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早期發現診斷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起病緩慢,多以輕度厭食、低熱、乏力或消瘦等全身症狀為主,病情較為輕微。因此往往容易導致誤診、誤治,以致病情發展,出現脊柱強直、髖關節破壞致殘等現象,這樣不僅耽誤診治時機,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既然,強直性脊柱炎如此可怕,那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才能在早期就發現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呢? 強直性脊柱炎專家指出,早期發現診斷強直性脊柱炎,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青少年出現背部發僵,以晨起明顯,整理活動或熱水淋浴後可減輕的,久坐或持續一個姿勢過久即感腰痛和僵硬感加重者,或早晨起床困難,或半夜疼醒,活動後方可入睡者,要高度懷疑強直性脊柱炎。同時,症狀不典型者,有肌肉疼痛或壓痛點,在潮濕環境中加重者不要誤診為其他風濕症。 第二,注意緩慢起病的慢性下腰痛,青少年的腰痛,早期常為難以定位的隱痛、鈍痛或感覺在臀部、大腿根的酸痛、不適感,可向下肢放射而誤診為&lquo;坐骨神經痛&rquo;,開始可以是單側或間斷性,逐漸變成雙側持續性,而且常因半夜疼醒而被重視。因此,當青少年出現慢性腰痛,以夜間為主的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晨起或久坐疼痛的,經過活動或應用止痛葯好轉的腰痛,要高度懷疑本病的可能。 第三,要注意不典型的四肢關節的症狀,強直性脊柱炎以四肢關節特別是下肢關節為首發症狀的約佔43%,且高達75%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四肢關節病變,受累關節以下肢的髖、膝、踝等大關節居多,常為非對稱性,而很少出現手指關節受累。因此,發生於青少年的下肢單關節炎如膝關節積液等,因腫痛關節多無異常體征,常被誤診,更應高度重視,排除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第四,注意關節外或關節附近骨壓痛,有時也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臨床表現。關節外症狀如紅眼症、胸悶、氣短、乾咳等,伴關節疼痛者或關節附近部位壓痛,特別是以臀部為主的疼痛,更應警惕,因髖關節的病變往往是本病早受累和致殘的關鍵環節。 另外,專家特別指出,強直性脊柱炎盡管病情比較隱蔽,但是只要注意觀察還是可以早期發現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立正靠牆站好,腳後跟緊貼牆根時,後腦勺應貼近牆壁而無間隙;如果後腦勺和牆壁之間有幾厘米的縫隙,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強直性脊柱炎了。 在發現患病以後,患者還是要謹慎而不間斷地進行體育鍛煉,以取得和維持脊柱關節的好位置,增強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亞於葯物治療。此外注意定期測量身高。保持身高記錄是防止不易發現的早期脊柱彎曲的一個好措施。 以上介紹了的相關信息內容,希望多大家有所幫助。同時,專家溫馨提示: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診斷還需要通過醫生認真細致的臨床觀察,體檢並結合輔助檢查,特別是骶髂關節的CT、磁共振檢查,能與其他關節炎進行區別,早期做出正確診斷,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早期治療。
2、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表現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
3、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確診方法?
目前,臨床上診斷強直性脊柱炎(AS)的標準是:
下腰背痛至少持續3個月,活動後疼痛改善,但休息後不緩解;
腰椎屈伸和側屈活動受限;
胸廓擴展范圍小於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
X線表現:雙側骶髂關節炎輕微異常(Ⅱ級),或單側骶髂關節炎明顯異常(Ⅲ級)。
如果患者具備最後一條,且分別滿足前三條中的任何1條,即可確診。
4、強直性脊柱炎有什麼表現,怎麼判斷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脊柱關節綜合症,其症狀主要影響患者的腰、骶等部位,常伴隨腰部僵硬感,腰骶下腰背或者臀部出現疼痛,開始位置抄為一側過段時間可發展成雙側,就做會致使疼痛感加重,這種感覺以早晨起來較為明顯,白天活動後減輕。早期症狀還會有部分患者出現全身疲憊不適、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目前相信與免疫失調及遺傳因子有關,一旦發現需要盡早治療。
5、如何診斷強直性脊柱炎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現為腰背部疼痛,早起晨僵,持續時間長且HLA-B27陽性者強直發病率為10%-20%,所以可以檢測一下HLA-B27是陰性還是陽性,強直性脊柱炎病因復雜,盲目判斷只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而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結果,建議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6、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准
強直性脊柱炎診治的難點,就在於早期診斷。如果能及時在早期骨質破壞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得到診斷,就能把握住治療的關鍵時機。
如果你現在的醫生不能幫你確診,請趕快到北京協和、上海仁濟這樣頂尖的醫院,這里有中國最好的專家,可以幫助早期確診。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風濕病。雖然目前病因不明,現有的醫學水平下暫時還不能治癒。但只要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堅持長期、規范的治療,是可以很好控制疾病的。
你可以到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友論壇——風濕家園AS-SKY上去,向資深的病友和志願醫生們學習疾病治療的知識,增強對「假醫假葯」的辨別力,避免誤診誤治,反而耽誤了病情。
一些強直性脊柱炎病友聽信了一些非法醫療機構活個人能「治癒」疾病的虛假宣傳,誤診誤治,引起身體殘疾的教訓是很深刻的,一定要引以為戒!
