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直性脊柱炎最後發展到什麼地步
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中晚期症狀
病形式易引起家人及醫生的重視,診斷也比較容易。但以隱漸形式發病的,卻往往易受到忽視,早期誤診率較高,據統計,發病一年內確診者僅佔5%,而10年以上確診者竟高達15%,有一例經20 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仍以腰、髖部位疼痛為主,並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居多。這種僵硬感以晨起為明顯,經活動後尚可減輕,故稱晨僵。據統計以腰骶和髖部疼痛為首發症狀者佔76.0%,始於膝關節疼痛者佔16%,起於踝或足跟部疼痛者佔5%,而以腿疼和坐骨神經痛起病者尚佔3%。因此,如果在12—30歲的青少年男性,發生腰骶、髖關節部位的持續或間歇性疼痛,同時並伴有腰部的僵硬感和彎腰、下蹲受限,或發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鎖、肋椎、顳頜、跖骨等小關節的疼痛,都應想到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即使是膝關節或踝關節、肩、肋關節疼痛,也不要只認為是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也應提高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警惕性,事實上此病診斷並不困難,大部分病人只要拍一張清晰的骨盆正位片、查HLA-B27、類風濕因子,就可以幫助診斷。
(二)、強直性脊柱炎以脊柱的病變為主,其症狀表現根據病變侵犯脊柱的不同階段而出現不同的症狀表現。一般講脊柱炎的發展分為上行性和下行性兩種。多數為上行性,即90%以上的病人是由骶髂關節開始的,後沿腰椎、胸椎、頸椎依次向上發展;少數為下行性,即大約有3%的病人由頸 (1)骶髂關節炎的臨床症狀 可表現為腰部或腰骶部的疼痛,並伴有僵硬感,呈間歇性和反復發作,症狀持續時間或間歇時間不等。也可出現兩側交替的腰痛和兩側臀部疼痛,可反射到大腿,和坐骨神經痛的區別是,伸直和抬腿試驗為陰性。檢查可出現骶髂關節的壓痛或叩擊痛,骨盆分離試驗和擠壓試驗以及「4」字試 (2)腰椎病變 腰椎受累時可出現腰疼和下背疼,腰部前屈、後挺、側彎和轉動均可受限,手地距離明顯增大Schober試驗往往小於3厘米,晚期病變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消失,呈平板狀,腰椎觸診並可發現棘突間隙消失,由於椎旁肌痙攣而呈腰椎正中凹陷而兩側呈條狀隆起,觸之僵硬,也可出現腰肌萎縮。 (3)胸椎病變 胸椎受累時,表現為背疼、前胸和季肋疼痛,胸廊擴張受限,病人可出現腹式呼吸和呼吸差小於2.5厘米,肺功能可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晚期可出現胸椎前屈而呈駝背畸形。 (4)頸椎病變 表現為頸椎部位的疼痛,並可向頭後及上肢放射,頸部強直和活動受限,表現為低頭或仰頭、轉動的功能喪失或困難,回頭時須連同身體一起轉動。此頸部的強直狀態,有經驗者一眼便可看出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檢查可發現患者的頜一柄距離和枕一牆距離增大,嚴重的也可呈頭部和背部的重度前屈畸形,患者不能平視前方,僅可看到自己的腳面。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病變發展到晚期,脊柱各個關節均已強直固定,在X線片上脊柱呈竹節樣變,這時疼痛已不明顯,而活動困難和關節的僵硬則為病人的主要痛苦。 (三)、關節、臟器症狀 (1)、強直性脊柱炎外周關節的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起始症狀或在病程中絕大部分合並有暫短的或永久的外周關節的症狀,我院統計:起病時單純以腰骶背頸等部分疼痛者僅佔7.6%,即91%的病人起病時即有外周關節受累,與國內其它單位的報告接近。最多受累的為髖關節,初發症狀表現為髖關節疼痛者佔36.8%,病程中髖關節受累者達78.5%,略高於國內有關報告。以膝關節疼痛為首發症狀者佔11%,病程中膝關節受累者佔32.5%;以踝、腕、肩關節疼痛為初發症狀者佔4.9%,病程中累及上述關節者佔28.5%;指關節受累者佔0.04%,趾關節受累者佔1.6%,同時伴有3個關節以上受累者佔49%。
