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結核截癱

脊柱結核截癱

發布時間:2020-11-20 12:15:32

1、什麼原因會導致截癱?

截癱一般是由脊髓神經損傷所造成的。脊髓神經損傷可由多種因素所致,如脊髓腫瘤、脊柱結核和炎症等。近年來由於工業、交通、建築、采礦事業的發展,外傷性截癱和增無減。脊髓神經損傷的患者多為青壯年,他們的智力語言等不受影響,但截癱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喪失是永久性的。
脊髓損傷的預後和醫療康復措施方案與截癱的平面和性質有密切關系。高位頸椎損傷(頸3以上的脊髓神經全癱)由於肋間神經和膈肌神經功能喪失,可致呼吸停止以至死亡。頸4、5、6平面脊髓神經損傷,則影響四肢功能,一般來說,損傷的平面愈低,預後與功能重建的效果愈好。完全性脊髓橫斷,則恢復無望,不完全性的癱瘓,如因血腫,炎症或腫瘤的壓迫以及馬尾神經根的損傷,經過及時治療,可獲得滿意的恢復。
脊髓神經損傷截癱病人的急救和早期處理至關重要,在急救搬運病人時勿增加新的損傷,對脊柱骨折脫位者,應及時復位,復位的方法可採取牽引和切開復位內固定。這有助於術後護理和後期的康復。
截癱病人的醫療康復要十分重視預防並發症的產生,嚴重的並發症不僅影響身心康復,而且也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見的並發症有褥瘡、尿路感染、肺炎、肢體畸形等,此外,患者心理上的意志消沉、悲觀絕望等情緒對康復也是不利的。
對褥瘡的防治尤其重要,一定要及時進行。由於截癱平面以下的軀體感覺運動消失,即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局部的皮膚受壓過久,即可發生缺血性壞死。防止褥瘡唯一有效辦法是避免局部皮膚過久的壓迫。自傷後起即要定時翻動體位(早期1-2小時,以後每隔2-3小時),將受壓部位作按摩並保持乾燥清潔,墊以洗滌海綿軟枕。有條件者可用自動翻身氣墊床。對已經發生的褥瘡,應防止感染擴大,及時採取手術等方法予以消滅。
截癱患者的排便功能發生障礙,可發生尿瀦留的症狀,採取的辦法是,在嚴格消毒操作下插入留置導尿管定時排尿,防止尿路感染,並逐步訓練其自動排尿功能。對高位截癱病人,由於肋間肌麻痹,肺通氣量減少,氣管內分泌物排出不暢,應防止肺部感染。肢體癱瘓不動,易發生靜力性畸形,如馬蹄下垂足,應經常對肢體作被動性按摩活動,以防止畸形發生。還要注意補充病人的營養,消除他們悲觀失望情緒,為建立活動功能創造條件。
大部分截癱病人,通過醫療和功能訓練,是可以達到生活自理,重返社會的目標。高位截癱患者由於四肢的活動功能均受影響,不能扶拐,難以站立活動,因此應訓練他們使用輪椅代步。胸腰段平面的脊髓損傷約占截癱病人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通過功能訓練和輔助支具的裝配,絕大部分可以扶拐或在助行器的支撐下站立行動。馬尾神經或不完全性神經根的損傷,通過醫療訓練,多可恢復良好功能。

2、高位截癱,哪家醫院好?

高位截癱只要通過正確的治療,正確的使用葯物或者康復治療控制住病情專,護理好病人屬的日常生活,這樣是不會威脅到生命的,導致截癱死亡的原因大多數是截癱護理不當所帶來的並發症,只要護理得當這種不會威脅到生命的。

3、脊柱結核合並截癱

目前你的治療的目標是:阻止或者說是延緩並發症的進一步的進展。從你描述的情況確實存在脊髓的損害。但是程度是完全還是不完全不確定,即便確定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你長期卧床所致各個系統的廢用綜合症已經很嚴重了。最好請當地康復機構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出個合理的預防並發症的方案較為合適。
願你的身體跟你的意志一樣堅定健康!

