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鍛煉瑜伽體式

脊柱鍛煉瑜伽體式

發布時間:2020-12-02 21:21:03

1、腰椎曲度變直什麼瑜伽體式可以治療?

脊柱復曲度變直是因為長時間坐立辦制公或其他長期保持的不正確姿勢造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問題的症狀和身體的感受會越來越明顯。出現脊柱不適首先還是建議您及時到醫院就醫,查明病因,如果只是單純的生理性脊柱變直是通過運動可以緩解,比如很多瑜伽體式也可以緩解和調整此症狀,但是瑜伽中並沒有專門針對曲度變直的練習門類,但其實您可以針對自己的症狀有針對性的練習。可以多進行比較簡單的脊柱彎曲練習,不宜過多進行力量型的體式,在簡單的體式中可以這樣組合:在進行後彎練習後,進行一個前屈的體式,相互配合,讓脊柱獲得充分的運動。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尋找專業的瑜伽理療師,對您的症狀定製體式練習。

2、脊柱不穩練瑜伽那些動作

所有站立的姿勢,全蝗蟲式,弓式,上犬式,駱駝式,眼鏡蛇伸展,背部伸展,聖哲瑪里琪1,2,3式,等等····

3、「瑜伽體式」為什麼瑜伽可以幫助糾正脊柱

瑜伽將體式與人體解剖學相結合,講求精準的身體正位,配合脊柱康復的專有呼吸法,針對性的培養和提升相關部位的靈活度和肌肉力量,運用一套科學完整的練習方法,靈活脊柱、增強肌力,讓脊柱在練習中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理位置。

瑜伽有很多體式可以幫助靈活脊柱,原理也很簡單,首先是伸展脊柱,增加椎體之間的空間,其次,要特別注重脊柱周圍肌肉的訓練,這是維持脊柱穩定的重要練習之一,通過有效的練習可以逐漸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找專業老師指導練習,一定要練對!一定要練對!一定要練對!