以上說明強直性脊柱炎並不僅是脊柱關節的病變。絕大多數可伴有全身各大關節受到侵犯;不同關節受累產生與該關節部位有關的疼痛與症狀。髖關節受累時病人可述說髖部疼痛,但有的患者往往訴說病側的腹股溝疼痛,早期可出現髖關節曲屈和活動功能受限,如下蹲困難或臀-地距離加大
膝關節受累可發生膝關節疼痛,有的並有關節軟組織的腫脹和關節腔積液,膝關節也可發生屈曲攣縮畸形,雖然少見,但也是此病致殘的原因之一。其它足趾關節可發生紅腫疼痛,但遺有畸形者少見,指關節腫脹疼痛為最少見。 此外,少數尚可見侵犯顳頜關節、肋椎關節、胸鎖關節的疼痛、腫脹或壓痛、肋椎關節受累尚可出現胸疼和呼吸的減弱,也可刺激肋間神經,引起肋間神經痛,左側肋間神經痛,有誤診為心絞痛者,值得注意鑒別。 (2)、強直性脊柱炎非關節部位的疼痛症狀強直性脊柱炎在病變早期,或在病程中,尤其在疼病的活動期,常出現肌腱和韌帶骨附著點炎症病變所引起的疼痛和症狀,如恥骨聯合、坐骨結節、骼骨嵴、股骨大粗隆及跟骨的骨炎症狀。早期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上述疼痛部位,雖並不常見,卻是頗具有特徵性的早期症狀,值得醫生重視並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貽誤診斷。
由於胸肋關節、柄胸聯合等部位的附著點的炎症,病人可出現胸疼、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增重,有時可誤診為胸膜炎,或疑為心絞痛或因氣短而去看胸科或心血管醫生,經X線及心電圖檢查較容易區別,且此症狀對非甾體抗炎葯反應良好,也可幫助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內臟或器官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進行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關節和肌腱。韌帶附著點外,尚可累及全身其它組織和器官。
(4)、全身症狀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微,少數人有低熱、疲勞和體重下降,個別病人可出現貧血、少數急性發病者也可有高熱,四肢關節受累較重者,很快即可卧床不起。這時血沉和C-反應蛋白均可升高。
(5)、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 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發生率為4%—33%,部分病人虹膜炎先於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出現。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常單側發病,症狀有眼疼痛、流淚、畏光等。體檢可見角膜周圍充血、虹膜水腫。如紅膜粘連,則可見瞳孔收縮,為緣不規劃。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周圍充血、紅膜水腫。如虹膜粘連,則可見前房有大量滲出和(6)、心臟病變 大約有3.5%—10%的病人心臟可以受累,臨床包括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二尖瓣閉鎖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也有報道可發生心包炎或心肌炎。合並心臟病的病人,一般年齡較大,病史較長,並以外周關節病變較多、全身症狀明顯者發生率較高。我院306例中心電圖表現異常者20例佔6.5%,主要表現為下壁心肌缺血、Ⅱ°心房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頻發性早搏、右室和左室肥厚等改變。
(7)肺部表現 強直性脊柱炎的肺部病變表現多為雙肺上部的纖維化、囊狀炎、甚至空洞形成,隨病變的進展病人可出現咳嗽、咯痰、咯血、氣短等症狀,也可出現反復發作的肺炎和胸膜炎;出現肺部病變和症狀的頻率約在2.6%—20%之間,胸部X線檢查可表現兩肺紋理增重,條索狀陰影和斑片、點斑狀陰影,可有囊狀改變或空洞形成,多數累及兩肺。臨床上須與肺結核相鑒別,痰結核菌檢查及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鑒別。肺功能檢查,可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或混合性通氣障礙。限制性通氣障礙多出現於肺部無病變而胸廓活動度受限的病例,並有阻塞性通氣障礙者則因肺部出現纖維化等病變所致。我院做肺功能測定,30例中限制性通氣障礙佔50%,混合性通氣障礙佔10%,肺功能損害在一定時期內尚是可逆的。
