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後肌群

脊柱後肌群

發布時間:2020-11-22 22:13:22

1、在家怎樣練背部肌肉群

1、俯身雙臂劃船,這個動作主要練背闊肌。俯身微屈膝,兩手各持一啞鈴(掌心相對或向上),垂於身體前下方,以背闊肌的收縮力提拉啞鈴至肘與肩高或略高於肩的位置,(挺胸,兩肩往後擴張)稍微停頓一會兒,然後以背闊肌的張緊力控制啞鈴緩慢還原。
2、動作要領是:背部一定要挺直,身體盡可能前傾與地面平行,用背闊肌的力量將啞鈴提起,至頂峰時挺胸、收肩。 建議每次做4-5組,每組8-12個,第一組重量稍微輕些,後面幾組重量控制在做第12個力竭左右,組間休息一分鍾左右。上舉時吸氣,放下呼氣。
3、動作關鍵:上體不宜上抬,避免借力。

4、俯身單臂劃船 ,這個動作主要練背部外側和下背。一手持啞鈴,掌心朝內,另一手撐與同側膝蓋位置相同的固定物以穩定身體。(兩肩要放平,)充分收縮背部肌肉,將啞鈴提到腰部位置,稍微停頓一會兒,然後充分伸展背部肌肉,控制性緩慢還原。
5、做完換另一側。 建議每次做4-5組,每組8-12個,第一組重量稍微輕些,後面幾組重量控制在做第12個力竭左右,組間休息一分鍾左右。上舉時吸氣,放下呼氣。
6、直腿硬拉,這是練腰的動作,這個動作主要練下背,臀大肌,和股二頭肌,雙手各持啞鈴垂於提前,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腿伸直,腰背挺直,抬頭,直到上體約與地面平行。

7、然後下背肌收縮,用力使上體還原,建議每次做4-5組,每組8-12次,第一組重量稍微輕些,後面幾組重量控制在做第12個力竭左右,組間休息一分鍾左右。
8、為保持張力,身體前傾時啞鈴不要觸及地面,且動作不宜太快。且背部肌肉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豎脊肌,豎脊肌為背肌中最長,最大的肌肉,在脊柱兩側的溝內,運動時不要傷到豎脊肌。

2、背部有什麼肌肉

1鍛煉的主要是背闊肌和肩部肌群 2 背闊肌位於腰背部和胸後外側,是人體最寬大的肌肉,發達的背闊肌自上而下呈倒三角形。背闊肌能使上臂內收和內旋,可拉引軀干向上,還可提起肋骨,因此也是輔助吸氣肌。 除背闊肌外,背部肌群還有斜方肌、菱形肌、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岡上肌等等。這些肌肉的機能是保證肩胛骨、頸和上臂的正常活 動。下面介紹鍛煉背部肌肉的動作。 頸後引體向上 兩手以寬距握單杠,手心朝前。然後用背闊肌的收縮力將身體拉起,直至單杠觸及頸後部,稍停,然後用背闊肌的力量控制住身體,徐徐降至兩臂完全伸直,全身放鬆。引體向上時吸氣,下降時呼氣。 鍛煉時意念應集中於背闊肌。單杠觸及部位越接近肩部,鍛煉效果越好。但這樣做難度也很高。初練者開始時要求不必太高,頭枕部能觸杠也就可以了。 劃船運動 兩腳開立,膝部伸直,上身前俯與地面平行,雙手手背朝前持杠鈴下垂於腿前,握距同肩寬。用背闊肌收縮的力量,兩臂先將杠鈴拉向小腿部,然後屈臂將杠鈴沿腿部向腹部提起,背闊肌綳緊,稍停,然後用背闊肌的力量控制住杠鈴,循原路線徐徐下落,回至兩臂持鈴下垂的開始姿勢。提起時吸氣,下落時呼氣,意念集中於背闊肌。 此動作主要是鍛煉背闊肌。做動作時,上身雖然前俯,但不得駝背,應始終保持挺胸直背姿勢。練習時,寬握距對鍛煉靠近腰部的背闊肌有利,窄握距對鍛煉靠近肩部的背闊肌有利。若是站在厚20厘米以上的木塊上或卧舉凳上練習,則杠鈴可放得更低,能使背闊肌充分拉長,有助於擴大背闊肌。 單臂劃船 右(左)手握啞鈴,右(左)腿站在一塊厚15~20厘米的木板上,左(右)腿跪在長凳上,左(右)手扶凳保持身體平衡,上身前俯,右(左)臂自然下垂。然後用背闊肌的收縮力,將啞鈴沿體側提起至不能再提為止,稍停,放回至單臂下垂姿勢。上提時吸氣,下落時呼氣。 此動作主要是增加上背部肌肉的厚度,鍛煉斜方肌深層的菱形肌。做動作時意念集中於背闊肌。腿站在木板上,為的是握鈴臂可垂得更低,使背部肌肉能更充分地伸展,以便更好地收縮。 反弓練習 俯卧於長凳之上,腰部以下緊貼凳面,請同伴在凳端壓住雙腿,或用寬頻將雙腿固定。兩手手指交叉抱在頸後,上身前屈,頭部低於凳面。然後利用脊柱兩側骶棘肌的收縮力,使上身向上抬起,成反弓型,稍停,上身再徐徐下落。身體向上抬起時吸氣,前屈下落時呼氣。 鍛煉時意念應集中於骶棘肌(也稱豎軀干肌)。上身上抬時,應抬頭挺胸。為了增加鍛煉強度,做動作時可雙手握杠鈴片或沙袋置於頭後。

