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的手術類型

脊柱的手術類型

發布時間:2020-11-30 00:41:12

1、骨科有哪些常見手術

創傷方面四肢管狀骨骨折常見。骨病如良惡性骨腫瘤、骨性關節炎、腰間盤突出。先天畸形如馬蹄足,脊柱畸形。

2、脊柱骨折有哪幾種類型

脊柱脊髓傷的傷情嚴重復雜,在工礦、交通事故,戰時及自然災害情況下均可發生。不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並嚴重的的並發症,處理上難度大,預後差。 呢?脊柱骨折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受傷時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轉型和垂直壓縮型。 2.根據骨折後的穩定性,可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類:是目前國內外通用的分類。共分為:壓縮骨折、爆裂骨折、後柱斷裂、骨折脫位、旋轉損傷、壓縮骨摺合並後柱斷裂、爆裂骨摺合並後柱斷裂。 4.按部位分類: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脫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為椎體、椎弓、椎板、橫突、棘突骨折等。 5.外傷性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多發生於兒童和中老年患者,特點是影像學檢查無骨折脫位。 脊柱骨折有哪些症狀呢? 病人感受傷局部疼痛,頸部活動障礙,腰背部肌肉痙攣,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後突畸形。 由於腹膜後血腫對植物神經刺激,腸蠕動減慢,常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有時需與腹腔臟器損傷相鑒別。 朋友們,脊柱損傷後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做X線檢查,以確定受傷程度、是否骨折等,這對治療康復有重要的意義。

3、脊椎微創手術

我建議還是先保守治療效果為好。

手術療法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後路手術等,副作用就是手術畢竟有一定風險而且費用較高,手術後也存在復發的可能因素。

此外, 還有介於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

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風險(神經損傷)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多同時也存在復發的可能。

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葯直接外敷祛、各種中、西葯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中葯外敷熏洗,甚至單純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多採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此方法對於患者而言最為安全,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且療效較佳。

4、請講解一下 脊柱手術

可以的,現在脊柱的手術已經技術非常成熟了。上海有家我立得脊柱專科醫院非常有名,你可以去看看。

5、脊椎手術

先檢查是不是外傷後余症在說吧!別太草率的開刀,後余症很多的。

6、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的比較

1911年Albee與Hibbs採用脊柱融合術分別有效地治療了脊柱結核與脊柱側凸.1959年Boucher等採用椎弓根釘進行腰椎關節固定.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對脊柱正常解剖結構和脊柱內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學研究,脊柱融合術的手術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致使脊柱融合術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早期脊柱融合術以單純植骨達到脊柱融合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結合內固定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融合率,特別是椎間融合器的出現,又大大提高了融合率.其主要優點是:①可以使運動節段的穩定性得到明顯的提高;②可以在癒合期維持畸形矯正後的形態.由於較高的腰椎疾病發病率,使得腰椎融合術開展較廣泛,老年患者是行腰椎融合術的主要人群,而牢固的腰椎融合是老年腰椎重度滑脫治療的關鍵[1].隨著世界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人類壽命的明顯提高、手術方式的改善及生物材料的研發等因素促使這種手術在老年人群中的開展迅速增加,鑒於腰椎融合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作如下綜述.

7、頸椎病手術的基本種類?

按頸椎病的臨床分類有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四種。就手術途徑而言將頸椎病手術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和後路手術三種。

(1)前路手術。經頸前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減壓和穩定脊柱兩種作用,即通過發病的椎間隙,從椎體前方鑽洞或切骨,從骨洞中切除退變的和突出的椎間盤,甚至椎體後緣的骨贅一並切除,以解除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然後在骨洞中植骨,使該段頸椎融合,以增強脊柱的穩定性。多個椎間盤受累者,可在同一手術中一起切除和融合。前路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可切除椎間盤及骨贅而不直接干擾脊髓,同時施行椎體間植骨,除去脊椎不穩的動力因素,術後功能受到的干擾小,恢復快等優點。其缺點是不能在直視下看到椎管內病變,手術范圍有限度,骨贅切除不易徹底,不適用於發育性椎管狹窄患者。

(2)前外側手術。手術途徑同前路手術,但其顯露范圍更大,包括椎體前方、前外側方的椎體橫突及鉤椎關節等,可開放橫突孔,切除增生的鉤狀突,擴大椎間孔,松解椎動脈的粘連狹窄,解除椎動脈、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症狀,消除病理性刺激,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3)後路手術。是指經頸後方切口入路進行的手術,具有在直視下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減壓充分等優點。後路手術的目的是擴大椎管矢狀徑,解除對脊髓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擴大椎間孔後壁,解除神經根所受壓迫,包括各種椎板切除術、椎板成形術、關節突切除術等。但後路手術解剖結構復雜,操作困難,手術破壞性較大,術後易發生脊柱不穩,術後形成的骨窗瘢痕可繼續壓迫脊髓等,手術效果有時不甚理想。

總之,對於不同的頸椎病患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採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與脊柱的手術類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