4、瑜伽初學脊柱能量組合的動作,呼吸,作用

強化大腿及小腿肌肉,美化手臂線條,增強腰部和肩關節的柔韌性,使腰部纖細柔軟,美化全身線條,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生理機能。 一、一字展胸式: 1、仰卧,調整呼吸,放鬆。 2、腳尖伸直,重心在腳跟上。 3、吸氣,臀部向上抬起,讓身體成一字,腰、胸用力向上。 4、呼氣,頭向後沉。 5、閉眼,自然呼吸,感覺放鬆,保持這個姿勢30秒——1分鍾。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該放在腹部和整個胸部上。 效果:可治療腸胃病、便秘、哮喘、支氣管炎、痔瘡、駝背、月經失調,調節肩膀和肩部的僵硬狀態,矯正聳肩的現象,幫助增加肺活量,美化胸部線條。 二、立式展胸式: 1、站立,調節呼吸。 2、呼氣,頭向後沉,自然呼吸,感覺喉嚨放鬆,頭部放鬆。 3、吸氣,臀部向上翹,想像用頭頂去夠臀部。 4、雙手向後伸展開,手腕完全放鬆下垂。 TIPS:練習時調整背部和脊柱,意識力應該放在胸腰上。 效果:治療便秘、哮喘、支氣管炎、手部痙攣,幫助增加肺活量。 三、鴿子式: 1、雙腿伸直,坐在地面上,後背立直。 2、左腿彎曲,左腳跟抵住右腿跨跟,右腿向右邊打開,小腿彎曲,盡量讓大腿向後伸直。 3、右手抓住右腳腳面,讓右小腿向上抬起,右手肘關節夾住右腳腳面。 4、左臂從頭後繞過,雙手在頭後扣住。 5、保持這個姿勢1——2分鍾,雙腿交換。 TIPS:練習時調整兩膝,左右成一條直線,把意識力放在腰上。 效果:強化大腿及小腿肌肉,美化手臂線條,增強腰部和肩關節的柔韌性,使腰部纖細柔軟,美化全身線條,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生理機能。   四、駱駝式: 1、跪立,調整呼吸,放鬆。 2、雙手扶住臀部,向上看。 3、呼氣,繼續讓身體後仰,雙手抓住腳踝或腳掌,頭部有控制地後仰。 4、保持這個姿勢30秒,做深呼吸。 5、讓雙手回到臀部,身體慢慢還原。 6、重復此姿勢2——3次。7、臀部坐腳後跟上,額頭貼地,雙手向前伸直,放鬆腰部。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髖部、腹部、胸部和喉部的伸展和保持不後側的擠壓感上,放鬆頭部。 效果:治療哮喘、支氣管炎、便秘、腹部絞痛、月經失調、駝背。適合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幫助矯正身體的不良姿態,加強肺活量和血液循環,調整背部和脊柱,消除肩膀、背部和腳踝的緊張。 五、扭體側三角伸展式: 1、跪立,右腿向右伸直,雙臂置於體側,自然呼吸,放鬆。 2、吸氣,雙手向兩側平舉,感覺雙手向兩側延伸,自然呼吸。 3、呼氣,身體慢慢地向左下沉,右手握住自己的右腳腳踝。 4、左臂慢慢地向右前方延伸,眼睛看左手指尖,自然呼吸。 5、吸氣,整個左臂、上身向左上方反轉,眼睛看天空。 6、保持住這個動作30秒——1分鍾,自然呼吸。交換方向做。 TIPS:練習時意識力放在髖部和整根記住的扭轉感,以及胸部、肩膀的擴張上。 六、吉祥式: 1、跪立,臀部坐在腳後跟上,雙手放在大腿上,調整呼吸。 2、雙手在背後合掌,手腕向內翻轉,指尖指向脊柱,保持這個姿勢1分鍾。 TIPS:練習時意識力放在身體的放鬆感和呼吸上。 效果:對神經緊張、腰肌勞損、偏頭疼、肩周炎有療效,可培養謙遜、平和的感覺,也是穩定情緒的很好選擇,有助於緩解肩背的壓力和緊張感。 七、肩倒立式: 1、做犁式,雙手撐住腰。 2、吸氣,雙腿彎曲,慢慢向上延伸。 3、盡量讓雙腿與胸部、頸椎保持在同一直線上,讓下巴靠近胸骨。 4、左腿彎曲15度,右腿彎取45度,保持這個姿勢1分鍾,再交換雙腿。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頸部的擠壓感和從胸部到腳趾的向上伸展感上,放鬆臉部。 效果:治療感冒、低血壓、貧血、哮喘、喉嚨疾病、腸炎、疝氣、坐骨神經痛、鼻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緩解緊張情緒,讓頸椎、甲狀腺得到充分的滋養。對於肥胖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清理腹部脂肪的好姿勢。 八、橋式: 1、仰卧,雙臂置於體側,調整呼吸。 2、吸氣,曲雙膝,將身體抬起來,雙手托腰,大臂支撐於地。 3、呼氣,將腳跟抬起,膝蓋並攏,大腿內側肌肉夾緊。 4、先吸氣,然後呼氣,同時左腿向上伸直,保持5——10秒,自然地呼吸。 5、吸氣,左腿落下,支撐,呼氣,將右腿向上伸直,保持數秒,自然地呼吸。 6、左右腿做3次,然後放鬆還原。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大腿到腰部的伸展感傷,胸部的上方和肩膀呈放鬆狀態。 效果:對駝背、肩周炎、腰腿乏力有療效,消除頸椎、肩膀緊張,美化臀部,強化腿部肌肉力量和腳踝的力量。 九、犁式: 1、仰卧,呼吸,放鬆。 2、吸氣,雙腿慢慢地向上抬起90度。 3、雙手撐住自己的後腰,繼續吸氣,雙腿繼續向頭後送落到地

5、每個瑜伽體式有什麼功效

1、坐姿類:

坐姿是冥想時使用的體式,包括:簡易坐、蓮花坐(半、全)、金剛坐、雷電坐、完美坐等等,無論雙腿位置如何擺放,坐姿時都要保持脊柱保持自然曲度下的挺直,使脊柱提拔,腹部的內臟不會受到擠壓,同時身體和精神也要保持一定的興奮,不至於陷入昏沉的狀態。
雙腿彎曲而坐,使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都變得更加柔軟和靈活,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風濕,由於雙腿彎曲減少了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加快了上半身的血液循環,身體和頭部得到了更加充足的血液供應,對腹部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有益,脊柱挺直可以強壯脊柱和背部肌肉。但有的朋友在未能很好地完成開髖盤坐時,會錯誤地將壓力給予膝關節,這很容易傷到膝,應把注意放在髖關節的外旋上,以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2、前屈類:

脊柱是人體最重要器官之一,是人體的大梁,瑜伽很多體式都是針對脊柱練習的,脊柱有六個運動方向:向前彎曲、向後彎曲、左右側彎、水平左右扭轉。
前屈類是指脊柱向前彎曲靠向腿部的體式,這種體式伸展和強壯背部肌肉群,促進背部血液循環,增強脊柱的柔軟性和靈活性,輕柔的擠壓和按摩腹部器官,從而促進消化和排泄,拉伸腿部後側肌肉和韌帶,安定心神,使神經系統平靜下來。

3、後仰類:

