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動作 如何正確的練習扭腰轉動式
扭腰轉動式(Waist-turning pose)
意識集中: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就要集中在腰部和背部的扭轉上。
體式介紹:
腰軀轉動式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很鍛煉腰部的體式。練習時,一隻手搭在肩上,另一隻手從背後伸出環住腰側。
練習功效:
●消除腰兩側及腹部多餘脂肪。
●拉伸大腿部的韌帶和肌肉。
●按摩腹部內臟器官,促進消化功能,消除腹部脹氣。
促進消化功能,消除腹部脹氣
注意事項:
每次呼氣轉動後,保持大臂後側收緊,再次吸氣時繼續加大轉動的幅度。
練習步驟:
1、站立,雙腿分開約兩肩寬。吸氣,雙臂打開成一條與地面平行的直線。
2、呼氣,用我們的左手搭在我們的右肩上,右手手心朝向外面,從背後環繞腰部。身體向我們的左後方扭動,我們的眼睛看著身體的後面。
3、吸氣還原。呼氣,身體向後方扭轉,右手搭在左肩上,左手從後面深處環繞腰部。重復3~5次練習後,身體還原至基本站姿。
老師指導:
練習時要感覺到腰部兩側肌肉的扭轉,但不要轉動髖部。練習者容易在扭轉上身時轉。
2、瑜伽書上有矯正骨盆旋轉的動作嗎?
瑜伽書上有矯正骨盆旋轉的動作嗎?有
3、做完脖子兩側有電流感是什麼瑜伽動作?
肩頸和腰椎的運動包含著這三個面的搭配和協調。
接下來詳解一下這三個解剖面上的一些代表性體式的具體做法:
頸伸展式
選擇舒服的坐姿坐於墊子上(頸椎不好的人將意識放在肌肉的伸展上,動作緩慢而有控制)。
呼氣慢慢低頭,下顎找鎖骨,伸展頸部後側;吸氣慢慢抬頭,伸展頸部前側。(注意不要大幅度地後仰去擠壓頸部後側)重復兩至三次後,吸氣頭部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呼氣頭側傾向右,右耳找右肩,拉伸頸部左側;吸氣頭回正,呼氣頭側傾向左,左耳找左肩,拉伸頸部右側,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肩膀不動,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右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左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頸部旋轉式
呼氣低頭,下顎找鎖骨,慢慢向右,右耳找右肩,接下來頭部慢慢向後,向左,左耳找左肩,呼氣慢慢低頭(由小圈開始轉起,只轉一個方向)。重復兩至三圈。頭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這兩個體式的功效在於伸展頸部肌肉,緩解頸部肌肉及周圍神經組織的疲勞。
肩旋轉式
山式站立,雙手臂側平舉,大臂外旋,掌心向上。彎曲手肘指尖觸肩頭,以肩膀為軸順時針旋轉畫圈,由小圈至大圈;然後逆時針旋轉畫圈,重復八至十二圈後,回到起始位置。
呼氣兩側手肘慢慢在體前相觸,大臂平行地面吸氣向後向外打開,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手肘向上,手背在頸後相貼,呼氣手肘向下,大臂貼向肋骨,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大臂平行地面,伸展手臂側平舉,翻轉手腕手心向下,呼氣雙手放落體側。
該體式可以放鬆肩關節,緩解肩周疲勞和肩周炎,促進上背部的血液循環。
單臂風吹樹式
山式站姿,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吸氣右手臂外旋由體側向上伸展,大臂靠向耳朵,呼氣身體向左彎曲,伸展脊柱及右側肌群。(身體不要前傾,身體從側面看在同一平面)
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右手放回體側。然後另一側。
這一體式有助於減少腰部脂肪,提高免疫系統。
直角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自身體兩側向上伸展,頭頂上方十指交扣,大臂貼向耳朵。
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與腿部呈九十度直角,眼睛看向地面,吸氣手臂帶動脊柱向上伸展,呼氣雙手放回體側。
該體式有助於改善駝背圓肩,不良體態。加強腿部肌群。