4、並發截癱的脊柱結核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由於脊柱結核破壞椎體,致使椎體被壓縮、膿液、結核肉芽組織,乾酪樣壞死物質和死骨進入椎管,壓迫脊髓而致癱。
(二)發病機制
脊柱結核並發的截癱可分為早期癱瘓和遲發性癱瘓兩種。早期癱瘓發生於病灶活動期,此期,膿液、結核性肉芽組織、乾酪樣壞死物質和死骨進入椎管,壓迫脊髓,如果及時清除了壓迫物質,截癱完全可以恢復;有時,膿液進入椎管前半部,使脊髓動脈發生栓塞,導致脊髓的永久性損害。
遲發性癱瘓發生於病變已靜止的後期,甚至已癒合後多年,致癱的原因主要是瘢痕組織對脊髓形成壞形壓迫。癒合很多年後出現癱瘓的患者大都有脊柱後凸畸形或陳舊性病理性骨折脫位,椎管前方所形成的骨嵴是主要的致壓因素。遲發性癱瘓也可起源於脊髓血管的栓塞。

5、脊髓損傷是怎麼造成的?

 1、脊髓損傷的症狀為讓患者感覺障礙在損傷平面以下各種感覺均喪失。需待脊髓休克恢復後,感覺才能逐漸出現。有時在脊髓休剋期中肛門及會陰部可有部分感覺保留,表示脊髓損傷是不完全性的。
2、反射休剋期消失以後癱瘓肢體的反射逐漸變得亢進,肌張力由弛緩轉為痙攣。脊髓完全性損傷者最後可呈屈性截癱,脊髓部分性損傷者則呈伸性截癱。如刺激下肢皮膚,可引起不自主的屈曲及排尿,稱為總體反射。
3、脊髓休克為脊髓受傷以後所表現的在損傷節段以下即發的完全性弛緩性癱瘓伴有各種反射、感覺、括約功能喪失的臨床現象。在輕傷病例這一現象可於數小時或數日內恢復,不留後遺征。但在較重的損傷時,這一現象將持續很久,常需3~6周後才逐漸出現損傷節段以下的脊髓自主活動。在脊髓休克中常難以判斷脊髓的損傷是功能性阻斷還是解剖上的橫斷。但脊髓休克時間越長表示其損害越嚴重,預後亦越差。
4、脊髓損傷的症狀會使膀胱功能在不同時期的脊髓損傷中可出現不同類型的神經原性膀胱。在脊髓休剋期中表現為無張力性膀胱,休克逐步恢復時,表現為反射性膀胱和間歇性尿失禁。當脊髓恢復到出現反射時刺激下肢皮膚即可產生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則表現為攣縮性膀胱。當病人出現總體反射時,可表現為無抑制性膀胱。
截癱的治療:神經修復技術已被世界各國近20年的臨床研究證實,是治療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晚期脊髓損傷的重要治療方式,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著現實的意義。治療脊髓損傷是採用物理因素神經刺激或調控、葯物或化學等各種干預策略,在原有神經解剖和功能基礎上,促進被破壞或受損害神經再生修復和重塑、重建神經解剖投射通路和環路、調控和改善神經信號傳導、最終實現神經功能修復。
對於脊髓損傷的基本症狀我們已經有了了解,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關心照顧家人和自己的身體健康,一有類似症狀,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6、脊髓損傷是什麼病

脊髓損傷是脊髓前面的角損傷。此存有量的運動神經元,損傷後運動功能必然受限,現代醫學在脊髓損傷和前角損傷的醫療、外科治療和康復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脊髓損傷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脊髓損傷康復尤為重要。脊髓損傷.