(8)、耳部病變 據文獻記載,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約有29%發生慢性中耳炎,為正常人的4倍,強直性脊柱炎合並慢性中耳炎的病人多見於合並有其它關節外病變的病人。
(9)、神經系統病變 強直性脊柱炎神經系統的病變多由於脊柱強直和嚴重的骨質疏鬆,即使輕度外傷也易招致脊柱骨折和頸椎脫位而引起的脊髓壓迫,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癱、根性疼痛或知覺減退,以及運動障礙等,尤以頸椎骨折,是死亡率最高的並發症;發生在腰椎,則可壓迫馬尾神經,可成為慢性進行性馬尾綜合征。因脊柱椎間盤纖維環骨化,黃韌帶、後縱韌帶的骨化可造成椎管狹窄,但有的文獻記載,脊髓造影並不見椎管狹窄或壓迫性操作,而可見腰骶蛛網膜憩室,其原因不清,可能為慢性蛛網膜炎所致。部分病人的初發症狀即表現為下肢疼痛而誤診為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突出症。我們也曾見有類似病例。
(10)、腎臟損害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腎澱粉樣變性和lgA腎病,據文獻記載,lgA腎病與炎症性腸病有關,而澱粉樣變性一般為繼發性,有人報告一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11%尿沉渣檢查異常,見於病情活動和伴有外周關節病者。也有報告澱粉樣變性發生率為16%,表現為蛋白尿。我院153例中尿常規檢查尚未見一例異常。 (11)、前列腺炎 直性脊柱炎患者並發前列腺炎較正常人組為高,其意義不明。是否與此病好發泌尿系統感染有關值得考慮。
2、強直性脊柱炎背部疼怎麼辦_強制性脊柱炎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首選生物制劑,但價格昂貴,也可免疫抑制劑、中西醫結合治療。
3、強直性脊柱炎,後背疼得厲害,如何緩解
很有可能是受寒著涼,身體勞累,導致的局部組織肌肉,出現的發炎疼痛的表現,貴 陽 中 醫 風 濕 病 醫院需要及時防風保暖,避免受寒著涼的情況,然後及時使用有效的消炎止痛,舒筋活血的葯物治療,才有助於病情得到改善的。對症治療症狀不改善時,需要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治療
4、強直性脊柱炎致駝背怎麼辦
脊柱,人們俗稱它「脊樑骨」,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正常人的脊柱自上而下有4個像彈簧樣的生理彎曲,使人體保持著平衡,對運動產生的震盪給以緩沖,有效地支持和維護著內臟的安全,對人體來說,它是名符其實的「頂樑柱」,脊椎的結構是否處於最佳位置決定身姿是否挺拔。擁有挺拔的身姿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然而,無情的病魔卻在悄無聲息的破壞著這種健康之美。
小管今年29歲,現在從外表上已看不出有什麼異常,然而幾個月之前他還因為「駝背」而在四處求醫。他的故事要從6年前說起,那時他因腰骶部疼痛而去醫院就診,經過多項檢查,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之後雖長期規律服用葯物控制病情,但病情進行性發展,症狀反復。而隨著病情的演變,近3年他的脊柱出現後凸畸形,且這一脊柱畸形進行性加重,最終發展成嚴重的駝背,影響他的心理及日常生活。嚴重的駝背使他難以平視,難以平卧,這讓年輕的小管痛苦不堪,他輾轉多家醫院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曾一度對前途、生活失去信心。最後他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我院,經過仔細了解他病情的來龍去脈,決定通過手術為這個年輕人解決痛苦。將小管收入病房後,經反復討論手術方案,從手術室的麻醉到術後的恢復,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最終在個體化的外科治療下,小管的胸腰椎後凸畸形得以矯正,手術清醒後的小管難以抑制激動喜悅的心情,因為這是他三年來第一次可以舒服的平躺在床上。小管的身體一天天恢復了起來,一個月後,他在石膏夾板的保護下下地活動,看到自己可以正常的行走、平視,由「駝背」而「站了起來」,他喜悅的淚水奪眶而出。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氣隨著身體的直立而又重新煥發,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他又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