後仰類是指脊柱向後彎曲的體式,後仰與前屈宜配合來做,也就是做完一個後仰可順勢銜接一個前屈,以使脊椎伸展,椎間盤復位,脊柱得到充分休息。這一點很重要,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以免受到傷害。
後仰類體式不僅需要脊柱柔韌和靈活,還要求脊柱強壯有力,因此可以更加加強脊柱,後仰可以增加脊柱區域的血液供應,使中樞神經系統受益,還能伸展腹部區域,調理較弱的腹部器官,增加肩關節的靈活性,擴展胸腔,從而增強肺活量為深呼吸創造條件,後仰還能使腎臟受到擠壓,增強腎臟功能。
通常有的朋友在後仰時會過度用力壓胸椎,這可能造成脊柱反弓,壓迫胸腔空間,對身體無益。因此,後仰時更要注意脊柱的伸展感和空間感,做到適可而止。

4、側彎類:

側彎是脊柱向左右側彎曲的體式,側彎使脊柱更加靈活有彈性,減少側腰部的脂肪,還可以神拉到左右側腰平時運動不到的部位,牽動腹部內臟。但側彎體式要注意左右側保持時間的均等和幅度的對稱,避免人為造成脊柱C彎。同時注意不要翹臀壓腰,以及過度挺胸,保持脊柱的中立位。

5、扭轉類:

扭轉類是指脊柱水平向左右扭轉的體式,當身體向左右側扭轉時,腰椎、胸椎和頸椎都可以得到強烈的扭轉,這對神經系統特別有用,具有安撫和平靜心情的作用,輕柔的按摩內臟,緩解輕微的背痛。
值得注意的是,做扭轉動作時也要關注脊柱的提拔,這主要是由於當脊柱在平面間扭轉超過16度時,會加劇腰間盤凸出或脫出的危險性。想規避運動風險,安全練習,就一定要收緊腹背肌群,讓脊柱在提拔的情況下柔和扭轉。

6、平衡類:

平衡類是需要部分肢體支撐身體並保持平衡的姿勢,可以鍛煉身體的平衡感和協調性,增強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寧靜和穩定。需要提示大家的是:任何平衡的姿勢,首先平衡的是心、是思想,最後才是身體。如果你想在平衡協調類的體式中保持狀態,最大的竅門就是將注意力放在當下要做的體式上,別走神。

7、倒立類:

倒立類是身體倒置的體式,包括:肩倒立、犁式、頭倒立等,這類體式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心臟的負擔,減輕雙腿靜脈血管的壓力,從而對靜脈曲張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通過身體倒置,使怠滯的內臟器官活躍起來,消除身體的毒素,增加大腦的血液循環和供氧量,使大腦恢復活力,還能有效消除疲勞、緩解失眠、消除緊張情緒。
倒立的姿勢雖然廣受歡迎,但生理期的朋友注意避免這樣的體式,不要使骨盆倒置;頸、肩、腰、背受過損傷的朋友,不宜輕易嘗試這樣的體式,最好在有經驗的瑜伽教練的引導下量力而行。

6、腰部脊柱向右彎做什麼瑜伽體式

我是健身教練,矯正輕度脊柱側凸的鍛煉方法

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是:因重力不均,影響脊柱兩側肌肉的發展不平衡而形成脊柱側彎(也稱脊柱側凸)畸形。自我矯正的訓練方法是:

一、俯卧向前伸單臂。在墊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側彎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側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動作,俯卧腿和臂同時上舉,俯卧在墊子上,用脊柱側彎的另一側手和同側腳,同時做挺身和上舉的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二、體轉動作。兩腳開立,扭轉軀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體轉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三、單臂外振動作。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四、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手臂,伸直同側面的手臂用力向側凸面使勁做擺振式體側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面對助木,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肋木的雙手。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六、手扶肋木體側屈。身體正側面對肋木下站立,用胸椎側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檔。另一側的手攀握在頭頂上的肋木側,然後向反肋木方面不斷作體側屈運動,必須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重復用30~50次,共練習4組。

七、懸垂體側擺。正面雙手握單杠或肋木。兩腿並攏,向左右側擺,以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八、單杠單臂懸垂運動。凹側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九、單臂拉引橡皮筋。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十、單臂上舉啞鈴運動。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凹側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說明〕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矯正側彎的目的。

祝你健身愉快,如有健身疑問可以追問找本教練解答

7、「瑜伽體式」為什麼瑜伽可以幫助糾正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主要是因為平時體態不正確導致的,比如常常往一側躺、窩在沙發里、坐姿歪斜等等。因為外在的肌肉不對稱,導致脊柱側彎。瑜伽的體式可以在練習瑜伽的時候側重矯正脊柱的動作,讓肌肉和身體適應正常的脊柱,長時間的聯系呢可以對脊柱側彎帶來有效的改善!

8、脊柱理療的瑜伽體式有哪些???

可以做脊柱扭動式哦
三角轉動式等也行~
不過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可為了所謂的標准動作而忽略了身體的真實感受~
加油~

與脊柱鍛煉瑜伽體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