7、脊髓損傷怎麼辦

脊髓損傷病因

造成脊髓損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外傷導致,另一個是由先天發育或某些疾病導致的。

最常見的外傷是高處墜落,其他如建築工人、空調安裝人員、高樓外觀清潔人員等等,其次是車禍和重物砸傷,另外:自然災害(地震)。

非外傷性脊髓損傷就包括一下原因了:① 發育性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先天性脊柱側彎,脊柱裂,脊柱滑脫等。②獲得性疾病:感染,大家最熟悉的脊髓灰質炎,人人都吃糖丸,預防的就是這個疾病,還有脊柱結核,脊柱化膿性感染,橫貫性脊髓炎等;脊柱脊髓腫瘤、脊柱退行性疾病等。

脊髓損傷尤其是比較重的脊髓損傷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損傷的部位不同而造成會造成「四肢癱」即高位截癱和「截癱」(指胸、腰段脊髓損傷)。

那麼脊髓損傷能不能治好呢?

答案是:不可能完全治好。

不可能完全治好就是說可以治療到一定程度,如果有醫院說他可以100%治好的,那你就要小心點了。

那脊髓損傷能治療到那種程度呢?

目前脊髓損傷只能通過中葯治療,因為手術有風險,得病時間長的人他們都是不會選擇西葯的,因為西葯激素可能會暫時的緩解病痛但是不能長期保持,長期服用激素的話可能會引來一些副作用,對身體及其不利。

8、截癱是怎麼導致的?

1、外傷所致截癱:脊柱骨折或骨折--脫位所傷及脊髓或馬尾神經,神經收到回損傷,無法正答常運作。
2、結核所致截癱:原有脊柱結核史或有結核中毒症狀,病變多發生在胸椎或頸椎。病程緩慢,多表現為痙攣性癱瘓,四肢或雙下肢無力、發硬、發挺,患處可有後凸或側彎畸形,棘突間隙不增寬,X線片示椎體有溶骨性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椎體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膿腫陰影。血沉增快。
3、腫瘤所致截癱:多見於椎體血管瘤、椎體巨細胞瘤。①椎體血管瘤:多見於年齡較大的婦女,好發於胸腰段單個或多個椎體。早期症狀為局部鈍痛或束帶狀疼痛,感覺異常,病程緩慢。X線片示椎體呈縱行排列的增粗骨質,間有條狀密度減低區,呈柵欄狀或多囊壓縮狀。②椎體巨細胞瘤:多見於中青年,初期局部有間歇性隱痛,逐漸出現局部壓痛,活動受限而致截癱。X線片示椎體呈皂泡狀陰影或溶骨性改變,骨小梁殘缺不全。
4、轉移瘤所致截癱:有原發腫瘤治療史(子宮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狀腺癌等)。截癱症狀逐漸出現,病程緩慢。線片示椎體疏鬆呈前後一致性擠壓,有溶骨或蟲蝕樣破壞,有成骨型斑點和塊狀硬化影,或有成骨和溶骨型的混合影像。上下椎間隙一般無明顯變化。

9、脊髓損傷是什麼原因導致截癱的?

在臨床上,脊髓損傷雖然屬於一種罕見的疾病,但是該病一旦發生對患者的危害卻是十分重大。不僅會讓脊髓損傷患者面臨致殘的極大危害,更會構成脊髓損傷患者生命的極大威脅。因此,為了減少脊髓損傷這種可怕疾病的發生,只有了解脊髓損傷的原因,才能積極採取預防的措施,從而讓遠離疾病糾纏的預防工作有效做到防患於未然。
脊髓損傷的原因有哪些?
1、獲得性病因:感染(脊柱結核、脊柱化膿性感染、橫貫性脊髓炎等)腫瘤(脊柱或脊髓的腫瘤)脊柱退化性疾病,代謝性疾病,醫源性疾病等。
2、發育性病因:脊柱側彎、脊椎裂、脊椎滑脫等。脊柱側彎中主要是先天性脊柱側彎易引起脊髓損傷,而脊椎裂主要引起脊髓栓系綜合征。
3、間接外力: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及跳水意外時,外力多未直接作用於脊柱、脊髓,但間接外力可引起各種類型不同的脊柱骨折、脫位,導致脊髓損傷。

與脊柱結核截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