兩側為鎖骨中線。凡在此危險區內和劍突下的穿透傷均應想到可能致心臟損傷,頸根部、左季肋部和腋、後胸部的槍彈傷亦可能引起心臟損傷。
休克可因大量失血亦或心包填塞所致,或者二者兼有,不易鑒別。一般來說,失血性休克出現較早且逐漸加重,而心包填塞所致心源性休克出現稍遲,傷道無明顯出血,胸腔積血量不大,難以用失血性休克解釋。
迅速診斷出心包填塞至關重要。Beck』s三聯症(心音遙遠、血壓下降,靜脈壓升高超過15厘米水柱)和心包穿刺陽性具有確診價值。但是,許多因素如病人躁動、深度休克、血氣胸和測壓導管尖端位置不當等,均可影響中心靜脈壓的准確性。失血常使中心靜脈壓不高,頸靜脈怒張不顯著,但這時少量心包積血和血塊也足以引起心包填塞。僅有1/3~1/2的傷員具有典型的Beck』s三聯症。奇脈的存在有助於診斷,但也同靜脈壓一樣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劍突在旁心包穿刺為重要診斷手段,同時還是心包腔減壓的急救措施,但可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休克程度與估計失血量不符、或經足量輸血而無迅速反應、或低血壓經擴容後迅速改善但不久再度出現甚至發生心跳驟停者,均應高度懷疑心包填塞。
X線檢查對心臟穿透傷的診斷幫助不大,但胸片能顯示有無血胸、氣胸、金屬異物或其他臟器合並傷。胸片上有心包氣液平面具有診斷意義。對於急性心包填塞,不能依靠床旁胸片上有無心影擴大,縱隔增寬、心腰平直以及透視下搏動減弱來診斷,超聲心動圖對心包填塞和心臟異物的診斷幫助較大,且能估計心包積血量。但應十分注意,且不能因做過多的檢查而延誤搶救時間。
初到急診室的心臟穿透傷傷員可分為4類:①死亡:入院前已無生命體征;②臨床死亡:送院途中有生命體征,入院時無生命體征,③瀕死:半昏迷、脈細、測不到血壓、嘆息呼吸,④重度休克:動脈收縮壓小於10.7Kpa(80mmHg),神志尚清。第一類是救不活的,第二、三類需立即開胸復甦。第四類可先擴容再開胸,如情況不改善也必須立即開胸復甦。急救和復甦措施包括:①迅速氣管內插管,機械通氣;②建立大口徑靜脈快速擴容通道,可用套管針穿刺幾處大靜脈,快速靜脈輸血補液1000~3000毫升,以提高心臟充盈壓,③同時建立中心靜脈壓測量裝置;④如有血氣胸,予以閉式引流;⑤疑有心包填塞者立即行心包穿刺,診斷並解壓,即使抽出30毫升積血就能顯著使心包腔減壓,病情立即改善,血壓可由聽不到轉而能聽到,神志可由不清轉而清醒。最好用塑料套管針穿刺,抽出血液後可將塑料管保留直至手術。⑥若心包穿刺未抽出血液,臨床上又高度懷疑心包填塞,可緊急在局麻下進行心包開窗探查術:於劍突處做一正中切口,切開白線,切除劍突並切斷膈肌止點,沿胸骨後用手指向兩側推開胸膜,用兩個甲狀腺拉鉤將切口上端向左右上方牽拉,顯露心包並做「┷」 圖5-11 劍突下心包開窗(略)
A、胸骨下方和上腹部正中小切口,顯露劍突後用血管鉗牽開或切除;
B、切開劍突後面的膈肌和胸膜外心包,開一小窗診斷和引流減壓
形切口或開一小窗,以手指探查心包腔,放入減壓引流管(圖5-11)。⑦已經心跳停止者需行開胸心臟復甦,胸外按壓不僅無效,且能加重出血和心包填塞。
心臟穿透傷均應手術修補。術前准備以快速大量輸血為主,適量給予多巴胺和異丙腎上腺素以增強心肌收縮力。刺入心臟並仍留在胸壁上的致傷物(如尖刀)在開胸手術前不宜拔除。手術宜在全麻氣管插管下進行,淺麻醉,充分給氧。對已經心跳停止和昏迷者,可用局麻或不用麻醉。左前外側經第4肋間開胸較為常用,必要時可橫斷胸骨。如傷道在右側,則可經右前外側切口開胸。如疑有大血管損傷或心內結構損傷等情況,准備建立體外循環者,可採用前胸正中切口。如為胸腹聯合傷,可先經胸正中切口修復心臟後,再向下延長切口開腹,處理腹腔內合並傷。