強直性脊柱炎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怎麼會讓一個小夥子幾年間就變成如老人一樣的駝背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找到了為小管解決疾病痛苦的史建剛教授。據史教授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患者多數為青年男性,早期症狀主要是來自骶髂關節的疼痛,沿脊柱向上發展,進行性集中,以夜痛、晨僵、多汗、消瘦為主要症狀。隨著夜痛不能睡眠,患者常採取屈膝、屈髖和彎腰作為,久而久之,到疾病的晚期就形成強直性脊柱炎後凸畸形。X線表現有骶髂關節和脊柱小關節強直、硬化進行性加重,纖維環、前縱韌帶、棘間韌帶和椎板間韌帶骨化。隨著疾病的發展,炎性期過後,椎板間和棘突間變成骨性強直,脊柱的疼痛即可逐漸消失,最後椎弓椎體均骨化,產生竹節樣變。這時已造成嚴重的運動功能喪失,正常的腰椎前凸常常消失變成腰椎後凸,胸段後凸和頸段後凸增加,形成一圓弧形脊柱後凸,在側位X線片上,很像是自行車的車輪狀。強直的畸形姿勢使患者的頭部向前彎曲,站立位的重心向前移位,影響患者直立,使其在站立位時失去平衡,患者利用屈膝屈髖的姿勢,來代償站立位平衡和達到兩眼向前平視的目的。同時,由於胸廓的形狀改變,患者的心肺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這種結構性脊柱畸形既影響生理功能,也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壓抑。
據數字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約有400萬之多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並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不斷地上升,日益龐大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隊伍已經成為了影響社會和諧、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與之相反的是,國內的強直性脊柱炎科研水平相比較歐美等國家依然處在落後位置,甚至社會上很多的人對強直性脊柱炎還存在著一知半解的現狀,包括患者本身,因此加強對強直性脊柱炎的科普教育,使患者早日就診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能夠早期發現並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防止其持續進展呢?強直性脊柱炎起病比較隱襲,患者逐漸出現臀髖部或腰背部疼痛及發僵,尤以卧久(夜間)或坐久時明顯,翻身困難,晨起或久坐起立時腰部發僵明顯,但活動後減輕。如果你有這些症狀,那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了,經過一些基本的檢查,尤其是HLA-B27,多數患者可得到明確的診斷。
強直性脊柱炎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治療。適當的行走、正確的睡眠姿勢、腰腹鍛煉可以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呼吸鍛煉和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維持良好肺功能。目前,西葯扶他林、芬必得、尼美舒利等葯對強直性脊柱炎疼痛僵硬有較好效果。柳氮磺胺吡啶對於改善腰背部僵痛及骶髂關節病變有一定療效。嚴重的周圍關節病變也可採用甲氨蝶呤治療。但是這類葯物並不能完全阻止脊柱畸形、關節強直以至癱瘓的發生。目前效果最好的西葯是生物制劑,不但能明顯減輕強直性脊柱炎導致的僵硬疼痛,還能有效地放置該病引起脊柱關節破壞、關節強直,阻止病情進展。但是生物制劑最主要的缺陷在於價格昂貴。
5、強直性脊柱炎後背會痛嗎?
