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椎弓根釘脊柱

椎弓根釘脊柱

發布時間:2020-11-20 02:07:57

1、腰椎手術5節全部固定會怎樣

第一、從常識來講,任何的技術都有其適用范圍,也有其優缺點,作為臨床醫生,應該掌握良好的適應證來使用各種技術。
第二、現在使用的腰椎釘子學名又叫「椎弓根螺釘」,打釘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脊柱的穩定性,提高脊柱融合率。因此來說,腰椎手術採用經椎弓根內固定的主要指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手術前已經存在腰椎不穩或者手術本身可能造成腰椎不穩。例如單純的腰椎間盤摘除術不會造成脊柱不穩,如果術前手術節段無腰椎不穩,一般就不需要打釘子內固定。另外,隨著脊柱微創技術的進展,手術本身對於腰椎穩定性的破壞也在進一步減少,因此有一些病例採用微創技術可能避免內固定。
第三、脊柱具有支撐、保護和運動的功能,脊柱融合、固定之後保留了支撐、保護的功能,但是喪失了運動的功能。因此來說,打釘子固定本身雖然增加了脊柱穩定性,但是以犧牲運動功能作為代價的。由於腰椎固定後會引起相鄰節段運動相對增加,可能會導致相鄰節段退變加速,出現鄰近節段病變。另外打釘子固定本身有一定風險,需要更大范圍的顯露,會造成椎旁肌肉廣泛的損傷,導致肌肉缺血、壞死和去神經化,出現腰背部的酸痛不適症狀。
第四、內固定本身增加了手術費用。
椎弓根內固定技術的出現應該說是脊柱外科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為脊柱畸形的矯治、脊柱骨折和脊柱腫瘤手術後的穩定性重建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是脊柱外科醫生手中非常實用的武器。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慎重地使用椎弓根內固定技術,因為任何的方法都有利有弊,尤其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合理應用。以最小的創傷、最經濟的費用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是我們外科醫生在決策時需要牢記的准則。

2、脊椎和脊柱有什麼區別?

脊椎是一個椎體、兩個椎弓根、兩個椎板、兩個橫突、四個關節突和一個棘突組成的骨結構,分頸椎骨、胸椎骨、腰椎骨、骶椎骨、尾椎骨。 脊柱是由32個脊椎組成,是內臟的支柱和保護器,是負重、運動、吸收震盪和平衡肢體的主要結構。

求採納

3、脊柱側彎是怎樣形成的?有些什麼危害?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可以防止畸形發展嚴重。脊柱側凸早期表現有: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早期發現主要靠父母、學校老師和校醫,簡單的檢查是彎腰試驗:讓患兒脫上衣,雙足立於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於小孩前或後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現一側高,表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陽性,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片檢查 最為重要,一般藉助X線片就可以區別側凸的原因、分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
常規的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上端包括下頸椎、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線片包括仰卧位側彎位片,牽引位片等,可以評估脊柱側彎的柔韌性。
(2)CT掃描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復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系,有無脊髓畸形,指導手術治療。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的顯示脊髓病變。
(三)神經系統檢查
每一個脊柱側凸的病人應進行詳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方面注意有無側凸導致脊髓壓迫,引起截癱,早期有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無合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等脊髓異常。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復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盡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

4、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是什麼?

脊柱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脊柱結構的正常解剖,一般見於教科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脊柱的結構。有的患者檢查過後,很是茫然,如腰椎L3-L4椎間盤突出,總是問個不停,不知道病因,更有甚者不知道腰椎在哪兒?
人在出生後一年,胸腰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是在第2年融合,骶椎較晚,約在7~10歲融合。正常人有24個椎骨,即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腔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出生3個月就會形成永久性彎曲,18個月學走路時,出現前凸彎曲,使身體在腰部以上直立。這樣就出現了4個矢狀面彎曲,這幾個彎曲部位,也是經常發病的部位,尤其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背痛的發病基礎。
椎體主要為松質骨構成,骨皮質薄。椎管錐孔之間的一條椎管,用以保護其中的脊髓。腰3的橫突最長,是腰背肌肉的著力點,棘突是由左右椎板匯合而成的。各椎骨之間靠椎間關節及許多韌帶連結,椎間盤是連接各椎體的主要結構,是由位於中央的髓核和周圍包繞著的纖維環構成。脊柱的血液供應,是穿椎弓供應椎弓根,橫突和棘突。脊柱的神經供應是脊柱的返支(竇椎神經)的作用,刺激竇椎神經可引起背痛和坐骨神經痛。腰骶關節與骶髂關節是脊柱連接骨盆和下肢,並將軀干所承受的力傳遞到下肢的交接點,作用在於穩定和有效的傳達動力。
腰背痛可分為原發痛和繼發痛,牽涉痛或感應性痛,以及神經性痛三種。具體病種可分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椎弓崩裂、胸腰椎骨折、椎管狹窄症、胸腰椎結核症、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內腫瘤、脊柱側彎、骨質疏鬆症、退變滑脫、化膿性脊柱炎、腰骶畸形、小關節紊亂、頸肩痛和風濕勞損所致的腰背痛。
臨床檢查,頸椎用C代替,胸椎用T代替,腰椎用L代替,骶椎用S代替。如C4-C5退行性病變,指的就是第四頸椎和第五頸椎,L5-S1椎間盤突出,指的就是第5腰椎和骶椎第1節的椎間盤突出,以此類推。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幫助,對脊柱的結構能有所了解。

