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疾病反射圖

脊柱疾病反射圖

發布時間:2020-11-27 14:12:05

1、用去除腦但保留脊椎的蛙(稱脊蛙)為材料,進行反射活動實驗.請回答與此有關的問題:(1)用針刺激脊蛙

(1)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由題中用針刺激脊蛙左後肢的趾部,可觀察到該後肢出現收縮活動,說明其感受器在左後肢趾部,的皮膚中;如果神經中樞在腦中,則脊蛙不能作出反射,而脊蛙(無腦)能夠出現收縮活動,說明神經中樞在脊髓中;
(2)剪斷支配脊蛙左後肢的傳出神經後,刺激圖中所示的A端,傳出神經將A端產生的興奮向左傳導到效應器,產生收縮活動;B端位於剪斷處的右端,刺激B端時,B端產生的興奮只能向右傳導,不能使效應器產生收縮活動.刺激A端產生的收縮活動因為沒有神經中樞等的參與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稱其為反射活動.
故答案為:(1)皮膚;脊髓;
(2)能;不能;不能;該活動不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進行.

2、腰推間盤突出會誘發什麼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的【伴隨症狀

1、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在外傷、著涼或過度疲勞後,先感腰部鈍痛或酸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經休息後疼痛減輕或自愈,勞動後疼痛又增加。這樣時輕時重,經數周、數月或年余,漸感一側下肢放射性神經痛。這說明早期僅纖維環破裂,故以腰痛為主。待突出繼續增大,刺激神經根時始出現下肢放射性神經痛。

2. 下肢放射性神經痛

同時出現或先感腿痛後感腰痛者。腿痛出現後腰痛可減輕,此由於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後,間盤內部之壓力減低,椎間孔及神經根部壓力增大所致。其疼痛先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至大腿後部、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或足趾。其疼痛部位及性質,因受累神經、壓迫程度及部位之不同而各異。其疼痛因站立、行走、咳嗽、噴嚏或用力大小便時加重,髓膝屈曲或卧位時減輕。放射痛多發生於一側,如脫出靠近椎中部,則移動時有發生兩側或兩下肢交替疼痛者。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足背動脈有時減弱,下肢發涼應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鑒別。

3. 麻木及感覺異常

椎間盤突出部位及受累神經根之不同而各異。L4-L5 間盤突出可累及 L4-L5 神經根,其疼痛麻木等感覺異常區域,多在大腿後部、小腿外側及拇趾背側。L5S-1 間盤突出,可累及 L5 及S1 神經根,其疼痛麻木等感覺異常區域,多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足背足底外側及趾外側。

4、 腱反射異常

70%~80% 的病例膝腱反射均有異常。因壓迫部位及程度之不同,膝腿和跟腱反射可表現為減弱、消失或亢進。傳導膝腱反射弧正常為 3、4 腰神經,傳導踝反射正常為第 5 腰神經及 1、2 骶神經。因 L4-L5 間盤脫出多累及第四腰神經根,故膝反射可減弱、消失或亢進,而跟鍵反射正常。如果脫出之間盤靠近椎管內側,則下行之 L5 神經根亦可受累,同時出現跟腱反射異常。如果突出之間盤在 L5S1 之間,則 L5S1 神經根受累,跟腱反射可減弱、消失或亢進,而膝腱反射正常。

5、 脊柱姿勢

約 90% 以上的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極少數有左右交替性側彎。腰椎生理前凸減小、消失,甚而腰椎後凸。所以發生這些畸形,其目的在於減少神經根的壓迫症狀。