腰轉動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向兩側伸展,掌心向下。呼氣收腹部,胸腔帶動脊柱向右扭轉,彎曲左手肘,左手放於右肩。右手掌心向外放於左髖部,眼睛看向右後方,骨盆保持端正中立。吸氣雙手伸展,脊柱回正。呼氣手臂回落,雙腳並攏。
另一側同樣。
該體式有助於滋養脊柱,放鬆背部肌群,消除背部疲勞。
腰轉動二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兩肩寬,雙手體前十指交叉,呼氣翻轉手腕掌心向前,吸氣雙臂向上伸展,抬頭看向手背。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吸氣呼氣脊柱慢慢向右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脊柱慢慢向左側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吸氣雙手帶動脊柱向上伸展,頭回正,翻轉手腕掌心向下,呼氣雙手回到提前,還原體側,並攏雙腳。
該體式有助於補養加強手臂肩膀,髖部,腿部,減腰腹部脂肪。
4、瑜伽哪些動作改善肩頸
肩頸和腰椎的運動包含著這三個面的搭配和協調。
接下來詳解一下這三個解剖面上的一些代表性體式的具體做法:
頸伸展式
選擇舒服的坐姿坐於墊子上(頸椎不好的人將意識放在肌肉的伸展上,動作緩慢而有控制)。
呼氣慢慢低頭,下顎找鎖骨,伸展頸部後側;吸氣慢慢抬頭,伸展頸部前側。(注意不要大幅度地後仰去擠壓頸部後側)重復兩至三次後,吸氣頭部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呼氣頭側傾向右,右耳找右肩,拉伸頸部左側;吸氣頭回正,呼氣頭側傾向左,左耳找左肩,拉伸頸部右側,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肩膀不動,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右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左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頸部旋轉式
呼氣低頭,下顎找鎖骨,慢慢向右,右耳找右肩,接下來頭部慢慢向後,向左,左耳找左肩,呼氣慢慢低頭(由小圈開始轉起,只轉一個方向)。重復兩至三圈。頭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這兩個體式的功效在於伸展頸部肌肉,緩解頸部肌肉及周圍神經組織的疲勞。
肩旋轉式
山式站立,雙手臂側平舉,大臂外旋,掌心向上。彎曲手肘指尖觸肩頭,以肩膀為軸順時針旋轉畫圈,由小圈至大圈;然後逆時針旋轉畫圈,重復八至十二圈後,回到起始位置。
呼氣兩側手肘慢慢在體前相觸,大臂平行地面吸氣向後向外打開,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手肘向上,手背在頸後相貼,呼氣手肘向下,大臂貼向肋骨,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大臂平行地面,伸展手臂側平舉,翻轉手腕手心向下,呼氣雙手放落體側。
該體式可以放鬆肩關節,緩解肩周疲勞和肩周炎,促進上背部的血液循環。
單臂風吹樹式
山式站姿,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吸氣右手臂外旋由體側向上伸展,大臂靠向耳朵,呼氣身體向左彎曲,伸展脊柱及右側肌群。(身體不要前傾,身體從側面看在同一平面)
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右手放回體側。然後另一側。
這一體式有助於減少腰部脂肪,提高免疫系統。
直角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自身體兩側向上伸展,頭頂上方十指交扣,大臂貼向耳朵。
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與腿部呈九十度直角,眼睛看向地面,吸氣手臂帶動脊柱向上伸展,呼氣雙手放回體側。
該體式有助於改善駝背圓肩,不良體態。加強腿部肌群。
腰轉動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向兩側伸展,掌心向下。呼氣收腹部,胸腔帶動脊柱向右扭轉,彎曲左手肘,左手放於右肩。右手掌心向外放於左髖部,眼睛看向右後方,骨盆保持端正中立。吸氣雙手伸展,脊柱回正。呼氣手臂回落,雙腳並攏。
另一側同樣。
該體式有助於滋養脊柱,放鬆背部肌群,消除背部疲勞。
