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x線報告

脊柱x線報告

發布時間:2020-11-20 13:07:02

1、骨科脊柱特殊x線檢查體位

【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解答】站立位正側面全脊柱X光片,拍片前請咨詢是否能拍符合條件的,不要分段拍

2、脊柱x線攝影檢查有哪些主要臨床用途

實驗室檢查:通過在實驗室 進行物理的或化學的檢查來確定送檢的物質的內容、 性質、濃度、數量等等特性.
檢查內容
醫學上主要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氣分析,血電解質(鉀、鈉、氯、鈣等),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心肌酶,甲狀腺功能,血糖等等.
意義
用於檢查相關疾病,如血液病,感染,糖尿病,肝炎,腎病等等,指導臨床治療.
 如糞便檢驗可以了解消化系統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根據糞便的性狀和組成了解消化狀況,藉以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榆查有無病原菌,以協助診斷腸迫傳染病.
總膽固醇增高見於:①長期高膽固醇和高脂脅飲食.②嚴重膽道梗阻,如膽結石、肝臟腫瘤、胰頭癌等.③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①其他如糖尿病晚期、腎病綜合衙、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脂肪肝等.

3、請問在醫院里拍得脊柱的X光線光片上都有一個R是什麼意思?請速答,非常感謝!!

R=right=右邊
這是為了標記左右用的,呵呵

4、脊柱TB的X線表現?

X線攝片 在病早期多為陰性,據Lifeso等(1985)觀察,認為起病後6個月左右,當椎體骨質50%受累時,常規X線攝片才能顯示出。
X線攝片早期徵象表現在大多數病例先有椎旁陰影擴大、隨著椎體前下緣受累、和有椎間變窄、椎體骨質稀疏,椎旁陰影擴大和死骨等。椎體骨質破壞區直徑<15mm者,側位攝片多不能顯示出,而體層攝片破壞區直徑在8mm左右就能查出。在椎體松質骨或膿腫中時可見大小死骨。
在中心型椎體結核椎,椎間隙多無明顯改變,很難與椎體腫瘤鑒別;而某些生長緩慢的腫瘤如甲狀腺轉移癌、脊索瘤和惡性淋巴瘤等卻可顯示不同程度椎間狹窄,與骨骺型椎體結核鑒別十分困難。
通常椎體結核病例,除陳舊或者將治癒的病人外,椎旁陰影擴大多為雙側。