6、 脊柱功能

約 90% 以上的病例,腰椎功能受限制,尤以背伸和向患側彎最顯著。當背伸及向患側彎時,其後側和患側椎間隙變窄,使破裂的纖維環被擠出,壓迫神經根。

7、 直腿抬高試驗

除因纖維環破裂繞於神經根後部者外,幾乎均呈陽性,嚴重者患肢幾乎不能離床或只能離 10°~20°。強迫抬腿時感患肢放射性神經痛加重,放射部位與受累神經根的分布區相適應,這種疼痛在屈頸與踝背伸時加重,此點應與急性腰扭傷相鑒別。上述臨床所見經適當對症治療或休息,約 50% 的病例可減輕或自愈,亦可因咳嗽或噴嚏、勞累而加劇。如此時輕時重,時好時犯,為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的特徵。對不典型的間盤脫出症可利用這種特徵進行確診。

3、人沒有脊髓是否無法進行所有身體反射?

不是,反射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人的非條件反射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縮手反射、嬰兒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條件反射。
其餘有脊椎動物雷同,沒有脊椎的話,大部分的反射活動無法進行。
但是生物體都有趨利避害的特性,就是有脊椎的動物如果脊椎出現問題導致大部分反射無法進行(但是反射還是在進行的,只是因為處理機構出問題,導致不會對反射的信號進行處理反饋),還是有部分反射是可以進行的。
生物體的反射是對內、外環境的刺激的做出的應答,一個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5個基本部分組成。
有很多單細胞動物或者無脊椎動物,雖然沒有脊椎但還反射還是得以進行,因為生物體內有接受、處理、反饋的神經系統存在。
沒有脊椎的,能進行簡單的非條件反射,而沒有大腦的生物體形成不了復雜的反射——條件反射。比如:單細胞動物神經系統對刺激的反應都由原生質來完成。腔腸動物開始有神經細胞,並形成網狀,但無中樞和外周之分,當受到刺激時則引起全身反應。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具有鏈狀神經系統,咽部背側一對神經節特別大,有人也把它叫做腦,這些動物有完整的反射弧,對內、外環境的刺激開始有了簡單的反射活動。

4、背部上側靠左即脊柱靠左一點點狀疼痛,蹲下時疼痛更厲害,請問是否會是胃等器官反射疾病?如何治療?謝謝

對照背部穴點陣圖,看是哪個俞穴,對應哪個臟腑,也可以點揉這個地方,慢慢會好起來的。

5、將青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開脊椎骨,剝離出脊髓一側鄰近的兩對脊神經根(一對脊神經根包含一

根據實驗過程與結果可知,分別電剌激每對脊神經根的背根與腹根均可引起蛙同側後肢發生運動反應肢能收縮,說明反射弧完整.①在第一對脊神經根的背根中央處剪斷,電剌激背根向中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電剌激背根外周段,蛙後肢不發生反應.由後肢反射弧:感受器→後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後肢效應器,出發分析我們所破壞的是縮腿反射弧在後肢的傳入神經,背根的功能傳入功能.②在第二對脊神經根的腹根中央處剪斷,電剌激腹根向中段,蛙後肢不發生反應;電剌激腹根外周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再從後肢反射弧:後肢感受器→後肢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後肢效應器,我們分析所破壞的是縮腿反射弧在後肢的傳出神經.
故答案為:
(1)傳入功能. 電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進入脊髓中樞並通過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入功能.電刺激背根外周段不發生反應,表明背根無傳出功能.
(2)傳出功能. 因為電刺激腹根向中段不發生反應,而電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沿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出功能.

6、如果一個的脊椎要是折了,導致全身癱瘓,還能有膝跳反射嗎?請詳細解釋一下。

要看折的部位了
膝跳反射是脊椎神經控制的~若折的部位在控制膝跳反射以下的話就不能有反映
若在膝跳反射控制部位以上就有反射
具體的部位不好怎麼說~!你可以去查詢下膝跳反射的脊髓控制部位

7、沒有脊椎的動物有反射嗎?

有的。反射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作出的反應。只要有神經系統存在,就有進行反射的基礎。動物的反射出現得較早,而脊椎只是動物進化到較高級程度才出現的,。

與脊柱疾病反射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