腰轉動二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兩肩寬,雙手體前十指交叉,呼氣翻轉手腕掌心向前,吸氣雙臂向上伸展,抬頭看向手背。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吸氣呼氣脊柱慢慢向右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脊柱慢慢向左側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吸氣雙手帶動脊柱向上伸展,頭回正,翻轉手腕掌心向下,呼氣雙手回到提前,還原體側,並攏雙腳。
該體式有助於補養加強手臂肩膀,髖部,腿部,減腰腹部脂肪。
5、瑜伽腹腔旋轉法怎麼練習
肩倒立式作用:改進血紅蛋白含量,補充大腦和腹部器官的活力,新鮮血液滋養整個頭部和面部皮膚,同時按摩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維護腎上腺的正常,增進性控制力。動作:起步同犁式。或在犁式基礎上直接進行。將雙腿向上伸直,背部離開地面,以肩部著地。保持自然呼吸。犁式作用:犁式能使體內的血液暫時迴流,清理血液中沉積的雜質,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滋養整個脊柱神經系統,減輕背痛和腰痛,改善新陳代謝,緩解頭疼。動作:仰卧,雙腿向前伸直,雙足並攏,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吸氣,手掌輕輕向地板用力,抬起雙腿離開地面。呼氣,雙腿繼續上抬到達頭部的上方後,臂部和下背部離開地面。放低雙足,直到足尖觸地,保持自然的呼吸。瑜伽語音冥想作用:放鬆大腦皮層,進入安靜的內心世界。動作:按瑜伽冥想姿勢坐好,閉上眼睛,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氣。呼氣時先發出「o」的聲音,然後合上嘴唇,發出「m」的聲音,直到這口氣徹底呼出,然後再吸氣重復。反復進行。發出的聲音要足以讓自己的耳朵聽到,注意力集中在語音上,體會它在大腦中的迴音所有運動都要從練習姿勢開始,姿勢就是身體在瞬間保持的方式。肌肉由於要支撐直立的軀體會產生必要的緊張感,這時在放鬆與運動之間便會產生一種動態的平衡。一個正確的姿勢都有益於健康。正確的姿勢要求身體兩側是對稱的,骨骼與肌肉之間的協調平衡也有助於形成正確的姿勢,這包括腰部以上的部位向上伸展,上身和頭部感到平衡輕松,同時兩腿也會有腳踏實地的感覺,身體重心穩定平衡,呼吸自然舒緩有規律。某種因生理缺陷造成的不平衡,如脊柱側凸或兩腿長度不一,練習時要盡量加強身體的平衡感和穩定感。平衡姿勢的好處很多,可以強化身體內部的意識,提高柔韌性,增加能量,使身體功能處於最佳狀態,體內能量運行更加流暢自如,使人充滿活力。放鬆呼吸法使姿勢的練習更加輕松和順暢。由於骨骼結構的穩定和協調,神經系統在這種穩定狀態下也可以消除肌肉的過度緊張。練習瑜珈可以提高平衡意識。練習不同的姿勢(梵語中叫做「阿薩那」)可以舒展身體,增強身體的力量。一個自然健康的姿勢有助於正確的練習瑜珈,加速練習的進程,提高練習的效率,同時也可以讓身體不易受到損傷。接下來要介紹基本的站姿與坐姿。在練習更為復雜的動作之前,這些姿勢有助於協調和平衡身體。這些姿勢可以獨立練習,並逐步形成日常時的正確姿勢。練習時,可以藉助一面鏡子,如能有同伴給你反饋意見更好,這樣可以使你知道身體哪些部位還需要協調和對稱。可以藉助一把有靠背的椅子來做脊椎轉動,轉動時要保持脊椎的直立。連續數小時伏案或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練習這個姿勢很有益處。
6、瑜伽里怎麼轉動肩關節
瑜伽肩部練習
1.雙手臂平身,呼氣,手指放在肩關節上呼氣,手肘相觸。
2.吸氣打開呼,吸氣打開,擴胸向後,現次向後向下。
3.吸氣,手背相觸 呼氣,感覺到肩胛盡量靠攏 吸,呼,旋轉。
4.名詞解釋: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於胸廓的後面,是三角形扁骨,介於第2~7肋之間。
①肩部旋轉法
雙手又腰,雙肩做向前、向後旋轉運動。
②患肢梳頭法
患肢上舉到頭部,沿發際向後做梳頭動作。
③肩部內收法
以健側手握住患側肘後,抬平患肢,並逐漸向健側牽拉內收患肢。
④壁虎爬牆法
面對牆直立,足尖抵牆基,雙手交替向上伸展,如同壁虎爬牆,待患肢上舉至極限時用其中指在牆上留一痕跡,下次爬牆時超越此痕跡。
⑤患肢後背牽拉法
直立位,健肢在前,患肢置於身後,以一繩(毛巾也可)從健側肩部繞過,雙手分別握住繩子兩端,健肢向下拉動繩子以帶動患肢向後上運動。
⑦俯身輪臂法
俯身以健側手臂抵住患側腋窩,患肢做大幅度360°輪臂動作。
⑥側身對壁爬牆法