3、人體解剖學中脊柱的運動及運動肌群是什麼?

?

4、運動脊柱腰段的肌肉有哪些?

樓主你好;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主要有:
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
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
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
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
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
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
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誰怕誰啊專用,復制必究

5、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分別包括哪些?

大肌肉群:胸、背、腿
大肌肉群建議一周鍛煉一次。

小肌肉群:肩、二頭肌、三頭肌、小臂、小腿、腹肌
小肌肉群可以一周安排兩次。

小腿、小臂肌群屬於耐受肌群可以一周安排3次。

建議初學者就先只練大肌肉群,像胸肌,背闊肌,大腿肌肉。
等一兩個月時間,全身力量會上升,再穿插小肌肉到大肌肉群里一起訓練,這樣會使得大肌
肉群帶動小肌肉群生長。如果一開始就練小肌肉群,基本會徒勞無功
個人觀點....

6、脊柱肌肉的拉力是多少

(L4-40kg的力)如果你想扭斷人的頸椎單靠力量是不夠的 要考慮角度(主要)和速度,還要考慮你扭的那個人的頸椎周圍肌肉的力量,還有在你扭他的時候他是放鬆還是緊張的。(速度夠的話5KG足夠了) 要用刀砍,你要不知道結構直接砍,就是砍個骨頭。如果入刀角度對還要刀快不用多大力量。15KG左右就夠了。

7、使脊柱完成屈伸的肌肉?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背闊肌、下後鋸肌、前鋸肌
脊柱側曲牽連到很多部位的肌肉,需要各部位肌肉協調才能完成!
大部分吧分布在腰腹背部!!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8、人體五大肌肉群圖解

1.腿部肌群〈thighs〉:腿部肌群主要是指大腿部位的整體肌群而言,由恥骨肌、長收肌、股薄肌、大收肌四個部分組成。

2、胸部肌群〈chest〉:人體上半身胸腔當中,最顯而易見的重要肌群,即是胸部肌群,主要包含胸大肌、胸小肌以及前鋸肌。

3、背部肌群〈back〉:背部肌群是由斜方肌、小圓肌、崗下肌、大圓肌、背闊肌、豎脊肌六個部分組成。

4、腹部肌群〈abdominal〉:腹部肌肉,簡稱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當它們收縮時,可以使軀干彎曲及旋轉,並可以防止骨盆前傾。腹部肌肉對於腰椎的活動和穩定性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控制骨盆與脊柱的活動。

5、肩部肌群〈shoulder〉:肩部肌群主要有三角肌以及斜方肌所構成。肩膀肌肉所伴隨的是手臂運動與上身的活動。

(8)脊柱後肌群擴展資料: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與脊柱後肌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