切開心包之前應做好准備,如自體輸血、充足的血源、吸收器、縫針線等。於膈神經前切開心包後迅速清除心包內積血,找到出血的心臟裂口,立即用手指按住,加快輸血。對於心壁的裂口,採用間斷縫合或帶小墊片的褥式縫合(圖5-12)。在冠狀動脈附近的裂口, 以手指按住裂口,再以縫針穿過指尖處裂口的兩側,單線縫合結扎圖5-12 心臟裂口縫合法之一(略)應做潛行於冠狀動脈下的褥式縫合(圖5-13)。冠狀動脈小分支損傷可予以結扎,各大主幹損傷須做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胸正中切口對心臟後壁創口顯露不良時,以及探查確診有心內間隔或瓣膜損傷時,也應在體外循環下進行處理。如果心臟已經停跳或術中心跳驟停,則迅速用寬的「8」字或褥式縫合心壁裂口,手法擠壓心臟,心內注射腎上腺素1~3毫克。若心臟復甦困難或復甦後循環不能維持,則應迅速建立體外循環心肺支持或左心輔助循環支持。術中注意檢查,避免漏診。然後沖洗心包腔和胸腔,心包開窗引流或放置心包和縱隔引流,逐層關胸。
術後加強心電圖和血液動力學監護,以及復甦後續治療。注意觀察有無繼發性出血、殘余症和並發症。常規給予破傷風抗毒素和抗菌素。心臟穿透傷的住院死亡率以往在槍彈傷為60%,在刀刺傷為15%。而目前有的報道已降至槍彈傷24.5%,刀刺傷5.5%。急診室內開胸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經驗。現代急救醫學要求急診室必須備好急診開胸和心肺復甦的設備,其中包括自體輸血、胸骨鋸和輕便體外循環裝置。
二、鈍性心臟損傷
心臟鈍性閉合傷約占胸部傷的10%~25%。但由於常對其缺乏警惕、輕者表現不明顯、或被其他損傷所掩蓋而致漏診,有人認為其發生率可能占鈍性胸部傷的50%以上,受傷機制有①直接作用:一定強度的單向力量直接作用於心前區造成損傷,或可伴之胸骨和肋骨骨折的刺傷。②間接作用:腹部遭受突然擠壓,大量血液驟然湧入心臟和大血管,腔內壓力劇增,引起破裂性損傷。③減速作用:高速運動的人體突受減速,因慣性作用,心臟可沖撞於前胸壁或脊柱上,或因不等同的減速而使心臟發生扭轉,引起損傷。④擠壓作用:心臟被擠壓於堅硬的胸骨與脊柱之間而受傷。⑤爆震作用:沖擊波直接作用於心臟所致損傷。臨床上,心臟閉合傷常為幾種因素聯合作用所致。大多數為交通事故傷引起。
心臟鈍性傷可起引不同程度和類型的損傷,包括①心包損傷,挫傷或破裂。單純心包破裂很少見,一般合並於心臟其他部位損傷。②心肌挫傷,從小片心外膜或內膜下出血淤斑(心肌震盪),直至全層心肌的撕裂、出血、水腫和壞死等。③心臟破裂:大多數發生在受傷即刻,引起大出血或心包填塞;極少數為傷後數日或數周後由於心肌挫傷區的軟化、壞死而發生延遲性破裂,在病情相對平穩後突發嚴重胸痛和心包填塞。④創傷性心內間隔缺損:多為室間隔破裂,發生機制類似於心室破裂,在舒張末期和收縮早期心腔充盈和瓣膜均關閉時突受暴力使心臟壓力驟升而引起的間隔撕裂,或斷之心肌挫傷後的軟化壞死所致延遲性穿孔。⑤瓣膜損傷:以主動脈瓣最多,撕裂或穿孔,其次為二尖瓣,常為腱索或乳頭肌斷裂。原有心臟疾病者,如主動脈瓣二瓣化或馬凡氏綜合征等,更易遭受損傷。⑥冠狀動脈損傷:多為左冠前降支裂傷。⑦創傷性室壁瘤:為心肌挫傷後壞死或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真性室壁瘤。心臟閉合傷常有合並傷,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及血氣胸等。
心臟破裂和冠狀動脈破裂病人常迅速死亡,僅極少數有幸能送到醫院得到診斷。少見的創傷性室間隔破裂和瓣膜損傷,若不因其他嚴重合並傷而死亡,病人有機會送到醫院進一步確診後在體外循環下行心臟直視手術。心肌挫傷病人大多數表現為心絞痛和心律紊亂。心絞痛可伴呼吸困難或休克,常不為擴冠葯物所緩解。心律紊亂多為心動過速、期前收縮和陣發性房顫。單純心肌挫傷很少陽性體征,心電圖檢查診斷價值較大,表現為ST段抬高和T波倒置低平。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和乳酸脫氫酶同功酶LDH1和LDH2有診斷價值。心肌挫傷的治療在於對症處理,控制心律紊亂和防治心力衷竭,並觀察有無室壁瘤發生。