病情分析:後背骨頭痛不能考慮是強直性脊柱炎。指導意見:根據你的症狀應該考慮是棘上韌帶損傷引起的。強直性脊柱炎有活動障礙,是整個脊柱的疾病,不是局部反應。我建議你注意保養。防止心理陰影可以做化驗檢查排除。 查看原帖>>
6、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為何會出現駝背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以及外周關節,患者主要表現為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嚴重者出現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患者可有駝背的表現,強直性脊柱炎引起患者駝背的原因如下:強直性脊柱炎造成脊柱結構性大損傷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多伴有骨質疏鬆,在外在的作用下易造成椎體壓縮性骨折,脊柱又無活動能力去產生部分代償,以維持其穩定,因此脊柱相對不穩,日久後可出現駝背。強直性脊柱炎導致椎間盤退變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之間有小關節炎症的存在,可改變小關節的壓力分布,導致椎間盤髓骸及椎間韌帶受力的變化,使脊柱退行性改變呈進行性加重,這又增加了脊柱的不穩定性,長期得不到好的治療就會出現駝背。強直性脊柱炎導致腰骶關節不對稱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現的炎症或者疼痛會造成保護性兩側腰骶關節不對稱,而使一側椎間盤纖維環的受力和上位節段椎間盤的負荷不穩定,久而久之造成脊柱不穩,增加了駝背的可能性。
7、請專家進:強直性脊柱炎=脊背僵硬怎麼辦?
您好!
強直性脊柱炎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骶髂關節及四肢大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發病者多為16-30歲的男性。
本病發作時,可產生頸肩、腰背強烈疼痛,四肢麻木酸脹、肌肉萎縮,身體不能伸直行走,不可平卧,病人痛苦不堪,有的甚至引起神經性皮炎、結腸炎、潰瘍病等嚴重並發症。
所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療的關鍵在於選對治療方法,不可盲目治療,早期強直性脊柱炎處於葯物敏感期,如果治療及時,並採取正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可以很快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強直性脊柱炎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1、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原則上,能讓關節活動的運動,如游泳、柔軟操、舞蹈都可以。不能活動脊椎的運動如騎自行車,或會沖撞及接觸性的運動如柔道、籃球則應避免。至於慢跑則不被鼓勵,因為慢跑有可能導致腳底或腳後跟肌腱發炎,以致行走困難。
2、保持良好的立姿及坐姿、每天定時作深呼吸、擴胸、挺直軀乾等強化背肌與腹部柔軟度的動作與伸展操都很重要。這些運動可以軟化僵硬處,維持關節伸展性,延緩病變的發展。
3、若您已有脊椎融合或竹竿狀脊椎,則需避免脊椎過度受力或彎曲。
4、由於患者的負重能力下降,因此應避免強力負重,使病變加重。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如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長時間上網),若要長時間坐著時,至少每小時要起來活動十分鍾。勿用腰背束縛器(會減少活動),使脊椎炎惡化。
5、睡眠干擾是常見的主要問題之一。睡眠時避免墊枕頭且不睡軟床。睡覺時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6、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時,可以熱水浴來改善。熱敷對於緩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療效。
7、不抽煙,以免造成肺部傷害。
8、慎防外傷,開車時一定繫上安全帶,盡量不要騎機車。
9、在寒冷、潮濕季節中,更應防範症狀復發。
10、注意下列可能跟僵直性脊椎炎有關的症狀。下背痛及晨間僵硬的程度,外圍關節疼痛及活動范圍受限(尤其是腕關節)、解血尿或小便灼痛、下痢、胸椎及頸椎症狀、眼睛紅腫或模糊、四肢突然無力或解尿困難。
11、腸胃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誘發脊椎炎,故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多喝開水,多吃青菜水果,憋尿及便秘。
12、注意其它家族成員有無僵直性脊椎炎之症狀,如下背酸痛,晨間僵硬等。若有,應盡早就醫。
現在有很多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但其效果都不是太理想,所以建議患者在治療時應謹慎選擇治療方法。
衷心祝願您早日康復!
8、我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現在就是背部左側很疼有岔氣感
你好
你的病情是強直性脊柱炎侵犯到胸椎後,而出現岔氣感。
如果你現在還有這個症狀,說明你的病情還沒有控制住,建議繼續治療。
不知你是怎麼治療的,建議最好選擇中葯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