順便給你普及點葯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識,先加強學習吧!
————————
第一類:非甾體鎮痛消炎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樂葆等。
這類葯屬於對症治療,能控制疼痛症狀,但是不能抑制強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續進行的關節破壞過程。但最近有新的醫學研究認為,盡管NSAIDs不能抑制骨侵蝕過程,卻能延緩強直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減緩強直的過程。所以,NSAIDs不僅應該在炎症活動期對症使用,在疾病緩解後,也應該長期使用,以避免強直。
第二類:改變病情抗風濕葯(DMARDs),例如,甲氨蝶齡,柳氮磺胺吡啶等
這類葯不僅能緩解關節腫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的水平,還能延緩關節破壞的進程。長期服用此類葯物,不僅是為了緩解臨床症狀,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疾病的進程,盡力避免殘疾的發生。但這類葯物的特點是起效時間長,通常要2~3個月才起效,而且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關節和髖關節的炎症療效較差。
第三類:TNF拮抗劑
TNF拮抗劑是一類新的生物制劑,它特異性地作用於引起強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是目前證實的唯一針對脊柱、髖關節等關節病變有效的葯物。2006年,ASAS(國際強直性脊柱炎工作小組)在關於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指導的十個建議中,提到對於持續高疾病活動度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無論其常規治療是什麼,都應予以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目前,TNF拮抗劑現在全球已經開發了5個,國內已經上市了2個:益賽普和類克。其中,益賽普是國內首個上市,使用人數最多的TNF拮抗劑。
第四類:激素
對於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葯物難以見效的病人,為了防止病情惡化,醫生會使用激素,來快速消炎、鎮痛。不過,激素的毒副作用較大,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否則,不僅會帶來身體損害,還很容易引發引起病情洶涌反彈。並且,激素葯物也是不能改變病情的葯物,仍需要和改變病情的葯物(DMARDs)聯合,來控制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
1、由於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葯中,都不同程度地摻雜了激素。在短期內似乎能見效,但從長遠看,不規范的治療耽誤了治療的寶貴時間,提高了殘疾的發生率。
2、強直性脊柱炎屬於風濕病,應看風濕科。可很多強直性脊柱炎都是到骨科和中醫科就診,骨科和中醫科的醫生普遍缺乏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和治療的知識,導致中國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誤診誤治率高,殘疾率高。
7、怎麼確診是否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有否強直性脊柱炎陽性家族史,七八年來感覺腰部不適或疼痛,活動後好轉,有時有低熱,這些都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可疑症狀,建議及早做一下有關檢查,除外此病可能。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准與依據,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與X線檢查。該病的特點是腰椎前屈、側彎和後伸等方向的活動均受限;胸部擴張活動受限;早期症狀為間歇性腰背痛,進行性僵硬並逐漸向上發展,可以使用【強直居-優堂傳世帖】來緩解。
X線檢查,早期表現為骶髂關節模糊、關節外硬化,脊柱早期可見骨質疏鬆,關節模糊、侵蝕、硬化、融合等異常改變。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准為:
1、臨床表現:
(1)腰或脊柱、腹股溝、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適,病程至少持續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非甾體抗炎葯,如消炎痛、芬必得能迅速緩解症狀。
(2)腰椎在前屈、側屈和後伸的3個方向運動均受限;或胸廓擴展范圍受限,小於2.5厘米。
(3)陽性家族史,或HLA-b27陽性。
2、X片證實有雙側或單側骶髂關節炎。
一般按:有X片證實的雙側或單側骶髂關節炎;並分別附加以下臨床表現的1條或2條,即①腰椎在前屈、側屈和後伸的3個方向運動均受限;②腰背痛史或現有症狀;③胸廓擴展范圍小於2.5厘米即可確診。
其他如:血沉可增快,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升高,少數病人有輕度貧血,C反應蛋白升高,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增加,血清補體C3和C4增加等,但這些檢查通常多不重要。
建議做以下檢查:
1、脊柱與骶髂關節X線片,如早期X線檢陰性時,可行放射線核素掃描,CT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發現早期對稱性骶髂關節病變。
2、測定 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陽性,有助於診斷。
3、血沉、抗O、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等,有助於與其他疾病鑒別。
8、如何確定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晚期
晨起脊柱僵硬,彎腰彎不下去,骶髂關節痛,胸腔和腰間兩邊的肋骨還有肩胛骨偶爾也會痛疼,脊柱側象,胸腔兩邊不對稱,肩一高一低都是早中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