5、如何看待影像報告單(X線、CT或MRI)中的椎間盤突出及骨質增生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歷史進入信息化時代,電腦和汽車等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已經進入了電腦(互聯網)和汽車的時代,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出行方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長期坐著工作、出門駕車或坐車……從而大大地減少了機體的活動鍛煉機會,進而導致大量的頸、肩、腰腿痛在生活中伴隨而行,人們盲目的去醫院做檢查,結果報告單中顯示:骨質增生、椎間盤膨出、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等等一系列問題,真是讓人心驚肉跳,頭腦模糊。 那麼在臨床醫學中真正是如何看待影像報告單(X線、CT或MRI)中的骨質增生、椎間盤膨出、突出及椎管狹窄等問題呢? 骨質增生:隨著人類在逐漸成長過程中,機體的每一種器官及組織都在不同程度的退變,以18歲後為主,逐年加速;而骨質增生是人類正常的一種退變形式,就相比一棵大樹,在樹苗時期,樹干、樹枝是光滑的,當長到一定時期,整棵樹就變的不光滑了,這時你不能說是樹有問題,而這是一種正常的老化過程;同時也是機體自身防禦、保護的一種表現,以脊柱為例,當人體脊柱在發生退變,小關節不穩時椎體之間相互磨插,這時機體自身為了保持脊柱穩定,進而刺激骨膜,重建脊柱,新生的骨刺由此產生,這時只要骨刺未長在椎管內,不壓迫神經,但願他長的更猛烈一些。 椎間盤膨出、突出:生活中,只要是腰、腿痛,去醫院檢查,結果都是椎間盤突出,都按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什麼針灸、按摩、牽引、理療等等上百種治療,結果不見效果,就其原因,據臨床中不完全統計,真正的腰腿痛患者,只有不到30%是由椎間盤突出導致,剩餘70%是非椎間盤源性疾病,由此引發治療失敗。而影像報告單中的椎間盤膨出、突出,只是一種報告依據,並沒有真正的臨床價值,一個專科醫生在臨床診治中是從不看報告單的,因為同樣的椎間盤突出,其大、小,部位,壓強,與神經根的關系等等所引發的症狀是兼然不同的;影像學就相比一部照相機的照片,比如:別人同樣用一手指壓在你身上,用相機拍到的是一樣結果,但你個人的感受絕對是有區別;再說影像報告單只是一種依據,在人群中只要拍片檢查,99%都不同程度有問題,不是膨出就是突出,但只要不壓迫神經不要緊張,只需生活中適當的保護就可以了,別聽是什麼椎間盤突出之類的,有症狀另找原因。 椎管狹窄:以腰椎為例,好多患者同樣在做檢查時影像報告單中顯示椎管狹窄,在臨床中椎管狹窄就解剖學有中央管狹窄、側隱窩狹窄及神經根管狹窄之分,其中央管而言,12-15mm為相對狹窄,小於12mm為絕對狹窄;側隱窩3-5mm為相對狹窄,小於3mm為絕對狹窄。這時影像報告單只是大概論述,沒有真正的量化,椎管狹窄務必驚慌失措。 所以告建患者朋友,不要為一張報告單而發愁,也不要為一張報告單而輕易給自己壓了什麼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之類疾病,即便得了此病也不要著急,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為您排憂解難,保駕您的健康脊柱,度過幸福一生。

6、X線能拍整個脊柱嗎

可以做脊椎全景片,但是也得多次曝光,一張片子上可以顯示全部脊椎;照整個脊椎肯定比只照胸椎吃線多。

7、如何正確解讀脊柱X線平片

頸背痛和腰腿痛是臨床上最普遍的就診原因,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診斷時最常用影像檢查就是脊柱X線檢查,因此正確使用和解讀脊柱X線檢查對於基層醫師非常重要。
X線檢查體位和正常影像學表現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為頸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線檢查的基本體位為正位和側位。頸椎的左、右斜位有利於顯示鉤錐關節和椎間孔,也是常用的檢查體位。腰椎斜位用來觀察椎弓根,主要用於腰椎滑脫鑒別。
脊柱的X線平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體骨質結構,無法直接顯示韌帶和椎間盤等軟組織,只能通過觀察相鄰骨質間接反映其變化。椎體骨皮質密度很高,X線表現為線狀緻密影,松質骨(髓質)密度較皮質低,兩者存在良好的對比。
由於X線是二維投照技術,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橫突等脊柱附件可能會與椎體重疊,觀察時要注意區分這些結構。另外腸內容物可能會與腰椎重疊,對圖像判讀產生影響,特別是低密度腸氣可能會誤認為骨質破壞,需要結合不同體位綜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結構的X線表現已分別在圖中標注(圖1~圖4),供大家參考學習。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現為:頸椎輕度前凸,胸椎輕度後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齊,X線側位表現為椎體前、後緣連線平滑。椎體形態規則,椎體前後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間隙約等寬,X線正位椎間隙左右等寬,側位示前寬後窄。
閱片原則脊柱X線平片解讀時應該按照一定順序,避免遺漏重要影像表現。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齊;椎間隙有無狹窄或增寬;椎體及附件皮質是否連續以及骨質有無異常;椎旁軟組織有無增厚或異常密度;投照范圍內有無其他異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是發現脊柱異常影像表現的基礎,本期講座主要復習了脊柱正常X線表現,隨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現。
基層醫師經常遇到脊柱X線平片。臨床醫師應熟悉脊柱常用X線檢查體位和觀察要點,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才能發現異常。另一方面,臨床醫師在觀察脊柱X線平片時應按照一定順序,對脊柱X線平片做出全面解讀。

與脊柱x線報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