側身對牆直立,距牆面約一臂距離,患肢手沿牆向上伸展,待患肢上舉至極限時用其中指在牆上留一痕跡,下次爬牆時超越此痕跡。。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正確的功能鍛煉,可以達到減輕肩部疼痛,改善功能活動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肩部疼痛甚至可完全消失,肩關節功能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復。
7、瑜伽哪些動作可以預防肩周炎頸椎病
肩頸和腰椎的運動包含著這三個面的搭配和協調。
接下來詳解一下這三個解剖面上的一些代表性體式的具體做法:
頸伸展式
選擇舒服的坐姿坐於墊子上(頸椎不好的人將意識放在肌肉的伸展上,動作緩慢而有控制)。
呼氣慢慢低頭,下顎找鎖骨,伸展頸部後側;吸氣慢慢抬頭,伸展頸部前側。(注意不要大幅度地後仰去擠壓頸部後側)重復兩至三次後,吸氣頭部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呼氣頭側傾向右,右耳找右肩,拉伸頸部左側;吸氣頭回正,呼氣頭側傾向左,左耳找左肩,拉伸頸部右側,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肩膀不動,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右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呼氣頭慢慢水平轉向左側,下顎與地面平行。吸氣頭回正,重復兩至三次,頸部向上伸展。
頸部旋轉式
呼氣低頭,下顎找鎖骨,慢慢向右,右耳找右肩,接下來頭部慢慢向後,向左,左耳找左肩,呼氣慢慢低頭(由小圈開始轉起,只轉一個方向)。重復兩至三圈。頭回正,頸部向上伸展
這兩個體式的功效在於伸展頸部肌肉,緩解頸部肌肉及周圍神經組織的疲勞。
肩旋轉式
山式站立,雙手臂側平舉,大臂外旋,掌心向上。彎曲手肘指尖觸肩頭,以肩膀為軸順時針旋轉畫圈,由小圈至大圈;然後逆時針旋轉畫圈,重復八至十二圈後,回到起始位置。
呼氣兩側手肘慢慢在體前相觸,大臂平行地面吸氣向後向外打開,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手肘向上,手背在頸後相貼,呼氣手肘向下,大臂貼向肋骨,重復兩至三次。
吸氣大臂平行地面,伸展手臂側平舉,翻轉手腕手心向下,呼氣雙手放落體側。
該體式可以放鬆肩關節,緩解肩周疲勞和肩周炎,促進上背部的血液循環。
單臂風吹樹式
山式站姿,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吸氣右手臂外旋由體側向上伸展,大臂靠向耳朵,呼氣身體向左彎曲,伸展脊柱及右側肌群。(身體不要前傾,身體從側面看在同一平面)
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右手放回體側。然後另一側。
這一體式有助於減少腰部脂肪,提高免疫系統。
直角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自身體兩側向上伸展,頭頂上方十指交扣,大臂貼向耳朵。
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與腿部呈九十度直角,眼睛看向地面,吸氣手臂帶動脊柱向上伸展,呼氣雙手放回體側。
該體式有助於改善駝背圓肩,不良體態。加強腿部肌群。
腰轉動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吸氣手臂向兩側伸展,掌心向下。呼氣收腹部,胸腔帶動脊柱向右扭轉,彎曲左手肘,左手放於右肩。右手掌心向外放於左髖部,眼睛看向右後方,骨盆保持端正中立。吸氣雙手伸展,脊柱回正。呼氣手臂回落,雙腳並攏。
另一側同樣。
該體式有助於滋養脊柱,放鬆背部肌群,消除背部疲勞。
腰轉動二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兩肩寬,雙手體前十指交叉,呼氣翻轉手腕掌心向前,吸氣雙臂向上伸展,抬頭看向手背。呼氣髖部折疊向下,脊柱手臂向前伸展,與地面平行。吸氣呼氣脊柱慢慢向右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脊柱慢慢向左側移動,在極限處停留。吸氣脊柱回正,呼氣,吸氣雙手帶動脊柱向上伸展,頭回正,翻轉手腕掌心向下,呼氣雙手回到提前,還原體側,並攏雙腳。
該體式有助於補養加強手臂肩膀,髖部,腿部,減腰腹部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