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維彩超什麼時候做?
四維彩超的最佳時間是因個人而異的,不同時期做四維彩超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一般而言孕期四維排畸檢查分五個階段,其中第三次是排畸的最佳時期
【第一次檢查】
第一次檢查,時間在懷孕3-4個月為宜,孕周為11-14周。
這段期間可以從整體上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活動狀態,篩查胎兒NT值等潛在染色體指標,同時對某些嚴重胎兒結構畸形作出診斷的進行檢查。
【第二次檢查】
第二次檢查,時間在懷孕4-5個月為宜,孕周為17-20周。
這段時期宮內胎兒的手足已初步成形,觀察胎兒手足伸展發育情況,同時更加明確的診斷出胎兒手足畸形。
【第三次檢查】
第三次檢查,排畸最佳時間,懷孕5-6個月為宜,孕周為20-26周。
這段時間對寶寶非常重要,四維彩超系統能完整的檢測寶寶的發育情況,對胎兒結構畸形、遺傳性疾病等進行篩查及診斷,是排畸的最佳時期。此時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空間好,宮內拍攝效果佳,可以用光碟記錄他的第一次寫真,准媽媽們千萬不要錯過。
【第四次檢查】
第四次檢查,時間在懷孕7-8個月為宜,孕周為32-34周。
這段時間主要是對胎兒生存狀況進行評估,檢查寶寶後期發育狀況,如腎臟、心臟的異常,為應該出生的胎兒盡可能接近預產期出生,或選擇適合時機出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第五次檢查】
第五次檢查,時間再懷孕9月份至分娩前。
臨產前應確定胎兒方位,主要檢查羊水有無減少,胎盤的成熟度,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否安全,同時提示寶寶的重量和發育情況,為分娩做准備。
2、脊柱裂這種先天性疾病產前可以檢查出來嗎
脊柱裂屬於先天畸形,也就是說,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就會形成脊柱裂。女性在懷孕期間,能夠通過以下產檢檢查胎兒是否有異常。
1、唐氏篩查: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應該進行唐氏篩查,需要對孕婦的血液進行檢測,便可以查明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這種檢查是能夠篩查出脊柱裂的。
2、B超檢查:脊柱裂是能夠用B超檢查出來的,孕婦在產前檢查中B超,通常是在懷孕20周左右,檢查時間最好控制在28周之前。通過B超檢查可以檢出絕大多數的畸形和出生缺陷,比如脊柱裂、肢體畸形、兔唇等。不過,B超也不是萬能的,有些胎兒畸形就無法檢出。
3、羊水穿刺:女性懷孕的第4-5個月,就能夠通過羊水穿刺的方式,來檢查胎兒的染色體以及DNA,這種方式也可以檢出脊柱裂。
脊柱裂是可以通過產前檢查來發現的,所以女性在懷孕期間一定要定期的進行檢查,及時掌握胎兒的發育狀況。
3、已經過了,沒做NT,有影響嗎?
懷孕三個月左右,去醫院產檢,醫生就會告訴孕媽媽們,該做NT了。那NT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要做NT?什麼時候做NT檢查呢?
每一個孕婦每一胎都有唐氏綜合症的可能,所以NT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
NT檢查是指頸部透明帶厚度及婦血清檢驗。
通過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可以早期診斷嬰兒染色體疾病和早期發現多種原因造成的胎兒異常,如:胎兒脊柱裂、胎兒脊柱膨出、腦積水、側腦室增寬、後顱池增寬、心臟畸形等。
NT檢查什麼時間做?
NT檢查時間通常在孕11-13周+6天進行,超過14周檢查結果會不準確。主要是通過超聲掃描來做,通常醫生會在孕婦肚子上劃拉劃拉做B超,但是也要看寶寶和子宮的位置。必要時,還要通過陰道B超來進行!頸後透明帶通常隨寶寶的生長而相應增長。
NT檢查和唐氏篩查主要都是檢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通常兩個檢查只需做一個就好,所以,如果准媽媽錯過了NT檢查,可選擇孕15-20周時做唐氏篩查。
提醒:如果准媽媽唐氏篩查的時間也錯過了,則無法補檢,只能進行羊膜穿刺檢查,通過抽羊水來做唐氏兒測定了。
NT檢查結果怎麼看呢?
由於頸項透明層的變化與孕周關系密切,正常妊娠11—14周頸項透明層厚度隨孕周略微上升,一種粗略簡單的估計方法是,凡測值小於2.5mm時判斷為正常,凡測值大於等於2.5mm時診斷為頸項透明層增厚。在中國,醫生認為頸後透明帶大於3毫米為異常。
NT檢查有什麼意義呢?
臨床上,大部分妊娠11-14周時曾檢測到NT 增厚的胎兒出生後檢查並無異常發現,但也有相當多的胎兒被確認合並染色體異常、解剖結構異常或是一些遺傳綜合征。有報道稱妊娠11-14周NT增厚的胎兒中,約10%合並染色體異常,而在染色體正常NT增厚者中,約4-20%存在解剖結構異常或某些遺傳綜合征,尤其嚴重的心臟缺損,還有一些則出現原因不明的胎死宮內和新生兒死亡。NT增厚程度與胎兒異常的關系十分密切,增厚越明顯,胎兒異常機會越高,異常程度也越嚴重。
NT增厚該怎麼辦呢?
NT增厚常提示胎兒異常的可能,對增厚者應進一步檢查,如染色體檢查、妊娠22-26周系統超聲檢查及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30-34周胎兒超聲檢查(詳細或晚孕期系統超聲檢查),以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指導臨床作出正確處理。
NT檢查和唐氏篩查哪個更准確?
NT檢查屬於影像學檢查,唐氏篩查屬於血清學檢查,一旦提示高危,那麼所有提示高危裡面會有2.5%的胎兒染色體異常,兩個並不具備直接可比性,但如果兩項檢查聯合起來,准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所以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更佳。
NT 提示低風險,唐篩還用做嗎?
NT檢查不像唐篩一樣提示高危低危,如果NT大於3mm,那麼意味著胎兒有1/6的可能是染色體異常,目前推薦是做羊水穿刺,也就是絨毛取樣檢查,如確定染色體異常,盡早處理,但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風險,且技術難度較高,所以很多孕媽媽還是會在晚一些進行羊水穿刺檢查胎兒染色體而不會再行唐篩。
那麼如果NT小於3mm,意味著發生胎兒染色體風險很小,就像上面一個問題介紹的,如果能再行唐篩檢查,可以進一步降低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目前有些地區開展了早期唐篩,就是NT結合11到14周的血清學檢查,這個檢查准確性更高,如果進行了早期唐篩,就不必再進行中妊期唐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