5、關於脊柱的手術記錄那個網站有?

術前診斷:腰椎滑脫(腰4)
手術名稱:腰椎滑脫錐管擴大減壓、錐間植骨融合、椎弓根內固定術
麻醉方式:全麻
手術時間:4小時
手術經過、術中出現的情況及處理:
麻醉成功後,病人取俯卧位,手術野以2%碘酊及75%酒精常規消毒,會陰部以0.5%碘伏消毒三遍,鋪無菌巾、中單及大孔單,護皮膜護皮。以腰4棘突為中心,取腰部後正中縱行切口長約12厘米,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腰背筋膜。鈍性剝離兩側錐旁肌,顯露腰4、5及骶1錐板。定位後分別於腰5椎弓根打入6.5*45mm椎弓根釘兩枚,於腰4椎弓根打入6.0*45mm椎弓根釘兩枚,透視見腰椎根釘位置良好,將連接棒預彎後,上入連接棒,撐開復位,透視見位置滿意,探查見腰4雙側椎弓根峽部斷裂,其間有增生的纖維組織,咬除腰4棘突及雙側錐板,清除峽部的增生組織,咬除黃韌帶,擴大雙側狹窄的腰5神經根管,以尖刀切開雙側纖維環,以髓核鉗取出突出髓核,處理腰4/5錐間的纖維環及軟骨終板,由右側髂後上棘處取大小約3*3厘米松質骨骨塊,修理成1*1厘米大小合適骨塊,將其植入腰4/5錐間內,其離椎體後緣約4mm。放鬆椎弓根螺釘之一側螺母,將腰4、5之間椎弓根加壓,檢查內固定可靠,沖洗切口內部,徹底止血。清點器械及敷料無誤後,按解剖層次次關閉手術切口。內置入引流管一根。手術順利,術中出血約800ml,病人安返病房。術中切除髓核送病理檢查。

6、脊柱側彎不治療的後果

你好:
側彎不積極治療會導致進一步的發展,出現身體畸形,到後期可以出現胸廓變形,甚至影響肺臟和心臟,出現生命危險。
當然,也不是所有脊柱側彎都必須要手術治療,如果你朋友的cobb角<40°,沒有旋轉,也沒有側彎引起來的嚴重的臨床症狀,是可以採取保守治療的,現在有醫療器械公司或者假肢公司專門量身定做側彎的支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糾正,就要積極考慮手術了。因為矯形的椎弓根釘棒系統價格不菲,所以確實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7、合肥哪裡可以康復脊柱側彎呀?

<

8、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的比較

1911年Albee與Hibbs採用脊柱融合術分別有效地治療了脊柱結核與脊柱側凸.1959年Boucher等採用椎弓根釘進行腰椎關節固定.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對脊柱正常解剖結構和脊柱內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學研究,脊柱融合術的手術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致使脊柱融合術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早期脊柱融合術以單純植骨達到脊柱融合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結合內固定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融合率,特別是椎間融合器的出現,又大大提高了融合率.其主要優點是:①可以使運動節段的穩定性得到明顯的提高;②可以在癒合期維持畸形矯正後的形態.由於較高的腰椎疾病發病率,使得腰椎融合術開展較廣泛,老年患者是行腰椎融合術的主要人群,而牢固的腰椎融合是老年腰椎重度滑脫治療的關鍵[1].隨著世界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人類壽命的明顯提高、手術方式的改善及生物材料的研發等因素促使這種手術在老年人群中的開展迅速增加,鑒於腰椎融合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幾種常見腰椎融合術作如下綜述.

與椎弓根釘脊柱相關的內容