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側脊柱旁佔位,考慮神經源性腫瘤可能性大【未訂】
您有哪些症狀呢?包塊在胸椎哪個節段旁呢?如果方便的話,請將您的CT片傳給我看看。
(湖北省新華醫院李志鋼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七十歲的老人得神經性肌強直嗎?
多數患者肌肉及腓腸神經活檢顯示正常。部分患者肌活檢可見肌纖維大小不均,出現角纖維及肌纖維肥大,小群肌纖維萎縮,肌核增多,ATP酶染色顯示Ⅰ型肌纖維同型肌群化及Ⅱ型肌纖維萎縮,提示神經源性損害。腓腸神經活檢見有髓纖維減少,節段性髓鞘脫失,軸突變性及芽生,施萬細胞增生等改變。
臨床表現
臨床主要表現為受累肌肉出現肌僵硬、痙攣、顫搐、無力和肌弛緩延遲,肌電圖檢出自發性、持續性運動單位放電活動。在休息狀態下仍表現活躍的運動神經元電位,通常見於神經性肌強直和stiff-man綜合征。
神經性肌強直的病變部位可以是局部或全身,常影響面部和四肢,睡眠、神經阻滯、麻醉等手段無法阻止肌肉僵直,肌電圖檢查是較為重要的檢查方法。
本病起病緩慢,進行性加重,特徵為肉眼可見肩部、大腿、小腿肌肉不自主的連續顫動,有時顫動較緩慢,呈波浪式,稱為顫搐。上述肌肉連續顫動可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偶可累及口、咽、面部及呼吸肌。輕者睡眠後可減輕或消失,重者睡眠中仍可出現。其次,運動患肢或重復運動後,肌肉轉僵硬,出現肌肉痙攣性疼痛,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方能鬆弛,酷似肌強直,肌肉叩診不出現肌丘,稱假性肌強直。病程發展數年後,因腕及手部肌肉持續性收縮呈爪狀,足部肌肉痙攣,以致行走時,足趾先著地,姿勢異常。此外,有多汗及大汗。肌電圖顯示束顫電位呈雙重波、三重波或多重波,僵硬肌肉呈持續性、不規則地運動電位,波幅及形狀變化較大,隨著運動可誘發強烈的發放,並持續於肌肉鬆弛過程中,運動及感覺傳導速度減慢。
3、脊椎壓迫神經會導致上下肢神經源性損害嗎?
人的上下肢,肌肉是受神經系統支配的,如果脊髓壓迫神經的話,就會導致神經失去功能。上下肢當然出現神經源性損傷。
4、提問:右側脊柱旁佔位,可能是神經源性腫瘤嗎?伴有腰間盤突出的症狀
腰疼,腿疼,患有輕微腰間盤突出。腫塊大小約7.8*6.3*9.1CM,CT值約37Hu,其內局部密度稍低,與右側腰大肌及骼動脈分界欠清,周圍骨質無明顯破壞。建湖縣人民醫院好大夫在線友情提示請拍照上傳檢查片子,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如何上傳:您可以將檢查片子用數碼相機拍成照片,在發表回復的對話框下方點擊「上傳影像\化驗單照片」上傳。柳晨醫生 答 2011-04-07 23:04:30患者您好,請將片子圖像上傳,否則無法憑描述判斷。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