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的神經分布圖

脊柱的神經分布圖

發布時間:2020-11-21 23:35:34

1、脊柱里有多少神經?

31對神經根。這些神經掌管著全身各個部位。不知你有什麼樣的脊椎病,可以嘗試去做一下關於脊柱方面的理療。

2、脊柱兩側分出多少對脊神經?

31對脊神經 分別對應於31個脊髓節段上 即8頸、12胸、5腰 5骶 1尾.
脊髓每個節段發出一對脊神經
頸叢由第1~4頸神經的前支構成
臂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5條神經根組成
腰叢由第12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經前支和第4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組成。
骶叢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

 

3、請問最好的脊椎神經醫院在那

解放軍總院(301醫院)
研究機構:骨科為國家及全軍重點學科。
擅長治療:脊柱外科。
病床數:200餘張 。
知名專家:盧世璧(院士)、張伯勛、王繼芳、王岩、梁雨田、劉鄭生、徐仕奇。
地址: 北京西四環路五棵松。
交通: 817、370、728、620、870、747、605、711、624、373、337、212、905、967、小1路、小68路、地鐵一號線,五棵松下
北京積水潭醫院
研究機構:亞洲最大的創傷骨科醫療/科研/培訓基地,創傷骨科權威醫院。
擅長治療:骨與骨關節創傷治療、惡性骨腫瘤治療。
病床數: 350張(骨科)。
知名專家: 賈正中、劉沂、王金城、王澍寰、韋加寧、楊克非、張友樂。

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東街3號。
交通: 22、38、105、107、111路或地 鐵 積 水 潭站下
到以上兩家醫院看看.

4、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4)脊柱的神經分布圖擴展資料

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5、脊柱神經分布

人體解剖彩色圖譜上面比較清楚,建議你去看一下,一般的書店都有

6、人體的脊神經有幾對?

脊神經sumal nerves共31對。每對脊神經借前根anterior root和後根posterior root 與脊髓相連。前、後根均由許多神經纖維束組成的根絲所構成,前根屬運動性,後根屬感覺性,後根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間孔處合成一條脊神經干,感覺和運動纖維在干中混合。後根在椎間孔附近有橢圓形膨大,稱脊神經節sumal ganglia。31對脊神經中包括8對頸神經cervical nerves,12對胸神經thoracic nerves,5對腰神經lumbal nerves,5對骶神經sacral nerves,一對層神經coccggeal nerve。第1頸神經干通過寰椎與枕骨之間出椎管,第2~7頸神經干都通過同序數頸椎上方的椎間孔穿出椎管,第8頸神經干通過第7頸椎下方的椎間孔穿出,12對胸神經乾和5對腰神經干都通過同序數椎骨下方的椎間孔穿出,第1~4骰神經通過同序數的骶前、後孔穿出,第5骶神經和尾神經由骶管裂孔穿出。由於脊髓短而椎管長,所以各節段的脊神經根在椎管內走行的方向和長短不同。頸神經根較短,行程近水平,胸部的斜行向下,而腰骶部的神經根則較長.在椎管內近乎垂直下行,並形成馬尾cauda equina。在椎間孔內,脊神經有重要的毗鄰關系,其前方是椎間盤和椎體,後方是椎間關節及黃韌帶。因此脊柱的病變,如椎間盤脫出和椎骨骨折等常可累及脊神經,出現感覺和運動障礙。
脊神經是混合性神經,其感覺纖維始於脊神經節的假單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後根入脊髓;周圍突加入脊神經,分布於皮膚、肌、關節以及內臟的感受器等,將軀體與內臟的感覺沖動傳向中樞。運動纖維由脊髓灰質的前角、胸腰部側角和骶副交感核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分布於橫紋肌、平滑肌和腺體。因此,根據脊神經的分布和功能,可將其組成的纖維成份分為四類:
脊神經干很短,出椎間孔後立即分為前支、後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 meningeal branch 細小,經椎間孔返回椎管,分布於脊髓的被膜和脊柱。
2.交通支 communlcatlnu brancn 為連於脊神經與交感干之間的細支。其中發自脊神經連至交感乾的叫白交通支;而來自交感干連於每條脊神經的叫灰交通支(祥見內臟神經)。
3.後支 posterior branch較細,是混合性的,經相鄰椎骨橫突之間向後行走(骶部的出骶後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於項、背及腰骰部深層的肌和枕、項、背、腰、臀部的皮膚,其分布有明顯的節段性。
其中,第2頸神經後支的皮支粗大,稱枕大神經,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於杭和項部的皮膚。腰神經後支分為內側支和外側支。內側支細小,經橫突下方向後,分布於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與長肌。在腰椎骨質增生病人,可因橫突附近軟組織骨化,壓迫此支而引起腰痛。第1—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較粗大,分布於臀上區的皮膚,稱臀上皮神經。第l~3骶神經後支的應支分布於臀中區的皮膚稱臀中皮神經。
4.前支anterior branch 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於軀干前外側和四肢的肌和皮膚。在人類,胸神經前支保持著明顯的節段性,其餘的前支分別交織成叢,由叢再分支分布於相應的區域。脊神經前支形成的叢計有:頸叢、腰叢和骶叢等

與脊柱的神經分布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