三、大血管損傷
主動脈和肺動脈及其大分支以及腔靜脈和無名靜脈,均可因穿透性和鈍性傷而損傷破裂。破裂發生在心包內者引起心包填塞,發生在心包外者引起大出血。病人多迅速死亡,僅約2%者能夠到達醫院。臨床上所見多為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損傷,絕大多數為交通事故引起,少數為墜落傷和擠壓傷。致傷機制可能為主動脈弓部較為固定,當胸部遭受擠壓、撞擊和突然減速時,心臟和升主動脈可發生向前、向後的移位形成剪力、或發生旋轉產生應力、或主動脈內血液產生水擊應力,從而使升主動脈破裂,升主動脈的旋轉和降主動脈的移位可對主動脈峽部形成剪力和彎折應力從而引起破裂(圖5-14)。圖5-14 鈍性損傷中引起主小部分能生存到達醫院者可分為①破口較小,為縱隔血腫壓迫暫時止血,②外膜尚完整,形成假性動脈瘤,③外膜完整,內膜完全斷裂並向內捲曲使遠端閉塞,形成急性主動脈縮窄綜合征。穿透性傷引起主動脈及其分支破裂的診斷,主要依據傷道徑路來判斷,並因持續性大量血胸或心包填塞而行緊急開胸時得以證實。鈍性傷引起者早期診斷首要在於提高警惕。凡胸部嚴重鈍性傷傷員,上肢或下肢脈搏和血壓消失、無尿、截癱、肩胛間有雜音、胸片上縱隔增寬大於8厘米(縱隔/胸比率大於0.28)、主動脈輪廓模糊、氣管和食管移位等徵象,均為診斷線索。術前確診需行血管造影,而不能依靠CT和磁共震,因其只能顯示血管影。
到達急診室的胸主動脈破裂病人可分為三類:①嚴重出血性休克已呈瀕死狀態,須進行緊急開胸止血和復甦。②經緊急復甦後情況仍不穩定,大量出血,須急診開胸手術。③復甦後病情基本穩定,可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確診後盡早安排手術。暫時的止血仍存在延遲性大血而死亡的危險。
緊急開胸經左前外第4肋間切口。已明確損傷部位者可選擇合適的切口,若升主動脈、肺動脈、主動脈弓及其分支損傷則經前胸正中切口;若為降主動脈破裂則以左後外第4肋間切口為佳。破口小時,先用手指壓住止血,再用無傷動脈紺作切線鉗夾,部份阻斷血流,用3-0無傷線縫合修補。破裂口大時,則需採用①全身體外循環,②左心轉流(左心耳-股動脈間轉流,需用血泵),或股一股轉流(股靜脈-股動脈間轉流,需用血泵和人工肺),③近年來多採用從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至降主動脈或股動脈間的塑料管外轉流法,不用人工肺和血泵(圖5-15)。④若無上述准備,緊情況下可直接鉗夾主動脈破裂的上下端,用葯物控5-15 塑料管外轉流法圖5-16 內套管分流法制上半身血壓,迅速修補。亦有採用內套管分流法者(圖5-16)。盡量採用直接縫合修補,必要時才用人造血管移植。手術死亡率約15%。以上方法均難以完全避免發生截癱,發生率約5%~7%。
5、什麼血管出血最危險
大動脈
6、)毛細血管出血咋辦
毛細血管出血是指呈小點狀的紅色血液,從傷口表面滲出,看不見明顯的血管出血。這回種出血常能自動答停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部分人面部皮膚泛紅,並且肉眼就能看見一條條擴張的毛細血管,部分呈紅色或紫紅色斑狀、點狀、線狀或星狀損害的形象,這就是毛細血管擴張症,俗稱血紅絲。是一種發生在面部或軀幹部位的皮膚損害,大多數是後天性的,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的,面部毛細血管擴張是影響美容的主要原因,多發於女性,臨床表現為面部的絲狀、點狀、星芒狀或片狀紅斑。
7、毛細血管出血的特點是
呈小點狀的紅色血液,從傷口表面滲出,看不見明顯的血管出血,這種出血常能自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